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和许多病友不同,今年66岁的刘年桐提起如影随形般跟随她半个多世纪(51年)的糖尿病,没有丝毫抱怨和沮丧,甚至用了“伙伴”这两个字。
与这突如其来并相伴终身的“伙伴”第一次见面,是在1965年,那年刘年桐15岁。这个“伙伴”改变了她的一生。
从上学读书,到上山下乡,工厂做工,最后到学校教书,作为一个糖尿病患者,她的经历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抗糖:疾病悄悄地来了
第一次和这个“伙伴”交锋是在初二下学期。她突然发现,学校食堂供应的高粱米饭不再那么难以下咽,甚至还不够吃!天真的她以为自己是通过忆苦思甜教育思想觉悟提高了。课间10分钟,别的同学去操场玩,她却迫不及待地上厕所、喝水,即使这样,仍然奇渴难耐,……
渐渐地,她的精神越来越萎靡不振,月经也不来了,人也一天天瘦下去。妈妈赶紧带她去医院,但医生根本没往糖尿病上想,各种检查都做了,也没有结果。
辗转到初三开学,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来到北京301医院,因酮症酸中毒被确诊为1型糖尿病。
治病:曲折求医路
住院两个月,尿糖没有了,胰岛素也一点点减掉了。当时没有1型糖尿病和蜜月期的概念,她只带着口服药“降糖灵”出院了。回家后,妈妈给她买了酒精灯,试管等,配置了班氏液。但很快尿糖开始频繁出现加号。接着又吃中药,用各种匪夷所思的偏方。最后妈妈带她来到天津总医院糖尿病科找张钧主任看,张主任坚决地拿掉了口服药,重新制定了胰岛素治疗方案。从此开始了与胰岛素终生相伴的日子。
1989年,她的右眼看不见了,这个打击使她对生活几乎失去信心。是天津眼科医院的李琴主任,告诉她赶紧去北京做激光治疗(因当时天津眼科医院的激光机器坏了)。李主任深情地叮嘱:“你才40岁,千万别耽误。”……
没有犹豫,赶紧去北京。在协和医院工作的表姐帮助下,找到眼底科的张承芬主任做了激光和玻璃体切割手术,终于保住了左眼,右眼也恢复了部分视力。
生活:上山下乡不甘落后
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风起云涌。不甘落后的她带着胰岛素和注射用针、酒精灯等,和同学们一起,到内蒙和林格尔插队落户。到了那里,只是每天打针,根本没有验过血糖和尿糖。勉强坚持了半年,最后病退回到天津。1972年,分配到工厂当工人。
学习:考考考,终当教师
1978年我国开始恢复高考,渴望学习的她禁不住心生向往。她只是66届初中毕业生,在2个月的时间内,她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去辅导班听课,回来再自学。夜以继日,殚精竭虑。最后成绩虽超过当年大学录取分数线,却因为体检不过关,被大学拒之门外。
但她没有放弃,又考上了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电子专业,经过三年艰苦学习,补上了高等教育这一课。
1987年经过社会公开招考,她来到天津塘沽第八中学,当了一名人民教师。她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肯定。
回首往事,刘年桐说,虽然因病失去了很多,但我的人生依然充实,快乐。
治疗:控糖秘诀就4个字
从患病开始,她就拿出一贯的认真态度和全家人一起面对这个不请自来的“伙伴”。
刚诊断糖尿病时,当时没有太多的渠道去认识、了解这个病。手里只有一本蒋国彦编写的《糖尿病知识》。对于并发症,更是一无所知。加上从心里没拿自己当病人,她只是一心放在学习和工作上。
有了并发症,才知道了糖尿病的厉害。开始认真对待。2005年退休后,没有了工作的牵绊,她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如何更好地控糖上。她认真看书、杂志,在互联网上搜集整理了大量的糖尿病知识和国内外最新的医疗资讯。规律生活,吃饭定时,定量,坚持每天出去散步,定期去医院检查。
加入糖友群,大家互相交流控糖经验,大大减小了血糖的波动,再没有发生需要别人帮助的严重低血糖。
刘阿姨说,“控制好糖尿病,重要的就是四个字:知识+用心”。
支持:没有他,我早就去见了上帝
因为糖尿病,她34岁才结婚。她把自己的病情告诉他时,这位同是老三届,同样上山下乡,自己带着一个7岁小姑娘的回城知青平静地说: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好。30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可以信赖的男人。“没有他,我早就见了上帝。”刘阿姨说。
刘年桐说:一路走来,我离不开亲人和朋友的关怀,无论家庭还是社会,工厂还是学校,都有那么多关心和帮助我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亲人和朋友;感谢班廷,感谢胰岛素,是它保证了我能和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生活。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黑龙江省中医院 糖尿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糖尿病科
郑州市中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甘肃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