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网友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于白血病。今天我们好好聊聊再生障碍性贫血。
2021-04-01慢粒即“慢性髓性白血病”或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血液和骨髓癌症。慢粒日益年轻化,慢粒规范化治疗是慢粒疾病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016-09-26专家表示,再生障碍性贫血,简单来说就是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再生出现了造血的障碍,进而导致贫血,或者不能造出红细胞(纯红再障),这类疾病这并非不治之症,即使骨髓移植无法配型成功,也可通过免疫治疗等方式,有不少病人是可以取得长期缓解或治愈的,切勿乱使用偏方,“以毒攻毒”的想法更是荒唐。
2016-01-12笑林因急性白血病去世,“笑林广播电台”也从此绝响。长期以来,老年白血病患者的疗效不甚满意,缓解率和五年存活率均相对较低。防治白血病,首先要远离五大致病因素。
2015-03-25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是一种骨髓造血系统的疾病,表现为造血功能异常,可以说是急性血癌的前驱病变。早期症状最常见的为贫血,通常会有疲劳、倦怠、虚弱、头晕、胸闷易喘、运动后容易累、精神不容易集中等表现。
2014-10-23实际上,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可以分化形成巨核细胞,而本文研究者也首次发现造血干细胞可以直接被巨核细胞所控制,即母体细胞会被子代细胞所控制;研究者Meng Zhao博士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巨核细胞或许可以被应用于临床中来促进成体干细胞进行细胞再生,并且扩大细胞的培养来用于进行成体干细胞的移植。
2014-10-22白血病的治疗从最初的单纯化疗到清髓移植、非清髓移植,再到今天的微移植,经历了由治疗剂量和强度及毒副反应从小到大,再到更大,直至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低强度和毒性的过程。
2014-08-11正常儿童具有造血骨髓容量相对多于成人,而且儿童的骨髓造血功能代偿能力也比成人强,由此形成了儿童再障患者不同于成人患者的特点。
2013-04-09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牙龈非常容易出血,而且还会伴有牙龈肿胀和糜烂,如果护理不妥,就会累及肺脏感染。那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牙龈出血该怎么处理呢?
2013-04-09铁的丢失过多:最常见的丢失现象是慢性失血性疾病造成的。正常情况下每毫升血液中含有约0 . 5 毫克铁。当患者患有慢性失血性疾病(如钩虫病、溃疡病、痔疮、胃肠道息肉及妇女长期月经过多、胃肠道恶性肿瘤等)时,就等于是在持续性丢失铁。
2013-04-08中医教授通知咱们,再障贫血患者一日三餐应注重忌口!忌口要谨遵医嘱,不是盲意图。为了操控病况的发生,饮食上要防止辛辣、影响、生冷、过硬的食物。尤其要禁食海鲜产物。
2013-03-11血液疾病有好多没有明确的病因,但还是考虑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化学原料、辐射、病毒及遗传因素等。提到化学原料,任何颜料里面都会有不等量的化学物品,虽然现在好多高声宣传着什么纯天然染料等等,但据科学家分析,绝对非化学的染料不存在。
2012-12-10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这主要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的组织及器官产生一些毒副作用。相比较而言,人体内的血液成份及造血器官对各种药物的作用较为敏感,所以导致了临床上常常能够见到各种药物性血液病的发生。
2012-09-04白血病引起发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感染,其次就是化疗药物的应用,白细胞被破坏,也会引起发热,但此类发热体温大多在38.0℃以下。
2012-08-15急性白血病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因此了解青少年患上急性白血病的表现有哪些很重要。专家介绍青少年患上急性白血病的表现有:出血、发热、贫血、起病突然、肝脾肿大等。
2012-07-24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征候群。目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方法有多种,其实并不是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功效,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体质的不同,所以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也各异,但一定要有针对性,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012-07-19白血病患者的出血部位甚为广泛,几乎人体所有的部位都可以发生出血,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患者。
2012-03-13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红细胞减少引发贫血,血小板减少引发出血,白细胞少引发感染。然而紫癜通常只是单纯性血小板的减低。
2012-02-24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后,同时也要做各个方面的护理,这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2012-02-23从临床上来看,大多数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都是出血;贫血是常见的再障的并发症之一;出血容易导致病人感染,引起更多的并发症。
2012-02-02再障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预防感染和出血,饮食上要注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过冷的食物。
2012-01-19再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一定要注意食用富有高蛋白的食物,还要多吃含有维生素多的水果和蔬菜,病症非常容易发生感染,所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2012-01-15要早起发现再障,首先大家要清楚哪些人群是患再障的高位人群,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其次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有利于排查病因。
2012-01-12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不同于白血病,虽然二者本质上有大的区别,但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良性病症,而白血病属于恶性病症,是一种癌症。
2012-01-06再障患者日常护理要注意预防感染和出血,以休息为主,病情危重时绝对卧床休息,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
2011-12-26再障的早期症状包括贫血、容易受感染以及出血症状。
2011-12-20骨髓增生异常患者除了坚持规律治疗外,平时可多吃些鸡蛋,鱼类登海鲜产品,并且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
2011-12-16检验骨髓纤维化,除了血液检验之外,还有肝、脾穿刺检验以及X线检验。
2011-12-16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一旦出现了休克症状就要及时采取应急的措施,对于有抽搐症状的患者,要用拇指按压患者中穴、合谷穴,有时能使病人清醒。
2011-12-14有过输血病史,或者是有妊娠反应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是不能够进行输血的,而且年老体弱及婴幼儿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也不能进行。
2011-12-14再障急症的三大表现包括贫血、感染和出血。
2011-12-12某些药物剂量过大或长期使用会引起再障,主要包括化学毒物、抗肿瘤药物和其他毒性药物。青霉素、四环素、有机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磺胺、保泰松、阿斯匹林、扑热息痛、利眠宁等药物也可引起再障。
2011-12-08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科学的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消除不利的因素,进而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2011-12-02根据再障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病症。急性型再障发病快,病情进行速度,不易控制;慢性型再障,相对于急性病症发病较为缓慢,病情较轻。
2011-11-24纯红再障贫血临床表现为贫血症状,无出血、无发热、无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红细胞压积较正常减少等。
2011-11-22骨髓增生异常的患者平时可多吃些鸡蛋,鱼类登海鲜产品,并且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
2011-11-22骨髓纤维化需要做的检查包括血象、骨髓涂片及活检、组织化学检查等。
2011-11-18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体制较弱,发病比较急促,所以作为患者家属以及主治医生,要多做好严格的看护工作,如果出现紧急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切不可贻误最佳治疗时机而导致病情加重,以免危及生命健康。
2011-11-16一个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母体,其机体处于一种持续的代谢消耗状态。加之化疗药物对心、肝、肾、胃、肠等器官的毒性作用,其机体很难再承担孕育的重任。
2011-11-02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可以进行体育运动的,但也要适当把握,切不可过激过量运动,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免疫力,也对病情的治疗是非常不利的。
2011-10-31如果患者的血红蛋白发展的速度较为迅速,而且患者的网织红细胞还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发展都比较急即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011-10-25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白血病种类。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通过血液测试进行早期诊断,然而却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统计显示,大约半数该病患者会过早死亡。
2011-10-19再生障碍性贫血症做出正确的选择才会对自己的治疗更有帮助,治疗起来才会更快。
2011-10-19在社会不断进展的今天,这种病已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下面为大家介绍大黄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些作用。
2011-10-13急性白血病如何预防?其预后如何?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预防的措施以及预后的情况。
2011-10-09慢性白血病患者在摄取营养和用餐方面应注意摄入高蛋白、多进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多摄入含铁质丰富的食物等。尤其是进行化疗期间患者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应注意菜肴的色香味型,以引起患者的食欲。
2011-09-22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包括注意做好心理护理、注意做好心理护理、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等等。
2011-09-20虽然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在治疗期间,白血病患者仍需要注意预防感冒、合理搭配营养等等。
2011-09-16脑膜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有颅血压增高、下丘脑综合征等。医专家认为脑白则需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症治疗。
2011-09-14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急促,病情严重,以出血与易感染为主要症状表现,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缓慢,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贫血。
2011-09-12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免疫力低下进而引发骨髓造血干细胞缺陷的疾病,该病主要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具有起病缓急、发展迅速等特点,临床上将本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2011-09-07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对于急性再障来说病情较为缓和,病情进展缓慢,需要长期护理配合治疗,这样才能缓解病痛,进而治愈。
2011-09-0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点是粒系(包括已成熟的和幼稚阶段的粒细胞)产生过多。
2011-09-02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一种贫血病而已,平时多注意补充营养就没事了,该病与其他贫血型疾病的不同之处就在与伴有严重型的并发症。
2011-08-31急性白血病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由于急性白血病前期难以发现,发病时破坏力大。所以往往造成病人在短期内就出现一系列的身体器官病变。
2011-08-29随着目前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已经不再是困难,只要在查明病因的前提下,对症治疗,因病施药,并长期坚持下去,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效果的。
2011-08-26环孢素的主要作用是转化体内各个器官发挥功效的利用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术后服用环孢素剂量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差异:部分患者出现环孢素中毒,部分患者发生排斥反应。
2011-08-24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造血功能衰竭而引发的血液型疾病,牙龈出血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么?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下,以供详细了解。
2011-08-22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症。
2011-08-19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现象,治疗起来比较容易,经过长时间的治疗,病情很快得到好转。但在康复期间,患者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性,以免导致病情再次复发。
2011-08-17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非常常见的慢性白血病之一,它具有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治疗起来相对容易的特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症状都有哪些?
2011-08-15要想较好的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其诊断病情是关键,查明导致该病发生的病因,才能行之有效,及早康复,此外,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不可滥用药物,以免扰乱诊断的正确性。
2011-08-12大黄是一种中草药植物,其味苦性寒,有泻热毒,破积滞,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行瘀血之功,可荡涤肠胃,安和五脏,能攻善守,补泻两用。
2011-08-10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不过人们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了解得并不多,大家在平常情况下只是对白血病的泛称有所了解。
2011-08-08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种病因复杂,且易受到感染而出血的造血功能衰竭型血液病,在临床上,多数患者处于血小板数较低状况,以反复出血,重者甚至发生颅内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2011-08-05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发病和进展缓慢。最初只是皮肤或粘膜出血。因此,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不能引起足够重视。
2011-08-03白血病是一种发生于人体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它的分型较多,也这增加了白血病的治疗难度。根据白血病的细胞分化程度,白血病可以分为慢性白血病和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发病相对缓慢,不过对患者的影响却绝不能轻视
2011-08-01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于患者朋友们的身体有着很大的影响与危害性,专家提出:不只是治疗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日常护理对于病情的控制也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
2011-07-29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是指各种疾病和药物感染所导致人体造血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一般的主要表现为贫血。目前中西医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已经有很大的突破,疗效甚佳。
2011-07-27我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以常规的中医治疗方法,从治疗方法和效果上来看基本还是可以控制病情的,但是随着专家们进一步的研究,现在多数都采用中西结合来治疗此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周期长,患者及家属要有做长期打算的准备。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理工作也很重要,不要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
2011-07-20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贫血。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感染为特征。俗话说“是病三分治七分养”,所以其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
2011-07-18再生障碍性贫血又称为再障。它是一种常见的骨髓造血系统疾病。病人除有乏力、头昏、面色苍白等一般常见的贫血症状外,还常常会有齿龈出血、皮肤粘膜出血点、鼻出血或有其他内脏器官比如消化道等的出血,也容易出现发热等症状。通过外周血化验检查可以发现全血细胞或三系细胞减少,即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同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或者下降。骨髓检查显示造血细胞增生不良。引起再障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有化学物品、药物和电离辐射、免疫功能缺陷以及病毒感染等。药物毒性、药物过敏是引起再障的常见原因,尤以合霉素、氯霉素及退热镇痛
2011-06-20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在此我们分为两大类和几个要点来详细说明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需要注意的事项。
目前在我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以常规的中医治疗方法,从治疗方法和效果上来看基本还是可以控制病情的,但是随着专家们进一步的研究,现在多数都采用中西结合来治疗此病,从目前来看,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对于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而言,治疗只能延长生命而无法彻底治愈;但是由于后天因素获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一定的医疗手段,则可以彻底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一种血液类疾病,该类疾病的治疗对于常人看来是比较模糊地,因为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与其他治疗方法相同,除了有西医治疗方法以外,我们还有中医治疗方法,并且中医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众多疾病中,提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很多人都会望而生畏,因为在过去这种病很难医治,很多患者都因此病撒手人寰。但是在社会不断进展的今天,这种病已经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过程中需要服用的植物药。
急性再障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死亡率极高的特征。所以说良好的护理可以对病人的病情有良好的作用。且能较好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的抢救,延长时间,急性再障患者生命均有重要作用,以下是七点介绍急性再障的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2大类,一类是急性再障,另一类是慢性再障,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来2者是因为发病快慢所导致不同,同时2者在治疗上也有所不同,那么慢性再障治疗有哪些方法呢?下面就一起来看下吧。
再生障碍性贫血相信大家并不是很了解,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日常生活中由多种原因引起,且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其中青壮年较为常见。给广大患者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为了能更好的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首先患者应先进行正确的诊断,且根据医生的诊断介绍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药物感染、病毒感染常常是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见病因,其临床中以肝炎病毒为常见。再生障碍性贫血经常会继发于非甲非乙型肝炎,并且与甲型肝炎没有任何联系。经研究发现有些患者发病前都患有感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化学药物治疗、干扰素治疗、放射治疗、白细胞去除术、骨髓移植等。
中医认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属于“虚劳”、“积聚”、“血证”的范畴,主要是根据其临床体征和舌象决定。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monocyticleukaemia,CMML)既往被认为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一个亚型,近年来,因其兼有骨髓发育异常和骨髓增殖的特点,WHO造血和淋巴细胞肿瘤分类将CMML归属于一个新的独立病种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疾病。
2011-06-07 慢性白血病是一类进展较为缓慢的白血病,在身体状况好转康复后可以生育。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点是粒系(包括已成熟的和幼稚阶段的粒细胞)产生过多。在疾病早期,这些细胞尚具有分化的能力,且骨髓功能是正常的。本病常于数年内保持稳定,最后转变为恶性程度更高的疾病。本病患者以年龄在30~40岁间居多,20岁以下者罕见。临床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分期有以下几个。
白血病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可以分为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发病迅速,在短期就会引起造血干细胞癌变,它会给患者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急性白血病,比如病情的缓解以及康复时间表等等。
急性白血病作为白血病的一种,发病的情况比较紧急,所以治疗上面就比较困难。专家指出急性白血病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找到好的治疗方法。那么怎样治疗急性白血病比较好呢?相应的化疗就是不错的选择,他可以很快的控制癌细胞的扩散。
白血病也称为血癌,在过去很大长一段时间里,白血病被视为绝症。不过随着人们对白血病的了解的加深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白血病的治疗比过去要进步了许多。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一种主要手段,今天我们介绍一下急性白血商化疗前期的治疗。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2011-05-29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目前认为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所致的造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成熟和幼稚细胞有形态异常即病态造血。
2011-05-2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目前认为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异常所致的造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成熟和幼稚细胞有形态异常即病态造血。部分患者在经历一定时期的MDS后转化成为急性白血病;部分因感染、出血或其他原因死亡,病程中始终不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本病起病多隐袭,以男性中老年多见,约70%病例50岁以上。儿童少见,但近年青少年发病亦有增加。临床表现多样化,缺乏特殊表现,常以贫血、出血和感染就诊,部分病人可无症状,在体检过程中被发现。
慢性白血病是一类进展较为缓慢的白血病,在身体状况好转康复后可以生育。
关于再障输血治疗是治标还是治本这个问题人们一直争论不休,事实上输血只是取得暂时的疗效,不能作为再障治疗的最终手段。一般再障病人无明显贫血症状,其血红蛋白在6克/分升以上时是不考虑输血的。贫血病人输血,通常是在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考虑,或因贫血程度较为严重以及贫血病人在短时间内因其他疾患必须手术者,为抢救其生命,作为术前准备而输血。输血过多反而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输血还可带来一定的副反应,甚至有致命的危险。比如:发热和过敏反应;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反应;大量输血或输血速度过快引起心脏负荷过重而
2011-05-25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由于某些先天或后天原因引起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或衰竭,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全血细胞(指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从而出现贫血、出血、发热与感染,简称再障。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约占癌症总发病率的5%。在我国白血病发病率约为2。76/10万,接近于亚洲国家,但低于欧美,以急性白血病多见。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大剂量化疗,而绝大多数的化疗药物均缺乏选择性,在抑制和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正常细胞也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据统计,白血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感染和出血两大并发症,防止并发症是白血病治疗成功的关键,而良好的护理是白血病治疗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急性白血病与败血症有何区别: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者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发烧、贫血和出血,并伴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多发生于青少年和儿童。如果治疗不及时,常会在半年内死亡。慢性类白血病比较隐匿,起病后进展较慢,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或偶然情况下可以发现。主要症状是乏力、低烧、盗汗、消瘦、肝脾不适、胸骨疼痛等。后期可有贫血出现。病程往往超过一年,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白血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病毒感染、化学药物、免疫功能异常及遗传因素有关。
急性白血病通常病情恶化迅速,而且很容易导致肿瘤的产生。通常急性白血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在半年内就会死亡,因此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可怕之处还在于急性白血病有很多严重的并发症的产生,而且都会危及到生命。
急性白血病常进展迅速,其特点是由造血干细胞恶变而形成的一个原始细胞克隆取代了正常骨髓。急性白血病所表现的症状常是非特异性的(例如疲乏,发热,不适,体重减轻),这反映了正常造血功能衰竭。尽管粒细胞减少常导致严重的细菌感染;然而白血病发热原因常难查明。贫血常是白血病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自觉虚弱无力、多汗。容易感觉气促、心跳加快,但需排除因其他原因,如痔疮、消化道出血、月经量过多等失血所引起的贫血及偏食等原因引起的营养缺乏性贫血等;半数以上的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多数为反复不规则的发热。
2011-05-19 白血病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等特征。中医学对急性白血病的研究已开展数十年,其认识争议也颇多。尽管如此,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具有其独特优势。
急性白血病大都起病,症状明显。除了血象及髓象明显异常外,多伴有以下六大症状。
中医治疗法成了现代急性再障治疗重要手段之一,其独特的治疗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医学专家接受和青睐。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在确诊的基础上,按急性再障、慢性再障分型论治。
2011-05-16急性白血病的浸润症状在医学上常见的有发热、出血、贫血等几方面,不少白血病患者因为缺乏这方面相关知识,发现后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从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下面不和大家谈谈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浸润表现有哪些。
贫血(Anemia)是由多种病因通过不同发病过程,而引起共同病理情况,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朋胞题压积低于正常值而言,其中以血红蛋白浓度要重要。如果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110g/L,即为贫血。贫血是血液系统疾病中很常见表现,同时也常发生于其他器官、系统的疾病,因贫血本身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又常兼有原发病表现,致使因果难辨,容易造成诊断疏漏。
中医认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属于“虚劳”、“积聚”、“血证”的范畴,主要是根据其临床体征和舌象决定。
急性再障也被称为重型再障I型,根据此标准诊断为再障后,再进一步分析为急性再障还是慢性再障。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在我国较少见,且多见于老年男性。慢淋起病较为缓慢,常拖延数月或数年来就诊。全病程可分无症状或有症状两个阶段。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脏器。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
急性再障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死亡率极高的特征。所以说良好的护理可以对病人的病情有良好的作用。且能较好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的抢救,延长时间,急性再障患者生命均有重要作用,以下是七点介绍急性再障的护理。
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方法主要有化疗、骨髓移植、中医药,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化疗见效快,副作用较大;骨髓移植花费高昂,风险较大;中医药见效相对缓慢,但是可以全面调理而且副作用小,痛苦少,花费少。通过医学界大量实践观察,认为中西医结合(化疗+中药)的方法较为理想,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的优势。
中医认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发生病因病机多与七情内伤,饮食失调,劳倦过度所等有关。本病多为痰瘀所致,辨证的关键在于分清是寒痰,还是热痰及瘀之虚实。该病的具体中医治疗还需通过专业的中医辨证方能施治。
对于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而言,治疗只能延长生命而无法彻底治愈;但是由于后天因素获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一定的医疗手段,则可以彻底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又称为再障。它是一种常见的骨髓造血系统疾病。病人除有乏力、头昏、面色苍白等一般常见的贫血症状外,还常常会有齿龈出血、皮肤粘膜出血点、鼻出血或有其他内脏器官比如消化道等的出血,也容易出现发热等症状。
2011-05-12白血病的种类较多,最常见的就是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各种类型的白血病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都是非常严重的,所以如何科学地对白血病进行治疗就尤为关键。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急性白血病的用药需知。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化学药物治疗、干扰素治疗、放射治疗、白细胞去除术、骨髓移植等。
不论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还是其他疾病,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而在疾病的治疗中,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断定和指导作用。那么,对已再生障碍性贫血来说,该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什么呢?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与其他癌症一样,白血病给患者造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每年都有大量的白血病患者因病而失去宝贵的生命。白血病根据类型可以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今天我们来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一下慢性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恶性疾病,白血病的分型较多,通常我们根据病程急缓程度,我们把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的病程更快,一旦恶化,危及生命。今天我们请来专家为大家解析急性白血病的症状有哪些。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比较严重的一种血液疾病,也被称为是慢性再障疾病,该疾病的缓急是与造血功能受到损伤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女性如果患有慢性再障贫血可以怀孕吗?
白血病的种类很多,根据细胞分化程度的不同,我们把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慢性白血病,到底什么是慢性白血病,它会给患者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对慢性白血病多一些了解。
慢性再障疾病是再生障碍贫血的简称,该疾病在临床上有急慢性之分,该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病原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造血衰竭、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以及全身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综合征疾病,在临床上慢性再障的症状也比较多。
临床上出血是慢性再障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往往该疾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那么早期慢性再障出血怎么办?
对于慢性再障疾病患者来说,要非常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出血情况,如果出血了牙龈出血、眼底出血甚至皮肤黏膜出血都要立刻进行止血处理,不然会对我们身体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那么慢性再障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慢性再障贫血疾病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简称,该疾病主要是由于造血功能衰竭所导致的一类贫血疾病,慢性再障疾病主要以全血细胞减少为最明显的特点,而且在临床上患者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贫血、出血以及感染症状。
慢性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时都会出现在一些茫然,用于慢性白血病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随着病情的发展,治疗的方向也变的越来越不明确。为此医学专有指出,慢性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时一定要给自己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且严格执行治疗手段。
慢性白血病您知道吗?对于慢性白血病您了解多少呢。对于慢性白血病可能不想我们提及白血病那样了解的更多。如果您并不是很了解有关慢性白血病的话,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下面我们来一同了解一些有关于慢性白血病治疗方法。让自己对于慢性白血病的症状有一定的了解。作为我们对病症了解的贮备常识吧。
急性白血病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有了明显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骨髓产生血细胞取决于有足够数量机能正常的干细胞,干细胞必须能反复自我增殖更新以保持其恒定数量,同时又能向粒、红、巨核细胞各系统分化,从而不断形成大量成熟血细胞。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伴有获得性染色体异常的多能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变而引起的一种细胞株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具有“费城染色体”(Ph 染色体),每个有核细胞内都有染色体存在Ph染色体,是由于第22号染色体断裂造成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的第9号染色体和第22号染色体上有一段交叉互换。第9号染色体的断裂和“ABL”基因相关第22号染色体的断裂和“ BCR”基因相关。
再障应视为内科急症,尤其是重型再障,必须立即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应用免疫抑制剂是治疗重型再障的两种有明确疗效的治疗方法,应尽早采用。
急性白血病治疗指南主要有那些啊?急性白血病治疗指南有用吗?急性白血病治疗指南在那里有啊?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主要症状:发热,贫血,出血,白血病细胞的浸润症状。
再障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全血细胞减少综合征,AA患儿临床主要症状是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三系血细胞同时减少。
据统计数据显示,生物疗法对苯中毒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愈率高达100%,而对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改善也是非常明显的。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一种进行性的肿瘤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瘤和一株完整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IgA,IgD或IgE)或Bence Jones蛋白质(游离的单克隆性κ或γ轻链)过度增生。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而且对细菌性感染的易感性增高,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发病率估计为2~3/10万,男女比例为1.6:1,大多患者年龄>40岁.黑人患者是白人的2倍。
多发性骨髓瘤又称浆细胞瘤,是单克隆浆细胞缓慢增长的恶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骨髓细胞浸润骨骼,尤其侵犯造血活跃的红随骨骼。本病临床复杂、多样,病情变化较快,护理上相对有一定的难度。结合此病的临床表现,及临床遇到的问题,对本病的护理有如下体会:
多发性骨髓瘤在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具体病因不十分清楚,但有许多危险因素需要预防。以降低发病率。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一种进行性的肿瘤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瘤和一株完整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IgA,IgD或IgE)或Bence Jones蛋白质(游离的单克隆性或轻链)过度增生。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临床治疗,西医方面主要是化疗,干扰素以及骨髓移植,在进行化疗的时候需要多注意,否则会出现化疗失败或者是化疗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出现。
骨髓瘤(又称浆细胞瘤)是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之分,以后者多见。多发性骨髓瘤又称细胞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由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发生恶变,大量单克隆的恶性浆细胞增生引起易累及软组织,晚期可有广泛性转移,但少有肺转移。较多见于脊,占脊柱原发肿瘤的10%,以腰椎部多见。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与女性之比约2∶1。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椎、肋骨、颅骨、胸骨等。
寒冷已然逝去,暖春悄然走近人们生活。再生障碍性贫血(即再障)的春季护理成为再障患者朋友们关注的热点。很多再障患者面对这样的防护,没什么明确的意识,感觉会有点无所适从。智魁血液病医院血液科专家提醒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做好春季护理,在天气急骤变化的时候提高免疫力,谨防感冒。治疗再障贫血的专家袁大夫给出下面几点再障护理的建议,希望对再障患者朋友们有所裨益:
再障应视为内科急症,尤其是重型再障,必须立即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应用免疫抑制剂是治疗重型再障的两种有明确疗效的治疗方法,应尽早采用。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缓慢,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出血多限于皮肤黏膜,切不严重,可并发感染,但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病程多在4年以上,甚至可长达10年之久。若治疗得当,坚持不懈,大多可治愈,但也有病人迁延多年不愈。少数病人可急性发作,病情急转直下,常与感染有关。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一种进行性的肿瘤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瘤和一株完整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IgA,IgD或IgE)或Bence Jones蛋白质(游离的单克隆性κ或γ轻链)过度增生。多发性骨髓瘤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而且对细菌性感染的易感性增高,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抑.发病率估计为2~3/10万,男女比例为1.6:1,大多患者年龄>40岁.黑人患者是白人的2倍。
孕妇易患贫血,尤其以患缺铁性贫血为见,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对较少,那么,孕妇患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该终止妊娠还是该继续妊娠呢?
妊娠可使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恶化导致妊娠失败或母婴高病死率。笔者分析、总结了收治的7例妊娠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的护理,提出:为使妊娠合并再障孕妇安全渡过妊娠期,提高成功生育比例,产前护理计划中应以预防各种并发症,降低各项危险因素为主要护理目标。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贫血。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感染为特征。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患者的自我护理也很重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感染为特征。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患者的自我护理也很重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机制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出现以全血细胞(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理变化主要为红骨髓的脂肪化,也就是说原来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被脂肪所取代,取代的数量越大则贫血越严重。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骨髓造血组织显着减少,引起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一类贫血。再障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点,即外周血液中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均明显减少,临床上常出现较重的贫血、感染和出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可由于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对骨髓毒性作用所引起。因此在有关的工农业生产中,要严格执行劳动防护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有害的化学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周围环境。本病患者机体抵抗力较低,因此要重视个人和环境的清洁卫生。一旦感染发生,应及早到医院诊治。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缓慢,以出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出血多限于皮肤粘膜,且不严重;可并发感染,但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若治疗得当,坚持不懈,不少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以至痊愈,但也有部分病人迁延多年不愈,甚至病程长达数十年,少数到后期出现急性再障的临床表现,称为慢性再障急变型。
急性再障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优良的护理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且能较好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抢救病人,延长 急性再障患者生命均有重要作用,以下是急性再障的护理措施:
再障患的牙龈不仅容易出血,还常伴随着牙龈肿胀和糜烂,护理不妥,会累及肺脏感染。护理牙龈出血主要有 3 项措施。
某些感染性疾病可以继发再障。目前研究表明病毒感染与再障发病有密切关系,最常见的是肝炎病毒,监床发现再障多发于非甲非乙型肝炎,而与甲型肝炎无关。有些再障患者发病前有感冒史,说明部分再障可继发于普通感冒之后。
强调饮食卫生至关重要,注意饮食宜清淡,勿辛辣食品,加强饮食营养,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可适当食用大枣山药粥,甲鱼汤,排骨汤等;有出血倾向者,宜进食无渣半流食。
一是药物。临床上常见到使用氯霉素、抗甲状腺药或抗结核药后出现的再障患者。其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氯霉素是药物引起再障中最多见的病因,这与该药物的滥用有关。甚至有的人十几年前用过氯霉素,十几年后查出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国内有调查显示,半年内有服用氯霉素者发生再障的危险性比其他人高出33倍。除此之外,不按医嘱服药、自行购买滥用相关药物或在必要用药时不按时监测血常规则风险更大。
是由药物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征,是药物诱发血液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其病死率可达50%。据统计,可致再障的药物不下60种,其中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有机砷、环磷酰胺、白消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消炎痛、硫唑嘌呤、甲磺丁脲、氯磺丙脲等是引发再障的常见药物。这些药物引发再障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剂量用药,这种剂量相关性再障是可逆的,死亡率低;另一种则是与剂量无关的人体特异性反应,虽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如氯霉素引起的再障最为严重。有报道称氯霉素滴眼剂也可引起再障,值得人们
2010-12-10MDS属中医“虚劳”、“血证”、“内伤发热”、“瘀证”及“症积”范畴。本病以肝郁、脾虚、肾亏为本,气血阴阳亏虚为先,肝郁气滞,继则邪毒内壅,气血滞行,终致虚实夹杂。与遗传、体质、环境、外感、饮食劳倦、情绪等因素有关。
2010-12-071、预防感染应注意饮食及环境卫生,重型再障保护性隔离;避免出血,防止外伤及剧烈活动;杜绝接触危险因素,包括对骨髓有损伤作用和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必要的心理护理。
2010-12-05研究认为,雄性激素能作用于肾和肾外组织,使其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加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造血干细胞的作用,能激发处于休止期的多能干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而产生红系定向干细胞;可促进红系定向干细胞)、单定向干细胞向成熟分化,间接作用于骨髓造血机能。同时,它也能直接刺激骨髓造血机能。临床上,雄性激素类药物对骨髓造血组织减少较轻、进展较慢的再障病例疗效较好,对儿童的疗效优于成人,而对骨髓造血组织严重减少者一般无效。
2010-12-04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致全血细胞减少(包括Hb、WBC、PLT)的一组综合病症。其发病机制为某些理化及病毒等因素引起造血干细胞受损、骨髓微环境缺陷及免疫功能失调。其主要病理变化为红髓脂肪化。临床根据发病缓急、病情轻重、血象减低及骨髓损伤的程度等将本病分为急性再障(又称重型再障)和慢性再障。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年发病率为0.72/10万, 其中急性再障为0.11/10万, 慢性再障为0.60/10万。急性再障自然病程多于1年内死亡; 慢性再障经中西医
2010-12-03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一种恶性的常见血液病,尤其是急性再障,发病急、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治疗或仅采用一般性治疗多数在一年内死亡。可是您也许不知道,十几年前滴了氯霉素眼药水,十几年后可能会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
2010-12-03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披露, 在那些接受免疫抑制疗法的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种骨髓无法产生血细胞的疾病)的患者中,其端粒的长度(它是染色体生物老化标记)与治疗的反应无关,但却与较高的疾病复发率(重新回到血细胞计数低的状态)及较低的总体存活率有关。
2010-12-02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病因治疗、支持疗法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各种措施。慢性型一般以雄激素为主,辅以其他综合治疗,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满意疗效,不少病例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但血小板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临床无出血表现,可恢复轻工作。急性型预后差,上述治疗常无效,诊断一旦确立宜及早选用骨髓移植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
2010-12-02正常成人血红蛋白量男性为12—16克/100毫升,女性为11—15克/100毫升;红细胞数男性为400一550万/立方毫米,女性为350—500万/立方毫米。凡低于以上指标的即是贫血。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伴有头昏、乏力、心悸、气急等症状。
2010-12-02输血是治疗贫血最有效的方法吗?不是。输血是贫血的支持治疗中的一项措施,但输血只能作为对症治疗,不能代替贫血的特殊治疗,也不能作为贫血的有效疗法。
2010-11-27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贫血。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感染为特征。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患者的自我护理也很重要,可以通过以下以下的方法进行自我调理。
2010-11-26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免疫抑制治疗有效。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可分为重型(SAA)和非重型(NSAA)。临床一般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大类,后者是儿童较为多见的一类贫血,可见于小儿任何年龄阶段,尤多见于儿童期和青春期。
2010-11-25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一般疗法,药物治疗,其他疗法等几种,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程病情不同进行选择。
2010-11-24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伤以及免疫功能改变,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而出现的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再障合并妊娠在临床上是并不少见的。合并妊娠后,加重了母体负担,血液生理性稀释,从而使血色素、血小板、白细胞进一步下降。
2010-11-23中医认为,心、肝、脾、肺、肾等脏腑与血液的生成都有关系。饮食入胃,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其 中的“水谷之气”精微物质,通过“心生血”的作用,变成赤色的血液。“肾藏精、主骨、生髓”,“血为精所化”,说明肾、骨髓、血液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骨髓与造血有直接关系。骨髓藏于骨,又为肾所主,肾之功能强弱与否,可以影响骨髓生精造血。还认为:肝藏血,“以生气血”,能储藏食物中的精微物质,作为造血原料,说明肝也与造血有关。
2010-11-23古今中外,无论是贵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喜欢吃些玉米类食品的不乏其人,为此,先辈开发了许多种玉米的吃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饮食遗产。
2010-11-21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并积聚,分泌单克隆的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同时伴有广泛的溶骨病变或骨质疏松及贫血、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2010-11-20多发性骨髓瘤是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临床上多以骨破坏、骨痛为首发表现,常出现骨病变,甚至成为主要临床问题。化疗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手段,但是在临床上由于骨髓瘤多发于脊柱、骨盆及股骨等,易造成压缩性病理骨折及截瘫等,在这种情况下应进行手术治疗。
2010-11-19张先生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加点。近半年来自觉全身不适,经常出现腰背酸痛,以为是劳累过度所致,平时吃一点止痛药对付对付。近一个月来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腰椎压缩性骨折,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后改为口服药维持治疗。张先生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010-11-19多发性骨髓瘤的预警信号 对于大多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家人来说,多发性骨髓瘤的预警信号,是否能治疗全愈才是最关心的问题这一。那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预警信号。
2010-11-18MDS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各型间生存期差异较大。RA和RA-S患者生存期常>5年,CMML、RAEB和RAEB-T患者中数生存期常<1年。感染、出血及向AML转化为主要死亡原因。
2010-11-18多发性骨髓瘤是极易造成误诊漏诊的一种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一些症状,因为这些症状就是身体对你发出的小信号,提示你有可能患上了多发性骨髓瘤。
2010-11-17由于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如病态造血可有可无)、形态学技术的局限性,临床医师对MDS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MDS的误诊、漏诊屡见不鲜。目前治疗上尚缺乏有效的手段,总体疗效不佳,这些都是当前有待解决的难点。为此,应在以下方面加以重视。
2010-11-1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在质和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具体临床表现为贫血,可伴有感染或出血,部分病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少数患者可有胸骨压痛,肋骨或四肢关节痛。
2010-11-17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免疫抑制治疗有效。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可分为重型(SAA)和非重型(NSAA)。
2010-11-13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危害青、少、壮年身心健康的五脏六腑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症。在血液病中再障和白血病的死亡率占80%,急性再障和白血病的死亡率占95%,再障故有“软癌”之称。
2010-11-12从事放射工作者,必须严格操作规程,加强防护。而患者应尽可能减少放射诊断治疗次数,避免过多照射发生。
2010-11-11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恶性的常见血液病,尤其是急性再障,发病急、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治疗或仅采用一般性治疗多数在一年内死亡。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一些因素其实就是引发再障的原因,让我们结合中西医角度来观察一下。
2010-11-10由于中医“证”的概念比较笼统,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出现相同的“证”,因此如何辨治现代医学诊断明确的疾病,让中医的治法既符合辨证又能具有针对性的辨病治疗,是中医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针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发病机制,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观点,探讨中医治疗再障的各种方法及方药的作用机制。
2010-11-10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一种进行性的肿瘤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瘤和一株完整性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G,IgA,IgD或IgE)或Bence Jones蛋白质(游离的单克隆性κ或γ轻链)过度增生。
2010-11-10多发性骨髓瘤是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临床上多以骨破坏、骨痛为首发表现,常出现骨病变,甚至成为主要临床问题。化疗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手段,但是在临床上由于骨髓瘤多发于脊柱、骨盆及股骨等,易造成压缩性病理骨折及截瘫等,在这种情况下应进行手术治疗。
2010-11-09多发性骨髓瘤是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临床上多以骨破坏、骨痛为首发表现,常出现骨病变,甚至成为主要临床问题。化疗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手段,但是在临床上由于骨髓瘤多发于脊柱、骨盆及股骨等,易造成压缩性病理骨折及截瘫等,在这种情况下应进行手术治疗。
2010-11-08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骨髓中有大量的异常浆细胞增殖,引起溶骨性破坏,又因血清中出现大量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中出现本周氏蛋白,引起肾功能的损害,贫血、免疫功能异常。
2010-11-06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骨髓中有大量的异常浆细胞增殖,引起溶骨性破坏,又因血清中出现大量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中出现本周氏蛋白,引起肾功能的损害,贫血、免疫功能异常。
2010-11-05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率约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全身恶性肿瘤的1%。近年来,随着对MM 的发病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思路、 新方法相继出现。现将MM 的治疗新进展综述如下。
2010-11-04在临床工作中,骨穿检查常常被血液病患者或其家属拒绝,从而影响了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因为他们担心骨穿是抽骨髓,抽掉的是人体的精华,会大伤元气,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甚至是严重伤害。有些人把骨穿误解为腰穿,认为穿刺后,对大脑可能产生影响。这些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错误说法。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缺乏对骨穿必要的了解所引起的误解。
2010-11-03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主要危害青壮年并使之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症,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死亡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是公认的疑难病症之一。临床将1137例再障患者分为三种类型,采用五期疗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010-11-02MDS是一组后天异质性造血细胞发育异常的疾病。部分病人可以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MDS的预后,与年龄和体征,FAB分型,外周血象和骨髓象,染色体异常有关。
2010-11-02多发性骨髓瘤的预警信号 对于大多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家人来说,多发性骨髓瘤的预警信号,是否能治疗全愈才是最关心的问题这一。那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多发性骨髓瘤的预警信号。
2010-11-01“骨髓瘤”从字面上看是骨髓里产生的一种血细胞肿瘤,这种细胞叫“浆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即产生抗体的细胞。恶性的、癌变的浆细胞称为骨髓瘤细胞。这种病之所以叫做“多发性骨髓瘤”是因为它累及许多骨骼,形成病变。如果病变只有一处则称为“孤立性骨髓瘤”。骨髓瘤主要累及脊椎骨、头颅骨、骨盆骨、肋骨以及肩与臀关节的骨骼,前臂、小腿和手、足的骨骼通常不累及。
2010-11-01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系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临床表现以贫血、感染和出血为主要症状,呈现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减低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再障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其中慢性再障发病率为 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2010-11-01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因为发病率比较低,公众对它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其发病年龄大多在50-60岁之间,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临床表现比较多,约70%新诊断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约30%的患者血钙水平升高,50%的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另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更易感染。如中老年人出现持续不可解释的体重减轻、骨痛、骨质疏松、肾功能损害或者不明原因反复感染时,应警惕多发性骨髓瘤的侵袭,及时到正规医院血液科就诊。虽然目前医学上对大多数骨髓瘤还不能够彻底治愈,但是通过恰当的治疗,不少患者的生
2010-10-31近年来的研究指出约有80%的患者存在非整倍体骨髓瘤细胞群表达前B普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抗原(CMLLA)Ruiz Angulles报道2例多发性骨髓CALLA阳性细胞表达早期到晚期的B细胞相关抗原如HL-A-DRCD20CD21.以及OKT10表面免疫球蛋白;用直接骨髓标本和培养骨髓标本研究发现骨髓瘤患者前B恶性肿瘤细胞群共同表达胞浆µCMLLA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和浆细胞抗原(PCA-2PC-1)重链和轻链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证实这些细胞的单克隆性经免疫表型及标记指数双
2010-10-30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是一类疾病:骨髓中恶性细胞克隆形成并持续存在,产生的血细胞不能发育成熟从而导致:1.外周血细胞水平异常低下(细胞减少症)2.血细胞功能和形态异常(发育不良)3.恶性克隆中可能存在细胞遗传学异常,恶性克隆细胞逐渐取代正常造血。
2010-10-29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症。再障一般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发热(高烧或低烧),并伴有走路乏力,头晕等症状。临床需与这些疾病相鉴别。
2010-10-29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贫血。其特点是贫血显著,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骨髓中红细胞系统极度减少,而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统增生正常。纯红再障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先天性病因不明,多见婴儿,且多于6个月内发病。获得性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
2010-10-27正常儿童具有造血骨髓容量相对多于成人,而且儿童的骨髓造血功能代偿能力也比成人强,由此形成了儿童再障患者不同于成人患者的特点。再障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全血细胞减少综合征,AA患儿临床主要症状是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三系血细胞同时减少。
2010-10-27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种少见的、严重的、病因及其病理机制不十分明确、其急性病例病死率较高的血液系统疾病。由于再障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工业的日益发达、环境污染的加重,再障的发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因此国内外血液学工作者对再障的发病率、地区分布、性别和年龄差别及其可能的发病诱发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2010-10-26糖皮质激素(简称皮质激素)是治疗各种疾病尤其是血液病常见药之一。但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会出现各种副作用。使用中应注意扬长避短,既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又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
2010-10-23 中成药在贫血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如辨证准确后使用,确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且服用方便,吸收较好,很受患者的欢迎,但如果不辨证,看见“补血”的字样就盲目服用,也会出现一些不适甚至副作用。为此,我们结合临床将贫血分为5个证型,然后分别阐述相对应的常用中成药辨证治疗,以期能对广大患者及家属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骨髓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致使红骨髓被脂肪替代,造血功能部分或全部衰竭的一组综合症。由于骨髓造血障碍直接导致三系血细胞减少,也会因此带来很多的异常症状,如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出血倾向甚至出血后难以止血等等。
2010-10-22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2010-10-22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衰竭所致,这是一类严重的贫血症,目前多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可望取得较好的疗效。
再障治疗困难,预后差,预防本病的发生十分重要。对继发性患者来说,关键是剔除导致再障的病因。病毒感染与再障发病有密切关系,最常见的是肝炎病毒。再障多继发于非甲非乙型肝炎,而与甲型肝炎无联系。临床发现有些再障患者发病前有感冒病史,说明部分再障可继发于普通感冒之后。
2010-10-21临床以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出血倾向、肾功能损害、反复感染和免疫球蛋白异常为特征。该病好发年龄为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属于中医“虚劳”范畴。骨关节、腰背疼痛、病理性骨折、截瘫等,贫血、出血倾向,反复感染,颅骨、胸肋骨的骨瘤形成,随病程进展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
2010-10-212006年正月初三,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气氛中。一大早,康先生和爱人就订好了第二天的机票,准备去香港吃海鲜过春节。一切都按计划进行着,不料晚饭过后,康先生感到头晕乏力。一向自认为身体健康的康先生根本没有把这种感觉放在心上。但是他的爱人不放心,坚持要他到医院查一查,康先生拗不过,只得来到医院看急诊。
2010-10-12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2010-10-12再障患者一旦感染或发热,应积极治疗。再障患者常见感冒,不宜用含有影响造血系统的解热镇痛药及其制剂,如保泰松、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其他感染,须根据感染部位及性质,及早使用适宜的抗生素,一般可选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最好选用中医药疗法。
2010-10-07由此可见,再障和白血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一方面有本质上的不同,一个是良性的,一个是恶性的;从另一方面看,它们又很相似。
2010-10-06正常儿童具有造血骨髓容量相对多于成人,而且儿童的骨髓造血功能代偿能力也比成人强,由此形成了儿童再障患者不同于成人患者的特点。
2010-10-03对继发性患者来说,关键是剔除导致再障的病因。病毒感染与再障发病有密切关系,最常见的是肝炎病毒。再障多继发于非甲非乙型肝炎,而与甲型肝炎无联系。临床发现有些再障患者发病前有感冒病史,说明部分再障可继发于普通感冒之后。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主要危害青壮年并使之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症,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死亡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是公认的疑难病症之一。我院将1137例再障患者分为三种类型,采用五期疗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010-09-30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表现为患者自幼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较差,并可加重出现发育停滞。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软弱无力,食欲不佳,活动后气急、心悸。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或发生障碍所致的一种贫血,简称“再障”。根据起病的急缓和病情的轻重,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
2010-09-27脾切除不能直接改善骨髓的造血功能,所以再障不是脾切除的适应症,特别是有严重出血或感染的患者。但有人认为脾脏可能存在对骨髓造血有害物质,切脾后可去除这种物质,使骨髓恢复造血功能;也有人认为脾是产生抗体的器官,自身免疫在再障发病中有一定作用,切脾可减少抗体的产生。
2010-09-26再障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全血细胞减少综合征,AA患儿临床主要症状是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三系血细胞同时减少。
慢性型再障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支持疗法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各种措施。慢性型一般以雄激素为主,辅以其他综合治疗,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满意疗效,不少病例血红蛋白恢复正常,但血小板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临床无出血表现,可恢复轻工作。急性型预后差,上述治疗常无效,诊断一旦确立宜及早选用骨髓移植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导致的一种全血减少综合征。临床一般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大类,后者是儿童较为多见的一类贫血,可见于小儿任何年龄阶段,尤多见于儿童期和青春期。
2010-09-20再生不良性贫血可以说是一种骨髓衰竭的疾病;骨髓中缺乏造血干细胞,外围血液内各种血球都低,临床上会有贫血、出血及感染的问题。若病人的中性白血球每立方毫米小于500,血小板小于20000或是网状红血球小于1%时,即称为严重再生不良性贫血,不治疗的话病人的死亡率极高。
骨髓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微环境损伤性血液病。可能由于:①多种病因导致造血干细胞或基质细胞损伤;②造血调控因子产生或功能异常;③造血干细胞表面死亡受体表达增强或对致凋亡作用敏感性升高;④机体产生针对造血干细胞的异常自身免疫。
2010-09-20溶血性贫血的再障危象和急性造血停滞,可呈全血细胞减少,起病急,有明确诱因,去除后可自行缓解,后者骨髓象中可出现巨原红细胞。慢性获得性纯红再障如有白细胞和血小板轻度减少,需注意和慢性再障作鉴别。
再障可以发生于妊娠过程中,可能是偶然合并,或与妊娠相关。有些患者需要支持治疗,部分患者妊娠结束后会自行缓解。
2010-09-15急性再障或严重型再障可采用骨髓移植、胚胎肝输注或移植、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配合强有力的支持治疗,它的疗效已有显著改观。随着急性再障病因及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急性再障不久必将彻底被攻克。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病征。是危害青、少、壮年身心健康的使其五脏六腑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症。
2010-09-08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用其制成的眼药水性质稳定,药效维持时间较长,多用于结膜炎、沙眼、泪囊炎等眼病的治疗。表面上看,氯霉素眼药水是滴入眼中的,其实它很快就能被人体吸收而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当敏感体质者用药后,氯霉素即随血液进入骨髓,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损害,减少红细胞、白细胞等血细胞的生成,贫血遂告形成,谓之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症。据国内21省再生障碍性贫血(市)自治区的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0万人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一般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发热(高烧或低烧),并伴有走路乏力,头晕等症状。
再障饮食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适当的药食相辅可以大大促进再障患者的康复进程,鉴于此,医院血液病诊疗中心专家为您推荐几款健康美食,希望对您的康复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2010-08-22AL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脏器。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国际上常将AL分为ALL及AML两大类。
2010-08-10人们在用药时,应尽可能避免长期地、大剂量地单用某一种药物,而应该轮换使用几种功效相同而毒副作用不同的药物。另外,由某些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可通过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拮抗,使其得到缓解。不过拟采取此项措施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因用错药物而加剧其毒副作用。
造血干细胞的干,译自英文“ stem ”,意为“树”、“干”和“起源”。类似于一棵树干可以长出树杈、树叶,并开花和结果等。通俗地讲,造血干细胞是指尚未发育成熟的细胞,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它不仅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还可跨系统分化为各种组织器官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归巢(即定向迁移至造血组织器官)潜能。因此是多功能干细胞,医学上称其为“万用细胞”,也是人体的始祖细胞。
慢粒全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有慢粒在饮食方面要注意什么?吃什么是忌讳的?有哪些食物吃了是对病情有益的?下面我将一一道来:慢粒患者饮食应遵循6宜7忌。
急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增多,高者可达100×109/l。也可白细胞数正常或减少,低者可达1.0×109/l。血片的细胞分类可见相当数量的原始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一般占30%~90%。白细胞不增多型的病人,在血片上很难找到原始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小板计数减低,大多数低于50×109/l。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因骨髓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伤,使造血功能显着下降,以致全血细胞减少的难治性疾病。往往同时有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故症状表现为较重的贫血、易感染(发烧)和出血(皮下出血、齿龈出血、鼻出血、月经量大、伤后出血不止等)。
贫血是许多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系列共同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的名称。所以对贫血的治疗应根治病因,而抗贫血药只是补充治疗,必须有针对性,否则无效。
随着中医学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对急性白血病较为系统的认识,以及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中医辨证施治及有效单味中药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纠正化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同时中药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于消灭体内残存的白血病细胞和预防复发有一定的作用。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贫血。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感染为特征。贫血的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患者的自我护理也很重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主要危害青壮年并使之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症,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及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死亡率较高,治疗难度较大,是公认的疑难病症之一。我院将1137例再障患者分为三种类型,采用五期疗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010-05-19大量实验研究证实造血干细胞缺乏或有缺陷是再障的主要发病机理。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再障系造血干细胞缺乏所致。患者骨髓祖细胞的体外培养显示CFU-GM、BFU-E、CFU-E及CFU-GEMM测定均显著减少,并发现CFU-C形成的细胞丛/集落比值升高。
2010-05-06中成药在贫血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如辨证准确后使用,确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且服用方便,吸收较好,很受患者的欢迎,但如果不辨证,看见“补血”的字样就盲目服用,也会出现一些不适甚至副作用。
2010-05-0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在质和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具体临床表现为贫血,但是它也有一些特殊的类型。
2010-04-27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和八种因素有关。
2010-04-25再障治疗极为困难,预后很差,预防本病的发生十分重要。对继发性患者来说,关键是剔除导致再障的病因。病毒感染与再障发病有密切关系,最常见的是肝炎病毒。
2010-04-20大黄味苦性寒,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之功,可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能攻善守,补泻两用,有“将军”之美誉。循其古意,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2010-04-07再障性贫血是由于肾脏被药物的毒性破坏所引起的,中医上讲:肾主骨生髓。肾被破坏,造血功能必然受损。平时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这些诱发因素,尤其是在服用一些药物之前最好了解清楚该药物的副作用,以免因小失大。
2010-04-06再障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全血细胞减少综合征,AA患儿临床主要症状是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三系血细胞同时减少。日常生活饮食上应该多加注意,以免加重病情。
2010-04-01再生障碍性贫血是血液系统的一种疾病。目前常规的治疗,慢性再障贫血的总有效率可达80%-85%,缓解治愈率至今仍只在50%左右,明显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使一部分患者难以避免复发,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防止复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点之一,应加以重视。
2010-03-31再生障碍性贫血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据调查显示,发病率低于白血病。
2010-03-26“后天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根据病因也可分为两种。一种属原因不明者,叫做“原发性再障”,约占70.3%。实际上这类再障的原因可能被忽视或尚未被认识。另一种属能查明原因者,叫做“继发性再障”,约占16.9%。随着对病因的重视和深入的调查,逐渐发现更多的致病因素,因此继发性再障已有明显增加。
2010-03-19一套靓丽的家具能让房间增色不少,但一套甲醛超标的家具却也能让人备受折磨。昨日,从东莞市中心血站获悉,13岁的女孩小卢日前便因为卧室内的家具甲醛超标,导致她患上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幸亏中心血站六次为其输送血小板,才使得她病情趋于稳定,各项指标逐渐恢复。
2010-03-16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恶性的常见血液病,尤其是急性再障,发病急、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治疗或仅采用一般性治疗多数在一年内死亡。可是您也许不知道,十几年前滴了氯霉素眼药水,十几年后可能会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
2010-03-1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最主要的问题是营养障碍,改善患者的营养是治疗中重要的措施。
2010-03-10最近天气寒冷,感冒发烧的病人也逐渐增多。有些人家里备有安乃近,有了头疼发热就自行服用,这其实很不妥。安乃近这种药物有不少严重的副作用,如过敏、虚脱、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严重的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2010-03-08再障治疗极为困难,预后很差,预防本病的发生十分重要。对继发性患者来说,关键是剔除导致再障的病因。病毒感染与再障发病有密切关系,最常见的是肝炎病毒。
2010-03-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其正常情况下能发育为淋巴细胞的前体细胞恶变,并迅速取代骨髓中的正常细胞。
2010-03-05再障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全血细胞减少综合征,AA患儿临床主要症状是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三系血细胞同时减少。儿童再障的治疗主要有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抑制剂,还有单倍体移植。
2010-03-01医学上目前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列为白血病范畴,白血病俗称“血癌”,癌症其实都有高危人群的,这些高危人群患上癌症的几率比其他人都要高。
2010-02-17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程增生,进入血流并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如发热、贫血、出血、器官与组织浸润征象如肝、脾、淋巴结肿大、骨与关节疼痛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与睾丸浸润征象。
2010-02-10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而引起造血功能衰竭所产生的贫血。因骨髓造血干细胞除制造红细胞外,还制造粒细胞和血小板,所以该病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2010-01-27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受损,造血微环境损伤,免疫功能异常,红髓向心性萎缩被脂肪髓代替,从而导致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
2010-01-20出血是急性白血病的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牙龈鼻腔出血最常见,也可有视网膜耳内出血和颅内消化道呼吸道等内脏大出血,女性月经过多也较常见,并可是首发症状。AML的M3和M5亚型出血更严重,尤其是M3病人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颅内出血而死亡。
2010-01-19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约有5%~10%的患者最后发展为急性白血病,多为粒单型。伴有明显皮肤改变的多不合并肾脏畸形,但最终可转变为鳞状上皮癌或其他恶性肿瘤。
2010-01-18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属正常细胞型,亦可呈轻度大红细胞,红细胞轻度、大小不一,但无明显畸形及多染现象,一般无幼红细胞出现,网织红细胞显著减少。
2010-01-16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中的一种恶性疾病或称为血癌。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任何一系列白细胞广泛的异常增生,并向全身各组织、脏器浸润。破坏。急性白血病的病因病机以虚为本,火伤血络,络伤血瘀是目标。从病位看,主要在肝、脾、肾三脏。急性型以热为主,慢性型虚、热、瘀俱见。
2010-01-15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约有5%~10%的患者最后发展为急性白血病,多为粒单型。伴有明显皮肤改变的多不合并肾脏畸形,但最终可转变为鳞状上皮癌或其他恶性肿瘤。
2010-01-14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2010-01-10骨髓纤维化(MF)患者出血怎么办?骨髓纤维化“MF”是一种由于骨髓造血组织中胶原增生,其纤维组织严重地影响造血功能所引起的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髓纤又称“骨髓硬化症”“原因不明的髓样化生”。
2010-01-10中医认为,心、肝、脾、肺、肾等脏腑与血液的生成都有关系。饮食入胃,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其 中的“水谷之气”精微物质,通过“心生血”的作用,变成赤色的血液。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个疾病。
2010-01-07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在急性发作期,病情重,死亡率高。优良的护理不仅能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能及时预防及处理合并症的发生,对抢救病人,延长病人生命均有重要作用
2010-01-05白血病俗称血癌,多发生于2—5岁的小儿。尽管白血病的发病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但医学专家们已经注意到很多因素,影响急性白血病的九大不利因素为您总结如下。
2010-01-0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简称急粒单,ANUL-M5)。骨髓或外周血中有粒和单核两系细胞,或是"急粒单"的原始细胞既具粒系、又具单核系形态特征。如以原粒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则原幼单和单核细胞应超过20%;如以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则原粒和早幼粒细胞应超过20%。
2010-01-02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这个病不是很好治疗,但是对于慢粒的治疗不必操之过急,白细胞计数在100×10^9/L以下的患者不需立刻治疗,因为循环中主要是成熟的粒细胞,其体积较原始细胞小且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白细胞计数在200×10^9/L以上者需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2009-12-31“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至今不明。临床多在10岁之内发病,多数有家族史,可能与胎儿时期受某些影响发育的因素有关。症状除有全血细胞减少外,同时多并发畸型、智力低下、发育停滞,约占2.5%。治疗与后天获得性再障相同。
2009-12-28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早期、足疗程(因为治疗多在2~3个月后起效,有的甚至超过半年)、慢减量,此外联合用药如环孢素A(CSA)联合抗胸腺球蛋白(ATG)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2009-12-28慢粒近年来高发,如何预防慢粒白血病其急变、延长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是临床上棘手之处。如采取以下措施对延长该疾病的生存期有一定的效果。
2009-12-25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受损,造血微环境损伤,免疫功能异常,红髓向心性萎缩被脂肪髓代替,从而导致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
2009-12-23慢粒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点是粒系产生过多。在疾病早期,这些细胞尚具有分化的能力,且骨髓功能是正常的。本病常于数年内保持稳定,最后转变为恶性程度更高的疾病。临床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
2009-12-2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早期、足疗程(因为治疗多在2~3个月后起效,有的甚至超过半年)、慢减量,此外联合用药如环孢素A(CSA)联合抗胸腺球蛋白(ATG)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2009-12-21输血是支持疗法中很重要的部分。为了减轻贫血、止血及控制感染,输血是必要的。但由于再障病程漫长,如长期多次输血,将对红细胞亚型、白细胞及血小板发生免疫反应,致使以后发生输血反应,并可增加感染疾病(特别是病毒性肝炎)的机会;长期大量输血最后可导致血色病;输血本身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故不利于患者骨髓功能的恢复。
2009-12-10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病程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有些病人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主要症状为乏力、消瘦、发热、脾肿大等。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了解这个病。
2009-12-08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病程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有些病人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主要症状为乏力、消瘦、发热、脾肿大等。慢性白血病一旦恶化情况是非常不乐观的。
2009-12-0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在质和量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
2009-12-02急性白血病常进展迅速,其特点是由造血干细胞恶变而形成的一个原始细胞克隆取代了正常骨髓。在发病过程中,极易并发其他感染和疾病,这是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并且要克服的关键问题。
2009-11-27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约有5%~10%的患者最后发展为急性白血病,多为粒单型。伴有明显皮肤改变的多不合并肾脏畸形,但最终可转变为鳞状上皮癌或其他恶性肿瘤。
2009-11-27希腊雅典国立大学病理生理学系迪米特里奥斯等对甲亢治疗药物诱发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例报告进行回顾,并报告了2例Graves病患者分别在应用卡比马唑8周后和甲巯咪唑治疗24周后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2009-11-26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受损,造血微环境损伤,免疫功能异常,红髓向心性萎缩被脂肪髓代替,从而导致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
2009-11-22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而引起造血功能衰竭所产生的贫血。因骨髓造血干细胞除制造红细胞外,还制造粒细胞和血小板,所以该病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
2009-11-09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于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导致造血组织功能减退或衰竭而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的一组综合症,是造血系统比较常见的疾病。
2009-11-06“后天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根据病因也可分为两种。一种属原因不明者,叫做“原发性再障”,约占70.3%。实际上这类再障的原因可能被忽视或尚未被认识。另一种属能查明原因者,叫做“继发性再障”,约占16.9%。随着对病因的重视和深入的调查,逐渐发现更多的致病因素,因此继发性再障已有明显增加。
2009-11-03再障患者一旦感染或发热,应积极治疗。再障患者常见感冒,不宜用含有影响造血系统的解热镇痛药及其制剂,如保泰松、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其他感染,须根据感染部位及性质,及早使用适宜的抗生素,一般可选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最好选用中医药疗法。
2009-10-31保证生活环境清洁,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粘膜清洁,内衣要勤换勤洗,消毒,日光下晒干,细致地搞好个人卫生。
2009-10-29注意再障患者的出血倾向,如皮肤粘膜出血、鼻衄、牙龈出血、眼底出血等,给予对症和止血处理;发生胃肠道大出血或存在颅内出血的危险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准备好各种抢救药物及用物,协助抢救。
2009-10-27骨髓中原始细胞或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但又<20%,经过有效抗白血病治疗一个疗程仍未达到骨髓完全缓解标准者。
2009-10-25出现长期发热时,要尽快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清除致热源,同时采用一般的物理降温及西医药降温方法等,但效果一般不持久,并非都很明显,对患者的伤害也较大,疗效不甚满意。
2009-10-24白血病患儿常有活动无耐力现象,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长期卧床者。应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
2009-10-23不要过多地接触X射线和其他有害的放射线。从事放射线工作的人员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加强预防措施。婴幼儿及孕妇对放射线较敏感,易受伤害,妇女在怀孕期间要避免接触过多的放射线,否则胎儿的白血病发病率较高。不过偶尔的、医疗上的x线检查,剂量较小,基本上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2009-10-22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2009-10-21白血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在我国标准年发病率为2。62/10万,多发于青少年,是35岁以下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急性白血病发病急、发展快、死亡率高。
2009-10-21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方式有化疗,放疗,也有骨髓移植,白消安用于治疗慢粒已有30余年历史,有效率达95%以上。
2009-10-21眼药水的使用也是要相当注意的,氯霉素眼药水是眼科常用药,但氯霉素眼药水和氯霉素片剂一样会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婴儿使用时,很可能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
2009-10-21目前常规的治疗,慢性再障贫血的总有效率可达80%-85%,缓解治愈率至今仍只在50%左右,明显影响患者的生
2009-10-20凡有可能引起骨髓损害的物质均应设法去除,禁用一切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积极做好个人卫生和护理工作。对粒细胞缺乏者宜保护性隔离,积极预防感染。输血要掌握指征,准备做骨髓移植者,移植前输血会直接影响其成功率,尤其不能输家族成员的血。
2009-10-19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导致的一种全血减少综合征。临床一般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大类,后者是儿童较为多见的一类贫血,可见于小儿任何年龄阶段,尤多见于儿童期和青春期。
2009-10-18药物引起的再障,其中部分与剂量有关,而另一部分与剂量无关(一般剂量或小剂量即可引起再障)。
2009-10-17在生活中尽量避免与已知的能导致再障的化学物质和农药接触(如油漆、胶类、有机溶剂及杀虫剂等)。家居装修材料要选择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装修完工后保持空气流通,不要立即迁入。提倡吃无公害蔬菜。
2009-10-16白消安用于治疗慢粒已有30余年历史,有效率达95%以上。开始剂量为4—8mg/d,口服。由于白消安作用与前体细胞水平。故用药2—3周白细胞才开始减少。
2009-10-15白血病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治疗;联合化疗,定量用药;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彻底预防脑膜白血病和睾丸白血病;长期坚持维持及加强治疗,不能间断,必须保持持续完全缓解3年以上才能停药。
2009-10-10急性白血病与离子射线,一些化学药物,遗传因素,逆转录病毒感染,免疫因素等有关。但大多数病人难以找到明确的病因。
2009-10-06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病程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有些病人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主要症状为乏力、消瘦、发热、脾肿大等。
2009-10-06化疗过程中,特别是强化疗过程中,骨髓造血功能易被抑制而产生贫血、出血和感染,一般如果血红蛋白低于60~70g/L,或者有缺氧的表现时需输浓缩红细胞,在未输血之前,患儿宜安静,减少耗氧量,并给氧。
2009-10-05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发现,慢性白血病患者体内一种名为粒系单核系祖细胞的细胞具有分化成其他类型细胞的能力,导致产生大量不成熟细胞,可能是引起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
2009-10-05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aplastic anemia,AA)是由于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导致造血组织功能减退或衰竭而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的一组综合症,是造血系统比较常见的疾病。
2009-10-04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病变主要是造血组织减少,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组织。正常成人骨髓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比例约为1∶1,再障时多在2∶3以上。造血灶中造血细胞(指粒、红和巨核细胞系统)减少,而“非造血细胞”(指淋巴、浆、组织嗜碱和网状细胞)增多。
2009-10-03骨髓纤维化(MF)患者出血怎么办?首先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紧张焦虑情绪。明显出血时卧床休息,待出血停止后逐渐增加活动。对易出血患者要注意安全,避免活动过度及外伤。
2009-09-25慢性骨髓炎因为病灶在骨,药物只有通过血液带到病灶才能发挥作用,你弟弟因为病情迁延,病灶反复发炎,致使周围的组织硬化,血运不佳,每每使进入到病灶的药量不足,不能制服潜伏的病菌。而且病灶范围广泛,亦使手术难以彻底清除,所以慢性骨髓炎的治疗至今仍是个难题。
2009-09-24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约有5%~10%的患者最后发展为急性白血病,多为粒单型。伴有明显皮肤改变的多不合并肾脏畸形,但最终可转变为鳞状上皮癌或其他恶性肿瘤。
2009-09-23人体贫血通常会出现心悸、喘息、头疼、眩晕(尤其是起立性眩晕)等。此外容易患溃疡、疥疮、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明显降低。
2009-09-22近年来,有关白血病的报道频现报端,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关注。由于白血病病情发展变化快、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以至于让人感到“谈白色变”。
2009-09-21在医学上,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明显减少,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症。其共同的表现是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和继发感染。
2009-09-19现如今药物性再障很多见,希腊雅典国立大学病理生理学系迪米特里奥斯等对甲亢治疗药物诱发再障的病例报告进行回顾,并报告了2例Graves病患者分别在应用卡比马唑8周后和甲巯咪唑治疗24周后发展为再障。
2009-09-13烹调方法及饮食卫生对于急性型病人,由于粒细胞显著缺乏,极易并发感染。因此,对食物和餐具都必须严格消毒,不吃生冷和不卫生的食物。菜肴的烹调应细软清淡、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吸收。可采用软饭或半流质膳食。
2009-09-10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贫血。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感染为特征。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患者的自我护理也很重要。
2009-09-09目前常规的治疗,慢性再障贫血的总有效率可达80%-85%,缓解治愈率至今仍只在50%左右,明显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使一部分患者难以避免复发,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防止复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点之一,应加以重视。
2009-09-08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感染为特征。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患者的自我护理也很重要。
2009-09-07化学因素:化学物品以苯及其衍生物、有机磷农药多见,常见引发此病的药和有氯(合)霉素、解热镇痛剂及磺胺类药物、四环素类、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如异烟肼)、 吸虫药 、抗甲状腺药(如他巴唑、甲基硫脲嘧啶)等。
2009-09-06预防感冒,可以施打感冒疫苗及肺炎双球菌及嗜血性杆菌疫苗,可预防细菌感染。禁止至公共场所,以免被感染。
2009-09-05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 时首先要做心理 护理,应当鼓励病人正确对待疾病 ,保持乐观绪,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2009-09-04对继发性患者来说,关键是剔除导致再障的病因。病毒感染与再障发病有密切关系,最常见的是肝炎病毒。再障多继发于非甲非乙型肝炎,而与甲型肝炎无联系。临床发现有些再障患者发病前有感冒病史,说明部分再障可继发于普通感冒之后。
2009-09-03再障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致全血细胞减少综合征,AA患儿临床主要症状是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三系血细胞同时减少。
2009-09-02这类药物对较轻的慢性病例疗效较好,但对重型病例无效。丙酸睾丸酮,成人剂量为50-100mg肌注,每日一次。至少用药4个月,缓解病例中血红蛋白恢复较好,白细胞次之,血小板常不能接近正常。
2009-08-23外上述2例病例,截至目前,研究者发现至少有34例甲亢治疗药物诱发再障的文献报告,其中卡比马唑诱发1例,甲巯咪唑诱发31例,丙硫氧嘧啶2例。
2009-08-22苯丁酸氮芥为首选药物,效果最好,缓解率50~98%,成人一般剂量为0.08~0.1mg/kg·d,当血象低于正常值时应停用。
2009-08-19免疫抑制剂最常用的是抗胸腺球蛋白(ATG)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其机理主要可能通过去除抑制性T淋巴细胞对骨髓造血的抑制,也有认为尚有免疫刺激作用,通过产生较多造血调节因子促进干细胞增殖,此外可能对造血干细胞本身还有直接刺激作用。
2009-08-18口服:成人每日0.5~1mg。4岁以下小儿0.25mg,4岁以上0.5mg,一般需服3~4个周开始见效。
2009-08-18疾病早期骨髓造血细胞仍可增生,特别是粒系和巨核细胞,但后期显示再生低下,有时可获得局灶性增生象。骨髓活组织病理切片可显示非均匀一致的纤维组织增生。
2009-08-16目前研究显示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打击是儿童白血病发生的两个关键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暴露于磁场、杀虫剂、苯及其他烃类化合物,母亲酗酒、饮用水污染等是潜在高危因素。
2009-08-15最后,白血病细胞会侵润人体各个器官,在患病期间怀孕,胎儿可能会死亡。病人在获得治愈后(完全缓解5年内未复发),也不应该立刻考虑生育,而应该再等1-2年,以便身体内残余的化疗药物逐渐通过代谢排除,以降低胎儿畸形发生率。
2009-08-11该项研究应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实验方法,探讨端粒酶活性、长度及多种基因和基因产物与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和耐药的相关因素。血液细胞中的端粒和端粒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有研究已证实端粒酶活性升高是细胞癌变的分子标志。
2009-08-11有血红蛋白尿发作者,尿色深重,酱油色、浓茶色、葡萄酒色、淡黄色等,尿血红蛋白大多阳性,尿含铁血黄素阳性,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尿胆元增加。
2009-08-08本病被认为是物理、化学、生物、遗传等多因素所导致的疾患,其具体病因迄今仍未完全明了,但电离辐射及苯中毒导致慢粒发生已比较肯定,推测与干细胞的染色体损伤有密切关系。
2009-08-07慢性型再障,由于采用适当的治疗,病人的骨髓增生过低和全血细胞减少较轻,病情稳定,不再发展也不再进步,这类病人可生存多年,甚至20年以上。
2009-08-04贫血 98% 的患者有贫血,由于贫血可见面色苍白、口唇色淡、而廓苍白及甲床色淡。部分患者皮肤有含铁血黄素沉着,呈苍白带暗褐色,病程长者色素沉着更明显。
2009-08-02预防鼻腔粘膜干燥,必要时涂油保护,禁止挖鼻孔,以免损伤鼻腔粘膜,引起出血。注意小便颜色,女病员注意月经量及时间。若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2009-07-31异基因移植对急性白血病虽有很好的疗效,但多数患者缺乏适合的供髓者及高昂的移植费用,受到较大限制。自体骨髓移植作为异基因移植的一种替代治疗,在近10年内得到迅速的发展。
2009-07-29因此雄激素必须在一定量残存的造血干细胞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急性、严重再障常无效。慢性再障有一定的疗效,但用药剂量要大,持续时间要长。
2009-07-24电离辐射 X线、γ线或中子可穿过或进入细胞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长期超允许量放射线照射(如放射源事故)可致再障。
2009-07-23“活性清髓因子”对病变组织器官进行多层次、多靶点的特异性整治,彻底清除、净化各组织器官造血微环境,改善造血“土壤”,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分裂、繁殖、转移、浸润,使各造血组织器官尤其是主要造血器官——骨髓得到“净化”、“洗礼”。
2009-04-13由于白血病病情重,发展快,加上化疗常可引起脱发、麻木、乏力、发热等并发症。病人容易产生悲观沮丧的情绪,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医护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在化疗前应向病人讲清可能引起的反应。
2009-04-13“白血病是不治之症”已成了过去。正规、系统地治疗可以使大多数白血病患者长期无病生存,甚至痊愈。
2009-04-08白血病患者由于机体代谢亢进,免疫力低下,需给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而易消化的饮食,以补充体内热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
2009-04-08白血病起病急骤或缓慢,儿童及青少年病人多起病急骤。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
2009-04-08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回顾调查,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
2009-04-02白血病浸润组织脏器比较集中而且严重,破坏组织能力较大。白血病在疾病过程中,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多见于造血组织、皮肤粘膜、心包膜、脾、胃及中枢神经等。
2009-04-02贫血患者为了保证营养的供应,必须使饮食规律化(1日3餐不可少)和标准化(营养搭配不能忘)。主食的米或面,副食的鱼、肉类,蛋、豆腐、蔬菜等,务必每餐必备。
2009-03-31对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最好的办法是延长其缓愈朗,能否痊愈取决于骨髓移植的成功与否,骨髓移植必须组织类型相容,遗传特点近似,通常选其家庭成员作为骨髓捐献者。
2009-03-31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是较为棘手的一种,因为此病一旦发展无法控制,一般仅能存活4年。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进程缓慢且通常为老年人患有,一般的治疗趋向于保守治疗。
2009-03-31白血病起病急骤或缓慢,儿童及青少年病人多起病急骤。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
2009-03-31血液病病人本身免疫功能低下,加之化疗、或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等,身体的免疫功能极低,生活中,稍有不慎,便会感染,一旦感染,感染灶会很快播散,形成败血症、重症肺炎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2009-03-31中医学所讲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不节,房劳过度,邪毒等伤及气血脏腑,尤是影响到肝脾肾及骨髓,因而出现血虚及虚劳诸症。
2009-03-31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最终可合并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及多脏器衰竭,并发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死亡。 慢淋病程悬殊不一,短至1~2年,长至5~10年,甚至20年。病程长短与病情缓急、全身病状、肝脾肿大、血象和骨髓象变化等有关。
2009-03-31为了让更多的病人家属在护理时掌握要领,避免化疗期间的感染及并发症,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及治疗费用,现为大家介绍我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09-03-31血液病患者由于白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发生感染,轻者需输注抗生素,增加医疗费用,重者可以危及生命。
2009-03-30中医着眼于调整机体免疫为主,配合抑制肿瘤为辅,加强诱导分化和逆转白血病细胞对化疗、放疗耐药性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
2009-03-13在目前慢粒病人难以治愈的情况下,慢性期的长期,关系到患者的生存期,慢性期越长,其生存期就越长。慢性白血病约经过3-5年不等的时间,相当一部分患者难以避免的要发生急性变,一旦急变,治疗难度加大,其生存期明显缩短,预后不良。
2009-03-13人们对肿瘤都是谈虎色变,得了CML确实是个不幸。但是不幸中之大幸,因为到二十一世纪初CML已是可以治疗的疾病,并且有望可以达到治愈的目标。要感谢现代医学对CML的深入研究。
2009-03-13中医药清脑祛风、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凉血滋阴为一体,寓清热于解毒之中,寓化瘀于凉血之中,充分体现了中医辩症论治的基本法则。
2009-03-13良性型(A期)淋巴细胞轻度增多,病情稳定,一般不需化疗,以定期观察、对症治疗为主。对进展型(B至C期)患者症状明显,淋巴结和脾逐渐肿大者,则应予积极化疗。
2009-03-12脾内粒细胞增殖状态有所不同,脾脏不仅“捕捉”白血病细胞,而且还是白血病细胞的“仓库”和“隐蔽所”,并为其增殖转移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
2009-03-12淋巴结活检并非评价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所必需。淋巴结结构多有小片状、分化较好的淋巴细胞浸润,随疾病进展淋巴结可融合成团块。CLL淋巴结组织学特点与无血液受累的淋巴瘤相似。
2009-03-12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用来治疗肿瘤,它是非化疗药物,化学结构与反应停相似,但是在实验室研究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它对多种肿瘤具有抗肿瘤活性,其中包括骨髓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009-03-1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可根据疾病的分期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中医与西医的治疗方案各有千秋。
2009-03-11许多化疗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如阿糖胞苷、多柔比星、Vp16可使白血病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提高。
2009-03-11直到80年代中期,脾切除一直是HCL得标准治疗方法,不同程度的全血细胞减少是脾切除的重要指征,脾大所致血细胞减少主要有有何机制。
2009-03-11约70%-90%的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经格列卫治疗后可获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在中位随访5年期间,每年有3-4%的病人复发或疾病进展,1-2%的病人死亡。
2009-03-09幼淋细胞白血病患者就诊时多为病程晚期,需要治疗,自发缓解很少见。治疗指征包括:出现疾病相关的症状,脾肿大有症状者,进行性骨髓衰竭,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超过200x109/L。
2009-03-09多毛细胞白血病55%的患者骨髓增生程度较高,38%的患者增生程度正常,另有7%左右的患者增生程度减低。增生程度减低者常无脾大,可能为疾病早期,易误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低增生性骨髓纤维化。
2009-03-09慢粒缓解时血清维生素B12浓度仍高,说明粒细胞有无效生成。血清尿酸,乳酸脱氢酶浓度也均增高,化疗后因粒细胞破坏而更为明显。
2009-03-09慢淋的临床特点是起病迅速,肝脾肿大,淋巴细胞中度增多,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性腺及真皮深部对治疗反应差生存时间短。
2009-02-23CML在婴儿时期的临床表现与成人CML有显著差别,故一般将小儿CML分为幼年型和成人型。文献中亦有分为婴儿型、家族型、幼儿型、成人型。四型者其中家族型与婴儿型的表现相似只是常在近亲中发病。
2009-02-23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HCL患者常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些表现,如关节炎的症状、关节痛、皮肤红斑、皮肤损害、低热等,这些症状与肿瘤负荷无关,常为自限性的,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2009-02-23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进展较快,发病年龄小,中位年龄39岁。大多数患者有骨髓浸润,有时可伴骨髓纤维化。有些患者可有胃肠道受累,类风湿关节炎罕见。
2009-02-19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方法很多,相当大的一部分病人都得到了完全缓解和长期无病生存甚至治愈,作为患者和家属切勿在治疗中乱施药石。
2009-02-18中医辨证施治及有效单味中药可以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纠正化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同时中药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于消灭体内残存的白血病细胞和预防复发有一定的作用。
2009-02-18当一段第九号染色体接到第二十二号染色体的末端时形成BCR-ABL癌基因 BCR-ABL癌基因能控制合成一种蛋白质导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发生。
2009-02-1880%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恶性B细胞起源,这些细胞常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表达同CLL细胞类似的B细胞表面抗原。
2009-02-1880年代以后开始用α- 干扰素来治疗, 虽然它可以减少甚至消灭体内的Ph染色体, 但因药价昂贵, 注射后的流感症状使患者不能长期接受治疗。
2009-02-17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淋)是淋巴细胞系中某些免疫功能不全的淋巴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这些成熟形态的淋巴细胞在体内积累,可使淋巴结结构消失,血液和骨髓内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结和肝脾肿大,最后还可累及淋巴系统以外的其他组织。
2009-02-17预防白血病的关键措施是保护比较容易患白血病的重点人群,以及了解白血病的早期征象,以便早日发现,及时治疗。
2009-02-17吸烟促进白血病的恶化、降低生存率,但也不是白血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接受大量放射线照射为白血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2009-02-17研究人员认为白血病因一些不断分裂的血细胞而恶化。这种不断的自我更新使这些细胞无法发育成特定的血细胞。
2009-02-16随着对肿瘤药物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探索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机理并加以有效逆转,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对近些年肿瘤多药耐药机理的研究情况加以概括,希望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2009-02-16近年来,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手段上的改进对确定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措施的选择有重要影响。嘌呤类似物、针对特异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及骨髓清除等方案的应用为CLL 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2009-02-16临床分期系统不能很好地预测慢性淋巴细胞患者在诊断时的临床病程。长期以来, “观察和等待”一直是早期CLL 患者的标准治疗策略。
2009-02-16在基因型分析过程中,每个儿童的正常的血细胞中的DNA被提取出来并筛选出了16种基因变异。研究的基因编码与体内化疗药物代谢和活性有关的酶,并因此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2009-02-06“SPA1”基因合成的蛋白质对传递刺激信息促使细胞增殖的“开关”有控制作用,一旦缺少这种蛋白质,“开关”就不能关闭,刺激信息过剩就使细胞增殖失去控制,会变成恶性的癌细胞。
2009-02-06老年人发生贫血后,首先应查清造成贫血的原因,然后对症施治才能改善贫血状况,而不应盲目地补铁。
2009-02-04草莓虽然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是也并非人人都可以吃。有的人因为吃草莓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另外患有尿路结石和肾功能不好的人也不宜多吃,因为草莓含草酸钙较多,过多食用会加重患者病情。
2009-02-04白血病的症状主要跟骨髓内造血功能的破坏有关,由于白血球有穿渗进入组织的作用,部分症状也跟此种特性有关。
2009-02-03即便是坚持了正规治疗,一部分患者亦难免复发,此与患者的生物学特性、体内残存的微小残留白血病细胞有密切相关,前者的改变有待基因治疗的研制成功,广泛应用于临床,可望从根本上消除疾病,防止复发。
2009-02-03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当病情尚未达完全缓解,患者此时因原发血液病或化疔的影响,白细胞及血小板均较低,如若出现外科急症,则开刀手术的危险(如伤口大出血,血肿,感染不能控制等)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应先争取保守治疗。
2009-02-03严重的贫血患者,即使没有心力衰竭,亦常在起床时下肢出现轻度的浮肿。其发生原因可能与活动时静脉和毛细血管压的暂时升高、毛细血管的穿透性增高以及钠滞留等因素有关。
2009-02-03血病细胞可浸润及传导系统或管状动脉壁。肺部浸润少见,临床肺部症状大多为并发感染引起。少数病例回盲部肠壁遭白血病浸润而导致肠壁坏死,临床可出现肠梗阻征象。
2009-01-30白血病细胞可浸润呼吸、消化和泌尿生殖系统,以及眼眶、泪腺及眼底等,患者可出现肺部弥散性或结节性改变,同时伴有胸腔积液、消化功能紊乱、蛋白尿、血尿、闭经或月经量过多、眼球突出、视力减退等症状。
2009-01-29急性白血病初起时,常有不规则的发热,继而出现高热寒战,全身情况急转直下,很快出现中毒症状及循环衰竭,如体质极差可不发热仅有低热。
2009-01-29长期大量的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太大,对肝、肾及心脏等多个重要脏器的损害严重,反而会加重疾病的恶化,也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带来危害。
2009-01-28发热是白血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再疾病的不同阶段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热型。发热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其中以咽峡炎、口腔炎、肛周炎最常见,肺炎、扁桃体炎、齿龈炎、肛周脓肿等也较常见。
2009-01-28西药治疗出血显示出了其见效快,方便灵活的特点,但也露出了其弊端:作用缺乏持久性,出血易复发,副作用较大,治标不治本,疗效不满意。
2009-01-27急性骨髓系白血病的年发生率约是每10万人中有2.3人,男性比女性略多,而且年纪越大发生的机会越高,大于65岁的人得到AML的机会约为小于65岁的人之10倍。过去这20年来,其发生率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2009-01-27急性白血病根据症状和体征属于祖国医学的“虚劳”“血症”“温病”“症积”范围,本病邪实正虚,虚实挟杂,化疗后导致体质更加虚弱,卧床不起。
2009-01-26绿色瘤是为髓性白血病,异常白细胞在骨膜下或软组织内所形成的一种局限性浸润。因其颜色淡绿,肿块呈圆形隆起似瘤,由此得名。
2009-01-26中医药治疗白血病恰好能弥补西医治疗的缺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的康复,延长生存期。
2009-01-25长期大量的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太大,对肝、肾及心脏等多个重要脏器的损害严重,反而会加重疾病的恶化,也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带来危害。
2009-01-25日本广岛、长畸原子弹爆炸后的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离爆炸中心越近,发病率越高。此外,大剂量放射线局部治疗类风湿性强直性脊椎炎,白血病发生率在治疗组中比对照组高10倍,而其发病机会与照射剂量密切相关。
2009-01-24急性白血病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是导致治疗失败主要原因,是当前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防治逆转多药耐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
2009-01-24ATL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白血病样的急性型、淋巴细胞增生的淋巴瘤型、预后较好的慢性型和冒烟状态(隐袭型)。
2009-01-23一般化疗药物很难通过血脑屏障,以至中枢神经系统成为白血病细胞的“庇护所”,是白血病复发的原因之一。
2009-01-23急性白血病的所有临床表现都是由本病的骨髓正常造血衰竭和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所引起。起病有急有缓,主要取决于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增殖速率和蓄积程度。
2009-01-22日本广岛、长畸原子弹爆炸后的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离爆炸中心越近,发病率越高。此外,大剂量放射线局部治疗类风湿性强直性脊椎炎,白血病发生率在治疗组中比对照组高10倍,而其发病机会与照射剂量密切相关。
2009-01-22“白血病是不治之症”已成了过去。以我科近年来收治的白血病为例,只要能坚持正规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大多数白血病患者长期无病生存,取得较好的疗效,使生存期逐渐延长。
2009-01-21白血病患者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换内衣,经常换洗床单,勤洗澡,擦洗身子。出血时就地压迫及填塞止血。气温高时,白血病患者的伤口不易愈合,尽量减少手术等。白血病自身凝血机制差,应尽量减少意外。
2009-01-21一提到“白血病”,大多数人就会想到“血癌”、“绝症”等字眼。白血病虽是一种病因未明、复杂凶险的疾病,但并非“不治之症”。
2009-01-20在饮食方面,应该说没什么食物是白血病患者不能食用的。只是为了避免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必要的并发症,白血病患者在饮食方面应多注意一下。
2009-01-17白血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食用合理、对病症治疗能起到辅助作用的食物,饮食要有节制,避免生冷,少食油腻,禁忌辛辣食物,戒除烟酒。
2009-01-16白血病病人的蜂窝织炎,以头面发生最多见。 当感染发展较快时,病人会出现局部暗红色、肿胀、剧痛伴高热、寒战、乏力,食欲不振等。
2009-01-16一提到“白血病”,大多数人就会想到“血癌”、“绝症”等字眼。白血病虽是一种病因未明、复杂凶险的疾病,但并非“不治之症”。
2009-01-15冬天气候寒冷,机体为防止体温的散发,皮肤及皮下的毛细血管收缩,皮脂腺与汗腺的分泌与排泄也随之减少,加上气候干燥,因而使皮肤更加干燥粗糙,易出现皮肤瘙痒、皮肤感染。
2009-01-15奄奄一息的他被抬上了返乡的列车。此时,他唯一的心愿就是能看家乡最后一眼。血癌迅速吞噬着他的生命,死神随时可能与他“亲密接触”。
2009-01-08白血病又称血癌,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髓等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
2009-01-08国医白血病科研组认为,该病属“髓毒”、“虚痨”范畴,白血病为热郁骨髓由里外发,其病理变化为热结、耗血、动血停瘀并存,涉及髓、血、营、气、卫五个层次,病情错综复杂。其基本病机在于邪毒内蕴、肾精亏虚。
2009-01-07植物活性药物的化学实体“活性物质群(多种清髓理血活性因子)”对血液病的病变器官进行最大程度的、多层次的清理、激活,使造血“土壤”——骨髓微循环得以充分、彻底地净化,使髓血“正苗”得以扶正,病邪“杂草”得以铲除。
2009-01-07准备做骨髓移植时要知道什么呢?通俗一点说就是一个实质、二个屏障和三个必要条件。国医血液病防治中心对移植或化疗患者加用中药后,能尽早恢复骨髓的造血功能及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移植风险。
2009-01-06造血干细胞缺乏或缺陷,一般形象的称为种子,造血微环境障碍,被称为土壤, 免疫异常,被称为虫子,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2009-01-06临床辨治白血病时,首先要依其证候辨清虚实、轻重、缓急,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施治,常采用益气养阴以扶正补虚,活血解毒以驱邪,标本兼治可获良效。
2009-01-05中医临床治疗着重于应用活性植物药修复,受到重创机体免疫功能,最终消灭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彻底治愈白血病。
2009-01-05我国某血液病防治中心开始选用中草药治疗APL获得成功,现已经成为被国内外医疗界所推崇。由于是纯中药,经过合理配伍、精心炮制,在治疗上并无副作用,但作用显效稍缓。
2009-01-04维持治疗是否有延长AML缓解生存的作用,目前尚无最终定论,但多数作者认为缓解后经足够强烈的巩固、强化治疗4~6疗程之后再给或不给维持治疗,两者的缓解生存率并无差别。
2009-01-04约60%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分类可见数量不等的原始细胞。高白细胞在T-ALL和早期B-ALL较多见,患者的肝、脾、淋巴结肿大也更明显。
2009-01-02白血病细胞可浸润及传导系统或管状动脉壁。肺部浸润少见,临床肺部症状大多为并发感染引起。少数病例回盲部肠壁遭白血病浸润而导致肠壁坏死,临床可出现肠梗阻征象。
2009-01-01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发热是初诊尤其是化疗骨髓抑制期患者的常见症状,其原因主要是感染,感染可发生在体表、体内任何部位。
2008-12-31急性白血病高热、严重贫血或有明显出血时,应卧床休息。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食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008-12-31肥大细胞白血病的目前尚无成功的治疗方案,生存期很短(中位生存期5个月)。脾切除可暂时缓解症状,血象可暂时回升,但患者生存期明显缩短(平均2月)。
2008-12-31所谓完全缓解,是指白血病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象和骨髓象基本上恢复正常,急性白血病末治疗时,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数量估计为5×1010~13,经治疗而达到缓解标准时体内仍有相当数量的白血病细胞,估计在108~109以下,且在髓外某些隐蔽之处仍可有白血病细胞的浸润。
2008-12-31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成为当今治疗白血病的首选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的优点与潜力不可估计。这将成为临床医学的趋势。
2008-12-31目前儿童和60岁以下的成人AML的CR率均为60%~85%,5年DFS儿童为50%,成人为30%~40%,约25%~45%的病例可单靠中药治疗达到治愈。
2008-12-31英法美协作组诊断标准:英法美协作组(FAB协作组)于1976和1985年先后提出了AML的形态学诊断标准及修改建议,1991年又增补一特殊亚型,即AML微分化型,先介绍如下。
2008-12-31成人T细胞白血病几乎所有患者均有淋巴结肿大。许多患者有广泛的淋巴结病,大多数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但纵膈肿块很少见。骨髓常有白血病细胞浸润。
2008-12-31骨和骨膜的白血病浸润引起骨痛(儿童比成人、ALL比AML多见),可为肢体或背部的弥漫性疼痛,亦可局限于关节痛,常导致行动困难,并易误诊为骨髓炎或风湿病。
2008-12-31发热是初诊尤其是化疗骨髓抑制期患者的常见症状,其原因主要是感染,感染可发生在体表、体内任何部位。
2008-12-31期滥用减肥药物:一些爱美的女孩子为了追求苗条,会大量服用配方不明的减肥药物。其实她们不知道,这种行为已悄悄地将其带进了白血病的陷阱。
2008-12-31日本广岛、长畸原子弹爆炸后的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离爆炸中心越近,发病率越高。此外,大剂量放射线局部治疗类风湿性强直性脊椎炎,白血病发生率在治疗组中比对照组高10倍,而其发病机会与照射剂量密切相关。某些国家报道放射科医师患白血病较多。
2008-12-31中医总结的六淫学说,风、寒、暑、湿、燥、水是万病之源是很有道理的,不光对人体小环境产生危害,对大自然及环境也同样产生危害,太过不及对生物都是有危害的,这就是中医阴阳平衡学说。
2008-12-31多种化学物质可导致细胞染色体损伤和造血干细胞突变。苯和甲苯是被广泛承认的白血病致病原因,患者多在接触这类物质1至5年后发病,且发病前常有一段骨髓增生不良和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史。
2008-12-31原发嗜酸粒细胞白血病肝、脾、淋巴结肿大,显著的嗜酸粒细胞持续增高,常伴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并除外其他原因(如过敏、寄生虫、胶原病、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其他恶性病等)所致的嗜酸粒细胞增多。
2008-12-31急性白血病的所有临床表现都是由本病的骨髓正常造血衰竭和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所引起。起病有急有缓,主要取决于白血病细胞的体内增殖速率和蓄积程度。
2008-12-31白血病以出血为早期表现者近40%,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常见于皮肤不明原因的瘀斑,口腔、鼻腔、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
2008-12-31发病年龄在2-5岁。 发病初期,小儿表现为食欲下降、疲软无力、面色苍白,特别是口唇粘膜、眼睑结膜及皮肤较苍白,而且越业越加重,家长往往担心小儿患了贫血而来医院就诊。
2008-12-30白血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常会在半年内死亡。慢性类白血病比较隐匿,起病后进展较慢,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仅在体检或偶然情况下可以发现。
2008-12-30机体对某些疾病或外界刺激发生反应,可表现为外周血白病细胞显著增多,同时可出现幼稚细胞,这种现象称为白血病反应。
2008-12-30休息片刻后由于脊髓供血改善,无力现象消失;但是再行走时无力现象再现,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为“间歇性跛行”,这是脊髓缺血的黄牌警告。
2008-12-25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对应的肾脏病理改变最多见为膜性肾病及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而MDS有关的肾病其病理类型分散,各型均有可能发生,提示MDS伴发肾脏疾病机制多样,其中免疫机制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2008-12-24典型的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发病高峰在50~70岁,从估计的发病时起算中位存活期为10年。根据G6PD同工酶和染色体异常的研究,提示本病发生了异常的髓系干细胞的克隆增生。
2008-12-22大约有30%的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病人在初诊时没有病状而是因常规体检时发现脾大或者血常规计数发现贫血或者血小板减少。
2008-12-22由于白细胞有很多种,每种细胞都可在其发育的某一个阶段发生恶性增生,所以白血病也有很多种。通常是依发病急缓区分为急性和慢性,又依细胞类型分为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等。
2008-12-22白血病人的基础代谢增高,营养消耗大,需要量当然也大。一个卧床的病人一天消耗的热量与一个中等体力劳动者近似,约1500-1800千卡。
2008-12-22根据缺啥补啥的原则,应补充足量直到补足应有的贮存量。若治疗后如贫血改善不满意,要注意有否合并缺铁,重症病例因大量红细胞新生,也可出现相对性缺铁,都要及时补充铁剂。
2008-12-03白血病病人,因具有免疫作用的白细胞功能紊乱,故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更易发生呼吸道感冒,且恢复慢,较正常人易并发肺炎,是影响病人顺利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8-12-03白血病是造血组织的一种恶性疾病 。多数病人早期常有咽部病变,表现为扁桃体和咽峡部溃疡坏死,称之为白血病性咽峡炎。
2008-12-03根据研究,“粒性白细胞群刺激因子(G—CSF)”治疗糖尿病,取得了显著疗效。这种药物,本来是在白血病治疗中用来促使骨髓干细胞增殖的。
2008-12-03骨髓纤维化皮肤粘膜苍白,脾脏肿大,可呈巨脾,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淋巴结肿大不明显。晚期可有出血、下肢浮肿等体征。
2008-12-02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局限性骨骼压痛,有病理性骨折者可见骨骼畸形,少数可伴肝脾轻度肿大,偶见髓外浆细胞瘤。
2008-12-02对于慢粒的治疗不必操之过急,白细胞计数在100×109/L以下的患者不需立刻治疗,因为循环中主要是成熟的粒细胞,其体积较原始细胞小且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白细胞计数在200×109/L以上者需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2008-12-02有学者提出脾亢时,脾脏产生过多的体液因素,以抑制骨髓造血细胞的释放和成熟;也有认为脾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均缺乏有力佐证,有待研究证实。
2008-12-02雄激素必须在一定量残存的造血干细胞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急性、严重再障常无效。慢性再障有一定的疗效,但用药剂量要大,持续时间要长。
2008-11-30急性纯红再障也可发生在1~4岁小儿,数周后自愈,并无感染因素,称 儿童 暂时性幼红细胞减少症。急性纯红再障尚见于病毒性肝炎和某些药物诱发。
2008-11-30胸腺瘤诊断一旦确立,应及早切除,术后贫血的缓解率可达30%;如术后获缓解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可能有效。
2008-11-30切除脾脏及X线放射治疗并不能解除引起脾亢的原发病,所以一般应先治疗原发疾病 ,若不能收效,则在切脾后再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
2008-11-30脾功能亢进症几乎大部分病例的脾脏均肿大。对于肋下未触到脾脏者,应进一步通过其它检查,证实是否肿大。应用99m锝、198金或113m铟胶体注射后脾区扫描,有助于对脾脏大小及形态的估计。
2008-11-30苯及其衍化物和再障关系已为许多实验研究所肯定,苯进入人体易固定于富含脂肪的组织,慢性苯中毒时苯主要固定于骨髓,苯的骨髓毒性作用是其代谢产物所致,后者可作用于造血祖细胞,抑制其DNA和RNA的合成,并能损害染色体。
2008-11-30造血微环境的概念包括造血组织中支持造血的结构成分,也包括造血的调节因素。造血细胞是在基质细胞形成的网状支架中增殖和分化。
2008-11-30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的调查,再生障碍性贫血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明显低于白血病的发病率;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
2008-11-30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依据血细胞形态学特点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周围血象最突出表现为大卵圆形红细胞增多和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
2008-11-30缺铁性贫血除贫血外貌外,有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薄平,不光滑,易碎裂,甚至呈匙状甲(见于长期严重病人)。
2008-11-30异常血红蛋白病除贫血外貌外,可有轻度黄疸,颧骨隆起、鼻梁塌陷及眼距增宽,心律不齐、心浊音界扩大,肝脏、脾脏肿大。
2008-11-30我国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欧美例有所不同,起病多隐袭缓慢,以贫血、出血为首发症状较多,以血红蛋白尿起病者较少。个别以感染、血栓形成或再障表现,起病急骤。
2008-11-30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2周溶血和贫血无改善,或每日需较大剂量强的松(>15mg)以维持血液学的改善,有禁忌证者应考虑脾切除治疗。脾切除前最好做51Cr红细胞寿命和扣留试验,判断切脾疗效。
2008-11-3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增高,小球形红细胞增多,可见幼红细胞。
2008-11-30急性白血病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肤、齿龈、口腔及鼻粘膜出血最常见,其次为胃肠道、泌尿道、子宫和呼吸道出血。早幼粒病人出血可发生在颅内、蛛网膜下腔与硬脑膜下,往往病情严重。眼底出血常为颅内出血的先兆。
2008-11-30严重的感染是急性白血病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防治感染甚为重要。病区中应设置“无菌”病室或区域,以便将中性粒细胞计数低或进行化疗的人隔离。
2008-11-30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明显增生,比例增高,淋巴细胞大小不一,以大细胞为主;核形不规则,凹陷与折叠易见,染色质较疏松,结构不一致,核仁较清楚,一个或多个;胞浆量较多,轻或中度嗜碱。
2008-11-30起病缓慢,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最早出现的自觉症状往往是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表现。脾肿大可引起左季肋部或左上腹沉重不适、食后饱胀的感觉。
2008-11-30类白血病反应本身不需要治疗,原发病因去除后,可迅速恢复。故应仔细寻找原发病,积极予以治疗。根据对机体刺激因素不同而有不同类型的类白血病反应,可呈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或嗜酸粒细胞比例增高。
200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