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病友科学补钙新概念

        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症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据报道,约有1/2-2/3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骨密度减低,其中有近1/3的患者可诊断为骨质疏松。补钙是其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那么,如何科学补钙呢?

  “吃什么,补什么”缺乏科学根据

  很多老年人都有这样的经验,腿抽筋、腰背痛就是缺钙了,可以炖骨头汤、炖猪手、鸡爪来补钙。一方面是因为骨头是钙质最丰富的来源,认为把骨头炖烂了、吃到肚子里就相当于补钙了;另一方面是祖国传统医学讲究“吃什么,补什么”,腿脚抽筋就需要吃一些动物的脚来补一补。其实,这种传统的说法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事实上,动物体的骨骼中虽然含有丰富的钙,但是其最难分解的也是骨骼,将骨头敲碎熬汤或者将骨头炖酥,只能使骨髓溶出更多些,而在骨骼中以结合状态为主要形式的钙质,即使在高温煅烧条件下也很难释放出单纯的钙离子。有些家庭还可能用加入一些食醋等方法以帮助钙质的溶解,这种做法的效果也很有限。有人曾经做过测定,一大碗猪骨汤中所含有的钙质仅为1.9毫克,如果要通过喝汤达到每日要求的1000毫克钙,差距显然太大了。当然,平常喝一些猪骨汤,对于促进食欲、增进健康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但由于其中含有较多的动物脂肪,汤中又需要加入很多的食盐来调节味道,长期大量食人此类汤品容易造成血脂紊乱、高血压,对健康不利。至于传统医学的“吃什么,补什么”的理论,至今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

  饮食补钙是最佳补钙方式

  目前,关于人们缺钙的宣传已经很多了,其中多数厂家的宣传广告传达的信息或暗示是:“现在全民缺钙,人人都应当补钙,可是食补不足以补充人体需要的钙质,因此必须通过吃钙保健品才能迅速补钙。只有保健品的钙质才是最容易吸收的钙,也是最好的钙。”许多人由于耳濡目染,对此信以为真。然而,根据科学研究,饮食中的钙质能够与膳食中磷、蛋白质相配合,增加肠钙的吸收率;进食行为本身也能刺激胃酸分泌,并协助分解钙质,促进吸收。膳食中尤其是奶制品中含有的乳糖、维生素D也可以帮助钙质吸收。而单纯的补钙制剂就不具备平衡膳食的种种好处,而且一次性摄入200毫克以上的钙质,肠钙的吸收率就可能下降。饮食补钙的另一点优势就是价格合理,一日三餐就可以解决缺钙的难题。因此,通过饮食补充钙质才是最佳方式。

  饮食补钙的优良方法

  通过饮食补钙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其关键之处在于合理的膳食结构。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来说,缺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任何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手段都需要由补钙来配合,因此需要多吃易吸收的富含钙、磷、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饮食。其中钙质的摄入来源应以奶制品、豆制品和海产品为主,奶制品是含钙最丰富的食品,蛋类、豆制品、海鲜类食品、某些绿叶菜也含有丰富的钙。

  饮食补钙应因人而异,例如按照奶制品的含钙量来计算,成年人每天喝500毫升新鲜牛奶即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就需要750毫升;而老年人和绝经期妇女则需要1000毫升才可能达到每日所需1000~1200毫克的钙质。然而,每天单靠牛奶来补充钙质不易被接受,成年人和老年人中又有很多由于乳糖酶相对缺乏而无法饮用奶制品的人,这就需要应用平衡膳食的方法,食物多样化,每天保证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的摄入,避免菜肴搭配和烹调方法的单调性,才有可能长期不懈地坚持补钙。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每日蛋白质总量不超过90克(特殊疾病或者营养不良的患者除外),优质蛋白应占50%以上。适当限制脂肪的摄入,每日脂肪总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炒菜使用植物油,减少动物类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避免蔬菜、谷物中所含植酸与草酸对钙质吸收的影响,采用正确的烹调方法,促进钙磷的吸收。如果因为个人原因,例如无法饮用奶制品,膳食中确实无法补充足够的钙质,就应当加用钙制剂以满足身体的需要。

(实习编辑:陈静梅)

2007-10-28 21:59:00浏览3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科普

陈慧敏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补钙的误区
补钙的误区一般包括盲目补钙、过度补钙、忽视饮食中的钙来源、只在睡觉前补钙、错误服用维生素D等。1、盲目补钙如果患者身体没有出现缺钙的情况,一般不需要补钙,盲目地进行补钙,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钙元素过量,容易引起高钙血症,还可能会增加患有肾结石的风险。2、过度补钙如果身体出现缺钙的情况,可以通过食物来进行补充,多吃一些含钙量比较高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同时还可以多到户外晒太阳,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如果通过食物补钙效果不好,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片进行补钙,如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片等。3、忽视饮食中的钙来源许多人忽略了从天然食物中获取充足的钙质,如牛奶、奶酪、绿叶蔬菜、豆类等。这些食物不仅提供高质量的钙质,而且还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消化系统功能。所以要注意均衡膳食。4、只在睡觉前补钙虽然钙吸收的最佳时间是夜间,但并不意味着只能在睡前补钙。事实上,在白天适当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者药物,如鸡蛋、牛奶等,也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并且不会影响睡眠质量。5、错误服用维生素D如果身体出现缺乏维生素D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进行治疗,但是服用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医嘱,避免私自盲目服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除此之外,还可能有服用过量、服用时间不当等误区。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同时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徐文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糖尿病病友吃10种升糖慢的水果有哪些
临床上并没有明确说明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的10种升糖速度较慢的水果。但常见的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有苹果、樱桃、柚子、雪莲果、番石榴等。1.苹果:苹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维生素A、维生素E、钾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缓解饥饿、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辅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情况的发生。2.樱桃:樱桃中含有的铁元素较为丰富,可促进血红蛋白再生,起到补气养虚的效果。此外还富含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3.柚子:柚子属于低热量高纤维的水果,其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以及类胰岛素等成分,能够有效帮助人体吸收钙、镁、磷等矿物质,从而减少体内脂肪堆积的现象发生。4.雪莲果:雪莲果是一种低能量密度的食物,其含糖量相对较低,同时含有较高的水分及各种维生素、矿物质,不仅有利于控制体重,还可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5.番石榴:番石榴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同时还包含着抗氧化剂,如番茄黄素、单宁酸等活性成分,适当摄入后不仅可以给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而且不会导致体内的血糖值升高。除此之外,香蕉、桃子、火龙果、猕猴桃、柠檬、草莓等水果均比较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些水果都属于升糖指数偏低的水果,但如果大量进食也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因此不建议一次进食太多。另外如果正处于血糖上升期,则应避免进食含糖量高的水果,以免加重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