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目前我国仅有不到30%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达到亚太地区的控制标准,换句话说,70%~80%的糖尿病患者治疗无明显疗效。
为什么糖尿病治疗达标率如此之低呢?原因是多样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对糖尿病病情不监测。有些糖尿病患者只知道盲目治疗,却不知会因为对糖尿病的无知付出沉重的代价,不久将会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失明、烂脚等。
“小测验”和“期末考试”一个都不能少
糖尿病病情的监控是糖尿病治疗达标的保证。但很多患者认为监控了餐后或空腹血糖就足够了,这其实混淆了监控指标与诊断指标。正确的方法是:除规范化监测血糖外,还应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打个比方,日常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检测,是反映患者抽血时瞬间的血糖水平,就好像一次平时“小测验”,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则相当于一次“期末考试”,可稳定反映以前数周内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是什么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时的两个指标,人们一般都很熟悉。而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大家就不太熟悉了。
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上的游离氨基酸发生非酶促反应形成的,即成熟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被糖基化,血红蛋白与葡萄糖形成牢固的结合体。这种结合过程缓慢,而且一旦结合上了就不再容易发生变化,在2周后成为不可逆的,所以糖化血红蛋白要比血糖稳定得多,不像血糖那样变化多端。也就是说,短时间的血糖升高,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不升高;短时间的血糖降低,也不能使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下降。由于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故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能反应120天的血糖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不升高就是治疗成功
《亚太糖尿病防治指南》明确规定,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控“金标准”。它可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抽血前较长一段时间内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给医生提供诊疗和合理用药的可靠指标。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可降低糖尿病的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病变。
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值升高,超出正常值范围(4%~6%),说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未控制好,病情控制不稳定。研究资料表明,糖化血红蛋白值每降低1%,糖尿病相关死亡就降低21%,心肌梗死降低14%。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每升高1%,就会使微血管或小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升高37%,糖尿病所致的死亡率增加21%。所以,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能使糖化血红蛋白不升高就是成功,能使糖化血红蛋白有所降低,就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定期监测好达标
糖尿病患者都应该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如果是刚发现的糖尿病患者,可在明确糖尿病诊断时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然后规范化监测血糖,可1年监测糖化血红蛋白1次;如果患糖尿病时间较长,血糖监测结果有明显波动,就要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每3~6个月监测1次;如果糖尿病患者已有严重的并发症,应3个月监测糖化血红蛋白1次。
当糖化血红蛋白值升得过高时,应采取紧急治疗措施,调整原有治疗方案,尽快选择胰岛素治疗或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尽快让血糖达标,稳定控制病情,才能使过高的糖化血红蛋白值降下来。
(实习编辑:李显红)
主任医师
青岛市海慈医院 中医内分泌糖尿病科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 糖尿病科
黑龙江省中医院 糖尿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糖尿病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台州市黄岩区城关镇横街5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新平县庆丰路73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沁阳市北门大街1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鹤城中路8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上海市南汇区惠南镇东门大街339号
二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天津市河东区六纬路1号(六纬路与海河东路交叉口东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