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餐后2小时血糖自述

  千万不要小看我,无论我的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带来严重的影响。过低就是餐后低血糖,这会引起主任心慌、出汗、头晕,严重者可发生昏迷;过高就是餐后高血糖。众所周知,餐后高血糖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另外,在主人发生高血糖早期,医学名词较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时,最早出现的异常就是我的水平过高。我的水平高低也可以反映主人接受的降糖治疗是否到位。

  当然,反映主人有否血糖紊乱的还有我的“兄弟”,“空腹血糖”、“睡前血糖”、“凌晨血糖”等。实际上,我们所谓的兄弟,体型一样,只是出现在血液中的时间的不同。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我们主人一天中有否血糖代谢的紊乱和血糖是否控制得到位。为什么要选定我们“餐后2小时血糖”,而不是餐后1小时或3小时的血糖作为重要的监测指标呢?且听我道来。

  随着主人的第一口食物进入胃内,胃液、胆汁、胰岛素等兵种立刻忙碌起来,以保证食物中的蛋白质、葡萄糖、脂肪等营养物质及时运往目的地。其中胰岛素兵种是最不愿意看见我的,因为我的水平越高,他们的负担就越重。

  当主人体内的血糖值开始升高时,胰岛素兵种在接到命令的30秒至1分钟内迅速全线出击,使主人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较高浓度的胰岛素水平,整个过程持续5~10分钟并逐渐减弱。这在战术上称作“快速作战期”(第一时相),第一时相胰岛素兵种的大规模快速出击,可是为主人进食后的血糖攻歼战做的重要军事防御部署,这时主人体内的胰岛素战士会达到平常的10倍。就在胰岛素先锋部队激战得你死我活之时,“慢速决战期”(第二时相)又适时出动了。后续的胰岛素部队虽然出击稍微缓慢,但这支部队的兵力则绵绵不绝,受到了来自胰岛素大本营的有力支持。第二时相持续时间30分钟左右,胰岛素“兵团”最高可增加到平常的30倍。这样,主人体内升高的血糖就被压下去了。

  这场控制餐后血糖的战争在1小时左右达到了战争的白热化程度。以后,随着血糖的下降,胰岛素的援兵也逐渐减少,大约2~3小时主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都降到进食前的水平(这指的是我的主人身体健康时的情况)。

  如果主人得了糖尿病,战况就有所变化了。由于胰岛素总部要么少派兵,要么派出一群老弱病残兵,导致胰岛素兵种的“双时相”战术不能得以适时应用,战场就会出现主人的血糖急速往上冲,而胰岛素兵种还在拖拖拉拉、左右观望的战况。结果主人要开始第二次进食了,体内血糖还保持着一个对主人其他脏器有毒性的浓度。参军后的数十年间,我可谓是战功赫赫:我发现了难以计数的轻微糖尿病患者,使主人在第一时间内掌握了治病的主动权,并延缓了并发症的出现;那些正在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通过观察我的变化,及时发现治疗方法是否恰当有效,从而大大减少了主人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几率。

  糖尿病能传染吗?

  这一点您大可不必担心,因为糖尿病不像感冒或流感。虽然糖尿病的诱发因素很多,但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是可以通过接触传播的,也就是说,您不会因为接触别人而被传染上糖尿病。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是有遗传倾向的,如果您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这种患病基因,再加上后天环境一些不良因素的作用,那么您就可能患上糖尿病。除了先天因素之外,体形比较胖,又不经常锻炼身体的人,有可能患上2型糖尿病。另外,其他一些原因也可诱发糖尿病,如长期、过度的酗酒或者睡眠过少等。

  应该多久去看一次医生?

  多长时间去看一次医生并没有严格固定的要求,这取决于您的糖尿病病史的长短、您有效地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血糖的能力、您是否已经出现了并发症或其他健康问题,因为一旦有了并发症,将会影响和干扰对糖尿病的治疗。

  您应该交几个熟悉糖尿病防治的朋友,并能很方便地联系到他们,以便及时咨询和讨论您遇到的问题,比如血糖突然升高或者突然患感冒或其他疾病等。这些朋友可以是糖尿病专科医生或者护士。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陈静梅)

2007-11-13 10:27:00浏览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吃完头孢手心脚心痒怎么回事,怎么办
吃完头孢手心脚心痒可能是药物过敏、用药不当、荨麻疹、蚊虫叮咬、湿疹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1、药物过敏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可能会对头孢中的成分过敏,从而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盐酸西替利嗪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缓解瘙痒症状。2、用药不当如果患者没有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头孢,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药物成分过量,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用药治疗。3、荨麻疹通常是受到冷热空气刺激或者是精神过度紧张等原因导致的,发病时会出现风团、红斑等症状,同时并伴有剧烈瘙痒的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4、蚊虫叮咬如果患者在吃头孢时没有做好防护,导致身体受到蚊虫叮咬,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肥皂水清洗局部皮肤,缓解不适症状。5、湿疹可能是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者接触花粉等因素所造成的,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丘疹、水疱,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此时可以遵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来改善病情。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且有加重的趋势,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7岁孩子手心痒是怎么回事
7岁孩子手心痒可能是蚊虫叮咬、过敏性皮肤病、湿疹、手癣、汗疱疹等原因导致的。 1、蚊虫叮咬 7岁孩子的手心可能会被蚊虫叮咬,蚊虫叮咬后会释放酸性物质,可能会导致孩子手心出现瘙痒、红肿等症状,家长可以使用肥皂水或者碳酸氢钠溶液等,帮助孩子清洗局部,缓解不适症状。 2、过敏性皮肤病 如果孩子属于过敏体质,在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引起手心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孩子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同时,孩子还可以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缓解瘙痒症状。 3、湿疹 湿疹是由多种因素作用于皮肤导致的一种过敏性炎症反应,病因复杂,通常都存在过敏原,但是通常找不到明确的过敏原,在某些情况下比如过度疲劳、精神过度紧张、内分泌失调、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等相互作用下发病。临床表现包括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伴有瘙痒、抓挠后皮肤糜烂疼痛等症状。家长可遵医嘱给孩子使用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4、手癣 手癣是指由皮肤癣菌引起的手部皮肤浅表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手指、手掌、手臂等部位,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脱屑、水疱、干裂等症状,并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此时,家长可遵医嘱给孩子使用克霉唑软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5、汗疱疹 汗疱疹又称汗泡性湿疹,是一种对称发生在手和脚的水疱性皮肤病,会导致手心、脚心出现小水疱,还会伴有瘙痒、脱皮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尿素乳膏、水杨酸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孩子手心痒的症状持续,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治疗期间,建议孩子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辣椒、芥末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躺在床上腋窝和脚心痒怎么回事,怎么办
躺在床上腋窝和脚心痒,多考虑是局部出汗过多引起的,也不排除与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体癣等原因有关。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局部出汗过多如果患者剧烈运动后不及时进行清洗,汗液可能会对局部皮肤造成刺激,从而出现瘙痒的症状。可以适当开窗通风,减少穿着衣物来缓解。同时也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干燥。2、接触性皮炎如果个人属于过敏体质,躺下时接触到床单被罩或接触了易过敏物质以后,可能会引发过敏性反应,也会伴随局部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组胺类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氯雷他定片、依巴斯汀片等。3、湿疹由于腋窝和脚心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细菌滋生,从而诱发湿疹,也会对局部皮肤造成刺激,引发瘙痒、水疱等症状。可以遵医嘱涂抹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治疗。4、荨麻疹荨麻疹可能是吃了容易过敏的食物导致的,比如芒果、海鲜等,患者会出现局部风团样丘疹、发红等症状,并伴随不同程度的瘙痒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盐酸苯海拉明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还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接触致敏原。5、体癣体癣通常是不注意个人卫生或者是间接接触到了真菌感染者的物品引发的。如果腋窝和脚心感染了真菌,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红色斑块并伴有瘙痒的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涂抹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复方酮康唑软膏等药物治疗。如果上述症状持续加重,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再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危害身体健康。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九岁孩子脚心痒怎么回事,怎么办
九岁孩子脚心痒可能是蚊虫叮咬、过敏、湿疹、足癣、汗疱疹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合理的处理措施。 1、蚊虫叮咬 如果患者在夏季,脚心被蚊虫叮咬,蚊虫叮咬后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出现瘙痒的症状。建议家长可以给患者使用肥皂水进行清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复方薄荷脑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2、过敏 如果患者是过敏体质,在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还可能会伴有皮肤红肿、丘疹、瘙痒等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湿疹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可能会诱发湿疹,从而引起脚心痒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皮肤增厚、脱屑等现象。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4、足癣 如果患者不注意脚部卫生,可能会导致脚部受到真菌感染,从而引起足癣,导致脚心痒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脚臭、脱皮等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5、汗疱疹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可能会诱发汗疱疹,进而引起患者脚心痒的症状,还可能会伴有水疱、刺痛等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水杨酸软膏、尿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做好患者的防护工作,避免患者接触易过敏的物质。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脚心痒是大病前兆有哪三种
脚心痒通常没有大病前兆的说法,多考虑是皮肤过于干燥引起的,也不排除与过敏、足癣、湿疹、糖尿病足等原因有关,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1、皮肤过于干燥如果患者长期处于过于干燥的环境下或平时不注意补充水分,可能会导致体内缺乏水分,从而使皮肤过于干燥,出现脱皮、瘙痒等症状。可以适当使用加湿器,也可以适当饮用温水进行改善。同时也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用手抓挠。2、过敏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接触了花粉、灰尘等刺激性的物质所造成的变态反应,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患者可以及时使用温热的水进行冲洗,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3、足癣如果患者不注意个人卫生,长时间穿不透气的鞋袜,可能会导致脚部受到真菌感染,从而诱发足癣,也会伴随皮肤瘙痒、溃烂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涂抹盐酸特比萘芬乳膏、复方酮康唑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此期间也要避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4、湿疹患者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可能会对局部皮肤造成刺激,从而诱发湿疹,也会伴随皮肤瘙痒、丘疹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5、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踝关节以远的脚部血管神经出现病变,导致肢体远端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组织溃烂、感染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涂抹西地碘片、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刘星星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脚心痒中医辨证治疗有哪些
脚心痒中医辨证治疗可采取足部中药泡洗、足部中药外敷、足部针灸、足部推拿按摩、足部艾灸等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足部中药泡洗 中药泡洗可以缓解脚心痒的症状,因为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通过浸泡足部,中药成分可以渗透到皮肤深层,起到舒缓作用。此外,中药的温热作用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痒感。患者可以遵医嘱通过将中药煎煮后进行足部浸泡,以达到舒缓症状的目的。具体操作包括选择适合的中药,如白鲜皮、苦参等,煎煮后进行足部浸泡。 2.足部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可以缓解脚心痒的症状,因为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功效。通过外敷,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起到舒缓作用。此外,外敷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足部中药外敷是将中药煎煮后制成药液或药膏,直接涂抹在脚心痒的部位。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柏等。外敷时应确保药物温度适宜,并避免药物对皮肤造成刺激,还需要遵循医嘱使用。 3.足部针灸 针灸可以缓解脚心痒的症状,因为针灸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通过针刺或艾灸特定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和皮肤感受器,缓解痒感。此外,针灸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足部针灸是中医治疗脚心痒的一种方法,通过在特定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以达到舒缓症状的目的。常用的穴位包括涌泉穴、太冲穴等。 4.足部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可以缓解脚心痒的症状,因为按摩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平衡阴阳。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和经络,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和皮肤感受器,缓解痒感。此外,按摩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足部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脚心痒的一种方法,通过按摩特定穴位和经络,以达到舒缓症状的目的。常用的推拿按摩的穴位有太冲穴、涌泉穴等,找准穴位后,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1分钟左右。 5.足部艾灸 艾灸可以缓解脚心痒的症状,因为艾灸可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祛湿止痒。通过艾条的燃烧熏烤作用,在特定穴位上产生温热刺激和药效作用,可以舒缓症状。此外,艾灸还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药物吸收。足部艾灸是中医治疗脚心痒的一种方法,通过用点燃的艾灸条放在离皮肤3-5公分的位置上进行燃烧熏烤,以达到舒缓症状的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并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用品和穿着不透气的鞋袜。同时,在饮食上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于油腻的食物摄入,如辣条、麻辣烫、红烧肉等,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