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杂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杂志

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悲剧

举报/反馈
2007-10-28 09:08:00《家庭用药》

  也许您刚发现自己患有2型糖尿病,面对林林总总的降糖药物还有很多困惑;也许您是刚刚开始服用某种降糖药,对它的性能和疗效还不甚了解;也许您在服用降糖药时经常发生心慌、手抖、出汗、饥饿感而没有警觉到自己已处于很危险的状态。请看一下李局长的悲剧,或许会对刚得糖尿病的您有一点启示。

  76岁的李局长退休后身体一直不错,但最近几个月体重减轻了几千克,子女们都劝他去医院做一次体检,结果查出空腹血糖7.8毫摩尔/升(正常值4.1~6.1毫摩尔/升),除血糖稍高一点外没有什么不正常,负责体检的医生认为老李得了糖尿病,出于好心给老李开了消渴丸,让其回去每次服6粒,一日服3次。老李获悉自己得了糖尿病,非常重视,回家后严格控制饮食,按时服消渴丸。第二天夜里,他大汗淋漓,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昏迷不醒。等到救护车来时已过去一个半小时。在救护车上,急救人员给他测血糖仅有0.9毫摩尔/升,推了一支葡萄糖液也没有醒过来,虽然医生给老李继续输注了大量的葡萄糖,且不再用任何降糖药,血糖也恢复了正常,但老李从此再也没有醒过来,成了植物人。像老李这样的轻度高血糖,首次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因治疗不当导致低血糖植物人的悲剧屡屡发生。究其原因都是由于非糖尿病专业医生,对口服降糖药一知半解、选药不当,酿成了不该发生的悲剧。

  国外很多研究报告显示,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小医院非糖尿病专业医生治疗后引起的严重低血糖很多,由此建议初次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到大医院糖尿病研究的专业机构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到中小医院继续治疗随访。

  先行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

  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不要盲目接受药物治疗。须知低血糖的危害要远远超过轻度高血糖。正确的治疗程序是:刚诊断时不急于用药,先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2~4周,如血糖不降,再考虑选用那些单用时只降高血糖而不引起低血糖的药物,包括二甲双胍、拜唐苹、文迪雅等。要尽量避免那些会引起严重低血糖的药物,如优降糖(消渴丸中就含有优降糖)。当必须要用时,也要从小剂量(优降糖半片/日,消渴丸3粒/日)开始,并经常检测血糖,以防发生低血糖反应。

  降糖药的主要原则

  1消瘦或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胰岛素促分泌剂,如磺脲类。

  2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胰岛素增敏剂,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

  3餐后高血糖且空腹血糖升高不明显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瑞格列奈。

  4当初诊空腹血糖超过12毫摩尔/升时,应先用胰岛素治疗3~6个月,再换用口服降糖药,这样利于糖尿病病情恢复。

  降糖药的联合应用

  每个患者应该用什么药还要结合每个患者不同的自身情况。也许您发现自己血糖比较高,只服用一种降糖药不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这时就需要同时服用2种或2种以上的降糖药物。应注意选择不同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组合搭配在一起,如双胍类+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单一用药的剂量进而减轻不良反应,而且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又可以协同作用将血糖控制平稳。联合用药的病人更要警惕低血糖。

  按时服药用餐定期监测血糖

  相信您现在对目前三类主要的降糖药物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值得引起您注意的是:无论您服用哪种药物,都一定要按时服药和用餐。如果忘记服药,就会引起高血糖;如果吃了药却没有按时进食,就可能引起低血糖。这两种情况如果长期交替发生,就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此外,您还应该定期到医院复查血糖,以便医生根据您每个时期的不同情况及时地调整药物和剂量。只要您选择了合适的药物,坚持饮食、运动、药物综合治疗,并经常和医生保持联系,持续稳定地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0毫摩尔/升、餐后血糖控制在8.0毫摩尔/升以下的目标就一定能够达到,您就会感到2型糖尿病并不像您想象的那么可怕!

 

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悲剧

(实习编辑:宫锦汝)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