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找回自由新生活

  人称“工作狂”的孙强,是某房地产公司经理,去年春天他突然瘦了一圈,老是感觉体力不支,像变了个人。经过医院检查,确诊他患糖尿病,并且胰岛功能近平衰竭,必须应用胰岛素治疗。

  从此,一天几次的胰岛素注射成了孙强的必修课,给他造成了诸多不便。为了工作,他经常四处奔波,社交应酬不断,生活没有规律,很难做到定时进餐,有时打上胰岛素以后由于不能及时进餐而引起低血糖,有时因为太忙而忘了注射胰岛素。因此,血糖老是忽高忽低,控制不好,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这使他非常着急而又无奈,几乎失去了信心。

  医生建议孙强安装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

  开始时孙强以为要动手术,很有顾虑,另外他对胰岛素泵的安全性也有些担心。经过医生的解释和演示,他才了解到,原来胰岛素泵是与寻呼机差不多大的小巧装置,由计算机芯片、微型马达和储药器组成。

  胰岛素泵与一根很细的导管相连,使用时只须利用助针器将软管插入皮下,整个过程一下子就完成,没有明显痛感。

  胰岛素泵携带方便,可以别在腰带上,也可放在衣服口袋里,不用像过去用注射器那样必须随身携带一套用具,隐私也可以得到保护。

  设定的电脑程序让胰岛素泵可以模拟人正常的胰岛素分泌,使血糖达到超平想像的满意控制。另外,泵输注胰岛素的精度达到0.01单位,并有报警系统,保证输注的安全。

  自由自在

  装上胰岛素泵之后,孙强省去了每天多次注射的麻烦,不再受进餐时间的约束,也能睡上个懒觉而不必早早起来按时注射胰岛素了,更重要的是全天的血糖都得到了平稳的控制。这使他精力充沛,信心倍增,患病以来笼罩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

  谈到这些,孙强由衷地感叹:这钱花得值!胰岛素泵虽然贵,但它让我重新得到了和健康时一样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工作原理

  血糖水平高是导致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国内外研究表明,通过今天候严格控制血糖,即“强化治疗”,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减少50%—70%,大血管并发症明显减少。而胰岛素泵是实施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

  人体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模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胰岛素分泌,二是刺激性胰岛素分泌。

  基础胰岛素分泌是在非进餐状态下(即空腹状态)胰岛素的分泌状况,其特点是持续少量分泌胰岛素,使得血中胰岛素水平在基础状态下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浓度,从而使空腹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刺激性胰岛素分泌是进餐后血糖升高引起的脉冲式胰岛素分泌,其分泌特点是快速、大量,这可使餐后升高的血糖很快降到正常水平。

  两种形式的分泌共同维持血糖的平稳正常。

  传统的注射方式为一日数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这种给药方式受胰岛素剂型和注射次数的限制,不能有效地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模式,胰岛素作用高峰与血糖高峰很难同步,因而常有血糖波动。剂量小了不能控制高血糖,剂量大了又会导致低血糖。

  另外,患者还必须事先计算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和起作用的高峰时间,并以此来安排进餐和活动。即便如此,也很难保持血糖的平稳控制。而胰岛素泵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设定程序,通过持续释放小剂量胰岛素以及餐前追加释放大剂量胰岛素,完全模拟生理状态的胰岛素分泌,使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得到最佳控制。

  胰岛素泵的适应证

  佩带胰岛素泵后,由于泵输注剂量精确,不仅能使血糖得到全天候的控制,极大地延缓和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减少,患者可以比较随意地安排进餐时间和进餐量,并且不再受一日数次的扎针之苦,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原则上,不管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凡是注射胰岛素治疗的,都适合安装胰岛素泵,尤其是胰岛素注射次数多、血糖波动大、低血糖和高血糖频繁交替出现、生活不规律、经常出差的患者。糖尿病妊娠的妇女需要保证怀孕期间血糖的严格控制,还有其他短期内需要强化控制血糖的患者,也可以短期使用胰岛素泵。

(实习编辑:陈静梅)

2007-11-13 10:02:00浏览4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新生儿有哪16种先天性疾病
一般情况下,并没有新生儿16种先天性疾病的说法。临床上常见的新生儿先天性疾病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食管闭锁、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耳聋等。1、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新生儿在胚胎发育时期,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药物因素、感染因素等原因有关。患儿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紫绀、呼吸困难等情况。如果患儿症状较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高辛、螺内酯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儿症状较重,则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等。2、先天性食管闭锁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食管先天性畸形,主要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所致。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口腔、咽部存在异物,患儿还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可以通过食管扩张术进行治疗。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儿,则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胸腔镜手术、经颈胸手术等。3、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途径中酶的缺陷所致。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外生殖器畸形、性早熟等症状。需听从医生建议使用氢化可的松、醋酸氢化可的松等药物进行治疗。4、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是由于苯丙氨酸在代谢过程中的酶缺陷所引起的。如果苯丙氨酸在体内累积,就会导致脑功能障碍,出现智力低下、癫痫等症状。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沙丙蝶呤、四氢生物蝶呤等药物进行治疗。5、先天性耳聋先天性耳聋是指新生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听力障碍或丧失。如果是遗传性耳聋,可以采取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来改善。如果是非遗传性耳聋,可以通过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来改善。除此之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新生儿的护理,避免出现呛咳、呛奶等情况,以免加重病情。新生儿还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
吴泽霖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高危新生儿怎么识别
高危新生儿识别方法主要包括观察临床表现、听诊、观察呼吸、观察精神状态、抗生素应用史等。1、观察临床表现高危新生儿通常是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反应差等症状,家长需要及时观察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2、听诊高危新生儿可能会出现肺部异常呼吸音等情况,家长可以通过听诊器听诊新生儿的肺部,如果出现肺部湿啰音、粗糙音等情况,可能是肺炎引起的,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3、观察呼吸高危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情况,家长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进行判断,如果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可能是呼吸窘迫综合征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4、观察精神状态高危新生儿由于身体免疫力较低,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情况,家长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进行判断,如果出现精神萎靡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治疗。5、抗生素应用史母亲有感染性疾病,在妊娠期间使用抗生素治疗,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从而增加发生肺炎、败血症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保持室内的温度适宜,避免受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新生儿黄疸数值在什么范围内是正常的
新生儿黄疸数值在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之间,一般足月新生儿的黄疸数值不超过12.9mg/dl,早产新生儿的黄疸数值不超过15mg/dl,通常都是正常的。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的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问题。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状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引起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一般最迟不超过两周。2、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或者是增高的性质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新生儿出现皮肤、巩膜的黄染,甚至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病理性黄疸可能是由于新生儿溶血、新生儿感染、胆道闭锁等原因所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在新生儿出生后的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一般最迟不超过两周。早产儿的黄疸大多在出生后的3~5天出现,5~7天达到高峰,7~9天消退,一般最迟不超过4周。如果新生儿的黄疸水平超过正常值,但未达到病理性黄疸的标准,可能是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所引起的,一般也是正常的。但如果新生儿的黄疸水平异常增高,超过正常值,则可能是病理性黄疸,通常是不正常的,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如果新生儿的黄疸水平过高,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蓝光照射治疗,以免对新生儿的大脑造成损伤。在照射蓝光的同时,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免疫球蛋白、白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25天的新生儿可以喝150毫升的奶吗
25天的新生儿是否可以喝150毫升的奶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新生儿个体较大、食量较大且消化功能良好,可能可以喝;但如果新生儿消化功能较弱或者存在某些特殊情况,可能不可以喝。有些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较大,身体的代谢需求也相对较高,这类新生儿的胃容量可能比一般新生儿大,消化功能也相对较强。此类新生儿在25天的时候能够较好地消化吸收较多的奶量,并且在喝完150毫升奶后,没有出现吐奶、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同时,其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体重稳步增长,这表明此类新生儿能够适应这样的奶量。但是部分25天的新生儿胃容量相对有限,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如果给他们喂食150毫升的奶,可能会超出其胃的承受能力,导致吐奶现象的发生。而且,过量的奶可能不能被完全消化吸收,容易在肠道内发酵,引起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这会影响新生儿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如果新生儿因为喝了过量的奶出现吐奶、腹胀、腹泻等症状,要及时调整喂奶量。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适当减少喂奶量,增加喂奶次数,同时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情况。如果症状严重,如腹泻频繁,可能需要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如给予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双歧杆菌活菌散等。对于25天的新生儿,要根据其个体情况确定合适的喂奶量。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的反应来调整,如是否有满足感、是否出现吐奶等。同时,要注意喂奶的姿势正确,喂奶后要将新生儿竖抱,轻拍其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减少吐奶的发生。并且要保证奶的温度适宜,喂奶用具清洁卫生。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新生儿甲低和甲减一样吗
甲低一般是指甲状腺功能低下,甲减一般是指甲状腺功能减退。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不一样,两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预后等方面存在区别。1、发病原因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受体缺陷等原因引起的。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破坏、碘缺乏等原因引起的。2、临床表现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嗜睡、反应迟钝、食欲不振、腹胀、便秘、黄疸等。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面色苍白、皮肤干燥、头发稀疏、关节疼痛、智力低下等。3、治疗方式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甲状腺素片、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4、预后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5、检查方式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检查方式主要包括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检查、甲状腺B超检查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检查方式主要包括血清甲状腺素检查、甲状腺抗体检查等。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长注意新生儿的护理,保持室内的温度适宜,同时还要保持新生儿呼吸道的通畅,避免出现呛奶的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