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工作狂”的孙强,是某房地产公司经理,去年春天他突然瘦了一圈,老是感觉体力不支,像变了个人。经过医院检查,确诊他患糖尿病,并且胰岛功能近平衰竭,必须应用胰岛素治疗。
从此,一天几次的胰岛素注射成了孙强的必修课,给他造成了诸多不便。为了工作,他经常四处奔波,社交应酬不断,生活没有规律,很难做到定时进餐,有时打上胰岛素以后由于不能及时进餐而引起低血糖,有时因为太忙而忘了注射胰岛素。因此,血糖老是忽高忽低,控制不好,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这使他非常着急而又无奈,几乎失去了信心。
医生建议孙强安装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
开始时孙强以为要动手术,很有顾虑,另外他对胰岛素泵的安全性也有些担心。经过医生的解释和演示,他才了解到,原来胰岛素泵是与寻呼机差不多大的小巧装置,由计算机芯片、微型马达和储药器组成。
胰岛素泵与一根很细的导管相连,使用时只须利用助针器将软管插入皮下,整个过程一下子就完成,没有明显痛感。
胰岛素泵携带方便,可以别在腰带上,也可放在衣服口袋里,不用像过去用注射器那样必须随身携带一套用具,隐私也可以得到保护。
设定的电脑程序让胰岛素泵可以模拟人正常的胰岛素分泌,使血糖达到超平想像的满意控制。另外,泵输注胰岛素的精度达到0.01单位,并有报警系统,保证输注的安全。
自由自在
装上胰岛素泵之后,孙强省去了每天多次注射的麻烦,不再受进餐时间的约束,也能睡上个懒觉而不必早早起来按时注射胰岛素了,更重要的是全天的血糖都得到了平稳的控制。这使他精力充沛,信心倍增,患病以来笼罩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
谈到这些,孙强由衷地感叹:这钱花得值!胰岛素泵虽然贵,但它让我重新得到了和健康时一样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工作原理
血糖水平高是导致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国内外研究表明,通过今天候严格控制血糖,即“强化治疗”,可使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减少50%—70%,大血管并发症明显减少。而胰岛素泵是实施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
人体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模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础胰岛素分泌,二是刺激性胰岛素分泌。
基础胰岛素分泌是在非进餐状态下(即空腹状态)胰岛素的分泌状况,其特点是持续少量分泌胰岛素,使得血中胰岛素水平在基础状态下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浓度,从而使空腹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刺激性胰岛素分泌是进餐后血糖升高引起的脉冲式胰岛素分泌,其分泌特点是快速、大量,这可使餐后升高的血糖很快降到正常水平。
两种形式的分泌共同维持血糖的平稳正常。
传统的注射方式为一日数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这种给药方式受胰岛素剂型和注射次数的限制,不能有效地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的生理模式,胰岛素作用高峰与血糖高峰很难同步,因而常有血糖波动。剂量小了不能控制高血糖,剂量大了又会导致低血糖。
另外,患者还必须事先计算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和起作用的高峰时间,并以此来安排进餐和活动。即便如此,也很难保持血糖的平稳控制。而胰岛素泵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设定程序,通过持续释放小剂量胰岛素以及餐前追加释放大剂量胰岛素,完全模拟生理状态的胰岛素分泌,使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得到最佳控制。
胰岛素泵的适应证
佩带胰岛素泵后,由于泵输注剂量精确,不仅能使血糖得到全天候的控制,极大地延缓和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减少,患者可以比较随意地安排进餐时间和进餐量,并且不再受一日数次的扎针之苦,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原则上,不管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凡是注射胰岛素治疗的,都适合安装胰岛素泵,尤其是胰岛素注射次数多、血糖波动大、低血糖和高血糖频繁交替出现、生活不规律、经常出差的患者。糖尿病妊娠的妇女需要保证怀孕期间血糖的严格控制,还有其他短期内需要强化控制血糖的患者,也可以短期使用胰岛素泵。
(实习编辑:陈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