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杂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杂志

ARB是心脏、肾脏的健康保护伞

举报/反馈
2007-10-30 11:15:0039健康网社区

  本文介绍一种国内外公认的糖尿病患者心脏、肾脏保护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这类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血压,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有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者,还能提供器官保护作用及其他益处。

  什么是

  ARB是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其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滞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1,更充分有效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水钠潴留、血管收缩与组织重构作用。目前已有临床应用报告最多的是氯沙坦,其次是缬沙坦,两药的不同在于后者可用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

  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将导致肾小球损害,其最早的临床表现为微量蛋白尿,即每日尿白蛋白30~300毫克/肌酐(克)或尿白蛋白20-200微克/分钟。如不及时治疗,20%~40%有微量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发展成临床肾病,即每日白蛋白排泌量将大于300毫克(每分钟>200毫克),其中20%的患者将发展成终末期肾病。因此,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防尤为重要。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①积极控制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使其控制达标;②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从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开始,无论有无高血压均应服用。

  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使用ARB均可减轻白蛋白的排泌和延缓肾功能减退。因此,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对于有高血压和微量蛋白尿或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应首选ARB。

  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2型糖尿病患者除保护肾脏外,保护心血管亦很重要,因为心血管疾病是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从ARB的临床应用中进行分析得出,对于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患者使用ARB后其获益是大于风险的。

  血管紧张素Ⅱ(ATⅡ)在防治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肥大、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疾病中起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部分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对上述的心、肾疾病产生了显著的治疗效应,但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抑制并不充分,部分患者的疗效并不满意,且部分患者由于干咳等不良反应难以耐受。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不同之处在于ARB不会产生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关的咳嗽及神经血管性水肿。因此,ARB在预防心力衰竭、保护肾功能、延缓。肾病进展、逆转左室肥厚、抗血管重塑等方面的作用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相似或是更强。对于有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应首选ARB。

  ARB的用法与剂量

  氯沙坦通常剂量为50毫克,1次/日,在部分患者中,每天剂量可增加到100毫克。血容量不足的患者(例如应用大量利尿剂)起始剂量应该为25毫克。注意: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先补充血容量,减少起始剂量。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使用较低剂量。

  缬沙坦的推荐剂量为80毫克,每日1次,与种族、年龄或性别无关。对血压控制不满意的患者,每日用量可增至160毫克,或加用利尿剂。对肾功能不全或无胆管源性及胆汁瘀积型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调节剂量。

  用药原则:①尽量选用长效、双通道排泄药物;②从小量开始,无不良反应时逐渐加量,服药时间要久,要密切观察不良反应;③双侧肾动脉狭窄、妊娠期及血清肌酐>3毫克/分升的患者不宜用此类药物。

(实习编辑:陈静梅)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