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血液疾病 > 再生障碍性贫血

药物是引发血液病的重要原因

举报/反馈
2010-12-10 02:41:0039健康网社区

  1.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是由药物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征,是药物诱发血液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其病死率可达50%。据统计,可致再障的药物不下60种,其中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有机砷、环磷酰胺、白消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消炎痛、硫唑嘌呤、甲磺丁脲、氯磺丙脲等是引发再障的常见药物。这些药物引发再障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剂量用药,这种剂量相关性再障是可逆的,死亡率低;另一种则是与剂量无关的人体特异性反应,虽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如氯霉素引起的再障最为严重。有报道称氯霉素滴眼剂也可引起再障,值得人们注意。

  2.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

  这是药物引发血液病中发生频率是最高的一类。此类血液病是药物直接作用于骨髓,导致粒细胞的核破裂、溶解,从而造成造血干细胞损伤或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引起以外周血液中性粒细胞数选择性减少或缺乏为特性的血液学超敏反应。氯霉素、磺胺类药物、氨基比林、安乃近、吲哚美辛、异烟肼、丙基硫氧嘧啶、甲基硫氧嘧啶、甲巯咪唑、氯氮平、氮芥类药物、巯嘌呤、阿糖胞苷、左旋咪唑、半合成青霉素等均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其中氯霉素引发的粒细胞减少较多见。另据报道,老年人使用氨苄青霉素后,可导致粒细胞缺乏而继发感染造成死亡。

  3.血小板减少症及血小板病

  较易引起本症的药物如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白消安、甲氨蝶呤、巯嘌呤、长春新碱、氯噻嗪类药物。其它偶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有磺胺类药物、消炎痛、速尿、氯霉素、利福平、阿司匹林、甲基多巴、乙胺嘧啶 、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红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保泰松、非那西丁、氨基比林、安乃近、氯磺丙脲、奎尼丁、氯喹、奎宁等。主要通过抑制骨髓和巨核细胞功能、破坏血小板和诱导机体变态反应而致病。

(实习编辑:陈衍)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