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骨髓瘤表现多方面易被混淆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简称MM)是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由于骨髓中有大量的异常浆细胞增殖,引起溶骨性破坏,又因血清中出现大量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中出现本周氏蛋白,引起肾功能的损害,贫血、免疫功能异常。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徐缓,早期可数月至数年无症状。出现临床症状繁多,常见贫血、骨痛、低热、出血、感染、肾功能不全,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髓组织浸润、M球蛋白比例异常增高,从而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反复感染、出血、高粘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

  MM的发病年龄多见于中年和老年,以50-60岁之间为多,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1。MM在所有肿瘤中所占比例为1%,占血液肿瘤的10%。本病的自然病程为0.5-1年,经治疗后生存期明显延长或长期“带病生存”。

  多发性骨髓瘤早期易被误诊。MM的临床表现繁多,主要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经症状、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

  一、MM瘤细胞浸润表现

  骨痛、骨骼变形和病理骨折 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细胞,使骨质溶解、破坏,骨骼疼痛是最常见早期出现的症状,约占70%,多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于瘤细胞对骨质破坏,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处骨折同时存在。

  贫血和出血 贫血较常见,为首发症状,早期贫血轻,后期贫血严重。血小板减少,出血症状多见、皮肤粘膜出血较多见,严重可见内脏及颅内出血。

  肝、脾、淋巴结和肾脏浸润 肝、脾轻度、中度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骨髓瘤肾。

  其他症状 部分病人在早期或后期可出现肢体瘫痪、嗜睡、昏迷、复视、失明、视力减退。

  二、骨髓瘤细胞分泌大量M蛋白引起的症状

  继发感染 感染多见于细菌,亦可见真菌、病毒,最常见为细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病毒性带状庖疹也可见。

  肾功能损害 50%-70%病人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结石。

  高粘滞综合征 约为2%-5%发生率,头晕、眼花、视力障碍,并可突发晕厥、意识障碍。多见于IgM型MM。

  淀粉样变 发生率为5%-10%,常发生于舌、皮肤、心脏、胃肠道等部位。

  三、浆细胞性白血病

  符合外周血浆细胞数大于20%,肝脾肿大,白细胞数大于15×109/L,则为浆细胞白血病。

  体征: Ⅱ、Ⅲ期病人见贫血貌,睑结膜苍白,有或无淋巴结肿大,心率增快,肝脾轻、中度肿大,胸骨、肋骨、腰椎骨等部位压痛,或骨局部触及骨肿块,或有病理性骨折,伴出血可见皮肤瘀点瘀斑,伴肺部感染时,常有湿啰音。

  常见并发症: 主要有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肾功能衰竭、病理性骨折。

(实习编辑:陈衍)

2010-11-05 01:32:00浏览6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韩冰
精选
韩冰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去咨询
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包括贫血,血小板减少,急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尤其擅长红细胞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纯红再障)、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各种难治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贫血性疾病及其他血液系统罕见疾病,擅长血液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治。
钱素英
精选
钱素英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宁波市杭州湾医院
去咨询
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宁波市第二医院血液肿瘤内科科主任,重视内科一线工作。擅长血液病和肿瘤内科疾病诊治,包括贫血、血栓、出血性疾病、恶性血液病诊治,以及胃癌、肠癌、食道癌、乳癌、肺癌、头颈部肿瘤、各种软组织肿瘤、妇科肿瘤及泌尿生殖系肿瘤等。重视临床与科研的结合,尤其在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治疗、预后方面有深入地研究。对于不明原因发热诊治有独到的见解。
滕广帅
精选
滕广帅主治医师血液内科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去咨询
擅长: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溶血性疾病、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的诊断和治疗。
查看更多血液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腹膜炎引起的腹腔盆腔积液严重吗
腹膜炎处于初期且引起的腹腔盆腔积液量较少时,一般不严重;若腹膜炎进展迅速且引起的腹腔盆腔积液量增多时,通常较为严重。当腹膜炎刚刚发生,炎症处于相对局限阶段,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能够对炎症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少量的腹腔盆腔积液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反应,其主要成分可能是含有炎性细胞、抗体等物质的渗出液,目的是稀释炎症因子,阻止炎症扩散。此时,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以减少胃肠道内容物的继续外漏,炎症可得到有效控制,积液也会逐渐被机体吸收,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患者预后较好,不会遗留明显的后遗症。如果腹膜炎病情进展迅速,致病菌毒力强,且患者自身抵抗力较弱,腹腔盆腔积液量会快速增多。大量积液会导致腹内压升高,影响腹腔内器官的血液循环,如压迫下腔静脉,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引起下肢水肿。同时,会对膈肌产生压迫,导致呼吸困难,严重影响呼吸功能。而且,若积液中含有大量细菌及毒素,随着时间推移,细菌和毒素会通过腹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此时,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即便经过积极治疗,也可能因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而预后不良,此时情况较为严重。若发现腹膜炎引起腹腔盆腔积液,建议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详细检查,如腹部超声、CT、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腹痛加剧、发热不退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孕妇胸腔积液有什么症状
孕妇胸腔积液是指孕期任何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增加和(或)吸收减少,发生胸膜腔内液体潴留。其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胸痛、咳嗽、乏力等。1、呼吸困难:随着胸腔积液量的增加,肺组织受压,气体交换受限,孕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起初可能在活动后出现,严重时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费力。2、胸痛:多为单侧胸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这是由于积液刺激胸膜,或胸腔内压力变化导致胸膜摩擦而引起的疼痛,在深呼吸、咳嗽或改变体位时疼痛可能会加重。3、咳嗽:常为刺激性干咳,可能是由于胸腔积液刺激了肺部或支气管,也可能是为了缓解呼吸困难而产生的一种反射性动作。4、乏力:由于身体缺氧以及疾病本身的消耗,孕妇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疲倦,活动耐力下降,日常活动容易出现疲劳感。对于孕妇胸腔积液,建议定期进行产检和相关检查,密切观察积液量的变化以及胎儿的情况。孕妇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采取半卧位或舒适的体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如果是由其他疾病如感染、贫血等引起的胸腔积液,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感染导致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但具体的治疗方案需根据孕妇的具体病情和孕周等因素,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以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胎儿心包积液是什么意思严重不
胎儿心包积液指的是在胎儿心脏周围的心包腔内出现了过多的液体聚集现象,这是一种在孕期超声检查中可能发现的异常情况,其严重程度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建议孕妇遵循医生的安排,进行更全面、详细的检查,如染色体检查、胎儿超声心动图等,以明确病因。正常情况下,胎儿心包腔内会有少量液体,起到润滑和保护心脏的作用。然而,当各种原因导致液体产生过多或吸收减少时,就会形成心包积液。其成因较为复杂,可能与胎儿自身的发育异常相关,例如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异常;也可能是由于宫内感染,像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胎儿,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心包积液。胎儿心包积液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不同。若积液量较少,且胎儿没有合并其他严重的结构畸形或染色体异常,同时心脏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在严密监测下,部分胎儿的心包积液有可能会自行吸收,这种情况相对不太严重。但若是积液量较多,导致心脏受压,影响了心脏的正常舒张和收缩功能,进而引发胎儿水肿、心律失常,或者胎儿同时伴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异常等其他严重问题时,往往预后不良,情况较为严重,可能会危及胎儿生命。同时,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因为情绪波动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另外,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维持自身的身体健康,为胎儿的发育创造良好条件。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老年人胸腔积液是严重的病吗
老年人胸腔积液是否严重不能一概而论,由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等引发的,通常病情危重,严重威胁健康甚至生命;若是轻度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等所致且积液少,经有效治疗可控制,影响相对较小。胸腔积液的产生可能源于多种严重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恶性肿瘤等。这些疾病本身就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胸腔积液的出现往往进一步加重了病情。例如,当老年人因心力衰竭而出现胸腔积液时,不仅会出现明显的胸闷、气促等临床症状,还可能因积液对心肺等重要器官的压迫而导致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危及生命。此外,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往往提示病情已经处于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产生严重影响。然而,如果老年人胸腔积液是由轻度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等易于控制的疾病引起,且积液量较少,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积液通常可以被吸收,病情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胸腔积液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影响相对较小,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种严重的疾病。针对老年人胸腔积液,无论是严重还是不严重,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现老年人出现胸腔积液的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对症治疗以及胸腔穿刺抽液等。同时,老年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后。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