心态很重要,但科学降糖,生活有规律,坚持运动同样必不可少。康乃英别看性格大大咧咧,但在血糖控制方面却十分细心,尤其是每天的注射量,她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规律。她的体会是,对于医生的建议,要听,但不盲从。“自己的身体自己最了解”!
2016-06-27刘年桐说:一路走来,我离不开亲人和朋友的关怀,无论家庭还是社会,工厂还是学校,都有那么多关心和帮助我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2016-06-14近几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增高。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已经超越了印度,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在我国,糖尿病不仅仅是患病人数的增多,患病的年龄也在逐渐的年轻化。
2011-08-16从确诊开始,凌大爷一直是个听话的患者。看病都去大医院,医生说的话,他都遵医嘱一丝不苟地执行。起初吃D860,每两周去一次医院查空腹血糖并开药(当时还没有血糖仪),隔天去看结果,但总是不迭标。后来用药逐渐变化,二甲双胍、优降糖、糖适平、达美康、拜唐苹,他都一一用过。
2007-11-14硝酸甘油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担的作用,但前提必须是正确服用。专家指出,含服硝酸甘油时,千万不能站着服用,因为病人直立时,由于重力作用,大量血液积存在下肢,易造成血容量相对不足,血压下降,致使患者头晕,甚至昏倒。
2007-11-14电话终于接通了,对方说:“养肾益康灵是北京生产的一种新药,由我们独家销售,目前还没有进入医院,也没有纳入医保,只有邮购服务。服用养肾益康灵以后,可以减少西药或胰岛素,甚至可以停服其他所有降糖药。”当记者提及“养肾益康灵是我国目前惟一能治愈糖尿病的领牌产品”时,对方含糊其辞,搪塞而过,并匆匆挂断电话,再打就始终不接电话。
2007-11-14研究人员表示,中等强度的步行练习能够预防老年性疾病,然而这种练习强度稍差,并不能够促进有氧锻炼的能力,因此,身体素质较好的老年人可以通过时速超过6公里的高强度步行运动,来达到健身的目的。
2007-11-14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这就是现在农村家有重病患者酌生活现状。因病返贫。因病致贫已成了俺们农村基本解决温饱后挡在小康路上的拦路虎。
在解释睡眠时间长短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时,研究人员介绍说,睡眠不足可以导致人体内消脂蛋白浓度下降。消脂蛋白是血液系统中的一种物质,具有抑制食欲的功能,能够影响大脑做出是否需要进食的决定。睡眠不足同时能引起人体内食欲激素浓度上升。食欲激素是胃分泌的一种物质,能够引起人的进食欲望。
2007-11-13手表式血糖仪(GlucoWatch)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无创、无痛,能连续测定血糖的设备。它通过电化学传感器和电渗透原理来检测皮下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无需针刺采血。
该药的发现者首先从一种蜥蜴唾液中提取的肽类物质,具有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减缓肠道内营养素吸收,刺激胰岛“田胞的再生和增殖等作用。同时,它是一种能够明显改善胰岛功能,并控制肥胖者体重的新型药物。这些突出的特性,无疑显露出其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广阔前景。
2007-11-13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要远远高于非糖尿病人群,据国外资料,糖尿病患者约有80%直接因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的。引起糖尿病性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除了高血糖,另一重要”元凶”就是血脂异常。
2007-11-13人们已经知道糖尿病病人患心脏病的危险比普通人更高,但还不清楚其中的具体关系。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通过一种简单测试来检查血液中某种蛋白质的含量,就可较为准确地预测糖尿病病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这种测试称为HA1c,即糖化血红蛋白,对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都适用。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由于过度劳累,睡眠不足,情绪激动,饮酒过量等,极可能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作。过年时亲友相聚本是一件高兴的事儿,可有的病友因春节应酬多、劳累、过于激动而引发了一系列疾病。因此,面对节日期间的突发病,除应尽快就近送往医院诊治外,也希望病友们具备一些危重疾病的基本救护知识。
2007-11-13茶余饭后,应该要找找乐子,就在医患之间,你知道的乐事有多少?下面为你的记忆库增添一点明朗的天空,也为你的笑容之花增添光彩。
2007-11-13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对女性的危害大于男性。女性发生糖尿病相关性心脏疾患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因此,依据女性的生理特征,了解糖尿病对女性患者的危害,对指导女性患者的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尤为重要。
2007-11-13这种游戏以跳棋的形式,共设136格,以糖尿病的英文缩写DM为背景图案,内容涵盖了疾病诊断标准、临床症状、饮食原则、外出活动及药物治疗,以及多种并发症的防治等知识,围绕疾病的各方面加以详细生动地阐述。游戏跳棋每一格就是一个知识点,是病友经常遇到的常见问题,深入到生活、治疗的方方面面。
2007-11-13对于有关糖尿病治疗的虚假广告和宣传,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内分泌科医生应该提高警惕,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另一方面广大糖尿病患者更应丰富自己的糖尿病知识,提高对糖尿病广告宣传的鉴别能力,坚决拒绝虚假广告和宣传。你能分辨哪些是虚假广告宣传吗?
2007-11-13病人在服药后如出现烧心、吞咽困难、咽痛或胸骨后刺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服用同类药,并喝大量温开水以冲洗掉粘附在食管内壁上的残留药物,经处理症状未缓解者要上医院诊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服药的注意事项你又了解多少?
2007-11-13我是受到广大医生和糖尿病病友非常关注的病情监测指标——餐后2小时血糖。顾名思义,我就是主人进食后2小时血液中的葡萄糖。病友之间最常问候的一句话就是:“老兄,最近餐后是多少啊?”由于经常被人提起,大家都习惯叫我“餐后”了。
2007-11-13今天的人类都具有储存脂肪即“长胖”的功能,长胖是正常而良好的功能表现。脂肪是有用的组织。有的人看起来不胖,却可能首先在肝脏和肌肉堆积脂肪,而出现胰岛素抵抗;而有的胖人,可能在厚厚的脂肪组织里装满脂肪,却在肌肉和肝脏中没有脂肪堆积,因而虽胖却没有胰岛素抵抗。
吃一堑,长一智。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用胰岛素笔注射,光按说明书上讲的去操作还不够,还要密切注意所注射的剂量是否准确。尤其是每次注射剂量较少,一管胰岛素注射时间较长,稍有不准,不易觉察,更要注意。今后,我不但要按新方法去操作,而且要经常检查注射剂量是否准确。
2007-11-13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人体组织主要靠血糖供应能量。在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收”与“支”保持着动态平衡,维持在一个相对狭窄的范围内,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可能导致高血糖或低血糖的发生。这种动态平衡是体内多种调节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胰岛素是最主要的调节激素,也是惟一的生理性的降糖激素。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的分泌能够随着血糖的升高而增加,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2007-11-13国内外研究表明,通过今天候严格控制血糖,即“强化治疗”,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减少50%—70%,大血管并发症明显减少。而胰岛素泵是实施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胰岛素泵携带方便,可以别在腰带上,也可放在衣服口袋里,不用像过去用注射器那样必须随身携带一套用具,隐私也可以得到保护。
2007-11-13今天我借用清代文学家袁枚《随园诗话》中的两句诗作开场白:“去官人易懒,无累病常轻。”上句讲做官的感叹,这就不妄加评论了。但下旬对我们糖尿病病友修身养性,平稳控制血糖,减轻疾病痛苦却是颇有几分好处。
2007-11-13通过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的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患者可以正常地生活、工作和学习,也可以享受正常的寿命,这也是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方面。糖尿病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过程,包括多方面因素。
2007-11-07毕竟岁数不饶人,一些大运动量的项目有些力不从心了。但马老坚持每天散散步,一般至少半小时。晚饭不吃太多,吃到七成饱就行了,然后再出去散步。他说这样有助于消化,如果能出点儿汗就更好了。虽然简单,但对身体很有好处。
2007-11-07据北京同仁医院杨金奎教授介绍,目前在我国4000万糖尿病患者中,主动就诊的患者只占1/3,有70%的人还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而这1/3的就诊病人中,治疗达标(做到规范治疗)的病人也仅占1/3。多数病人只有等到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动地去就医。在这样的情况下,糖尿病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
2007-11-07在工作中我发现,做糖尿病教育工作要理论结合实践,一定要让患者懂得如何去做,而且见效后,他才会欢迎和接受糖尿病教育。我见过有的患者由于不好好控制病情,最后不得不做肾移植的.那真是倾家荡产来治疗都还不够。
2007-11-07糖尿病患者如果单纯用药物治疗,没有生活的干预,结果肯定是不好的,因此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应该达成社会共识。
2007-11-07医院开设“日间病房”。在被确诊糖尿病之后,患者可以提前跟医院预约住院日期,然后按期住院,做全面的体检,看是否有并发症发生。之后,医院会把专科医生、营养师整合在一起,为患者讲解在药物,饮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整个过程基本上会在一天内完成,等到第二天,又会有新的患者住进“日间病房”。
2007-11-07杭州市邀请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47名医务人员参加糖尿病教育培训。该培训是由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援助的“中国糖尿病教育项目”,有来自多个国家的内分泌专家义务为此项目提供教学服务。
2007-11-07在谈到参加教育之前如何治疗时,董女士显得很是懊悔。“开始的时候,一点儿都不懂糖尿病知识,只是觉得前途一片渺茫,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了。为了治疗,别人说什么都信,特别听信那些小广告和祖传秘方的宣传,结果是病没治好还花了冤枉钱。”
2007-11-07随着糠尿病治疗理念的更新,如今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终身性疾病,除非有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患者必须住院治疗外,平时病友的胰岛素治疗大都是由医生提出治疗方案,病人在家中自己注射。所以,作为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必须了解和掌握胰岛素的使用方法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2007-11-07肥胖是代谢综合征产生的基本原因,还是其他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病等)产生的根本原因。肥胖像一棵粗壮的树干,有好多枝叉,代谢综合征仅是一个大枝叉,具体来说肥胖是引起代谢障碍所致病变发展的一个阶段。肥胖人群中一部分会患有代谢综合征,这部分患者随着疾病的发展又会患上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2007-11-07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降血糖固然重要,但要把血压降到正常水平也很重要。据介绍,对2型糖尿病人群构成最大威胁的不是糖尿病肾病,而是心脑血管疾病和周围动脉阻塞性病变。
2007-11-07责任感决定自控能力。我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理解是:个人的健康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尤其是在家庭中处于重要位置的人。比如:中年男人在家庭中要承担父母的养老、医疗、送终等现实问题,要承担子女成长教育问题,同时还必须兑现在组成家庭时对爱人的承诺,白头偕老是要有健康作保障的,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2007-11-07控制饮食、坚持运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好说不好做,需要毅力.需要恒心,更需要来自医生的正确指导。坦白地说我开始做得很不好。主要是因为身体的状况,身体好了,高兴了,我会处处当心,做得兢兢业业;有时难受起来,就想放弃,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
2007-11-07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是病人,这并不是想给你添加精神压力,而是想让你正确地认识糖尿病,有一个很好的血糖控制。在吃饭之前你都忘了自己是糖尿病患者,那么在你进食时,能做到一个良好的控制吗?现在不主张在进餐后再去注射胰岛素,这样处理并不好,因为这样容易造成低血糖。
2007-11-07糖尿病患者一旦合并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就会明显增加。专家指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明显加重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的损伤程度,使糖尿病患者的致残、致死率明显升高。因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诊治应引起医者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2007-11-07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血中胰岛素的来源和调节机制完全不同。正常人血中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所分泌,这种分泌作用受血糖水平的调控。血糖水平增高就会刺激胰岛素的产生增多,从而使血糖恢复正常。
2007-11-07当然僵蚕还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解毒散节、活血化瘀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僵蚕还有降血糖、抗凝、抗惊厥、催眠、抗菌等药理作用;还可用于糖尿病的末梢神经病变、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等。另外,对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颔下淋巴炎、面神经麻痹等也有一定疗效。
2007-11-07糖适平是第二代磺脲类药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引入了我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参加了糖适平进入中国市场前所完成的临床药理试验,是属于在国内最早地应用糖适平的单位。糖适平的优点有是很少引发低血糖反应。20年前,我接诊的一位患者只要服用1片优降糖就会发生低血糖反应,而停用优降糖,则会有高血糖。
2007-11-07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与免疫、遗传和感染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病人的免疫功能障碍引起胰岛细胞的炎症,造成胰岛素量的减少而出现糖尿病。而病毒感染又促进免疫异常。
2007-11-07糖尿病病人适当食用一些山药,有较好辅助治疗作用。再加一些虾米,增加蛋白质和鲜味,可使这道莱的口感更好。
适当运动。运动可促进血液中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消耗,有利于增强脂肪代谢和增强心肺功能。尽管天气闷热,病友也要坚持体育锻炼,以使机体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但应避免在气温过高或潮湿、日照过强的时候做户外运动,要将运动时间调整到傍晚并尽量寻找阴凉的地方进行锻炼,以免中暑。另外,还要注意不要做剧烈运动,避免出汗太多而脱水。
2007-11-071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因为黎明现象导致清晨高血糖,而增加胰岛素用量又容易出现夜间低血糖,这一问题在青少年中尤为常见,Kaufman比较了CSll和每日多次注射治疗7—10岁的糖尿病患儿发现,CSll治疗能够更好地控制空腹血糖而不增加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2007-11-07为了健康学会放弃。今年年初,我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退休,虽然我才44岁。从1996年到现在,我做过记者、主编、市场总监,工作越做越多,担子越挑越重,出差、加班是常事,有时半夜还打国际长途谈工作,根本不能规律地生活。
2007-11-07糖尿病患者不要错误地认为不吃或少吃主食就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每天的主食量至少要有3一4两。主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75%左右,4两主食含碳水化合物150克左右。
白内障是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一,发生率很高。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行白内障手术。借助精良手术设备,现代白内障手术的适应范围扩大,手术成功率也大大提高。过去被认为是手术禁忌证的糖尿病性白内障也可以做手术了。
2007-11-07糖尿病患者几乎每天、每时都要记住或都会被提醒自己是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都可以有一天“忘掉”自己得了肿瘤,可是糖尿病患者不可以,因为他一拿起筷子就应该想起自己的病。这就像一根皮筋.不一定绷得很紧,但是总是不停地绷着一样。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比如压力反应和抑郁症,就是在长期、持续性的压力或刺激下产生的。
2007-11-07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代谢紊乱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则早受益,晚诊断、晚治疗则危害大。因此,糖尿病既不能误诊,又不能漏诊。每个成年人,尤其是40岁以上的成年人必须了解糖尿病的正确诊断方法,这样可大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
2007-11-07糖尿病和高血压单一发病要重视,合在一起更要重视。因为有70%一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而高血压正是造成心脑血管损害的最重要因素,所以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后,“死亡二重奏”会愈演愈烈,而且预后很差。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可以造成组织营养的障碍,同样可以影响到发动射精的支配神经,也是导致出现射精困难和不射精的重要原因。因糖尿病造成的自主神经病变,可使尿道内外括约肌功能发生共济失调,引起体内支配膀胱颈关闭的自主神经病变,使膀胱颈部的平滑肌收缩无力,性生活过程中由于尿道壁压力相应增高,排出的精液由于发现了膀胱出口这扇宽敞的“后门”而出现精液逆流。
2007-11-07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代谢异常为主的疾病,高血糖会破坏血管,引发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和冠心病、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等心脑血管并发症。而高血压同样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人体代谢一旦发生异常,往往不是单一的血糖代谢的异常,而是众多代谢指标都出了问题,只是谁先表现出来的问题。
2007-11-07糖尿病容易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如果同时合并高血压则如同火上浇油,对这些重要器官的破坏速度更快。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高血压的诊治。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治疗,控制血压和血糖都要坚持规律性地终身用药,以避免因为高血压对其他器官的损伤。用药期间千万别随意地根据感觉停止用药,不要中断用药,以免使血压忽高忽低。
2007-11-07提醒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友:血压不稳定或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舒张压超过100毫米汞柱的情况下不宜运动。但值得注意的是,体重减轻1公斤就等于降低收缩压10毫米汞柱,所以一定强度的运动对减肥、降血压和降血糖都有好处。
2007-11-07脑卒中病人必须测血糖。血糖升高可能因原有糖尿病,也可能是脑卒中应激反应性高血糖,应继续观察。脑卒中一个月后血糖仍高者应诊断为糖尿病。但不管患者是否是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发病时高血糖必须尽快得到良好控制。脑卒中期间血糖上升越高,预后越差。
2007-11-07众所周各大运动是糖尿病患者最廉价的降糖药,动动能降低血糖、增强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脂、减轻体重,还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调节神经、放松情绪、增强机体的运动能力和灵活性等作用。运动能降低血糖已是不争的事实。
2007-11-07孟先生就是“天桥艺术”的继承人之一,是把“牛骨数来宝”发扬光大的唯一传人。据孟先生介绍,他的师父就是从老天桥走出来的一代“快板大王”高凤山。孟新深受高凤山先生喜爱,除将《杨志卖刀》这类传统名段一字一板地教给他外,还向他传授了牛骨数来宝的打击和演唱技巧。
2007-11-07临床表现:周身发烫、扪之灼手,上午热起,午后渐显,夜晚尤甚.但体温正常,晨起陡然汗出,大汗后热感消失。食量大,食后乏力,便干难解。舌淡苔白.脉沉细。经曰:“火郁则发之”.故方用升阳散火汤。
2007-11-07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手段,提高全社会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但问题在于,中国人对疾病的认识往往是重治疗,轻预防,得病之后着急,但症状不明显时往往掉以轻心。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学习防治糖尿病的知识,我们曾多次深入社区开展义务咨询活动。
2007-11-07寨克是个既爱吃肉又爱吃甜食的人。然而糖尿病的饮食要求恰恰是限制这些。刚开始控制饮食时,他也感到很苦恼,如果什么都不让吃不让喝,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然而现在他明白,健康对于事业,家庭和自己是何等的重要。只要有了健康的身体,就可以做许多有意义的事,少吃一点美食又算得了什么。
2007-11-07在职糖尿病患者应该基本做到两点:既不害怕又要重视。不能因为不怕就不治疗,在不怕的同时,还要重视,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并注意监测。设想如果继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进行干预和治疗,那么,当糖尿病的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或失明等并发症到来时.再成功的事业又有什么意义?所以对于中年糖友,虽然人在“江湖”,但身一定要由己,只有糖尿病控制成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人士。
2007-11-07人到中年,或许事业已经达到了事业的高峰冲刺,社会和家庭赋予了中年人更多的责任。在当今竞争激烈又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他们不能,也不敢放慢事业的脚步,压力之大,不言而喻。频繁的应酬,过量的烟酒,以及不规律的饮食作息成为了很多中年人的生活常态。
2007-11-07适量饮用红酒可预防心血管疾病。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大规模群体研究表明,少量饮用红酒可降低血压,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具有防止心肺病发作和减少动脉硬化的危险。
2007-11-07美食,有时只是看上去很美。当它们可能威胁到您的健康时,也就不那么美了。
2007-11-07这种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集簇在一个人身上的这种现象,称之为代谢综合征。有下列3种以上的异常,即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和蛋白尿就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2007-11-07实际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曾首次报道:既往没有肺部疾患,也没有过敏及吸烟史的1型糖尿病患者,若其CO(一氧化碳)弥散量、肺弹性回缩力、肺容量、肺最大用力呼吸量等肺功能实验检查均降低.可以认为是糖尿病影响肺部弹性蛋白所致,有发展成慢性气流阻塞的危险。肺,可能是糖尿病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一。
2007-11-07春夏季正是人们欣赏风景,陶冶情操,享受多姿多彩美好生活的大好时光。但大多数糖尿病病友却有诸多顾虑,他们往往因为害怕病情的波动而不敢外出旅游。实际上,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适度的旅游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调整情绪,对糖尿病病友而言是利大于弊。只要病情稳定,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服药以及活动量适度,病友是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享受旅游乐趣的。
2007-11-07便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糖尿病病友出现便秘的几率就更高了。这是因为糖尿病能使病友发生自主神经病变,导致肠蠕动障碍,从而出现便秘现象。一般中度便秘者排便较困难,不得不用手挤压下腹部及肛门周围,长此以往极有可能造成肛裂。有的病友甚至由于排便用力过猛,导致血压骤然升高造成脑出血等致命后果。
2007-11-07磺脲类降糖药物适用于B细胞功能尚存在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经饮食调整和运动治疗1—2个月后,血糖控制仍不理想的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是根据医生的医嘱来服用以上不同种类的磺脲类药物。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或发生严重急性感染、大手术、创伤等应激状态时,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时,妊娠妇女,对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者,均不能使用此类药物。
2007-11-07知道糖尿病是终身病时,我感觉到的是无望的恐惧和前途的黑暗。在病急乱投医的一年中,我什么药都试,中医、西医、保健品,只要听说好,不管多少钱都买来试,最后面对失败的结果我终于冷静下来,理智接受了眼前的事实。
2007-11-07在对中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一定要根据他工作和生活的特点,来“将就”患者,要配合患者的生活方式来治疗,不应让患者一味放弃和改变什么。糖尿病是终身病,非常需要科学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
2007-11-07国际公认的女性更年期年龄是41岁一60岁,这一时期的女性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改变,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并由此带来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潮热多汗、水肿、腰酸腿软,甚至情绪失控等状况。
2007-11-07足和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也会疲劳。适当的足部康复训练就是为疲劳的足增加能量,维持骨骼、肌肉、韧带、肌腱和腱鞘的正常关系,使之能够正常运转。这些训练简单易学,可以不分场合进行。
2007-11-07糖尿病神经病变造成的疼痛称为痛性神经病变。病因分为两种,一种为急性病变,病灶多在颅脑的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动眼神经病变麻痹的典型表现是突然出现复视(视物成双);外展神经病变表现为眼睑下垂、瞳孔对光反应消失、同侧头痛。糖尿病颅神经病变自然病程为数月。
2007-11-07人的一生可能会经历什么样的事情,真是无法预料。我是2002年因为药物控制血糖效果不好,开始用胰岛素的,在打胰岛素方面遇到的尴尬还真不少。因为工作,有一段时间我常出差在外面吃饭和住宾馆,在大庭广众之下打针当然不好,我就去洗手间打,经常遇到有人进洗手间被我吓傻的,那些人呆呆地站在墙角,都不敢往里迈,搞得我哭笑不得。我曾在宾馆打针,被服务员撞见给上报了,还真有管事的来问我,当时就差叫警察了。这些都是生活的插曲,但也真的很影响情绪。
2007-11-07合并用药要谨慎。一次我有些感冒发烧,就将自家药箱的板蓝根和阿司匹林拿出来服用,感冒症状倒是缓解了,可突然感到眼前一黑,一下晕倒了,幸亏家人及时抢救才脱离危险。事后医生告诉我,糖尿病病人在服降糖药期间,最好不要同时服用阿司匹林、抗凝血药、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类等药品,这次就是由于我用药不当引起的低血糖昏迷,如果不是发现及时,是很危险的。
2007-11-07结伴运动有助手病友们交流经验,共同战胜疾病。糖尿病的治疗不能仅仅依赖于医生,关键还要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良好地自我管理。“久病成良医”,许多患者在长期的自我护理中积累了不少饮食、运动方面的经验,结伴运动可以使病友们能经常在一起相互交流、互通信息,无疑是找到了经常碰面的“生活指导”、“运动指导”,得到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可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运动方式,患者将医生指导与病友交流结合起来,能增长知识,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007-11-07由于目前尚没有一种药物能够防止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所有器官的损害,因此,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必须做到个体化。比如B一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B是有效的抗心绞痛药物,防止中风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尤其有效,保护肾脏功能ACEI和ARB为首选。
2007-11-07糖尿病的患病率高。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在1980年只有0.67%,到1992年达到3.25%,1996年达到3.6%。也就是说,在十几年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长了近3个百分点。目前,我国大概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同时我们还有同样数目的糖尿病“后备军”,即糖耐量损害者。
2007-11-07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因胃肠动力减弱或紊乱导致的胃肠道症状,如食欲降低、口苦、嗳气、稍稍进食就感到上腹饱胀、反酸烧心等。这些由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的胃肠道疾病导致的症状,正悄悄降低着糖尿病病友的进食能力、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2007-11-07糖尿病不可怕,要从饮食注意它。一日三餐七分饱,少吃多餐不油炸。抽烟痛饮真可怕,粗茶淡饭最为佳。口渴思饮多喝茶;别想甜食,蔬菜粗粮加;需要营养多吃鱼和虾,补充大豆营养佳。
2007-11-04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其吸收不需要复杂的消化过程,可迅速通过胃肠吸收。因此,饭后马上吃水果容易使血糖升高,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另一方面,水果含有维生素C和可溶性植物纤维——果胶等。
2007-11-04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是指控制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同时减轻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二者不可偏废。强化治疗的意义在于:①控制糖尿病症状,减少急性代谢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②减少糖尿病远期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③降低糖尿病的治疗费用,减轻由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巨大花费。
2007-11-04关于糖尿病的各方面知识,预防保健,饮食注意,应有尽有。
2007-11-04到医院已经是下午三点,刚好赶上一周一次的糖尿病专科门诊,不过已经没有人看病了,大夫也回到病房。乖妈抱着孩子急冲冲追到病房,恰好见到住院时的主治大夫,乖妈当时泪如雨下,可算找到主心骨了。
2007-11-04下肢远端对称性麻木、疼痛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典型表现。缓解病情的关键在于病因的综合治疗:①积极控制高血糖:首选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内多可减轻疼痛。同时长期使其他代谢指标如:血压、血脂、体重达标。应用阿司匹林(降低血液黏稠度)、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以及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托瑞司他),均有益于纠正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多种病理生理异常。②
2007-11-04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要靠燃烧汽油提供动力。我们人体的生命活动,每时每刻也离不开血糖氧化代谢所产生的能量来维持。血糖是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即淀粉,在化学结构上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按一定的排列方式组成的多糖。当食物进入到消化道后,在许多消化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为可以被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的单糖——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后就是我们常说的血糖。
2007-11-04如今,商家抓住了糖尿病患者治病心切的心理,挖空心思挣糖尿病患者的钱。不少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中防治糖尿病的广告、报道“满天飞”,这个“能根治”,那个“保治好”,处处有灵丹妙药,是真是假,难以分辨,上当受骗,害得人叫苦连天。
2007-11-04俗话说:“人生是一次旅行”。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出生”是人生的起点,“死亡”是人生的终点。其中包括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老年病友已经顺利地走完了前面的几个时期(即旅行中的各站),平安地进入了老年期——退休了。
2007-11-04看见老吴,我断没有想到他已经坚持为病友讲了3年多的课,而且是每周两次。当他骄傲地告诉我他已经有200多名固定的听众时,我真的被打动了。他,一个普通糖尿病患者,一个60多岁的老人,默默地将自己的全部智慧与热情奉献给病友的糖尿病知识普及上,对比他,我们真是惭愧不已。
2007-11-04走路虽是最简单的运动与锻炼方法之一,但也要讲究技巧。第一,姿势要正确,做到:头要正直,目要平视,躯干自然伸直,身体重心稍前移,上肢与下肢配合协调,步伐有力而稳重,步幅适中,两脚落地有节奏感。第二,步行过程中呼吸要自然、平和,应尽量注意用腹式呼吸,呼吸节奏与步伐节奏要配合协调,坚持有氧运动的程度,这样才能在步行锻炼中受益并减少疲劳感。
2007-11-04山药和南瓜中含有的多种生物化学物质,确实有改善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的作用,合理食用对糖尿病病友也是有益的。但山药、南瓜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热量,无限制地吃可能导致饮食失控。以山药为例,据测定,每100克山药碳水化合物含量在11~15克之间,与土豆、芋头、莲藕等同属碳水化合物量较丰富的一类食物。
2007-11-04冬季来临,随着气候变冷,人们习惯进补,而户外活动却越来越少,导致人体内易生热、生痰,这种状况在中老年人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所以,冬季进餐时适量吃些萝卜,可以起到消谷食、去痰癖、止咳嗽、解消渴、通利脏腑之气的功效。因为萝卜属土,按中医五行之说居中,利脾胃、益中气。故常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民间谚语,这里说的萝卜通常指的是白萝卜。
2007-11-04近年来,很多国际营养学会提出了每日膳食脂肪(注意:这里指的是膳食脂肪总量,而非仅仅指烹调油本身)的脂肪酸构成比,一个重要的改变是在原来强调“均衡”——即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1:1:1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对控制血脂和血糖的重要意义。
2007-11-04鲈鱼肉鲜嫩,地瓜丁爽脆,五彩缤纷,成菜漂亮。原料都切成小丁易入味,可减少加热时间,尽可能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地瓜还有生津、止渴、降血压等功效。
2007-11-04面对糖尿病,你是否是手足无措?面对日常生活工作,你是否不知道做什么事是适宜的?下文的问题将能解决你的疑问,给你全新的生活定向。
2007-11-04影响血糖生成指数因素众多,但也有一定规律。一般纤维含量高的食物,血糖指数较低,如粗杂粮、蔬菜、某些水果。再就是奶类、豆类等含有一定的蛋白质,血糖生成指数普遍较低。以下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均较低,糖尿病患者可选择食用。
2007-11-04老年糖尿病患者多有肝、肾功能减退或常合并糖尿病肾病,使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排泄减慢而易发生低血糖,尤其是服用一些长效磺脲类药物常易发生夜间低血糖。
2007-11-04针灸疗法很早就应用于治疗失眠,具有安全、操作简便、疗效好、无不良反应的优势。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将针灸引入对糖尿病合并失眠的治疗,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进行辨证选穴,结果发现,针灸在调节血糖和改善睡眠两个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
2007-11-04在有效控制血糖这一前提下,能否有效控制和减少蛋白尿,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预后十分重要。
2007-11-04低血糖的发生与使用降糖药的时间、数量、进餐的时间、进餐量、运动量、呕吐、腹泻以及肝、肾、胰等脏器的功能有关。除此之外,由于大多数患者还同时服用多种非降糖药物,而许多非降糖药物对血糖均有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有必要了解相关常识,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餐后高血糖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餐后高血糖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控制餐后高血糖的口服降糖药主要有α-糖苷酶抑制剂和短效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2007-11-04预防糖尿病肾病是减少肾功能不全发生率的重要方法,而严格控制血糖是关键。现有的临床试验已经有力地证明,严格控制2型糖尿病的血糖可以显著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药物主要包括注射用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可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药物的特点进行选择。但对于已经发生了糖尿病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的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
2007-11-04近年来,经过临床实践,对胰岛素的功能有了新发现,对胰岛素治疗有了新认识,胰岛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临床使用率在欧洲国家已上升到30%左右,美国达到40%。因此,有学者认为:胰岛素治疗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2007-11-04起初,我用诺和笔注射诺和灵30R胰岛素,每天两次,共40单位。但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疗效也不是很好,血糖时高时低,波动大,餐后血糖特别难控制。看着自已日渐消瘦、体力不支,我对生活感到无比失望和无助。
2007-11-04胰岛素增敏剂一方面能够减少胰岛素抵抗,改善或恢复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更好地发挥降糖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保护胰岛B细胞来延缓细胞功能衰退,达到持久、满意的血糖控制。因此,胰岛素增敏剂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用药之一。
2007-11-04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指由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或神经病变所引起的下肢远端营养障碍与供血不足。由于肢体对疼痛和温度等感觉的缺失,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足跟、足趾皮肤会出现小的破损,冬天也会因不正确的方法取暖造成皮肤伤害,皮肤出现水疱,水疱的破烂又造成感染,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
2007-11-04人的脑垂体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根据组织来源不同分为前、后两叶,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这些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甲状腺等靶器官,使人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直接促使血糖升高;生长激素还通过抑制葡萄糖激酶而产生抗胰岛素作用,使血糖增高。
2007-11-04低血压的症状病情轻微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消化不良、晕车船等;病情严重症状可有: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难、昏厥、需长期卧床等。
2007-11-04大量临床和病理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异常增高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它和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率成正比。而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太多,会聚集在全身各处的血管里,最终阻断血流。
2007-11-04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人尤其容易发生低血糖。为什么低血糖反应偏偏“恋”上中国人呢?简单来说有如下几点:我们优质蛋白和脂肪摄入过少,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从而造成餐后反应性低血糖。还有我们糖尿病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及生活方式存在问题。
2007-11-04B细胞分泌功能下降,表现为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模式改变。胰岛素原不能有效转换为胰岛素发挥降糖作用,造成高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
2007-11-04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中,糖尿病神经性膀胱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自主神经病变所导致的慢性并发症。
2007-11-04糖尿病患者有时仅仅是足部皮肤起个水疱,就可能发生严重的感染,严重者则需要截肢(趾)。糖尿病患者因足病而造成截肢的,比非糖尿病者高5~10倍。足病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地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吸烟会使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增加20倍,是糖尿病足病发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2007-11-04肝脏与糖代谢密切相关,它在糖异生及糖原的合成、贮存、释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糖类代谢的主要场所,能维持血糖的稳定。肝脏病变很容易引起糖代谢障碍。一些参与糖代谢的激素,如胰岛素、胰升血糖素、生长抑素等分泌后也直接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是这些激素作用的靶器官。
2007-11-04有些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通过自我学习、听健康教育课、病友交流、与医生交谈等途径获得了许多糖尿病防治的科学知识,对糖尿病的自然病程、监测手段、防治原则等了如指掌,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却远远不能按要求去做。缺乏战胜疾病的耐心、信心和决心。
2007-11-04近段时间,营养学界与新闻媒体都很关注“反式脂肪酸”对身体的影响,尤其是涉及两个闻名全球的跨国快餐公司“肯德基”和“麦当劳”,就使得这一名词更加引人注目。另外,营养学名词的概念很抽象,一会儿饱和脂肪酸,一会儿反式脂肪酸,还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等等,让老百姓一头雾水。在此给大家介绍一下反式脂肪酸的基本概念,希望能对病友的生活有所帮助。
2007-11-04日前,澳大利亚一项最新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伴有肥胖症的患者练太极拳,能提高平衡能力,还能减缓同糖尿病有关的身体功能衰退。
2007-11-04水对健康至关重要,对糖尿病患者更是性命攸关。添加无糖调味剂可使水更加可口,患者以此能够轻松愉快地摄取每日所需水分,以保持身体健康。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Ghanim等报告,低剂量罗格列酮具有早期有效的抗炎作用,能够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抵抗素水平,但不会导致其他代谢指标的改变。
专家指出,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各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资料显示,糖尿病引起失明的几率比一般人群高10~25倍,糖尿病性坏疽和截肢的几率比一般人群高20倍,糖尿病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高2~4倍,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
2007-11-04由《中国妇女报》和岳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当代十大经典爱情故事征集评选活动”正在网上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众多参选故事中,一篇讲述艾砂与马乙亚两位八旬老人60多载坚贞爱情故事的《稻香湖之恋》备受瞩目,引起了极大反响。当网友们纷纷盛赞其爱情伟大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两位看起来身体健康、神采奕奕的老夫妻,其实是一对糖尿病病友。
2007-11-04我与糖尿病抗争了几十年,能坦然处之,除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注重实践,摸索规律也都是我对抗疾病的法宝。面对失眠也是这样,我慢慢总结适合自己的路。
2007-11-03刘女士75岁了,在一次胰岛素治疗心得交流会上,笔者听了她的发言,真是有经验、有体会、有见解,称得上“久病成医”,让人很受启发。
2007-11-03我虽然已经80岁了,而且糖尿病已经有23年历史,但脸上没有明显皱纹,没有老年斑。人家都惊奇的说“80岁了,真看不出!”,更不信我还有糖尿病。
2007-11-03我今年80岁,患糖尿病十多年,却立志要把80岁作为“第二个春天”。我经常想,人要有一个奋斗目标,要有一个理想信念,更要有一个精神支柱。我的理想和信念是“三百方针”和“五个光荣”。
2007-11-031990年,老伴被戴上了2型糖尿病的“帽子”,在这漫长的16年里,我和老伴并肩抗“糖”,不断学习,增强保健意识,逐步战胜了病痛的折磨。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综合治疗的原则,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将之归纳总结为降糖“四部曲”。
2007-11-03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包括饮食、运动、教育、病情监测和药物治疗等。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等情况,其治疗应从降糖、降压、调脂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综合治疗方案的实施,还要顾及患者个体化需求和他的心理因素,并随着病情的变化而适当调整。
2007-11-03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出现了问题,使受体功能下降,或者数量减少,胰岛素不能与受体正常结合,同样数量的胰岛素就不能发挥应有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从而使血糖不能正常代谢和转化,出现高血糖。
2007-11-03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执行其正常生物作用的效应不足,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早期胰岛B细胞尚能代偿性地增加胰岛素分泌来弥补效应不足,但久而久之,胰岛B细胞的功能就会逐步衰弱,导致糖耐量损害和糖尿病的发生。
2007-11-03我和丈夫是初中同学,结婚后我们一起做生意,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到现在的生意兴隆,我们共同付出了很多。随着钱越赚越多,日子越过越滋润,吃喝是不愁了。但丈夫在外的应酬多了,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次数越来越少,身体也大不如从前,最要命的是最近还查出我丈夫得了糖尿病。
2007-11-03健美彩绸舞是一种简单易学、一学就会、学会就上瘾的健身舞,它最大的优点是将趣味融于运动之中,让运动变得不再枯燥无味。这对于需要常年坚持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难能可贵。
2007-11-03近年来,脂代谢紊乱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研究表明,在高脂环境下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脂毒性可导致B细胞凋亡增加,同时脂毒性还可抑制B细胞增殖。因此,减少脂毒性对于保护B细胞功能十分重要,这就需要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减肥降脂。
2007-11-03对于患者来说,名目繁多的药物使他们眼花缭乱,不知所从。有的患者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听说某人吃某种药感觉好,自己就买来试试,渴望通过频繁更换药物,寻找到灵丹妙药来根治糖尿病。结果往往不但愿望没有实现,还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
2007-11-03确诊糖尿病后,首要问题是控制血糖,而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是最方便和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主要包括磺脲类和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等几大类,它们都有降低血糖的效果,但作用的机制不一样。
2007-11-03正常人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可分为基础胰岛素分泌和餐时胰岛素分泌,两部分胰岛素分泌量各占约50%。目前可供选择的基础胰岛素包括中效胰岛素(NPH)和长效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
动态血糖监测仪弥补了“点状”血糖测试的不足。它像“摄像机”一样记录着患者全天每时每刻的血糖值,显示并贮存进餐、运动、用药前后的血糖变化,然后将数据下载到计算机中,自动统计数据,做出每日血糖图和多日血糖图,为分析患者血糖变化的规律以及基础胰岛素分泌的情况提供资料,从而发现“指测血糖”忽略的高血糖与毫无感知的低血糖信息。
2007-11-03胰岛素增敏剂(如太罗)的降血糖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肌肉等组织,包括骨骼肌的葡萄糖非氧化代谢,抑制肝脏的糖异生作用,从而提高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分子生物化学过程,控制血糖的生成、转移和利用,增强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降低高血糖。
2007-11-03糖尿病胃轻瘫是由于胃排空障碍而引起的一组消化不良症状。其根本原因不是胃真的瘫痪了,而是胃运动功能下降。在正常情况下,当食物进入胃时,胃能膨胀以容纳食物,同时胃又有很强的收缩力和蠕动力,将食物排送到小肠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2007-11-03低血糖症是糖尿病的急性合并症之一。老年人的机体反应能力差,一旦出现低血糖,无任何前区症状,很快进入嗜睡、昏迷状态,甚至出现癫痫样抽搐;低血糖持续超过6小时,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损伤,从而导致脑死亡,甚至猝死。尤其是夜间发生低血糖症,患者很快进入昏睡状态,更不易发现,危险性更大,死亡率更高。
2007-11-03糖尿病的发生主要包括遗传和生活方式两大因素。作为个体每个人都无法选择遗传基因,只能接受它。但是,除极少数单基因突变糖尿病之外,并非父母患糖尿病,子女就必然遗传。我们常见到的2型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它的确切基因目前还未完全清楚,但并不是有某个基因就一定会患病,多数的是多个基因共同参与加上长期环境因素影响所致。
2007-11-03研究发现,要减少大血管并发症(心、脑、下肢等大血管),仅仅控制血糖是不够的,还必须同时控制血脂及血压。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现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提出要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对超重及肥胖者还要控制体重。王先生没有提及血脂、血压情况,我想这可能是问题所在。
2007-11-03根据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肥胖可以分为苹果形和梨形两种。苹果形肥胖者状似苹果,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内,细胳膊细腿大肚子,又称腹部型肥胖、向心性型肥胖。梨形肥胖者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臀部以及大腿部,上半身不胖下半身胖。多见于成年女性,与体内雌激素的作用有关。
2007-11-03出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并非都有手脚麻木、发冷、疼痛等不适,许多患者可能完全没有症状,但通过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却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神经病变问题,同时可判断病情,预后随访。
2007-11-03约半数的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至少接受过一次外科手术治疗。与非糖尿病者相比,其手术风险要大得多。手术作为一种急性应激反应,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显著升高,严重者可诱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增加麻醉的风险性,甚至危及生命。不仅如此,如果血糖控制不好,还会使术后刀口不易愈合,且易并发感染。
2007-11-03有些糖尿病患者因某些疾病无法进餐或被禁止进餐,应给予他们高营养治疗,以维持基础的生命代谢。高营养素的供给方式包括静脉输注和肠内营养等。患者的血糖水平会随营养液的含糖量等因素而波动,此时,选用降糖药需要谨慎。
2007-11-03今年年初,科学家发现了一个促进脂肪堆积的因子:BMAL1蛋白。有趣的是。它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蛋白质的产量白天减少、夜晚增加。这为俗话“马无夜草不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7-11-03服用拜唐苹时忌食蔗糖及含蔗糖的食物,是因为拜唐苹可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增加了碳水化合物在肠中的发酵时间,若与蔗糖或含蔗糖的食物(如甘蔗、甜菜等)同服,则易引起腹胀、腹痛甚至腹泻。
2007-11-03维生素B12缺乏与二甲双胍使用剂量和时间显著相关,表现为二甲双胍用量每增加1克/天,维生素B12缺乏发生危险随之显著增加,服用二甲双胍3年以上者发生维生素B12缺乏的危险,显著高于服用时间小于3年者。
2007-11-03近日,一位网友在“新报调查·网上投诉”上发帖:“我爸得了糖尿病,所以我有空就上网查找相关资讯。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治疗糖尿病的药品‘复胰洛维’的相关报道。第二天我再次查看时,随便点了上面的专家名字,居然跳出另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泰生丸’的网页。
2007-11-0376岁的盛阿姨如今可以用精致来形容,娇俏的身材,甜美的笑容,比少女多的仅仅是银色的白发和岁月的皱纹,而这皱纹也并没有“摧毁”她的面容,反而从每一道细纹里都荡漾出笑意,像陈年的老酒,岁月的叠加,只能使那味道越来越浓香醇厚,沁人心脾。
2007-11-03了解新动向 除了学习一般知识外,还要了解糖尿病方面的最新动态。有的患者认为那是医生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作为一名患者,了解新知识不仅有利于治疗糖尿病,而且对于我们防止上当受骗也大有裨益。
2007-11-03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预测,目前全球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5.7%,另外还有至少7.5%的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即每8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受到高血糖的威胁。因此,积极开展糖尿病的防治研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医学界长期的奋斗目标。
2007-11-03监测强调的是“自我”,意思是检测要自己做,不要靠别人。只要有能力。连自己的亲人都不必依靠。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
2007-11-03空腹血糖为什么会高于餐后血糖?我已年近70岁,患糖尿病16年。最近我的空腹血糖一直偏高,而餐后血糖正常。医生让我在晚上9点加服半片格列奇特,但空腹仍在10.0mmol/L左右。
2007-11-03口服降糖药的研制是卓有成效的,改变了以往单用胰岛素的局面。上个世纪80年代双胍类、阿卡波糖类和胰岛素增敏剂的相继应用,从不同环节发挥了降糖作用,对各种类型的高血糖能够有效控制。在病情监测方面,从单纯检测血糖、尿糖,拓宽到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脂、血压、体重、视力等综合监测体系,对控制糖尿病的病情达标,早期发现并发症起到了关键作用。
2007-11-03瑜伽练习对于人体的神经系统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能够保证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因为瑜伽的很多体位法都直接或间接地刺激交感神经以及副交感神经,保持其平衡,使受其支配的内脏不会亢奋运行,保护了内脏的健康,从而促进内分泌系统和各种消化液正常分泌。
2007-11-031921年,加拿大外科医生班廷发现了胰岛素,至今已85年了。胰岛素的发现开创了糖尿病治疗的新纪元。如今,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地位从饮食、药物后的第三位上升到了第一位,国外2型糖尿病胰岛素使用率已达到30%~50%。
2007-11-03在糖尿病治疗中,饮食控制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众多糖尿病患者也在为此进行着积极不懈的努力。然而,由于相关知识的匮乏以及理解上的误区,很多努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2007-11-03没有哪一种病像糖尿病一样,给人们带来如此多的、危害其生命的并发症;也没有哪一种病像糖尿病一样,充分体现出知识对人类健康的至关重要。在国外,医疗机构一般都会鼓励病友和家属一起阅读专业健康期刊,随时获取方便实用的知识和信息,以便更好地控制和治疗糖尿病。我们衷心地希望我国的病友也重视和参与进来,掌握更多的糖尿病知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2007-11-03针对患者常因反复血糖偏高而导致紧张恐惧,在基本知识教育中,应客观地向患者介绍疾病有关发展过程及预后知识,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是目前尚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但又是可防治的疾病,提高患者坚持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教育患者不需要学成一名医生,但要学会饮食、运动、监测及药物的使用。
2007-11-03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值已超过正常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空腹血糖≥6.0mmol/L、且<7.0mmol/L)但仍未达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空腹血糖受损是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其发病与大吃大喝、不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有明显关系。上班族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应酬增多.运动时间减少等因素,其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那么,得了糖尿病后,还能不能工作?如果可以,患者在工作中有什么注意事项?下面我们将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2007-11-03健康的保证是在适宜热量的同时,强调营养素的均衡摄入,而合理的饮食结构则是营养均衡的前提。通常糖尿病的饮食治疗要求每日碳水化合物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供热比占总热量的60%~70%(美国糖尿病学会2002年建议),蛋白质供热比占总热量的15%左右,其他热量由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提供,同时还要考虑膳食中提供的其他营养素的均衡。
2007-11-03众所周知,运动有很多益处:它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可以减肥、促进新陈代谢。对糖尿病人而言,运动更具有降血糖和防治并发下降,而且还可通过胰岛素受体数量的增加、胰岛素作用的增强,使血糖得到较长时期的改善。运动还能促进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有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
2007-11-03早期的胰岛素泵体积相当大、笨重,而且电池要经常反复充电,胰岛素需要稀释。随着时间的推移,泵的体积越来越缩小,而且被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所接受。
美国国立卫生院专家会议确定,糖尿病是男女两性性功能障碍的重要病因。其中勃起功能障碍(ED)是男性最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男性糖尿病患者ED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4倍。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ED的患病率高达75.2%,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病程延长和其他神经血管并发症的出现而升高。
2007-11-03有些糖尿病患者错误地认为:只要血糖正常就一切OK了。其实,仅监测血糖是远远不够的。如能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的蛛丝马迹,就可以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那么,糖尿病病友应该如何监测各种并发症呢?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进行正规的药物、饮食、运动治疗,平时的监测如果仅是测血糖远远不够,有道是: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2007-11-03糖尿病志愿者团的成员旨在改善下列问题:缺乏糖尿病护理、缺乏糖尿病服务、因糖尿病而失业、缺乏糖尿病信息和教育、与黑人和少数民族有关的糖尿病护理和服务、紧急处理、血糖监测、歧视、缺乏儿科护理、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就像躲藏在墙壁、地板中的一群白蚁,当许多患者还在庆幸“能吃能喝”时,高血糖造成的代谢紊乱,已经在悄悄地啮噬其血管和神经了。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慢性并发症时,治疗往往为时晚矣。
2007-11-03由于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会引起感觉减退甚至消失,往往造成患者的足部在无知觉的情况下出现损伤。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如依帕司他)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
2007-11-03服二甲双胍血糖未控制就改用拜唐苹,或服拜唐苹血糖未控制就改用二甲双胍这都是错误的。其实二甲双胍是降低基础血糖的药,拜唐苹是降低餐后血糖的,拜唐苹使食物延缓吸收,基础血糖还是会有所增高。患者不管是基础血糖未控制还是餐后血糖未控制就盲目替换药物,绝对是概念性错误,而且容易出现急、慢性并发症。
2007-11-03有氧锻炼可以增强心肌力量和肺活量,加快脂肪燃烧。最初每天活动5~10分钟,以后逐渐增加。有氧锻炼主要包括散步、骑车、游泳、网球、水中健美操等。
2007-11-03马阿姨生活在上海的小女儿又给她添了一个外孙女,这下可忙坏了马阿姨,又是看小的,又是照顾大的,心里还放不下北京的老伴和大外孙。马阿姨就一个月回家看一趟,呆几天再往回赶。由于过度奔波忙碌,经常会忘了打针,或是不按时不按量自己乱打,造成血糖波动频繁且波动较大,餐后血糖居然升高到18.5mmol/L左右。不久,马阿姨就有胸闷的感觉,但她一直瞒着家人,照样照顾着一家大小。
2007-11-03α-糖苷酶抑制剂可通过竞争性抑制小肠上段上皮细胞的α-糖苷酶(如:麦芽糖酶、淀粉酶、蔗糖酶),使双糖向单糖(主要为葡萄糖)的转化减少,从而延缓糖类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还能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减轻餐后高血糖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作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2007-11-03不同治疗阶段血糖监测频率应该有所不同。在刚开始治疗时,由于方案不断变化,勤监测有助于尽快调整到位,实现达标。建议每日监测血糖3~4次,使用胰岛素者每日监测可达7次(三餐前、三餐后加睡前)。而一旦治疗达标,方案稳定,可每周监测1天,选3~4个时间点。患者最好准备一个笔记本,把每天的治疗情况、血糖变化情况都记录下来,就诊时可以拿着记录与医生一起来研究、讨论自己的治疗计划。这种数字记录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最重要的方法,值得推广。
2007-11-02药理作用血管紧张素Ⅱ是强效血管收缩物质,可刺激具有保钠、保水和排钾作用的醛固酮的分泌。具有扩张血管、减小血管周围阻力,降低高血压的作用。
2007-11-02他汀类药物又称羟甲基戍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HRI),为胆固醇合成酶系中的限速酶。此类药物通过阻断细胞内甲羟戊酸代谢途径,可以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使细胞内胆固醇减少,从而反馈上调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表达,促进血浆中LDL清除,降低血LDL水平。
2007-11-0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首先应强调的是对原发病的治疗。近年来有报道称,糖尿病继发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高血糖毒性对骨形成的影响。
2007-11-02严格控制血糖可预防和延缓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然而,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功能受损时,药物经肾脏排泄的比例过高,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这些都可能增加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低血糖和乳酸酸中毒等;有肾脏毒性的药物还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
2007-11-02糖尿病患者极易发生口干舌燥和口腔溃疡,因抵抗力低易受细菌、真菌的感染,也不宜经常使用抗生素。如果口干舌煤和口腔溃疡同时存在,更是雪上加霜,易使血糖升高,让小病发展成大祸。所以,必须学会将小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合并症的发生。
2007-11-02二甲双胍作为双胍类降糖药用于临床快50年了,受苯乙双胍不良反应的牵连,它的应用频率一直在磺脲类药物之下。2005年9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颁布的《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提出:生活干预失效后,二甲双胍可按一线药优先选用,它正式升级。
2007-11-02人胰岛素类似物有更接近于人类自身胰岛素分泌的特点,使血糖控制得到改善的同时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达标率。人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的不同,分为速效和长效两种,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包括赖脯胰岛素(Lispro)和精氨酸胰岛素(Aspart),可在皮下注射后迅速分解为单体吸收入血,因此可以有效地控制餐后血糖。
2007-11-02随着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围绕其展开的临床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大量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而且与代谢综合征的众多疾病密切相关。目前在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中,胰岛素增敏剂(如太罗)能显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低胰岛素抵抗,已成为近年来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之一。
2007-11-02排尿是在自主神经的支配下,通过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协调运动来完成的。正常情况下,当膀胱充满尿液,神经感受器将信号送达神经中枢(脊髓和大脑),神经中枢再发出排尿信号,于是,膀胱逼尿肌收缩,同时尿道括约肌松弛,排尿得以顺利完成。
2007-11-02几乎所有抗感冒药都是不同作用的药物混合在一起的复合制剂,如白加黑,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伪麻黄碱;日夜百服宁,除与白加黑相同成分外,又多了氯苯那敏;泰诺的成分基本与日夜百服宁一样,总之,感冒类药物基本大同小异。
2007-11-02事实上,对大多数正常饮食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服用维生素C预防感冒暂时还没有科学依据。最近的一项研究证实,维生素C防治感冒的作用不大。那些每天服用2克维生素c的人,同每天只服用安慰剂的人相比,发生感冒的几率是一样的。
2007-11-02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很高,任何周围神经包括自主神经均可受累,且发病较早,甚至隐性糖尿病即有周围神经病变。该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很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有如下学说:①血管学说:长期高血糖,导致脂类代谢紊乱,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和增生,致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管阻力增加,造成神经低灌注和神经内膜缺氧,进而发生神经变性坏死;②代谢性学说:异常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神经,影响神经的营养及血液循环。持久高血糖使多元醇通路活性增强,大量山梨醇和果糖堆积于周围神经,使神
2007-11-02专家说如果我想要一个健康的孩子,首先必须把血糖控制平稳。慎重考虑之后,我决定听取专家的建议,用胰岛素泵来控制血糖。戴“泵”后,我的血糖控制很平稳,并顺利地再次怀孕。这次我积极努力,并按专家的要求科学饮食。去年年初,我的宝宝顺利降生了。
2007-11-02在正常情况下,人进食后血糖会升高,大约30~60分钟血糖达到高峰后下降,血浆胰岛素水平也在30~60分钟上升至高峰,为基础值的5~10倍,随后下降,3~4小时恢复到基础水平。因此,正常人进餐后血糖虽然升高,但波动于一定范围内。2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胰岛素分泌过多(高胰岛素血症)和高峰延迟,胰岛素维持在较高浓度而不能回复到基线水平,因而在餐后出现血糖较低现象,甚至低血糖。
2007-11-022型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可又有人说糖尿病是“贫困病”。那么,到底是富了容易得糖尿病,还是穷了容易得糖尿病呢?实际上,两种说法都是有道理的,但又都不全对。
2007-11-02在日常生活和治疗期间,有些糖尿病患者甚至一些医护人员往往仅重视空腹血糖,忽视餐后血糖,甚至很少监测和注意餐后血糖的变化。
2007-11-02功能性血糖过低症主要见于自主神经不稳定的患者,这类患者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过高,致使胰岛B细胞过度分泌胰岛素,从而引起自发性低血糖。其特点是:进食高糖饮食易致低血糖发作;常于食后2~4小时发作,血糖值不低于2.2mmol/L;血糖值与症状不一致,有时血糖值低而无症状,或者相反,症状明显而血糖正常;使用镇静剂或口服抗胆碱药物可获良好疗效。
2007-11-02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Wemy等人经过现况调查研究后发现,病程较长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较低。
2007-11-02半年后,我在特需病房里又见到了他。入院时血糖、血压高得吓人,要不是救治及时,说不定当时就“报销”了。
2007-11-02美国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节点很容易记,叫做“5678”,就是说空腹血糖超过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就要做进一步检查了。这些人做糖耐量试验,其中大约10%的人可以确诊为糖尿病患者。
2007-11-02糖尿病的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糖尿病前的高危人群阶段;糖尿病早期无并发症阶段;糖尿病并发症阶段。针对这三个阶段有三道防线,医学上称之为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阶段,才能有针对性地预防及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之友》第11期刊载了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赵芳护士长的一篇文章《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器及注射笔用针头的危害》,阅读之后感触良多。该文指出了重复使用针头的七大危害,对病友很有启发。但是,我认为该文未能深入探究造成目前众多患者重复使用注射针头的内在原因,因而也就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虽然该文的观点是对的,但还遗漏了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原因。
近些年来,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在诸多影响血糖生成指数的因素中,食物的加工烹饪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认真学习下面的技巧,或许您就可以享受各种美味食品,不再因患糖尿病而不敢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2007-11-02胰岛素增敏剂(如太罗)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从而促进血糖的转化和利用。同时,还有保护胰岛B细胞、延长B细胞寿命的功能。研究还发现,胰岛素增敏剂也有保护血管内皮的功能,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由于胰岛素增敏剂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长期应用也不会出现低血糖反应。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个别患者可能出现短暂轻微水肿。
2007-11-02人主动运动是机体做功,肌肉需要能量,从而消耗血糖或使脂肪分解产能;被动运动则无法消耗能量。电动甩脂机宣传其利用高频率振动,使身体抖动去除脂肪减肥,还能治疗便秘,增加免疫力等,这些是没有充足科学依据的。甩脂机使人被动运动,不能降低血糖。做5分钟甩脂机与跑步1个小时,从降低血糖、血脂,增加肺功能,降低血压,增强体能等各方面是无法相比较的
2007-11-02胰岛素由胰腺中的B细胞分泌.正常人一天约分泌48单位的胰岛素。其中一半与进食无关,我们叫基础胰岛素分泌;还有一半则是在进食后,我们叫餐时胰岛素分泌。实际上,当人在闻到食物香味或看到食物时,胰岛素的分泌就会增加,较多的胰岛素进入肝脏,使肝脏胰岛素化,为机体更好地利用消化吸收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作好准备,这样就避免了餐后血糖的过度升高。
2007-11-02肌肉注射胰岛素吸收快,适用于:皮下注射吸收不良者;胰岛素用量已经很大(如100单位),血糖仍不能控制者;轻度酮症酸中毒,而又无条件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患者。
2007-11-02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和医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是血糖控制是否达标和预防低血糖。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加应该关注这两点,因为老年人低血糖的症状和体征很少或不典型,易被误诊。根据牛大爷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的情况,估计可能是胰岛素使用不当所致。
2007-11-02在糖尿病患者的身上常常可见到多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即代谢综合征的多种成分,除高血糖外,还包括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凝状态、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等。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症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紊乱滋生的共同土壤。
2007-11-02患上2型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人体的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绝对不足;另一方面是身体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以致体内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减弱,又称为胰岛素抵抗。但不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状况和胰岛素抵抗程度不同,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时相和水平也不同。正常人进餐后胰岛素呈双相分泌。
2007-11-0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升压作用。对于存在高血压和大量蛋白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推荐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但儿童、妊娠和哺乳妇女禁用。
2007-11-02纳米硒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安全的硒,展示了科学上的突破,是创新的结果,体现了纳米技术的神奇。
2007-11-02糖尿病的发病确与体内有易感基因或有缺陷基因存在有关,但要改变这些基因谈何容易。1型糖尿病主要是因为胰岛素缺乏,除了用基因疗法来防止其发病外,更实际的是转移上述体内基因。而2型糖尿病除了胰岛素分泌异常外,还存在更加复杂的胰岛素抵抗。因此,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糖尿病基因疗法的研究,但进展缓慢。
2007-11-02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重视如何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然而,体重也不是越低越好。虽然体重过低或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危险性相对低一些,但是当伴发其他疾病时危险性会增加,而瘦弱的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所以,对于这一类患者来说,还是应该想办法使其体重增至正常范围。下面笔者就以这位患者为例,为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怎样“变胖”提些建议。
2007-11-02用“百度”搜索tnbjk.net(即糖尿病健康),赫然出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糖尿病研究治疗中心”的网页,里面介绍的两位权威专家,一位叫刘某,一位叫罗某,其中刘某是“原解放军医院内分泌专科主任,全国著名中医内分泌科糖尿病专家、药学院院士、中国糖尿病协会秘书长、中国中医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该广告宣称,刘某经过10年的刻苦攻关,终于成功研制出“胰宝降糖胶囊”系列组方。
2007-11-02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维生素?水?电解质代射紊乱?早期无症状,发展到症状期,临床上可以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侯群?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昏迷?在病程中常并发心脏?血管?肾?眼?神经系统疾病及感染,是危害人体健康较严重的?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
2007-11-02据加拿大药物不良反应公报2007年第1期报告称,自1997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加拿大卫生部收到22份怀疑与左氧氟沙星有关的血糖代谢障碍的报告。其中所描述的血糖代谢障碍不良反应(ARs)包括1例糖尿病、2例高血糖症、16例低血糖症和3例高血糖与低血糖并存病例。大多数报告的血糖代谢障碍所涉及的病例存在糖尿病(68%),平均年龄是71岁(26~92岁)。
2007-11-02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发作可以导致迅速死亡,亦可因及时治疗而恢复。恢复之后,冠状动脉硬化的病变仍然存在,糖尿病所造成的多种不利因素仍可能使冠状动脉再次梗死缺血,故心肌梗死再发是可能的,而且再发时死亡率很高。
2007-11-02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多见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先有体重下降,糖尿病症状逐渐加重,可急性起病,临床表现类似肺炎,病变进展迅速;也可缓慢起病,中低度发热,其他还有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等。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咳痰、胸痛等,咯血较多见,较单纯肺结核发生率高,可大量咯血,甚至窒息致死。
2007-11-02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低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机体杀菌和抑菌能力降低,容易招致结核杆菌、化脓性杆菌、真菌及某些病毒的感染,可引起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黏膜的各种感染。而结核病则是糖尿病患者最易感染的疾病之一,尤其是肺结核。多数患者是在患糖尿病数年后又合并了肺结核,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
2007-11-02按摩肾区:临睡前及清晨起床后,取坐位,两足下垂,宽衣松带,腰部挺直,以两手掌心置于腰部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半),上下加压摩擦肾区各36次,再采用顺旋转、逆旋转摩擦各36次。以局部有温热感为准。
2007-11-02整形美容并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整形美容手术是对原来的组织器官结构进行改造,以破坏原组织器官为代价。所以说它是一柄双刃剑,在打造新美的同时也破坏了原来的美。凡是手术都有不可预测的一面,即手术有风险,而且做的项目越多风险相对越大。有必要提醒广大求美者,“手术有风险,整形要慎重”,“多项手术分次进行,别想一口吃成胖子”。
2007-11-02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即妊娠前已有糖尿病和妊娠后才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后者又称妊娠期糖尿病,即GDM。世界各国报道GDM发现率为1%~14%,GDM患者多数产后糖代谢功能恢复正常,但患糖尿病的机会增加。糖尿病孕妇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2007-11-02由于导管靠近胰岛素泵的一端,是软管和拧紧柄的软硬连接,可能会随着使用者的活动产生折裂。简单的方法是从拧紧柄开始向软管缠绕透明胶带,这样,可以避免戴泵者在活动时导致软管开裂或折断。
2007-11-02糖皮质激素与糖代谢有关,是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它同时也调节脂肪、蛋白质和水盐代谢,在维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减轻过度的应激反应上,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激素。
2007-11-02糖尿病患者在购买和使用皮肤病外用药时,需要多掌握一些知识,决不能盲目随意购买。因为,例如肤轻松这类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在使用中有可能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2007-11-021型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的疾病,绝大多数患者需依赖胰岛素控制疾病,否则容易出现酮症和(或)酮症酸中毒,进而危及生命。但是,即便患上1型糖尿病也不要紧张。首先,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都是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只是治疗方式不同而已,缺乏胰岛素的分泌就要补充胰岛素,这是可以理解的。
2007-11-02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在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关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调节外,还直接受自主神经的影响。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等情绪时,交感神经兴奋,会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也间接地抑制了胰岛素分泌。
2007-11-02目前全球成年人口的5.9%受糖尿病困扰,而其中接近80%的糖尿病患者是在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地区是东地中海和中东(成年人口中有9.2%患有糖尿病)以及北美(8.4%)。患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地区却是西太平洋地区,有大约6700万人口患有糖尿病,而欧洲紧随其后,有5300万人口患有糖尿病。
2007-11-02在医院糖尿病教育中心,大柱和桂花听了“妊娠与糖尿病”的第一课。医生告诉小两口儿,如果先得糖尿病后怀孕,这叫“糖尿病合并妊娠”;如果在怀孕后,新发现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前期),则称为“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产后6周必须再作一系列检查,进一步确定糖尿病的类型。但是,不管是上面的哪一种情况,都需要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否则,母亲易并发各种感染,或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酮症酸中毒等危险情况;胎儿宫内发育不良也容易夭折,即使侥幸活下来,也往往成为过度肥胖的巨大儿,对今后的成长极为不利。
2007-11-02
研究证实,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母子并发症与孕期血糖水平相关,控制孕期血糖至正常,加强母子监测,可明显改善母子的预后,甚至接近正常范围。所以,要强调在妊娠前开始控制血糖,血糖正常后怀孕并加强孕期监测,可有效改善围产儿预后。
近年来,随着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与病理生理认识的不断深入,相继研发了许多新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增加了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选择。但是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增加和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单一口服降糖药物最大剂量仍不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遂出现口服降糖药物失效。
2007-11-02一般宣称是纯中药的糖尿病药品或保健品中最常添加的降糖西药成分是格列本脲、格列齐特和格列吡嗪。这3种药物都是用于医治糖尿病的常用药,但若长期大量服用格列本脲,最终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和肾病,甚至死亡。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患者因私自服用过量号称“纯中药”的药物,而出现病情加重或恶化的情况。
2007-11-02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对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口服降糖药的建议为:在饮食、运动和体重控制失败后,加用一种或多种药物,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磺脲类、格列奈类、a-糖苷酶抑制剂类;同时也提示磺脲类和格列奈类两种药物不能联合应用。
2007-11-02胰岛素已经成为控制高血糖最有效的药物之一,迄今为止,胰岛素种类已有短效、中效、长效、预混等多种,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要。对于需要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或已经使用胰岛素需要改换胰岛素种类的患者来说,掌握调换胰岛素的一些基本知识是必要的,有助于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治疗风险。
从发病机制上说,胰岛素抵抗不仅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理,而且还可引发高血压和血脂代谢的异常。治疗这些伴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不能单纯考虑降低餐后或空腹血糖,而要从“源头”考虑,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来获得长期稳定的血糖控制,并帮助改善患者的血压和血脂代谢异常
2007-11-02我把糖尿病称为“糖虎”。按理说,与“虎狼”相伴的人,应该老实点儿。我于1998年被诊断为糖尿病。但是,我自信一切正常,遂与家人同食一桌菜,共吃一锅饭,齐饮一瓶酒。一年前,“糖虎”翻脸了,还伙同一群糖尿病并发症向我袭来。于是,我赶紧找医生“说情”,并住进医院专门“反省”,终于控制了病情。
2007-11-02糖尿病不可怕,只要坚持学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坚持科学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意志,有毅力,就能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得好,工作得好!就能从“束缚”走向“自由”!
2007-11-02
近年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而且与血糖波动性(即忽高忽低)也有密切关系,血糖波动性越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因此,在严格控制高血糖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低血糖,以减少血糖波动所带来的危害。有些糖尿病患者尽管血糖控制很严格,HbAlc也不高,但还是出现了并发症,这与经常发生低血糖、血糖波动性太大不无关系。
在患病的前两年,给小张琪注射胰岛素是妈妈的任务,每次面对自己的女儿,妈妈总是不忍将针头扎向张琪已经满是针眼的小胳膊。后来,张琪学会了“骗”妈妈,每次打针时,她都会笑着说:“妈妈真棒,一点儿也不疼。”有一次,妈妈一针下去扎到了血管上,那种刺痛让她浑身战栗,她使劲咬着牙对妈妈笑着说:“妈妈,您扎得真快、真准。”然后,跑到厕所揉着胳膊,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扑簌簌落下来。
2007-11-02尽管目前的口服降糖药物种类很多,但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例如磺脲类药物虽然降糖效果不错,但可引起体重增加,而且对心血管没有明确的保护作用,发生低血糖的风险相对较大。近十年来,医学界逐渐认识到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综合优势。
2007-11-02糖尿病也是目前最常见的儿童慢性疾病之一。据估计,全球大约有44万例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近几十年来,儿童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幅度超过了任何其他疾病,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卫生保健问题。我国糖尿病患者达到4000万人之多,糖尿病儿童占10%左右,其中以1型糖尿病为主,但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也正在急剧增加。
2007-11-02目前糖尿病胃肠道病变十分常见,其发生率高达10%~20%。糖尿病胃肠道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种表现,多见于l型糖尿病、病程8年以上、血糖长期控制欠佳及伴有其他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妨碍食物和药物吸收,还使血糖波动增大而难以控制病情。
2007-11-02洗桑拿浴时,人处于湿热空气的蒸腾中,可起到活血通络的效果。但对于血糖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蒸桑拿的这些好处反倒变成了危险,因为桑拿房里温度高,导致血管舒张,容易出汗,甚至可能造成脱水,使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糖变化。而注射了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蒸桑拿,会使胰岛素吸收加快,出现低血糖反应。
2007-11-02报道说,新方法可以使70%~80%的胰岛素分泌细胞在移植后得以存活。这些细胞将被固定在患者的肝脏内,按身体的需求分泌胰岛素。
2007-11-02自2006年12月25日起,北京市开展了“零差率”药品进社区活动。活动实施以来,社区卫生中心(站)日均门诊和急诊量比原来增加了3.5倍,占全市日均门诊、急诊总量的比例,从6.7%增加到22.87%。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每次门(急)诊所购药品的平均费用从92.12元降到69.14元,降低了24.6%。
2007-11-02目前有许多患者对自己缺乏严格约束,难以做到合理的治疗、监测、饮食和运动,缺少自我管理的实用技能和措施,导致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难以达标,以致各种意外事件频频发生。事实表明,光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且难以落到实处。眼下最重要的是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的技能,并在生活中体现出来。
2007-11-02患糖尿病的儿童如果把血糖控制好是不影响长高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有二百多名儿童糖尿病患者,仅有极少数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身材偏矮,大部分男孩身高均在1.65米以上。
2007-11-0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体内的胰岛素严重不足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代谢并发症。在胰岛素应用之前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胰岛素问世后其病死率大大降低,目前仅占糖尿病人病死率的1%。但如遇有严重应急情况或治疗不当时,本症仍能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2007-11-02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泌尿、生殖和神经等系统疾病及眼病、足病等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威胁的疾病的发病率均远高于常人,治疗和预后也困难重重,若说糖尿病是健康的大敌并不为过。然而,对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上述威胁程度很低,甚至低于常人。
2007-11-012006年12月20日,相声大师马季先生被心脏病夺去了生命。人们在感叹心脏病的危险之时,大都没有想到,心脏病背后可能另有“帮凶”——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2007-11-01一般早期合并肾病的患者摄入蛋白质可限制在0.5~0.8克/千克。天,相当于一般中等身材每日30~50克。其中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例如一个鸡蛋含7克蛋白质,250克牛奶含8克蛋白质,100克刀鱼含18克蛋白质,50克猪脊肉含9克蛋白质,100克豆腐含8克蛋白质,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都是优质蛋白质。
2007-11-01周国柱,北京协和医院原工会主席。抗美援朝志愿军运输部队成员,“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本应享受美好生活的他。却意外地在一次就诊中被查出患有1型糖尿病。
2007-11-01瘀血证候与现代医学的血液动力学、微循环、免疫功能异常等有密切关系,如心肌梗死、肺梗死、肺瘀血,脑梗死、神经性耳聋、眼底出血等。这些由于供血障碍造成的各种疾病均可能是瘀血所致。现代医学的血脂紊乱、高血黏、血管内的斑块等情况也可从瘀血治疗。
2007-11-01每年的四五月份都是沙尘暴肆虐的时期。据有关部门预测,由于去年是暖冬,天气干燥,雪量偏少,今春我国一些地区有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沙尘污染。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的微尘颗粒携带着大量的病毒和细菌,极易在人群中传播感染性疾病。而糖尿病患者属于特殊人群,由于他们体内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弱,移动和吞噬能力差,一旦感染病原体。很难及时清除,从而使感染症状加重,病情不易控制。
2007-11-01调查表明,医疗保险问题已成为继看病难、药价高之后,老百姓最关心的第三大问题,同样,它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2007-11-01退休人员中,相当一部分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用药,每月的各种药费和其他治疗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异地生活没有了医保的支撑,有些老人就减低药量,或者购买便宜药,更有甚者病了硬扛着,不去就医。长此以往,不仅自身的健康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会间接影响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使子女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2007-11-01有些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得比较好,但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一直不达标。部分原因就是应酬多、吃大餐多,导致餐后血糖高,影响了HbAlc的达标。而且,据多项研究结果显示,餐后高血糖比空腹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猝死的危险性更高。也就是说,发生猝死的危险性随着餐后2小时血糖的升高而升高。反之,餐后血糖降得越低,越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
2007-11-01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中,不同作用机制的多种药物是可以联合应用的。这样一来,服用的药物种类越多、次数越多,给患者带来的麻烦就越多,如漏服药物、打了胰岛素后没能及时进餐等,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如果能尽可能地减少用药次数和药物种类,并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这对患者无疑是一种福音。
2007-11-01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口腔溃疡,这是因为血液中过高的葡萄糖可随尿液排出体外,也可随唾液、汗液分泌到口腔黏膜及皮肤上。葡萄糖是良好的细菌培养剂,容易造成细菌在黏膜、皮肤上生长繁殖。所以糖尿病患者易患口腔溃疡,且时好时坏,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则常常缠绵难愈。
2007-11-01糖尿病患者在服药前先要分清是基础血糖高还是餐后血糖高,才能选择合适的降糖药。应根据一天测7次血糖的检测结果,搞清楚一天中自己是哪个时间段的血糖高。
2007-11-01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神经并发症之一。它可以作为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一部分与其他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胃肠神经病变)共同存在,也可以单独存在。由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往往不典型或不严重,因此,容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
2007-11-01过敏,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相信每个人都亲身体验过或者旁观过这种现象。用医学术语来描述,就是体内的免疫系统对某种物质出现不合适的反应,即机体被抗原物质致敏后,再次受到同一抗原物质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
2007-11-01我国人民的膳食向来以谷类食物为主,并辅以蔬菜果类,所以本无膳食纤维缺乏之虞。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大为增加。一些大城市居民膳食脂肪的产热比例,已由几十年前的20%~25%,增加至目前的40%~45%,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却明显降低。由此导致一些所谓“现代文明病”,如肥胖症、糖尿病、血脂紊乱等,以及一些与膳食纤维过少有关的疾病,如肠癌、便秘、肠道憩室病等发病率日渐增高。
2007-11-01康复乐园将为江苏省内外的糖尿病儿童提供专业的公益性服务,定期举办符合儿童特点的专业管理培训,指导糖尿病儿童自我管理,定期组织糖尿病儿童与健康儿童开展互助互爱活动。
2007-11-01频繁低血糖是胰岛素泵治疗的主要指征。胰岛素泵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设定程序——24小时持续地输注胰岛素,一个持续输注的小量的胰岛素被称为“基础率”。
2007-11-01随着不断学习,我对监测血糖指标已从单一到综合、片面到全面、绝对到辩证看数字。比如:以前只看一高(高血糖),如今注意“三高”问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以前只看一体(体重),如今注意“三体”(体重、体脂、体型);以前只看重摄入,如今也注意消耗(大小便、出汗)。
2007-11-011%的患者从未听说过糖化血红蛋白(HbAlc),10%以上的医师每年对患者进行的HbAlc检测不到一次。在中国,只有1/4的医师认识到HbAlc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重要标准。同时,最近的研究也表明,HbAlc每减少1%,糖尿病引起的死亡就会减少21%,微血管并发症就会减少37%,心肌梗塞就会减少14%。
2007-11-01正常人血糖波动于3.3~8.9mmol/L之间。不论是空腹还是餐后,在这一范围内人体全身器官都可以从血液中得到足够的葡萄糖,葡萄糖进入细胞内逐步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能量供全身的组织和器官新陈代谢之需。一旦血糖低于2.8mmol/L,由于进入细胞内的葡萄糖明显下降,就会引起低血糖反应。
2007-11-01当您手握血糖化验报告单,被医生告知患有糖尿病时,您的反应如何?怀疑、震惊、恐惧、无望还是茫然失措?有以上这这些心理反应都是正常的。众所周知,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就很难摘掉这顶“帽子”,患者需要终生服药,病情控制不好还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2007-11-01在胰岛素被发现以前,无数糖尿病患者悲惨地早逝。1921年,Banting和Best制备出胰岛素,被认为是现代医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从此胰岛素正式用于临床糖尿病的治疗。
2007-11-01随着患者对糖尿病认识的提高,利用血糖仪自我监测血糖的患者越来越多,但调查发现,许多患者经常只测空腹血糖而不太注意餐后血糖的监测,认为空腹血糖好了就可以,这是不正确的。人的血糖在一天中都是不停地波动和变化的,所以血糖监测应该是全方面的,进餐是血糖水平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空腹血糖控制好不能说明餐后血糖控制好,如果不经常测餐后血糖,很难发现治疗是否到位,药物选择是否合理。
2007-11-01糖尿病病友在出游前,一定要事先告诉导游或同行者自己的病情,尤其是合并慢性并发症或高血压、冠心病者,以便及时得到关照。如出现以下意外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希望以下建议能为您的出行带来方便和安全。
2007-11-01阿司匹林,这历经百年风风雨雨的老药,如今,已经成为效益风险比和效益费用比最高的药物之一。这种事半功倍、经济有效的药物在我国现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专家介绍,如果所有的中国高危人群都使用阿司匹林,每年能避免100万名患者死亡。
2007-11-01糖尿病患者保护眼睛,防止视网膜病变,需要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浓度,尤其是餐后血糖浓度一定要控制,若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在10.0mmol/L以下,可大大减少或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高血压可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增加,并使病情加重,因此,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高血压,也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吸烟可使血管痉挛,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戒烟。
2007-11-01她逃学其实是想避开同学,不想让同学知道自己有糖尿病,也不想让别人关心她、同情她。我也感觉到女儿患病以后和外界接触的时间减少了很多,好像很自卑,对外界有一种抵触心理。别人对她的关心,她常常觉得是对她的同情和怜悯。
2007-11-01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通常是共存的。英国对53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20年临床试验观察,结论是严格地控制血糖可以减少微血管病变,但却不能阻止大血管的病变。所以,迫切需要对糖尿病进行全面综合性防治,严格控制糖尿病的“十高一低”,大幅度地降低其并发症。
2007-11-01中药外用药也要在经验丰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在“祛腐成脓”的同时,需根据创面及全身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当局部感染严重时,要做“蚕食”清创处理,并在外用药中加入清热解毒药物;当局部淤血状态严重时,要加入活血化淤药物;而当创面坏死组织已经明显减少,伤口肉芽水肿时,要减少祛腐药的用量而加用温阳药。
2007-11-01糖尿病不能根治,但可防可治我们常在广告或某些宣传资料上看到“可以根治糖尿病”的说法,这是错误的。糖尿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根治的方法和技术。患者不要轻信夸大其词的宣传,要用科学的眼光认识糖尿病。虽然目前糖尿病还不能根治,但是,它是可防可治的。
2007-11-01首先要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进食蛋白质0.6克/千克,同时服用α酮酸.氨基酸制剂,并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以维持良好的代谢状态,避免发生营养不良。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控制血压和蛋白尿,必要时用含大黄的中药煎剂保留灌肠,可以降低肌酐、尿素氮,延缓肾功能不全进一步恶化。对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只能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
2007-11-01胰岛素过敏(1)局部:可见注射部位红肿、瘙痒、水泡、硬结,常在注射后2~12小时发生,持续2小时后会逐渐消退。治疗原则:①注射胰岛素时进针深一些;②经常变换注射部位;③注射部位湿热敷;④应用抗过敏药;⑤改用人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
2007-11-01赵女士,68岁,糖尿病史15年,有一天患者穿着新皮鞋走了一下午的路,无任何不适感觉。晚上洗脚时也无异常感觉,但在洗袜子时发现白色袜子上有血渍,再一看相应部位已被磨破。
2007-11-01胰岛素类似物是近20年来研发上市的新一代胰岛素制剂,它克服了人胰岛素固有的缺点,解决了皮下注射后吸收慢、起效慢,不能很好控制餐后血糖;不能更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相对容易出现低血糖;需要餐前30分钟注射等人胰岛素的不足之处,是胰岛素制剂不断进步发展的趋势。
2007-11-01刘先生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惟有一件事让他苦恼不堪——母亲的糖尿病。含辛茹苦的母亲多年前就患了糖尿病,但是为了培养他读书,母亲舍不得花钱治病,一直随便吃些便宜的降糖药控制病情。近几年,当刘先生发现母亲时常感觉手脚发麻时,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到处寻医问药之后,他得知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既安全又便捷,而且疗效稳定,虽然价位偏高,但是对于刘先生来说,只要能对母亲的病情有利,可以不惜任何代价。
2007-11-01黄斑水肿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中度至重度丧失的主要原因。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的血浆蛋白和脂质渗透进入黄斑,是导致黄斑水肿的直接原因,这种渗漏作用导致视网膜的增厚以及感光功能受到影响。
2007-11-01牙龈炎(即牙床发炎)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成年人及青少年都可发病。此病与局部牙结石的机械刺激及全身代谢障碍等有密切关系,女性更易发生牙龈炎。一项新的研究显示,牙龈炎的发生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相关。研究人员指出,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在一个月中会有所波动,在激素水平最高和最低时,可能会通过对血管、白细胞或免疫系统的作用,导致牙龈炎症。
2007-11-0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一定要进行血糖监测,特别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如果此时监测血糖未达诊断低血糖标准,也不能完全否定低血糖症的可能,可试行将胰岛素剂量减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可以适当放宽些。
2007-11-01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血糖的波动大比血糖的持续性增高对血管的危害更大。众所周知,衡量血糖控制好坏的“金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但HbA1c仅代表血糖的平均值,并不能反映血糖的波动。血糖波动很大的患者,其血糖平均值可以与血糖波动很小的患者的相同或相似,但前者患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却远远大于后者。
2007-11-01在思想上要牢记:“平衡是根本,适度是核心,坚持是基础,细节是关键”。做到四点:“多懂点、少吃点、多动点、放松点”。
相信使用胰岛素的病友都有这样的经历:肚子上布满了针眼,又红又肿,严重的还出现硬结,没有一块好皮肤。想解决这个问题,我有一个好办法,爱美的女孩一定用过美容喷雾机(建议询问一下周围用过美容喷雾机的年轻女孩),在用它美容面部的同时,顺便给腹部也“美容”一下,这个方法比用热水敷好多了,用持续的蒸汽喷射腹部以消肿,感觉很好,大家不妨一试。
2007-11-01在农村,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现象比较普遍。徐光耀主任谈道:“农民能否看得起病、吃得起药,不仅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农村合作医疗确实为农民办了件实事、好事,解决了一部分农村糖尿病患者因看病贵而导致讳疾忌医的问题。
2007-11-01眩晕是由平衡感觉障碍引起的,对空间定位产生的一种运动错觉(幻觉)。患者在睁目时有周围景物旋转、上下晃动或左右移动的错觉,而闭目时则有自身旋转或晃动的错觉。眩晕还常伴有眼球震颤、平衡失调以及恶心、呕吐、周身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分为真性和一般性两种。
2007-11-01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也是贯穿于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综合措施,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监测、长期用药、心理辅导、机能康复、预防保健、生活护理和家庭关怀等等。其中任何一方面不到位,都可能导致整个治疗计划的失败,并加速并发症的出现。因此,糖尿病能否得到长久良好控制,不仅是对医生的考验,更是对患者自身素质和意志力的考验。
2007-11-01高血压是糖尿病的常见合并症,也是糖尿病肾病的常见表现。高血压可致肾小球硬化,在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期加速肾功能不全的进展,而纠正高血压可延缓或阻止DN的进展。因此,从保护肾功能的角度出发,对于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其核心问题是降压治疗,而且要降压达标。
2007-11-01常出现大汗,大渴喜饮、多食善饥、心烦、多尿、形体消瘦等症状,中医辨证属胃热津伤,若不及时治疗,则会致阴精损伤。我们多以烦渴为此型辨证要点,胃热津伤者用竹叶石膏汤加减,胃热阴伤者用竹叶石膏汤合增液汤加减。
2007-11-01夏季应注意多饮水,以补充体液的流失。其实多喝水的好处很多,不仅可以及时补充体液的流失,防止发生脱水,还有利于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防止其储留;多喝水能够稀释尿液,还能有效地预防尿路感染,需知夏季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高发季节;多喝水还有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作用,如果发生了糖尿病酸中毒和高渗昏迷等严重情况,更要大量饮水。
2007-11-01这世界上到处都有苦难的阴影,但也有阳光与春风。如果你决心走正道,相信会有许多人伸出温暖的手。我们的国家虽然还不富裕,但不会舍下她的任何一个儿女。
2007-11-01糖尿病中枢神经并发症以获得性(即不是先天性的)认知行为缺陷为特征,并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症状,但是往往容易被忽略。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均可发生,常表现为轻、中度认知功能下降,重度者较少见。认知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语言、记忆和复杂信息处理能力下降。有些糖耐量损害的病友也存在认知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痴呆的危险性比正常人增加2倍。
2007-11-01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一线用药,非常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在冠心病的初级和二级预防中,该药可减少急性冠脉事件、冠脉介入治疗以及其他冠心病终点事件的发生。
2007-11-01病例:60岁的张先生患2型糖尿病已有15年之久。起初,老张通过口服多种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药物)及其他综合措施治疗,还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但随着病程及用药时间的延长,磺脲类药物逐渐出现继发性失效,血糖控制得越来越差,后来改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最近几年,胰岛素用量不断加大,而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还是控制得不理想。半年前,医生给张先生增加了胰岛素增敏剂——太罗,每日一次、口服4毫克,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胰岛素用量不仅比过去减少了许多,而且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也均控制到正常范围内。
2007-11-01说起糖尿病,人们都知道应该把血糖降下来,但是也许很多糖尿病患者还不十分了解,衡量血糖的控制水平还有一个重要的检验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007-11-01糖尿病患者可选择的运动项目繁多,各有特点,可根据个人喜好、病情、体力及并发症等情况选择,如与情趣相投的朋友一起打网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与家人一起打保龄球、门球;在清晨的朝阳中缓缓跑步;在悠扬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或做健美操等。快走和散步是最常见的运动方式,尤其适合年长者。运动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治疗疾病,但运动过度或运动方式不正确会对机体造成伤害。
2007-11-01急性心肌梗死的突出症状是持续性胸前疼痛,而不少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并无胸痛症状,称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中极易因漏诊、误诊而延误抢救。
2007-11-01为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心血管病(CVD)的发生和发展,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曾分别推出相关疾病诊疗指南,两者内容互有交叉。为了尽可能求同存异,最近AHA和ADA联合发布了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科学指导,强调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干预来预防糖尿病患者CVD进展。这些建议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也是我国糖尿病患者应该学习的。
2007-11-01去年至今,有关降血糖药物的研究有不少进展。因此,对于如何治疗2型糖尿病,众说纷纭,难以统一。为此,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学会(ADA和EASD)根据最新的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共识,这是在新的循证医学研究基础上产生的治疗理念的进步,值得我们重视。
2007-11-01糖尿病肾脏病变都要经过“五步曲”,即分为五期。一期和二期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只是一些病理的改变;三期通常是可逆性的,如积极治疗可恢复到一期或二期;四期已有临床表现,常规的尿蛋白检查已经可以查出肾脏排出蛋白增多,到了该期更应该全面控制糖尿病,积极治疗,否则进入五期就会出现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肾移植,致残和致死率明显增加。
2007-11-01于老介绍说;“确诊之后,我并没有特别紧张,但是在思想上还是比较重视的,一直希望能改造这个讨厌的糖尿病!”他先拿自己作试验,想看看吃多了会怎样,结果血糖明显上升。后来于老总结出经验了:改造糖尿病必须从改造自己开始。
马先生今年54岁,患糖尿病3年,平时很关注自己的健康,血糖也控制得很好。去年冬天,他发现自己只要稍稍活动就会满身大汗,即使在严寒天气,也会莫名其妙地流汗,头发和脖子总是被汗水浸湿。
2007-11-01杨先生近半年来口服二甲双胍和糖适平,晚21:00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医生建议起始胰岛素量是10单位,后来他自己根据空腹血糖的结果,逐渐加到了20单位,近两个月来,他一直这样用。查空腹血糖为8.1mmol/L、餐(服药)后2小时血糖为12.5mm01/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7.8%。由于他经常发生夜间低血糖,且血糖也未达标,笔者给他调整了治疗方案,口服药物方案不变,胰岛素改用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从早餐前皮下注射10单位开始,逐渐加到了15单位。治疗两月余,于1周前来门诊复查,自觉体力增
2007-11-01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弄清楚了在细胞内能量代谢中起核心作用的蛋白质的复杂分子结构。这种蛋白即是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它是控制着细胞能量代谢的关键。当细胞内能量多的时候,也就是细胞内能量载体分子ATP含量多,AMPK便控制细胞的合成作用,将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而当ATP含量较低时,AMPK则会停止合成代谢,并进行分解代谢,比如通过燃烧脂肪来提供能量。
2007-11-01心理健康最好的营养素是爱心。患者家属、单位以及社会都会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影响,因此,要对患者有深厚的仁爱之心,让他们认识到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各种防治措施。医护人员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动作轻柔准确。仔细对患者讲明,目前糖尿病还需要终身治疗,虽然无法根治,但是仍然可以无病早防,有病早治,已病防重,既重防变。在防治糖尿病的过程中,人们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2007-11-01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医疗纠纷增多,扰乱医疗秩序、伤害医务人员的事件呈上升趋势。这种现象使得不少医务人员缺乏安全感,不敢采用风险较大的医疗技术,导致患者不能得到最合理的救治,致残、致死率有所升高。
2007-11-01磺脲类降糖药品种繁多,但几乎没有一种是以“磺脲”冠名的,都是以其化学名或商品名出现,所以患者首先要认识哪些商品名是磺脲类降糖药(详见附表)。迄今为止,磺脲类已有三代成品药: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等是第一代;格列苯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及格列喹酮等是第二代;格列美脲等为第三代。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第一代产品已经逐渐退出市场,第二代产品被广泛应用,第三代产品方兴未艾。
2007-11-01锌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此外还参与糖、脂类及维生素A的代谢,补充锌对改变糖尿病的大血管及微血管的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作用。锌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动物性食物中锌的含量丰富且吸收率高,如鲜牡蛎、贝类食物、牛肉、鲜虾、羊肉和动物肝脏。植物性食物中糙米的含锌量较高,因为锌主要存在于胚部和谷皮之中,如果加工过细会造成锌的大量丢失。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期食用精制米、面,以防缺锌。
2007-11-0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是多种疾病尤其是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土壤,而高血糖往往是代谢综合征中较后出现的症状。所以,在糖耐量损害时,往往血管病变已经开始。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如太罗),正是针对胰岛素抵抗这个核心,通过活化体内代谢过程的细胞核受体,调节一系列参与糖脂代谢的基因表达,从而减少游离脂肪酸的生成,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同时,它还可促进机体葡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减少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
2007-11-01听说鲫鱼茶叶汤可治疗糖尿病后,我每天买一条鲫鱼,喝鲫鱼茶叶汤。因效果不错,我停了药,专门喝汤,这样坚持了将近半年,一直到2004年春节前血糖都很正常。我很高兴,以为糖尿病已经治好了,过节就喝点酒吧。谁知过完春节后再到医院复查,空腹血糖又反弹到13.1mmol/L,又开始吃药治疗。这次吃了3个多月的药,血糖才逐步恢复正常。
2007-11-013年前,囡囡3岁时的一天,家人发现囡囡睡着以后叫不醒,父亲抱着不省人事的女儿来到我们医院,检查后,确诊囡囡患上了1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经过抢救,囡因渐渐清醒过来。对于囡囡来说,醒来后的世界全变了,她被告知不能吃甜食,不许喝甜饮料,吃饭不能随心所欲,每天至少注射胰岛素4次,还要定期监测血糖。出院后去托儿所,每天上午及下午要吃两顿加餐、两次饭后水果,这意味着囡囡每天要吃5顿饭,两次水果。
2007-11-01症状:视物模糊,目睛干涩,或视物变形,或自觉眼前黑花漂移,视网膜病变多为单纯期和增殖期早期;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口干咽燥,自汗便秘或稀溏;舌红少津、舌暗淡或有淤点,脉沉细无力,或脉弦细。
2007-11-01血糖与调节改变糖尿病患者的视力还会突然出现暂时性调节麻痹,也就是看近物时清晰度下降,近点远移,看近不能持久,而远视力不受影响。这种调节麻痹分为不全麻痹和完全麻痹,起病往往很急,双眼同时发病,一般瞳孔可保持正常大小和形态。这种情况常发生在血糖急剧增高或发生于糖尿病昏迷后,在血糖得到控制后2~6周可恢复正常。其病因可能与糖原过多沉积于睫状体的色素上皮内有关,因睫状体水肿,干扰其正常功能,导致调节麻痹;或血糖浓度波动引起组织渗透压改变,导致晶状体形态学变化所致。
2007-11-01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常伴有多组织、多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及时做相关的各项检查,对指导治疗和预防并发症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糖尿病患者究竟需做哪些检查呢。
2007-11-01墩子躺在病房里,洁白的被子遮不住他左脚散发的阵阵恶臭。外科主任张教授为他做了检查后,让翔子跟他进了办公室。张教授一脸严峻,“眼下,患者高热不退,足坏疽感染可能扩散到全身,病情很危险,要考虑是否截肢。”“截肢?那我哥不就残废了?”翔子霍地站起身。
2007-11-01从目前研究糖尿病的结果来看,与其相关的因素越来越多,如2型糖尿病至少与6种胰岛素基因突变、30种胰岛素受体基因及11种糖代谢相关基因变异有关。长期以来,糖尿病分子遗传学研究着眼于临床状态与DNA位点或基因的相关情况,但是,单纯由遗传因素引起高血糖状态仅占少数,大部分患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论是基因还是环境因素,每一个特定的因素只是赋予个体某种程度的易感性,而且个体的致病因素与易感性又有质和量上的差异。
2007-11-01每年3月的第4个星期二是“美国糖尿病警觉日”。这一特殊日子是为了号召人们提高对糖尿病的警惕性,关注由此引发的一系列严重疾病。ADA鼓励公众参加糖尿病检查,更多地了解糖尿病,了解糖尿病导致的高死亡率和对机体胰岛素分泌和功能的影响。
2007-11-01医生治病,必须摸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人体的基本状况,这项工作,西医叫诊断,中医叫辨证。中医之贵,贵在“辨证”。所谓“证”,就是疾病过程中的阶段性病变本质的反映。医生根据对不同病人、不同阶段的辨证结果,制订出治疗法则,选择药物,组成恰当处方。因为中医学具有集人的生物性、自然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的科学性,所以能真正地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治疗疾病尊崇个体化方案。
2007-11-01诺和锐30是包含30%门冬胰岛素和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它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预混人胰岛素30R的升级产品,是目前最先进的预混胰岛素制剂。正在使用人胰岛素30R的患者可以换成诺和锐30,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调整剂量。
2007-11-0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糖尿病大军正以惊人速度发展壮大。近年来,由于肥胖儿童的增多,在以中老年为主体的2型糖尿病队伍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天真稚嫩的面孔,目前我国每10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位青少年,其中,增长最快的当数2型糖尿病儿童。
2007-11-01了解常见食物的GI值,对于指导糖尿病合理饮食有重要意义,选择同类食物中GI值相对较低的,可以减慢血糖升高的速度,减轻因血糖波动较大对机体的伤害。那么,只要选择GI值较低的食物就能做到合理饮食了吗?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2007-10-31空腹血糖的水平,受人体生理调节影响。人们一般在晚上19:00左右晚餐,次日7:00才会用早餐,其间一般都不再进食。而这12小时内,人体就会把三餐摄人的糖类等基本消耗完,次日早晨7:00应该是血糖最低的时间段,但人体为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会分泌促使早餐后血糖升高的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糖受到激素影响达到正常水平后,同样受生理性怡成超越JPS-6型双智能血糖仪。
2007-10-31因为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大部分受损,分泌功能低下,临床上血糖波动大,忽高忽低。为了控制病情并保护B细胞功能,患者终生需要胰岛素替代治疗,但要注意避免低血糖。因为患儿年龄小,自制力差,胰岛素的剂量要根椐血糖不断调整,密切监测血糖是必不可少的措施。由于患儿正处于发育阶段,饮食要保证足够的热量和均衡的营养,要注意避免患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
2007-10-31一般来说,监测血糖次数越多,就越容易发现低血糖,从而预防其发生。但每天多次指血糖检查会增加支出,并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因此,要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和胰岛素应用方案等因素,来确定监测血糖的合理频率以及时间。
2007-10-31国外学者研究结果表明,高胰岛素血症或许和乳腺癌有关。患有乳腺癌的绝经前、后的妇女,血浆C-肽或胰岛素浓度升高,说明空腹胰岛素的浓度对于早期乳腺癌妇女有估计预后的作用。乳腺癌的发生率增加与高甘油三酯血症、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关系密切,也间接说明高胰岛素水平和乳腺癌的关系。
2007-10-31近20年来,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等大型临床试验结果已证实,严格的血糖控制将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使血糖达标治疗成为一种共识。
2007-10-31母爱会使孩子健康地度过人生的每个阶段,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孩子会有更多的安全感,愿意积极承担生活里的挫折和压力。心理学家认为在缺少母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通常会表现得不自信,缺乏安全感,不会表达情感,适应能力差,缺乏爱心与同情心等。
2007-10-31患儿戴上胰岛素泵后,必须根据血糖定期调整医生先前设置的胰岛素初始基础率及追加剂量。测试并调整基础率才能确保血糖在餐间及睡眠期间维持稳定。当注射部位有刺激或发生感染时,一定要让医生检查。血糖升高时,必须经常检查尿液是否有酮体,以确定泵是否正常工作。
2007-10-31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发病的多见原因。所以,建议有明显打鼾现象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患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为了自己的健康,应该考虑接受手术治疗或其他扩张气道的治疗,以防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病情。
2007-10-31糖尿病患者每个月用于控制血糖的花费至少在百元以上,但并发症的治疗则动辄上千上万元,还带来更大的痛苦。
2007-10-31中医学在养生领域的经典理论之一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指对患者来说,精神调摄是疾病向愈与否的关键;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精神因素有着重要的作用。情绪不稳定,则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使肾上腺素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功能亢进,抑制胰岛素分泌,或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而诱发或加重糖尿病。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调节气血津液代谢,肝失疏泄,则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可使病情加重。
2007-10-31去年,王明小朋友被确诊患有1型糖尿病,不得不每天注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一次在上完体育课后,他突然心慌出汗、眼前发黑,随后晕倒在地、不省人事。急送医院后,医生说他出现了低血糖反应,后经静脉输注葡萄糖后,王明的病情很快好转,转危为安。
2007-10-31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衰者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7倍。糖尿病患者一旦肾脏受损,病变呈进行性发展直至肾衰,平均7年即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约有50%的1型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衰,为其主要死亡原因;约5%~10%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衰,排在心、脑血管死亡原因之后。目前,尚无任何有效措施可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所以,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是摆在1型糖尿病患者和医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007-10-31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内皮细胞、周细胞和基底膜沉积,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阻塞,影响血管通透性,改变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此外,AGEs还可导致周细胞死亡,最终引起DR。治疗DR药物的研究通常从抑制AGEs形成的各个环节入手。
2007-10-31通俗地讲,所谓“健康寿命”,是指人们在健康状态下的生活时间,主要针对“平均寿命”而言。据韩国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人健康寿命为68.6岁,而他们的平均寿命则为78.6岁。两者相差10年,这意味着,韩国人在生命的最后10年中无法享受健康生活。
2007-10-31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由于能造成失明的后果而令人恐惧。据统计,约半数糖尿病病史超过10年者,可发生视网膜病变。临床上将其分为单纯型与增殖型两种,前者以视网膜微血管瘤、视网膜出血斑、视网膜渗出及视网膜静脉的扩张和小动脉分支管腔变窄等为主要表现;而后者主要表现为视网膜毛细血管增生和玻璃体或玻璃体后出血。
2007-10-31浪费胰岛素,其原因是:①丢弃旧导管时,管中残留胰岛素随导管丢弃;②在把诺和灵管中胰岛素吸入储液器时,管中胰岛素未吸完就丢弃了;③没有把更换下来的旧储液器中的残余胰岛素吸完而丢弃。
2007-10-31病例,樊女士,54岁,身高165厘米,体重80公斤,患高血压10余年,3年前又发现糖尿病。曾服用二甲双胍、美吡迭等药,但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1年前开始注射胰岛素治疗,早餐前28单位,晚餐前20单位,血糖控制还是不佳。半年前体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为9%、甘油三酯为3.6mmol/L。在医生建议下,加用胰岛素增敏剂(太罗)4毫克,每日1次,早餐前服。两个月后血糖逐渐下降,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胰岛素剂量,诺和灵早18单位,晚14单位。最近检查空腹血糖为6.1mmol/L、甘油三酯为1.5mmol/L、
2007-10-31病例,王先生50多岁,刚被确诊为糖尿病。他在饮食控制和加强运动的同时,还服用医生开具的=甲双胍和文迪雅。1周后,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有所好转,但多次检查血糖仍未达标。他焦急地向医生咨询,医生告诉他要继续服药,到1个月左右时,血糖一定能控制好。1个月后,血糖控制果然满意,空腹血糖为6.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7.6mmol/L。
2007-10-31餐后高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的影响不容忽视。要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除了控制好空腹血糖以外,更要控制好餐后血糖,减少餐后血糖波动。要使糖尿病患者最大限度地减少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获得与正常人一样的预期寿命,就要在血糖控制的质与量上下功夫。既要重视血糖总体控制的达标效果,还要重视血糖持续控制和波动的水平,这样才能控制好糖尿病,避免各种并发症发生。
2007-10-31在临床上,大约有1/3的糖尿病患者因选药不合适、剂量不准确、监测不及时等原因而没有控制好血糖。
2007-10-31动态血糖监测仪系统由感应探头、血糖记录器、助针器、信息提取器、软件五大部分组成。血糖记录器只有传呼机大小,携带轻便,患者可以照常生活、工作、运动等。仪器每1O秒钟从探测头接受一次反映血糖变化的电信号,将每5分钟的电信号平均值转化成血糖值存贮起来。
2007-10-31随着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病友购买了血糖仪,时常自测血糖,以了解自己血糖控制的情况,为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测出的血糖值准确与否,备受病友关注。然而,影响血糖仪读数准确性的原因很多,使用错误是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患者在家或在外进行自我测试的情况下,血量不足又是导致使用错误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2007-10-31在单纯中药和西药均有局限,且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中一药业的科研人员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坚持中西结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研制出的中一牌消渴丸堪称当代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成功典范。其两大特点为消渴丸投放市场20多年来久经不衰的重要原因:①具有确切的降糖疗效和改善症状作用;②具有一定的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令中一牌消渴丸疗效超过以往单纯的中药和西药,即实现1+1>2的效果,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中一牌消渴丸正是基于这种设想进行研发并获成功的。在开发研制过程中,企业科研
2007-10-31要坦然对待糖尿病,就必须造就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家庭与夫妻关系,从大事着眼,从小事入手,心底无忧天地宽。
2007-10-31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番茄、西瓜、杨桃等;2每次吃水果不宜太多,最好不要超过100克;3在两餐中间吃,切忌餐后食用。一般可选择上午9:00~9:30,下午15:00~16:00,晚上睡前21:00左右为宜。最好选在加餐时间吃,可直接作为加餐食用,既预防低血糖,又可保持血糖不发生大的波动。
2007-10-31由于饮食、运动治疗效果不理想,医生建议王大民服用药物控制血糖。
2007-10-31正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并发神经病变时出现感觉障碍,使患者足部保护性感觉丧失,从而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接下来就是下肢发凉、怕冷,长时间走路后小腿酸痛。这是因为糖尿病引发了下肢动脉硬化,由于血管硬化,造成了血管狭窄和闭塞。没有了动脉血液的供应,就像树木缺乏了营养,会造成肢体远端的干枯、坏死。这也是导致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的最主要原因。
2007-10-31隐匿性糖尿病患者一般自诊断初起至半年或数年间,经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尚有效,也不自发出现酮症而酷似2型糖尿病。所以,仅依靠年龄、症状、药效等临床情况来判断,几乎不可能把它从2型糖尿病中识别出来。目前对该病的诊断虽无统一标准,不过临床常参照以下3点:①发病年龄晚,为成人阶段;②糖尿病诊断成立后,至少半年不依赖胰岛素治疗;③对抗胰岛细胞的自身抗体呈阳性,这对诊断起决定作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被列为诊断的主要指标,羧基肽酶-H抗体可被看作新指标。而在众多抗体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敏感性
2007-10-31糖尿病性胃轻瘫为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的常见表现之一,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导致的神经、血管病变及胃平滑肌功能障碍。患者还可伴有腹泻、便秘、体位性低血压和周围神经病变等其他自主神经病变症状。本病需做胃动力检查以作出诊断。
2007-10-31人体需要每天从食物中摄取七大营养素,它们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其中只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会产生热量_而水、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是不会产生热量的。患者被诊断出糖尿病后,平衡膳食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工作。虽然食物的选择和饮食习惯对控制病情十分重要,但还是有很多种类的食物可以纳入您的健康食谱。
2007-10-31使血糖达标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之一,血糖的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血糖的监测和对血糖仪的正确使用,可以及时了解血糖的控制状况,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
2007-10-31水,有宇宙血液和生命源泉之称。古人云:“水者天地之包幕,五行之始焉,万物之所由生,元气之津液也。”然而,在谈到营养问题时,人们往往比较注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营养素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很少言及水。事实上,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拿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饮食来说,“饮食”包含了两重意思,一为饮,二为食,食以饮为先。
2007-10-31烟酸类药物可抑制脂肪组织中脂肪分解,抑制脂蛋白合成,降低肝脏胆固醇的生成。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5%~25%,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15%~35%,使甘油三酯降低20%~50%。在所有调脂药物中,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最强。
2007-10-31在生活中,糖尿病患者最常遇到的与眼相关的问题可能就是视力下降(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屈光不正),此时,患者是应该马上去验光配镜,还是应先去医院全面检查再做决定呢。
2007-10-31山药营养丰富,有健脾补肺、益肾固精的功效,广泛用于产妇、老人和病愈康复期的人群,属于温和的滋补食物,又是历代医家推崇的重要药材。近年研究指出,山药最富营养的成分在它的黏液中,构成这种黏液的主要成分是甘露聚糖和黏蛋白(糖蛋白的一种)。
2007-10-31作为院长,王明晓悉心钻研,撰写的医学论文陆续获奖,过硬的医学背景,让员工折服,领导就是他们心中的榜样。
2007-10-31进入夏季,新鲜的蔬菜、水果品种齐全,可选择的空间很大,对于血糖控制相对理想的患者来说,完全可以品尝、享用,但是,一定要注意合理搭配,遵循食物交换份原则。如在某一餐想多吃一些自己喜欢的菜,那么,根据交换份原则,就要适当去掉一些主食的量;餐后若想吃一些水果,最好选择在两餐中间进食,并且要适量,不可一次吃太多同时尽可能选择含糖少的品种。
2007-10-31一般说来,“好药”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必须疗效确切;二是对人体的毒性或不良反应较小;三是价格合理;四是服用方便。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药物最终都要通过其作用对象——患者来发挥作用,所以,评价一个药物好不好,除了药物本身以外,关键还要看药物是否适合患者的病情,适合的就是好的,融开具体患者来评价药物的好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2007-10-3130年前,正是“文革”结束后工厂恢复生产,张大爷刚好40出头,担任北京第四开关厂的车间主任,和同事们一起承担一个非常重要的攻关项目,白天黑夜地干,最长的时候两天三夜没合眼,吃饭没规律,渴了就抱着水龙头喝几口凉水,就这样干了大半年,渐渐就有些不对劲了。张大爷常常感觉特别渴、特别累,喝水越来越多,按张大爷的话说,只要一见水就亲。
2007-10-31中医治疗糖尿病是遵循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原则,采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等治疗方法,从整体的角度去调节人体。中药降血糖效果的确不如西药立竿见影。但是,中药在方剂中通过对机体脏腑组织的整体调节,可以起到改善血糖的作用。
2007-10-31暑假即将到来,对于青少年糖尿病病友来说,这是一段由自己支配、自我放松的时间。但是,许多青少年病友对暑假出游只有向往,而不敢付诸行动。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健康而快乐地出游。
2007-10-31南辕北辙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战国策魏策四》。故事的主人公仗着马好、钱多、车夫技术高,丝毫不考虑自己的行动方向和目的地是否一致,执意背道而驰,结果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07-10-31年轻漂亮的小琳佩戴胰岛素泵已经有3年了。她大学毕业后刚开始工作时,就查出患有1型糖尿病,她选择了胰岛素泵治疗。现在,她的血糖稳定,生活有声有色。最近,她和朋友们相约,打算同去享誉盛名的“高山之国”尼泊尔旅游。
2007-10-31我与糖尿病已经斗争了45个年头。我认为,患了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面对现实,保持乐观情绪,按照综合治疗原则认真去做,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健康长寿。
加替沙星是一种抗生素的化学名,在我国它还有多种商品名,如莱美清、奥维美、海超、乐派、悦博、罗欣严达等。主要用于治疗呼吸、泌尿生殖等系统的感染。自1999年该药被批准上市以来,全球有多例使用加替沙星后患者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报道。
2007-10-31又到了七月流火的盛夏时节。为了帮助广大糖尿病患者顺利度过炎炎夏日,记者特地走访了几位著名的糖尿病专家,请他们为病友们的夏季保健支招,指导您正确应对酷热带来的种种问题,轻松度过盛夏时光。
2007-10-31改革开放将近30年,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速度可以用迅猛来形容。但一饱口福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于高脂、高能量饮食以及运动减少等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着我们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的防治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007-10-31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措施,胰岛B细胞功能都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这意味着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其病程的延长、疾病的发展,最终都需要胰岛素治疗。随着多种新型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制剂的涌现,极大地丰富了治疗2型糖尿病的措施,帮助更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达标,延缓或阻止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2007-10-31医学人员在巴西对15名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细胞移植实验,大约住院3周。结果有13名患者摆脱胰岛素,也不需服用其他药物,第一位接受实验的患者停止注射胰岛素已有3年。据研究人员介绍,这15名实验对象年龄在14~3l岁之间,实验时均刚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患者不久。研究者认为,发病时间很关键,因为病程短的患者体内胰岛B细胞还没有完全被免疫系统损坏。
2007-10-31专家指出,尽管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但与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更加密切。如膳食结构不合理,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饮食;整日泡在电脑、电视前,户外运动不足。热量摄入大于消耗使小胖墩数量剧增,这是导致儿童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而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跟大人宠爱小孩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从小养成平衡饮食的习惯,引导孩子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不暴饮暴食,少吃糖分多的食品和饮料,多参加体育活动。
2007-10-31糖尿病,是你改变了我的性格,是你改变了我的生活,是你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是你改变了我整个生命!我想道一声:谢谢你,我的糖尿病!如果没有你,我肯定还是过着以前好吃懒动的生活。
2007-10-31艾汀(盐酸吡格列酮片)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多项研究证实,该药物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充分降糖和保护胰岛B细胞的作用。盐酸吡格列酮通过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起到降糖作用,不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加重胰岛B细胞负担,降糖机制合理,对胰岛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1同时可以降低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减少其对胰岛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保护胰岛功能。
2007-10-3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关于“文迪雅”的文章后,一石激起千重浪,文迪雅立刻引起国内外医药界的广泛关注,但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并未得到医学界的完全认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采用了荟萃分析方法,收集了42篇文章,其中158个心肌梗死患者中有62个死亡的,他们服用文迪雅多一点,使用对照的药物少一点。
2007-10-31在补钙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尽量减少烹调中钙的丢失。如煮牛奶时应不断搅拌,可以使牛奶中的钙盐更多地溶解在液体中,利于人体消化;喝牛奶时也应小口饮入并且配合一些碳水化合物食物混合食用,有利于对钙的吸收。烹调蔬菜时,先将蔬菜在沸水中焯一下,可以将蔬菜中的植酸分解,避免其对钙吸收的不良影响。做米饭时先将大米浸泡后再蒸熟,可以溶解大米内含有的草酸,避免形成草酸钙。
2007-10-312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胰岛B细胞分泌缺陷及胰岛素抵抗是发病机制中的两个主要因素,在不同的患者中表现各不相同,具有高度的异质性。
2007-10-315月17日,刚刚成立的陈晓旭慈善基金会正式对外发布消息,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医治无效于5月13日去世,终年42岁。“林妹妹”抛下亿万身家,带着影迷的遗憾香销玉殒。
2007-10-31我的心头泛起一股暖流,仿佛看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正坐在小区的树荫下,向周围的人们宣讲糖尿病防治。老人身处不幸之中,却用他的善良、用自己的教训换来的知识,为在人生旅途中可能遭受同样灾难的同路人,点燃了一盏小小的航标灯。
2007-10-31胰岛素要充分混合均匀。如果使用的是混合胰岛素或中效胰岛素,应该将笔式注射器上下颠倒摆动至少10次,以确保笔芯内胰岛素充分混合均匀。
2007-10-31“黄昏现象”并不少见,只是没有规范的诊断标准,因而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通常认为,经常出现晚餐前血糖高于午餐后2小时血糖1.0-2.0mmol/L者,应考虑有“黄昏现象”;但也有的患者“黄昏现象”发生较晚,表现是睡前血糖高于晚餐后2小时血糖。诊断时需排除饮食、运动、情绪和低血糖等因素的影响。
2007-10-31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近4000万。位居全球第二;糖耐量损害(IGT)患者已逾6000万。名列世界第一。有研究表明。我国体质指数(BMI)为22.4和27.5的IGT人群,糖尿病年发生率分别为13.3%和17.2%。
2007-10-31户外运动时,很多糖尿病患者喜欢拔腿就走,很随意。其实这样是比较危险的,因为运动要服从于服药时间,糖尿病患者不妨设计一个时间表,以服药时间为中心,再安排运动和其他生活,可以防止低血糖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2007-10-31奶奶得糖尿病12年了,前段时间血糖控制越来越不理想。1个月前,从吃1种药发展到吃3种药,可是血糖还在12.0mmol/L以上,而且还出现了双手双脚发麻、发凉等症状。
正常人胰岛素在分泌到血液中4分钟后就被代谢,但胰岛素的分泌量与血糖高低可以完全同步,故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而外源胰岛素是注射在皮下的,因为皮下组织的血管非常少,所以注射的胰岛素吸收速度慢,作用消失也慢。当餐后血糖下降后,皮下未吸收的胰岛素作用可能还很强,餐后血糖会继续下降,易造成低血糖。此时加餐的目的,是为了使餐后1.5-2小时左右过低的血糖有所回升,避免餐后低血糖的发生。
2007-10-31全面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首要目标已成为共识。大家都知道,严格控制血糖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但研究也显示,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低血糖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2007-10-31阎先生很年轻,经常穿着一身阿迪达斯的运动装,显得既休闲又有活力。如今他已有属于自己的公司,谈起创业,他说:“这些都得益于糖尿病,是糖尿病给我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起点。”
2007-10-31卫生部门的相关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政府每年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费用高达800亿元。即便如此,我国糖尿病治疗的现状与理想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不容乐观。
2007-10-30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病人治疗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可使体内血糖不致过高,从而减轻了胰岛功能的负担,并且保证身体正常生理需要。糖尿病病人应当强调少食多餐,这样可以避免饮食量超过胰岛的负担,使血糖不至于猛然升得过高,且当血糖下降时因及时进食而避免低血糖反应。
2007-10-30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即日起,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替加色罗各类制剂,已上市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收回。
2007-10-30最近很闷热,据说这样的天气容易生病或加重病情,我很担心运动时发生危险。请问,我还应该继续运动吗?有没有什么禁忌。
2007-10-30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即日起,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暂停生产、销售和使用替加色罗各类制剂,已上市药品由生产企业负责收回。
2007-10-30有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发病率为21%-78%(包括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而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比例更高,占50%-70%,且大多为中度以上,并且多数在肥胖2型糖尿病的前期或早期就已出现脂肪肝。肥胖伴发的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和脂肪肝形成的共同机制。现已公认,脂肪肝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2007-10-30脂肪肝是糖尿病常见的并月日发症之一,发生率在50%左右。这是因为胰岛素不足,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分解代谢加速,血中脂肪酸增多,大量的脂肪酸被肝脏摄取,并以脂肪的形式在肝内堆积而形成脂肪肝。
2007-10-30很多患者对鞋子的大小已经不敏感,穿大鞋不觉得大,穿小鞋不觉得小,因此可用硬纸壳剪下自己的脚形,将其放入鞋中,帮助判断鞋的宽窄与大小。
2007-10-30消渴丸是治疗糖尿病的成药。它含有一定量的格列本脲(优降糖)。糖尿病患者切不可“断章取义”,自行购买,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007-10-30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口服降糖药的作用就是直接降低血糖,吃得多血糖也就降得多。其实,口服降糖药本身并无降糖作用,其降糖的先决条件是:患者必须有较好的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盛夏的东北,烈日当空,骄阳似火,记者冒着酷暑赶到辽西重镇——锦州市。在该市的闹市区有一家生意红火、远近闻名的酒店。酒店的老总是一位身患2型糖尿病15年之久的病友——今年刚满50岁的周来政先生。
2007-10-30每到8月瓜果飘香时,进口的、本土的,各种各样的瓜果争先恐后地挤到市场上,此时气候炎热,吃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瓜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水果不仅含大量维生素,营养丰富,而且多数水果含有大量的水分。但是很多糖尿病病友,尤其是初患糖尿病的病友肯定会有些迷惑:我能不能吃水果呢?我能吃哪些水果呢?是不是甜的瓜果就含很多糖分呢?
2007-10-30在糖尿病的不同阶段,其致病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这就为糖尿病分期、分级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其具体治疗方案如下:
邓医生参加工作5年了,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她永远都是笑脸迎人、和蔼可亲。同事和患者们都亲切地叫她小邓或小邓医生。然而,只有很少人知道,小邓医生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6年前,她因为牙周脓肿,引发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后,她就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并一直佩戴至今。
2007-10-30今年7月1日起,北京市开始实行参保人员门诊就医实名制。参保市民到定点医院看病时,必须携带贴有“条形码”的《北京市医疗保险手册》,经确认身份后才能获取医保处方及票据,否则将不能享受医保待遇。这个政策有效杜绝了“一人参保,全家看病”、“假票据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等现象,但附带问题也随之产生——新政策给一些因各种客观原因不能亲自开药的病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007-10-30“心悸”是心脏跳动时的一种不适感,俗称“心慌”。严重时可伴有胸部不适、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常有心悸感觉的糖尿病患者应做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一般可发现有各种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
2007-10-30早在1957年,铬就被认为在糖代谢中能起到一定作用,当时被称为“葡萄糖耐量因子”。从体外和动物实验中发现,铬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实验发现,细胞内的蛋白中有一种物质能影响胰岛素受体,被称为寡肽载脂蛋白低分子量铬结合物,此结合物可因铬浓度不同而使酪氨酸激酶活性增加8倍,由此说明铬在糖代谢中的重要性。
2007-10-30倒着走是在健步走的过程中,调转身体方向,进行背向行走的一种锻炼方法。旨在通过“反序运动”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灵敏度。
2007-10-30贝特类药物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5%-20%(无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10%-20%,使甘油三酯降低20%-50%。
2007-10-30关于百合,有一段动人的传说:从前有一对年轻夫妇,十分恩爱,丈夫勤劳,妻子贤惠。可是妻子得了一种病,忧郁、心烦、夜不能寐,越来越瘦,家里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和睦。看着妻子一天天地消瘦,丈夫非常焦急,但遍求名医,也毫无效果。有一天,小伙子正在山上打柴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小伙子把自己带的水和食物喂给他。过了一会儿,老人醒了过来,非常感激。但发现小伙子神态忧郁,便问他有什么心事,小伙子将妻子的病情告诉了老人。
2007-10-30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用药不合理不仅不能减少并发症,甚至还会导致一些严重后果。例如,药物过量引起的严重低血糖会导致昏迷甚至威胁生命。目前在所有的降糖药中,除了糖苷酶抑制剂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外,其他降糖药都有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另外,因为不注意降糖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而引起肝肾损害、心血管的损害等情况在糖尿病患者中也不少见。
2007-10-30玛雅认识了一个男孩,相处将近10个月了,两个人的感情日渐加深,可玛雅总是惴惴不安。原来5年前,年仅25岁的她被无情地诊断为2型糖尿病,一直在服用降糖药。每次与男朋友约会或者旅游时,她都细心撕掉药瓶上的说明,或者把药装在维生素的药瓶里,在男友问起时就说这是维生素或者减肥药。她也尽量不在男友面前吃药,避免因说谎引起的内心煎熬。
2007-10-30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①“治疗达标”的原则;②胰岛素治疗应尽可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③治疗方案应简便易行;④正确掌握开始胰岛素治疗的时机;⑤通过选择适当的胰岛素制剂和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低血糖;⑥制订有效的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
2007-10-30据介绍,“空中药箱”是指借助网络、信件和电话向患者提供病情咨询,通过邮局或快递公司卖出药品的售药方式。一些不法分子通常用网站或自制的小报向患者宣传疗效,让患者通过电话向所谓的专家咨询后买药。销售的药品往往号称专治糖尿病、癌症、肝炎等疑难杂症和绝症。等患者服用后发现无效或病情加重时再找他们,“空中药箱”早已销声匿迹。药监人员把这种医患双方不见面的药品买卖,称为“空中药箱”。
2007-10-30“10点10分”走是针对颈椎不好的人群设计的。现代的生活、工作方式让一部分人把体育锻炼降低到最低水平。大批的中老年人因肌肉功能退化而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同时,长期伏案工作让白领一族大多有或轻或重的颈椎疾患。“10点10分”走这种举起双臂的行走练习,有助于肩部肌肉、背部肌肉弹性的加强,有利于保障颈椎的生理曲线,防止因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而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引起颈部综合征。
2007-10-30常言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话一点不假。当医生诊断、开药并出具治疗意见后,执行者就是病人自己。所以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细心地护理自己,至关重要,来不得半点疏忽,否则,轻则健康受损。重则有生命危险。下面的几例教训证明了这点。
2007-10-30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克玲指出,目前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中仍然存在着对糖尿病认识不足、安全用药意识淡薄的现象,如自行加大服药剂量、频繁更换药物等。
2007-10-30有人大块朵颐却骨感迷人,有人闻着香味也要长胖一两二钱,到底谁在暗箱操作?新陈代谢,减肥漫漫长路上不断被提及的名词。一直被指对减肥效果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新陈代谢,减肥的替罪羊还是绊脚石?
所谓的“5驾马车”仅仅是在“治疗”糖尿病时用到的5个手段,远远不是“征服糖尿病”的全部武器。那么,对于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的病人,到底怎样征服糖尿病呢。
告诫病友的话:糖尿病不可怕,虽然目前还不能根治,但它可防、可控,只要坚持平衡膳食,规律运动,科学用药,认真监测,就能和正常人一样享受美好的人生。
2007-10-30本期招牌菜主人:毕明华,男,37岁。患Ⅰ型糖尿病7年,配合胰岛素治疗、适量运动(太极拳、游泳)。空腹及餐后血糖基本控制在理想状态,糖化血红蛋白在5.5%以内,至今未有任何并发症出现。
2007-10-30我已经患糖尿病十几年了,母亲也是被“糖魔”夺走生命的,我对糖尿病既恨又怕。但我近几年用药物配合饮食与病魔战斗,血糖一直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现将小窍门与广大病友分享。
2007-10-30在既往的治疗建议中,对生活方式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不能达标的患者,建议加用第2种降糖药物,胰岛素往往被用作三线或四线药物。但在今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糖尿病临床指南中,基础胰岛素治疗方案(主要指睡前使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或中效胰岛素NPH)被提高至与磺脲类药物和胰岛素增敏剂相同地位的二线治疗。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胰岛素类似物研究的深入,它的使用将会更加广泛。糖尿病患者将在这场胰岛素治疗的革命中大大获益,糖尿病治疗达标率将会大大提高,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2007-10-30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的作用器官(靶器官)——主要是骨骼肌、脂肪组织及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或丧失,因而正常数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或者说要达到正常生理效应需要高于正常数量的胰岛素,这种现象被称为胰岛素抵抗。出现胰岛素抵抗时,胰岛B细胞往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弥补胰岛素作用能力的不足,从而保证血糖水平正常。久而久之,B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的分泌代偿能力下降,就会出现糖耐量损害,直至发展为2型糖尿病。
2007-10-30目前,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因为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效果快速确切。现在厂家也发明了各种不同的胰岛素注射器具,以方便病人使用。不过,那些经常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病人可要注意,胰岛素很“娇嫩”,需要小心保存。如果储存不当会破坏胰岛素的降糖作用,进而对患者的血糖控制造成不利影响。
2007-10-30据专家介绍,为了使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有效的糖尿病治疗,从而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及告别人胰岛素注射30分钟后才可以进食的不方便,诺和诺德在中国上市了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诺和锐30笔芯。此次上市的诺和锐&诺和锐30笔芯可以方便中国原有的100多万使用诺和笔3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使他们不用告别手中的笔形注射器就可以体会到胰岛素类似物治疗所带来的生活的改变,并且节省了患者的用药成本,使用起来更经济更方便。
2007-10-30在200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第67届科学会议上,胰岛素抵抗(IR)研究进展是热点专题之一。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正常量的胰岛素无法产生正常的生理效应,或发挥正常生理效应需要超过正常量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抵抗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2007-10-30妊娠糖尿病通常在妊娠后期发病,常规在孕7个月时进行筛查。有妊娠糖尿病病史或其他高危因素者可在孕6个月时进行筛查。一旦确诊,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密切监测血糖,并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来严格控制血糖,并辅以胰岛素疗法。把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可以获得良好结果。
2007-10-30药物的不良反应一直以来颇受争议。据资料显示:德国每年死于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的人数高达2.5万人,另外还有50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必须要到医院接受治疗。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发表的不完全统计结果表明,仅2001年日本就有1239人疑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甚至有报道称,每5起交通事故中,就有1起与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关。
2007-10-30由于轻中度高血糖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血糖监测是了解血糖水平的惟一方法。血糖监测的指标有两大类,一类是代表长期血糖的指标,一类是点血糖指标。前者有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后者包括多点的餐前、餐后和睡前血糖等。
2007-10-30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所以,一提到“口渴、多饮、多尿”这些症状,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糖尿病。但要强调的是,这些症状并非糖尿病患者所特有,其他许多疾病如尿崩症(包括中枢性及肾性)、各种原因所致的高钙血症(如甲旁亢)、精神性多尿等,均可引起多尿、多饮等症状。
2007-10-30刚刚迈人大学校园的新生们,每个人都怀着一份美好的憧憬与希望。他们许多人都是刚刚离开父母、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开始独立生活,但遗憾的是,这其中有些人已经发现或被诊断为糖尿病,他们面临着比其他同学更为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合理饮食,有效地控制血糖。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健康状况,才能迎接新的学习和生活。
2007-10-30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心脏疾病发病率高出2~4倍。除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需住院治疗外,平时大都在家治疗,现将心脏疾病家庭护理1l法介绍给大家,供病友们参考。
2007-10-30ARB是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其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滞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1,更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与组织重构作用。目前已有临床应用报告最多的是氯沙坦,其次是缬沙坦,两药的不同在于后者可用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
2007-10-30盐酸吡格列酮(艾汀)作为我国生产的第一个胰岛素增敏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其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和对血脂的全面改善,以及适宜的价格使我国众多糖尿病患者普遍受益。
2007-10-30对于糖尿病病友来说,血糖达标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而心理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已被国际糖尿病联盟定为糖尿病治疗的五大要素。
2007-10-30通俗地说,肺炎就是肺部感染,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可以导致死亡。专家介绍,肺炎可以由很多病原体引起,但最为常见的是一种被称为“肺炎球菌”的病菌,由这种病菌引起的肺炎占全部肺炎的60%以上。研究发现,很多健康人的鼻咽部都“隐藏”有这种病菌,当人们因生病或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它会伺机侵入肺部,引发肺炎。不仅如此,肺炎球菌还可能深入到血液和脑膜,造成“菌血症”和“脑膜炎”。
2007-10-30口服磷酸钠是结肠镜检查前被用作清洁肠道的药物。有报告显示,少数患者在服用口服磷酸钠后会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虽然这种情况很少见,但一旦发生对肾脏的损害非常严重,可以造成永久性损害。美国FDA建议糖尿病患者慎重使用这种药物。
2007-10-30近年来,国内外通过研究,已逐步认识到正常高值血压对身体也有危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从115/75mmHg开始,随着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也逐步增高。美国一项随访10年的研究表明,高血压前期者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性大大增加;欧美国家与日本的研究发现,高血压前期人群微蛋白尿危险、颈动脉内膜厚度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血压较低者明显增加;我国中年人群10年随访结果表明,高血压前期的人群患心血管病几率较血压小于110/75mmHg者增加1倍以上,血压为120~129/80~84mmHg者与1
2007-10-30糖尿病可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失明和截肢等严重后果,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各地区医疗水平还存在很大差异,糖尿病知识的普及和糖尿病医疗水平的提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钱教授指出,“糖尿病不再是糖尿病患者个人问题,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2007-10-29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在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否达标以及防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即时血糖测定对于调整治疗药物,尤其在应用胰岛素的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对个体化治疗亦有很大帮助。
2007-10-29据欧美国家统计,糖尿病足的截肢率约为45%~50%。为了避免截肢,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尽早得到专科医生的指导,早期得到正确、规范的治疗。
2007-10-29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但它有一个潜在的不良反应是可能会增加体重。国外有研究显示,刚开始使用胰岛素的人可能会因此增加4公斤左右的体重,但这也正好表明胰岛素正在发挥作用。
2007-10-29有一天,老爷子去王府井办事,正好赶上王府井医药大楼举办专家咨询活动。他坐在旁边听,有个来咨询的人也是糖尿病患者,医生对他说:要少吃,多运动。那人当时就火了:这不能吃,那不能吃,我还活什么劲儿?很生气地走了。老爷子坐下来对医生说:“我比他听话,为了健康,您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2007-10-29病例:王先生今年42岁,平时不爱运动,体重指数为27.0公斤/平方米,5个月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当时查空腹血糖8.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4.4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7.8%。经饮食和运动疗法控制3个月后,血糖仍不理想,空腹血糖为7.6mmol/L,体重指数26.5公斤/平方米。医生又给他加用了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太罗)4毫克,每日1次,治疗2个月后,复查空腹血糖降至5.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降至7.7mmol/L,体重指数24.7公斤/平方米,糖化血红蛋白降为6.4%
2007-10-29老汤今年72岁,有20多年糖尿病病史。最近检查心电图时,他被发现心肌轻度缺血。由于是“轻度”缺血,加之自我感觉良好,无明显不适,老汤就没有过多地关注自己的心血管问题,更没有服用任何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不久前的一个周六,老汤在家里修理破损的凳子、椅子,干了大半天的活。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尽管有些疲劳,老汤心里也很高兴。老伴为了慰劳老汤,专门多做了几个菜,老汤边喝酒边吃菜,情绪很好。哪知半夜时分,已经深睡了的老汤突然大喊一声,老伴顿时惊醒,发现老汤的呼吸心跳全部停止了,没来得及抢救就离开了人世。
2007-10-29在廖祥的转科小结上签过字,我把病历夹交给了护士小徐,她正等着护送病人到肝胆外科,我对她说:“告诉江主任,围手术期我们随时协助调整血糖。”
2007-10-29燕麦从来就不是我们餐桌的主要食物,人们对于燕麦的关注是近几年的事。那么,燕麦究竟有多少营养有益健康?燕麦对糖尿病病友有哪些益处。
醋是我国常用的调味料,最有名的是“山西陈醋”,而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是苹果醋。苹果醋的原料就是新鲜的苹果,其中含有氨基酸、维生素、果胶和多种矿物质等人体必需的元素,据说喝苹果醋可以美容,所以它成了饮料界的新宠。
2007-10-29不到两年时间,笑星高秀敏、马季、侯耀文先后离世,且缘于同样的病因——冠心病。他们的离开让我们在感到遗憾之余也深感困惑,生龙活虎的人怎么会突然就没有了,冠心病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2007-10-29面对日常生活,很多朋友都会喜欢在做菜时勾芡;对于糖尿病者来说,到底是利和弊,孰轻孰重。
2007-10-29从动物胰岛素到人胰岛素是胰岛素历史的极大进步,但是由于外源性胰岛素与内源性胰岛素的吸收途径不同,在临床应用上仍然存在缺点:人胰岛素需要提前30分钟给药,其作用高峰延迟,这就导致了餐后高血糖不能及时控制,以及两餐间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不能完全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另有研究显示,超过3/4的患者由于感觉不方便,无法在餐前30分钟注射胰岛素,从而使其治疗效果不很理想,所以胰岛素类似物应运而生。
2007-10-29糖尿病是由人体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和(或)胰岛素作用发生障碍而引发的慢性代谢疾病。糖尿病可引起眼、肾、神经、心脑等多脏器的损害。由于其高发病率和高危害性,目前全世界都在积极进行糖尿病的防治。蜂王浆作为一种天然的高活性营养物质,由于一些特殊成分的存在,使其对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功效,并且已经逐步被人们所接受。
2007-10-29我是一位有着20多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多年与糖尿病的抗争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防治糖尿病过程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体会有三点,可叫做“三自疗法”,即自嘲、自乐、自控。
2007-10-29在家具的间隙上加个挡板就可以了。做挡板的材料可用木板、电线管,也可用防震的泡沫板(块),截成比间隙大一二厘米长的条状,用家具本身的重量压牢即可。
2007-10-29病例:许大妈62岁,患2型糖尿病8年,常感头痛、口渴、乏力,查体血压160/90mmHg,体重指数28公斤/平方米,心率68次/分,律齐,空腹血糖1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8.5%。预混胰岛素每日注射82单位,分两次皮下注射,依那普利10毫克/日。因血糖、血压控制不良,在医生指导下,加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文迪雅)4毫克/日。6个月后,查空腹血糖5.5~6.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4%,血压130/70mmHg,头痛、口渴、乏力明显减轻。那么,增加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为何会有如此
2007-10-29戴泵初期的胰岛素用量,是按着她戴泵前的日用量减去20%,然后按照60%作基础量,40%为餐前大剂量的比例进行治疗。经过1个多月的调整,她的基础胰岛素量最后调整到18单位,能有效控制餐间和夜间的血糖,三餐前的餐前大剂量分别是:4、3、5单位,各时段的血糖能控制在比较理想的水平,即空腹4.0~6.0mmol/L,三餐后7.0~9.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7%。胰岛素用量从64单位减到31单位。
2007-10-2950岁的孔先生患糖尿病已有十多年,虽经严格饮食控制和口服多种降糖药物治疗,但空腹及餐后血糖控制却越来越差,尤其是空腹血糖常在7.0~10.0mmol/L之间波动,糖化血红蛋白也不能达标。最近,医生在原口服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他每天加用了1天1次注射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目前孔先生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安全达标而且没有低血糖事件发生。
2007-10-29在糖尿病的诸多并发症中,失明和心肌梗死是两项重要的致残、致死病因。高血压和高血糖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失明和心梗的高危因素,令人想不到的是,便秘也可能是导致这些严重后果的原因之一。
北京国医药研究院1个月发布31条次违法广告、北京同仁长虹医院发布12条次……北京市工商局广告监测中心日前发布5月份广告监测结果,5家医院因屡次发布违法广告被曝光。
2007-10-29安徽省合肥市居民王某,2005年5月底给经常脚痛的父亲买了台足底按摩器。王某将按摩器送给老人家使用后,本指望能给父亲解除病痛,可没几天,王某却意外地得知父亲被按摩器“按”坏了双脚。王某急急赶到父亲处一看,老人家的双脚出现多个大水疱,并已化脓溃烂。王某将父亲带到省城某大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说王某的父亲患有糖尿病,根本就不能使用此类产品。如今双脚受到伤害,还要花大钱住院治疗,王某花了钱却给父亲招来罪受,好心却办了件坏事,真是太冤枉了。
2007-10-29目前糖尿病饮食控制的重点,一是减少总热量,二是减少饱和脂肪。
2007-10-29“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80%属于肥胖者;肥胖本身就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朱大龙教授提醒市民注意肥胖问题。
2007-10-29糖尿病作为“百病之源”,其最大的特点是多种病症交织。如果各病吃各药,一方面经济上压力较大,一方面各种药物之间可能产生冲突,而且药物毒副作用的叠加对患者的身体也是不小的考验。而蜂胶的“一物多能”,可以使以上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2007-10-29许多病友上了年纪,常常忘了吃药;也有一些病友服药种类过多,有的药吃一片,有的药吃两片,有的早上吃,有的晚上吃,导致弄错服药时间和服药剂量的事情屡有发生。另外,一些年轻的1型糖尿病病友,因为工作、生活较忙碌,也常常忘记注射胰岛素。
2007-10-29很多老年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腿抽筋、腰背痛就是缺钙了,可以炖骨头汤、炖猪手、鸡爪来补钙。一方面是因为骨头是钙质最丰富的来源,认为把骨头炖烂了、吃到肚子里就相当于补钙了;另一方面是祖国传统医学讲究“吃什么,补什么”,腿脚抽筋就需要吃一些动物的脚来补一补。
2007-10-28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和非糖尿病者基本相同,但态度应该更积极,措施应该更得力。必须及早发现并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以延缓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2007-10-28降糖药失效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当采取各种措施血糖仍不能降至正常时,需要口服降糖药。如果磺脲类药已用至最大剂量,血糖仍居高不下,必须尽快调整治疗方案。
2007-10-28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的急性并发症,发病急,来势汹。轻者出现肢体颤抖、出汗、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心慌眼黑、心动过速、有明显饥饿感;重者可导致意识不清或昏迷。如果不及时抢救治疗,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低血糖对身体造成的近期危害远比高血糖要大。
2007-10-28预防糖尿病的“四个点儿”中的“少吃点儿”,是指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特别是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抽烟喝酒等等,而不是仅仅指少吃饭而已。
2007-10-28在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不变的情况下,先测定一天的空腹、早餐后、午餐后和晚餐后2小时血糖共4次,作为实验前的对照。翌日,在药物和运动治疗不变,三餐饮食按照理想体重计算出的标准饮食量进食一周,然后再测定空腹、早餐后、午餐后和晚餐后2小时血糖共4次。
2007-10-28早期有效的糖尿病治疗和高血压治疗,能使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有所降低。临床研究表明:①糖尿病肾病进展的结果是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发展成为显性蛋白尿之前,平均病程为17年);②在没有接受抗高血压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通常在出现蛋白尿大约7年后发生。
2007-10-28日前,在医院妇产科的妊娠门诊,笔者接诊了一位被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她对笔者说:“自从被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后,我几乎什么都不敢吃了。我知道糖尿病要限制饮食、控制血糖,但胎儿需要营养,我该怎么办?血糖控制在什么水平合适?胰岛素的剂量如何调整?除常规孕检外,我还应注意哪些特殊检查?”这些问题是许多妊娠糖尿病患者所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2007-10-28吃水果,在很多糖尿病患者眼里,是犯了“大忌”。其实,水果并不可怕,况且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患者都是有益的。不过,要想水果吃得安全,糖尿病患者必须掌握水果5不吃的原则。
2007-10-28美国科学家对1.56万名服用文迪雅的糖尿病患者及1.23万名服用其他糖尿病药物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服用文迪雅会使患者心脏病的发病风险提高43%,并使患者的心脏病死亡率提高64%。
2007-10-28现在许多人都认为胆固醇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东西,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
2007-10-28二甲双胍不需要经过肝脏代谢,直接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大量临床验证,肝肾功能无损伤的患者在常规用药范围内服用二甲双胍,不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2007-10-28节日期间是大家放下工作,充分放松的时候,吃喝玩乐自然是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节日期间如果过度放纵自己,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
2007-10-28老年糖尿病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是老年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ED,过去俗称“阳痿”,是指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进行满意的性生活。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性功能逐渐减退,但健康老年人仍然有性生活,适度的性生活已成为老年人健康的标志之一。
2007-10-28也许您刚发现自己患有2型糖尿病,面对林林总总的降糖药物还有很多困惑;也许您是刚刚开始服用某种降糖药,对它的性能和疗效还不甚了解;也许您在服用降糖药时经常发生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而没有警觉到自己已处于很危险的状态。请看一下李局长的悲剧,或许会对刚得糖尿病的您有一点启示。
2007-10-28夏季到来,糖尿病患者制定食谱除了要考虑总热能、三大营养素的搭配比例,个人的体型、劳动强度等具体情况外,还应重视中医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春秋有别,冬夏不同”的原则,因人因时辨证饮食。
2007-10-27糖尿病的根治到现在还是医学界未能攻克的难题,长期服药、饮食调节、适当运动是世界公认的治疗方法。但是,总有人不信这个理。最近,一种名为“卓奇诺露水草胶囊”的 “药物”又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宣传攻势。号称“比西药更安全,比中药更有效,比中西结合药更先进”。这种“药物”真有这么神奇吗?它究竟是人类战胜糖尿病的奇迹还是又一个骗局?
糖皮质激素与降糖药都有最佳给药时间,应该好好掌握。
2007-10-27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因素。
2007-10-27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疾病会引起血糖增高,哪些疾病需要查血糖呢?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需要查血糖的疾病。
2007-10-27全面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首要目标,胰岛素是目前最有效的降低血糖的药物。胰岛素被发现以前,无数糖尿病患者悲惨地早逝。1921年加拿大人Banting从狗的胰腺中发现并提取出胰岛素,这一发现被认为是现代医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从此胰岛素正式用于糖尿病的治疗。然而,由于生物种属的不同,动物胰岛素与人体内自然产生的人胰岛素在氨基酸结构上存在着差异,部分患者可能产生胰岛素抗体,需要更多剂量的胰岛素来控制其血糖水平,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明显的血糖波动。为此,1987年问世了第一支人胰岛素。因为与人的天然胰岛素氨
2007-10-27半年前,4岁的琪琪被查出患了1型糖尿病,从此胰岛素成了她的“生命支柱”,而且终生不能离开胰岛素,否则生命随时可能凋零。一个背井离乡、在广州郊区以养鸭、卖鸭蛋为生的打工家庭,如何承受巨额的医疗费用?如何撑起这生命之重
2007-10-27本期封面人物名叫朱文琪,一个5岁的女孩,父母靠卖鸭蛋为生。琪琪4岁半时被查出患1型糖尿病,每天注射胰岛素,家庭的经济负担非常沉重,好在社会各方爱心捐助,才使琪琪一家度过了难关。
2007-10-27糖尿病病情的监控是糖尿病治疗达标的保证。但很多患者认为监控了餐后或空腹血糖就足够了,这其实混淆了监控指标与诊断指标。正确的方法是:除规范化监测血糖外,还应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打个比方,日常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检测,是反映患者抽血时瞬间的血糖水平,就好像一次平时“小测验”,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则相当于一次“期末考试”,可稳定反映以前数周内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
2007-10-27如果我们的身体是一部机车那么“糖”无疑就是燃料,倘若“燃料”进不了“发动机”,机车的命运就只能是从慢慢生锈直到彻底报废。
“我能改变糖尿病”诺和关怀健康之星评选活动是由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组织的一年一度的大型糖尿病教育活动。自2005年起,已在中国成功举办了两届。2007年4月~11月,第三届评选活动已经在全国再擂战鼓。
2007-10-26在糖尿病教育中心的课堂上,我微笑着转向退休语文老师:“老师,您给大家讲讲南辕北辙的故事吧。”
2007-10-26改革开放将近30年,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速度可以用迅猛来形容。但一饱口福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由于高脂、高能量饮食以及运动减少等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着我们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007-10-26我使用美敦力508胰岛素泵已多年。每次加胰岛素、更换导管或更换储液器时,总要浪费胰岛素25单位左右,如果操作不好可能浪费更多。
2007-10-26胰岛素:1.注射用器材:大多数病友都在使用诺和笔,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诺和笔的针和美国BD公司的BD针一模一样。如果去淘宝买10袋包装的BD针,才139元,比诺和笔的针头便宜许多,而且还有多种规格:31G×8mm是商家推荐的种类,据说疼痛感最小。
2007-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