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病例
男性,50岁,身高170厘米,体重45千克。患糖尿病五年余,有逐渐消瘦之势。现口服美吡达和文迪雅,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在13.0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为7.5%。目前未发现明显并发症。身体瘦弱导致其体质较差,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解读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重视如何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然而,体重也不是越低越好。虽然体重过低或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危险性相对低一些,但是当伴发其他疾病时危险性会增加,而瘦弱的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所以,对于这一类患者来说,还是应该想办法使其体重增至正常范围。下面笔者就以这位患者为例,为消瘦的糖尿病患者怎样“变胖”提些建议。
体重过低是指体重指数(BMI)<18.5。消瘦是指实际体重比标准体重低20%以上。具体计算方法为:①BMI=实际体重(千克)/米(身高)2。按《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4年版)规定,BMI小于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体重正常,24.0~27.9为超重,大于28.0为肥胖。本患者BMI=45/1.72=15.6,小于18.5,为体重过低。②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一105。体重情况的判断可以按以下方法计算:(实际体重一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若计算值在±10%为正常,10%~20%为超重,20%以上为肥胖,20%以下为消瘦。本例患者标准体重为170-105=65(千克),用上式计算(45-65)/65×100%=-30.8%,为消瘦。
那么,消瘦的糖尿病患者如何“变胖”呢?为大家提几点建议:
1.身体逐渐消瘦预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结核或消耗性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应首先到医院就诊,查明消瘦的原因,若存在其他疾病应积极予以治疗。
2.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治疗在降低高血糖的同时还可以纠正代谢紊乱、促进合成代谢,有助于恢复体重。研究表明,合理使用胰岛素的结果之一就是使体重增加。
3.生活方式干预。调整饮食,在日总能量出入大致平衡的前提下,夜宵加餐“增肥”,并注意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有报道称,人体促脂堆积蛋白质夜晚会增加(尤其是在晚22:00至凌晨2:00更加明显),这种蛋白质使人变胖,“马无夜草不肥”是有道理的。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生活方式干预(含饮食调理、运动或体育锻炼等)一定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宜自行调整。
(实习编辑:陈静梅)
黑龙江省中医院 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长征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甘肃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糖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