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腰酸背痛需警惕骨髓瘤!

  张先生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加点。近半年来自觉全身不适,经常出现腰背酸痛,以为是劳累过度所致,平时吃一点止痛药对付对付。近一个月来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腰椎压缩性骨折,进一步检查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后改为口服药维持治疗。张先生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因为发病率比较低,公众对它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其发病年龄大多在50-60岁之间,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临床表现比较多,约70%新诊断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约30%的患者血钙水平升高,50%的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另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更易感染。

  如中老年人出现持续不可解释的体重减轻、骨痛、骨质疏松、肾功能损害或者不明原因反复感染时,应警惕多发性骨髓瘤的侵袭,及时到正规医院血液科就诊。虽然目前医学上对大多数骨髓瘤还不能够彻底治愈,但是通过恰当的治疗,不少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甚至达到原来的寿命。

腰酸背痛需警惕骨髓瘤!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从字面上看是骨髓里产生的一种血细胞肿瘤,这种细胞叫“浆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即产生抗体的细胞。恶性的、癌变的浆细胞称为骨髓瘤细胞。这种病之所以叫做“多发性骨髓瘤”是因为它累及许多骨骼,形成病变。如果病变只有一处则称为“孤立性骨髓瘤”。骨髓瘤主要累及脊椎骨、头颅骨、骨盆骨、肋骨以及肩与臀关节的骨骼,前臂、小腿和手、足的骨骼通常不累及。

  有一种称为“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的浆细胞疾病,患者骨髓里的瘤细胞长得非常慢,转成骨髓瘤的危险性很低,大约只有1%。另一种特殊类型的骨髓瘤称为“惰性/冒烟型或无症状骨髓瘤”,虽然骨髓内的骨髓瘤细胞≥10%,但无临床症状,它和前者(MGUS)发展都很慢,以年计,一般不必急于治疗。因此,这两种病和“活动性有症状的骨髓瘤”的鉴别十分重要。

  多发性骨髓瘤的分类

  根据瘤细胞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的不同,骨髓瘤具有不同的类型。正常情况下体内不同的免疫球蛋白有不同的功能。每种免疫球蛋白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所组成。重链有五种:G,A,D,E和M。轻链只有两种:κ和λ。大多数骨髓瘤病例(约占65%)为IgG型(即重链为 G,轻链为κ或λ),其次为IgA型。IgM、IgA和IgE型是非常罕见的。大约30%患者产生的轻链存在于尿中(如轻链κ),而血液中存在轻链和重链。

  约10%的患者只产生轻链,而不形成重链,称为“轻链(或本周氏)骨髓瘤”。更少的情况下(约1%-2%)骨髓瘤细胞产生极少量,甚至不产生任何一种单克隆性蛋白,称为“非分泌型骨髓瘤”。新近我院开展的血清游离轻链测定能够在大多数这种病例中测出微量的轻链。

  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

  浆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这种复杂的蛋白质我们称为“抗体”。然而骨髓瘤细胞不能产生具有功能的抗体,而是一种克隆性蛋白,叫做“单克隆性蛋白”。骨髓瘤发生的所有问题都是由这种瘤细胞增殖所致。它与通常的癌症不同,骨髓瘤细胞不仅形成瘤块,而且释放许多蛋白及其它化学物质到骨髓的微环境中,并直接进入血流,导致了一系列临床症状。

  1.骨髓瘤细胞对骨骼和其他组织器官的浸润与破坏所引起临床表现:

  (1)骨痛:骨髓瘤细胞在骨髓腔内大量增生,骨髓内过度表达白介素6,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疏松甚至溶骨性破坏。疼痛部位多在骶部,其次是胸廓和肢体。活动或扭伤后骤然剧痛者有自发性骨折可能,多发生在肋骨、锁骨、下胸椎上腰椎。

  (2)髓外浸润:以肝、脾、淋巴结和肾脏为多见。孤立性骨髓瘤也见于软组织,如口腔及呼吸道等。

  (3)神经症状:以胸腰椎破坏压缩,压迫脊髓所导致截瘫为多见,其次为神经根损害。

  2.血浆蛋白异常引起的临床表现:

  (1)感染:容易发生细菌性肺炎和尿路感染,甚至败血症。

  (2)高粘滞性综合征:症状有头昏、眩晕,眼花、耳鸣,并可突然发生意识障碍、手指麻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慢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3.出血倾向:

  以鼻衄和牙龈出血为多见,皮肤紫癜也可发生。

  4.肾功能损害:

  常为本病重要表现之一。临床表现有蛋白尿、管型尿甚至肾功能衰竭,为仅次于感染的致死原因。

  骨髓瘤在诊断时需要做哪些检查?

  1、骨髓穿刺检查:此为测定骨髓瘤细胞在骨髓里所占比例的最重要的检查。

  2、血液常规:检查病人是否存在贫血及其程度,测定白细胞数及血小板数。

  3、血生化:测定肾功能,肌酐、尿素氮、钙及乳酸脱氢酶尤为重要。

  4、血清蛋白电泳:测定异常骨髓瘤蛋白和正常蛋白的含量,免疫固定电泳显示骨髓瘤蛋白、轻链和重链的类型 。

  5、游离轻链检查:未发现异常的情况下可用于定量游离轻链。

  6、骨X线检查:观察骨质破坏是否存在、严重程度和部位。

  7、骨密度测定:可测定骨髓瘤时弥漫性骨丢失,并可测定二磷酸盐治疗过程中的改善情况。

  如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就目前的医学水平,骨髓瘤还属于一种不能够彻底治愈的疾病,但是如果接受恰当的治疗,如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少患者不仅可以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还能存活多年甚至几十年,达到原来的寿命。

  经典化疗:根据美国NCCN指南,对于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首先分为两组,一组是年龄>65周岁的老年人首选MP方案,即美法仑+泼尼松,这组患者以改善生活质量、适当延长生存期为主。另一组是年纪轻、一般情况尚可的患者,需要准备做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采用VAD方案,即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

  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手段。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多主张双次移植,通过连续两次移植进一步减少肿瘤负荷,延长患者生存期。

  (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不含有肿瘤细胞,并可通过移植物抗肿瘤作用减少复发,是目前唯一能够治愈骨髓瘤的方法。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减少移植早期并发症和相关死亡率方面有着肯定的作用,扩大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适应范围,使得更多的MM患者从移植中受益。

  其他药物:

  (1)沙利度胺:联合传统化疗可明显提高疗效,常用量100mg-200mg/天。

  (2)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用于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

  (3)二磷酸盐:能阻止肿瘤引起的溶骨性病变,减少骨吸收,减轻疼痛及由骨转移所致的高钙血症及其并发症。常用的有第二代磷酸盐:帕米磷酸钠以及第三代磷酸盐:伊班磷酸钠、唑来磷酸钠。

  (4)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商品名:万珂):已用于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放疗:是孤立性浆细胞瘤的首选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包括骨折的手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治疗,贫血的治疗,感染的治疗等等。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陈衍)

 

2010-11-19 02:55:00浏览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卢成瑜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婴儿红屁股是尿不湿造成的吗
红屁股指红臀。婴儿红臀可能是尿不湿造成的,也可能是皮肤干燥、蚊虫叮咬、湿疹、过敏等原因造成的。 1、尿不湿 若家长长时间未给婴儿换尿不湿,可能会导致尿液刺激臀部皮肤,出现皮肤发红、刺痛等症状。建议家长可以用温清水清洗局部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平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尿不湿。 2、皮肤干燥 如果天气比较干燥或者是平时对婴儿的护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婴儿皮肤过于干燥,从而引起局部皮肤脱皮、泛红等症状。建议家长平时多给婴儿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还可以在房间内放置加湿器,改善空气湿度。 3、蚊虫叮咬 如果没有做好防蚊措施,蚊虫叮咬皮肤释放毒性物质,可能会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家长可以用肥皂水清洗婴儿臀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瘙痒症状。还可以遵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花露水等药物治疗。 4、湿疹 若婴儿接触尘螨、动物皮毛等物质,可能会产生炎症反应,诱发湿疹,出现局部红斑、肿胀等症状。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婴儿涂抹氧化锌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治疗,同时可以用凉毛巾冷敷缓解。 5、过敏 过敏是由于接触过敏原而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由于婴儿的皮肤比较娇嫩,如果接触到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就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婴儿局部皮肤的护理措施,避免接触过敏原,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必要时,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涂抹于婴儿局部皮肤进行治疗。 若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陈剑锋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香油治宝宝红屁股吗
通常情况下,香油不能治疗宝宝尿布皮炎。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性用药治疗。 尿布皮炎又称红屁股或尿布疹,是由于宝宝皮肤娇嫩敏感,加上大小便污染而引起的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发红、肿胀及有水疱等症状。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是长期使用纸尿裤导致不透气引起。 香油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具有一定的保湿效果,但是并不能够达到治疗该疾病的效果,所以不可以用作药物来使用。当宝宝患有尿布皮炎后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受到炎症刺激引起红肿以及疼痛的现象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保持宝宝屁股清洁干燥,并且勤换洗内裤以及尿片,避免病情加重。 对于症状较轻者可遵医嘱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的症状;而对于严重患者,则需要配合医生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联合外涂炉甘石洗剂、地奈德乳膏来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工作,勤换洗衣物,保持自身的清洁与干燥。另外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吃辛辣及过于油腻性的食物。 若期间伴有其他明显不适或异常情况,则家长需尽快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再配合专业医师做针对性处理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