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季节到了,最近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荔枝的身影,引得老赵心动不已,但因为之前体检查出血糖偏高,饮食上就不得不注意一点,以前喜欢的甜点、水果都戒掉了许多。光看不能吃的感觉让他太难受了,最近听说有人吃荔枝低
2024-06-12王女士今年48岁,爬山、跳舞、徒步样样信手拈来,虽然身子骨看起来还算硬朗,但只有家人知道她有严重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而且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回院治疗。尽管医生多次嘱咐日常饮食要注意控制血糖,但她本人总觉
2024-06-12今年58岁的李大爷,患有糖尿病已经近10年了,半年前,李大爷突然出现全身疼痛、伴腰部活动受限的情况,去医院检查后被告知,原来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骨质疏松,医生给他调
2024-06-03郑阿姨今年72岁,有20多年的高血压病史了,平常一直在服用降压药。尽管医生叮嘱她要少吃高盐分食物,但郑阿姨却偏爱腌制食物,尤其是霉豆腐、咸呛蟹等食物,更是经常吃。一天,郑阿姨起床后发现自己有口齿不清、
2024-06-03“你有糖尿病还敢喝牛奶?”老张手里的牛奶还没来得及喝就被老友赶紧制住了,解释说最近看到一篇控血糖的文章,里面就提到牛奶,喝多了不利于血糖稳定,有糖尿病的人更不宜喝。想起自己早餐喝牛奶的习惯保持了几十年
2024-06-0360岁的徐大姐被检查出糖尿病,医生建议她日常注意饮食,并保持适度的锻炼。徐大姐听糖友分享说,走路时间越久,距离越远。速度越快,降糖效果也越好。于是徐大姐每天都保持日行2
2022-11-18王阿姨特别喜欢吃小米粥,可是她今年被查出来了糖尿病。病友们告诉她,粥类的食物都不要再吃了,于是王阿姨再也不碰小米粥了。 有次,王阿姨实在忍不住,就煮了一点点小米粥,吃完之后,王阿
2022-11-17自己非常爱吃南瓜,但患有十几年的2型糖尿病,老伴总是限制我摄入糖分较高的蔬菜。但那天上午,我吃了一碗米饭,看见老南瓜金灿灿,软糯香甜,甚是诱人,于是瞒着老伴偷偷贪吃了一碗,没想到餐后2小时血糖竟然飙升到14.5mmol/L。南瓜真得会提升血糖吗?还
2022-11-16近一半糖尿病是吃出来的?藏在食物里3大隐形杀手,你可能天天吃
2022-11-1528岁的小李是一名快递员,平常由于工作特别忙,所以白天没什么时间好好吃饭,在下班后他会报复性的饮食。晚餐喜欢吃大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不仅如此还经常喝朋友吃夜宵、喝酒,平常的水分摄入几乎都是冰饮料,
2022-11-10世界上每过5秒,就有1人死于糖尿病,全球糖尿病患者5.37亿人,而其中1/4就在中国。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在现在的医疗条件下都无法治愈,只能靠长期吃药来控制血糖,然而最新一个新上市的降糖新药却带来了停药缓
2022-11-10当尿液中每天排出的葡萄糖超过150毫克时,尿糖就会呈现阳性反应,这也被称为糖尿。
2022-10-30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注射时漏液率高达58.3%,这导致注入到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剂量减少,长期如此,会降低血糖的控制效果。
2022-10-23“再严重的话,可能整只脚都保不住了。”医生一句话,老李听了后怕不已。老李患有糖尿病多年,是位资深“糖友”,自从患上糖尿病后他一直服药控制血糖。在前阵子,老李发现自己的足部出现了鸡眼,长鸡眼的位置疼痛感
2022-10-21血糖升高,皮肤会先知道:4类皮肤变化,暗示糖友病情恶化
2022-10-20李可今年26岁,外形靓丽的她身边不乏追求者,不过她是典型的颜值控,并没有遇到她喜欢的类型。她平常喜欢喝奶茶、逛街买衣服,有时候一天都得喝好几杯奶茶。 有一天上班期间,李可突然出现了
2022-10-20一旦迈入老年群体行列中,不少人都会被各种疾病盯上,像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都属于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其实不光老年人,年轻人被糖尿病盯上的也不在少数,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糖尿病呢
2022-10-20“如果吃枸杞能治少精症,那不孕不育科怎么还会有那么多患者?”听了医生这话,刘先生才知道自己不该盲信偏方。刘先生和爱人结婚多年,一直积极备孕的两人却没有得到好消息。不得已的情况下,二人去医院进行了检查,
2022-10-20一个月瘦了10公斤,苏先生开心不已,到处向朋友炫耀自己减肥的成效。可他万万没想到,一个星期后,自己会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苏先生从小就身材比旁人壮硕,在成年之后由于工作压力过大经常暴饮暴食令他的体重更是狂
2022-10-19“如果吃枸杞能治少精症,那不孕不育科怎么还会有那么多患者?”听了医生这话,刘先生才知道自己不该盲信偏方。刘先生和爱人结婚多年,一直积极备孕的两人却没有得到好消息。不得已的情况下,二人去医院进行了检查,
2022-10-19“再严重的话,可能整只脚都保不住了。”医生一句话,老李听了后怕不已。老李患有糖尿病多年,是位资深“糖友”,自从患上糖尿病后他一直服药控制血糖。在前阵子,老李发现自己的足部出现了鸡眼,长鸡眼的位置疼痛感
2022-10-18注射胰岛素的四大误区,很多人都在犯,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2022-09-16只要你在奶茶店点过饮品,就一定被店员问过“需要多甜呢?”
2022-09-16粥是升血糖“高手”,不能碰?糖友学会6个技巧,放心喝
2022-09-14正常情况下,血糖在可控范围的患者,每周监测1至2天,每次测量空腹和餐后血糖即可
2022-09-14糖尿病并发症是每个糖友的“噩梦”!出现6个症状就该警惕
2022-09-07身上出现5大症状,说明糖尿病肾病来了!早这样做或许能预防
2022-09-07一些糖尿病人以为,糖尿病不是什么大病,所以不严格控制血糖,该吃吃,该喝喝。殊不知,糖尿病经常会伴随多种并发症,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2022-08-11前段时间,苏大妈总是感觉口干,喝水仍不解渴,还尿频,而且时常感觉乏力,体重也轻了7kg,因备受困扰,遂前往医院就诊。
2022-08-10“儿子,快来超市帮我提南瓜,我一个人搬不动。“超市门口,王大娘买了10个大南瓜,累得气喘吁吁。王大娘在确诊糖尿病后,吃东西总是战战兢兢的,就怕吃了些升糖指数快的让血糖升高。于是在生活中她各种找寻可帮助
2022-08-10“主食导致糖尿病的元凶,拿走,我不吃!”王大伯一直是个不爱喝水的人,但前段时间他出现了经常口渴的症状,一天可以喝之前几倍的水。且食量也增加了许多,他还跟人开玩笑说自己这么大年纪了难道还要长身体?症状持
2022-08-01“你少吃点西瓜,西瓜升血糖,小心糖尿病找上门,隔壁老王都吃进医院了。”李姨着急忙慌地抢走了张叔手里的西瓜。50岁的老王本是中学的体育老师,身体素质比普通人好一些,也是小区内的运动派,但是夏日来临,老王
2022-07-26“哎呦,少让孩子吃点糖,以后会得糖尿病的。” 老一辈的人总是为下一代操碎了心。 阿妹4岁了,正是蹦蹦跳跳好玩的时候,由于长了一张粉嘟嘟、肉软软的笑脸,十分惹人喜爱,平日里的一些要求爷爷奶奶大多也不
2022-07-12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想要控制好血糖需要从多方面做起,包括饮食、坚持用药、运动、规律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
2022-06-29糖尿病(DM)和糖尿病前期都是社会最主要的公共卫生挑战,分别影响着全球4.63亿和3.74亿成年人。
2022-06-02重建显微手术是糖尿病患者下肢未愈合伤口的有效保肢选择。本文旨在分享糖尿病人群显微外科保肢的功能性步行结果和确定糖尿病足通过显微手术皮瓣移植后会截肢的危险因素。
2022-06-02通过对观察性研究和遗传学数据进行荟萃分析,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T2DM对PD风险有影响,并有新的证据支持其在PD进展中的作用。
2022-06-02进食开始时间在上午8:30之前胰岛素抵抗较低。
2022-06-02血糖、血脂和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循环浓度是健康寿命和寿命的预测指标。血糖控制是一种特定的调节机制,也是维持健康的潜在干预目标。
2022-06-02过量摄入果糖会增加新生脂肪生成、血甘油三酯和肝脏胰岛素抵抗。果糖对健康男性脂质代谢的特定影响是否独立于过度摄入而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
2022-06-02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不仅增加死亡率风险,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且几乎影响到全身每一个器官系统,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疾病、多种癌症以及一系列的骨骼肌肉病等等。
2022-06-02Ⅰ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意识受损不得不防
2022-06-02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通过调节胰岛素敏感性来影响组织中的胰岛素信号传导,在葡萄糖稳态中发挥作用,在氧化应激条件下间接保护胰腺B细胞功能。
2022-06-02糖尿病是现代人身上十分高发的“富贵病”,罹患糖尿病后,患者需要在饮食上有所控制。很多糖友日常对于自己的饮食十分苛刻,什么都不敢吃,特别是零食更是碰都不敢碰。 事实上,糖尿病患者不必过分克制零食摄入,这
2022-04-24今年刚刚步入三十岁大门的小杨,一直以为自己年轻、身体好,却没成想竟然患了糖尿病。 本来有一天早上家里父母在进行血糖监测,他想着给自己也测一测,一测竟然发现血糖高的厉害,后来到
2022-04-20据估算,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29亿,而且有超过一半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患病。虽然糖尿病的症状隐匿,但只要多留意身体的变化,尤其是脚部的异常症状,便能及早发现糖尿病。
2022-04-19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饮食或生活习惯,极易患上三高症,其中的高血糖症又是患糖尿病的前兆,如果血糖没能及时控制住,甚至诱发糖尿病并发症,所以维持血糖的稳定是当务之急,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降血糖并维持血糖稳定呢?
2022-03-31随着糖尿病在生活中出现的比率越来越高,人们对糖尿病也越来越重视,而且糖尿病肾病跟尿毒症也有一定联系,因此不可马虎。
2022-03-30糖尿病并不可怕,但是如果患者没有控制好糖尿病,即使在糖尿病初期也有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是可以诊断观察和治疗的,以免发生更严重的并发症——尿毒症。
2022-03-29糖尿病作为中国的第一大慢性疾病,发病率还在不断增长。目前糖尿病尚处于无法根治的情况,前期的预防就变得十分重要,糖尿病高危人群更要做好糖尿病的防治。那么什么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高危人群又该如何预防糖尿病呢?
2022-03-29糖尿病——一种代谢疾病,这种疾病不仅仅会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年轻人身上也不少见,因此一定要清楚预防糖尿病的方法。
2022-03-28面对如此高的发病率,我们都需要警惕糖尿病的侵袭。那么得糖尿病前兆有哪些?我们又能如何稳定血糖?
2022-03-25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最需要注意的是饮食。但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运动。在医院的病房里,也有不少糖尿病患者会有亲人陪同去做些运动,比如走路散步。大家都知道运动的重要性,但是要进行哪些运动,怎么样去运动呢?
2022-03-25糖尿病现在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实会患上这种疾病主要和人们的生活习惯、遗传、情绪、饮食等几方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022-03-24如果血糖过高没有进行控制的话很容易发展成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血糖是最佳办法之一。糖尿病患者吃饭时要着重关注食物的升糖指数,合理安排膳食,对于调节和控制患者的血糖大有好处。
2022-03-24糖尿病是一种对人体危害性很大的疾病,需要在病发之初及早治疗。下面我们就来对糖尿病的前兆以及稳定糖尿病的方法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2022-03-24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血糖检查主要是用来检查糖尿病的。但是即时血糖检查它不仅仅能够检测糖尿病,同时它还能够对甲状腺功能及肝炎肝病和一些其他代谢物的检测都有一定的功效,目前在我国比较推崇的是葡萄糖氧化酶用来检测血糖。那么在进行血糖检查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我们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2022-03-24糖尿病在前期阶段并没有太大反应,因此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疾病症状,其实对待糖尿病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尤其是这些糖尿病高危人群更加要小心谨慎。
2022-03-23糖尿病极易引起肾脏损伤,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因素,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尿毒症的首要因素就是糖尿病肾病。
2022-03-23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后会导致脚烂,引起脊髓炎,甚至引起败血症,最后不得不截肢。还有的会因为感染问题触发心脑疾病,出现皮肤溃烂、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既然糖尿病足的危害如此严重,那么糖尿病患者该怎么预防糖尿病足呢?糖尿病足早期的症状又有哪些?
2022-03-22糖尿病患者积极进行自行车运动可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死亡风险
2022-03-22美国成年人从垃圾食品来源中消耗了很大一部分能量和糖,这些发现也与美国的其他研究相一致。
2022-03-22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都开始面临着糖尿病的烦恼。高血糖是糖尿病的前兆,所以高血糖,甚至是糖尿病的患者都要学会平稳血糖,才有助于病情的稳定以及身体的健康。下面介绍几个有效的降血糖的方法,坚持这些方法就能够稳定血糖。
2022-03-21“你知道糖尿病是什么吗?”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能回答得上来,也了解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要少糖,米饭都要掂量着吃。但是,“你知道高血糖的并发症有哪些吗?”,可能许多人就不知道了。
2022-03-212型糖尿病(T2DM)在青年和成人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2022-03-18与未患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相比,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髋部骨折及相应的术后并发症、身体机能下降等。
2022-03-18糖尿病近些年来在生活中的出现概率越来越高,但是关于糖尿病的诱发原因,多数人是不知道的。
2022-03-18糖尿病是慢性病,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糖友”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每20秒就有一个人因糖尿病而失去一只脚。
2022-03-18内分泌科医生表示,糖尿病患者除了使用药物控糖,在生活、饮食上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2022-03-18今年64岁的张奶奶已经患糖尿病7年有余,这7年来,她的血糖一直都控制得很好,但是渐渐地,她的视力逐渐变差,有时候近处、远处都看不清楚东西,张奶奶还以为是“老花眼”了,于是在街上买了一副“花镜”就凑合了。直到有一天她突然觉得眼前发红,左眼已经看不见东西了,才去医院眼科看病,结果发现右眼视网膜病变Ⅳ期, 眼底布满了“新生血管”……
2022-03-17其实降低血糖的根本方法无外乎从两方面下手:管住嘴和迈开腿。万事开头难,只要是血糖的数值控制好了,后期养成习惯,血糖自然不会出现大动荡。
2022-03-17现在医疗技术之下,对于糖尿病已经完全可以控制,因此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对患病不以为然,不严肃对待,直到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才悔不当初,那么到底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呢?
2022-03-17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跟一个人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了解糖尿病饮食禁忌可以阻止病情恶化。
2022-03-17与一般人群相比,DM患者发生HZ的风险增加。无论年龄大小,都对DM患者接种水痘疫苗,优先考虑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
2022-03-17在具有较高遗传风险的个体中,坚持健康饮食与血液HbA1c水平和随后的T2D风险的更多降低有关。
2022-03-17我国糖尿病人的数量非常多,糖尿病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慢性疾病,患了糖尿病的病人除了应当遵照医嘱,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控制病情以外,在日常饮食中还必须非常的注意营养素的摄入和糖分的控制,那么糖尿病人在饮食上具体要注意些什么?怎样通过食物来控制糖尿病情的发展呢?
2022-03-17很多的糖尿病病患发现,在吃完饭后去进行血糖检测很容易血糖升高,在医学上认为,如果餐后出现了血糖升高,那么很可能会增加一些并发症的发病几率,比如心梗等疾病。
2022-03-16从专业角度出发去理解,糖尿病可以分成一型和二型,不管是一型还是二型,其实在前期有一些症状表现是相似的,如果你能够把握好这一些糖尿病的典型性症状表现,就能够在更早的时间里发现糖尿病的存在,后期治好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2022-03-16糖尿病腹泻患者胃肠道转运和管腔内pH水平改变,但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很小。该研究的结果提示胃肠功能检测在糖尿病腹泻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2-03-15在能引发并发症的疾病中,糖尿病是非常典型的一种。在临床中不难发现,糖尿病能引起众多的并发症,包括人体的心、肝、脾、肺、肾,以及头部、皮肤甚至神经等,都可能受到波及。在一项统计中发现,仅糖尿病可以引起的并发症就将近一百种,但是在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2022-03-15糖尿病人在饮食上应当特别注意日常的控制,这对于糖尿病情的延缓和改善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对于一些严重型糖尿病人来说,他更应当严格按照糖尿病的合理配餐标准来安排日常的饮食,那么糖尿病应该怎样进行日常的防控?
2022-03-15每一个糖尿病患者家中都会备一个血糖监测仪,而医生给他们下达的最重要任务就是每天在家自行监测血糖数值,并且详细记录。之所以会被要求监测血糖数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判断后期患者的治疗方向以及确定药物药量。那么,在家自己测血糖有什么注意事项和讲究,怎么做测量的数值才会更准确?
2022-03-14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它主要是由于生活习惯以及遗传性的一些因素而导致的,目前我国糖尿病群体非常庞大,因此做好糖尿病的提前防控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身患糖尿病,因而没有提前引起重视,导致延误了病情,那么糖尿病的特征是什么?糖尿病主要有哪些症状呢?
2022-03-14广州29岁的林小姐因为一杯奶茶,患上了糖尿病,病导致多脏器衰竭,险些死在手术台上。 近日,林小姐突然出现了口干、腹痛等症状,然后去医院进行检查,经过医生的诊断林小姐出现了多脏器官衰竭,确诊爆发型
2022-03-09精心规划饮食每天规律作息就连下班后都得在健身房跑上5公里 看上去高度自律的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2022-03-09在产后糖尿病晚期,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显著增加。
2021-11-15PLOS Medicine:2019年苏格兰2型糖尿病缓解流行病学:一项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
2021-11-11高HbA1c并不能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而低HbA1c与最高的TIR无关。
2021-10-19糖耐量异常,一个很多人都陌生的概念。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糖耐量。糖耐量是人体对于葡萄糖的耐受能力,而糖耐量异常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的状态。
2021-10-15虽然糖尿病形式严峻,但是大家对于糖尿病却不太了解。今天了解一下糖尿病的分型。
2021-09-3021世纪以来,美国儿童及青少年的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
2021-09-07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 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
2021-09-03从2007年到2017年,虽然发病高峰年龄为10-14岁,但T1D发病率在成人中急剧增加,在青年中没有增加。
2021-09-03低糖电饭煲是怎么蒸出低糖饭的?这种电饭煲真的能降血糖吗?
2021-08-30警惕糖尿病患者的年轻化趋势
2021-08-27伊马替尼可能提供一种改变1型糖尿病病程的新方法。
2021-08-26与未患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相比,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髋部骨折及相应的术后并发症、身体机能下降等。
2021-08-24即使BMI为正常上限,糖尿病风险仍增4成!
2021-08-12从2010年至2016年,确诊为1型糖尿病或接近1型糖尿病的个体的DKA发生率逐年增加
2021-08-11基于38种已确认代谢物的评分与T2D风险呈负相关关系
2021-08-09在东亚人群中,高血压T2DM患者使用替米沙坦可能与较低的痴呆和任何IS事件风险有关。
2021-08-09美国成年人从垃圾食品来源中消耗了很大一部分能量和糖,这些发现也与美国的其他研究相一致。
2021-08-06哮喘和早发性糖尿病的患病率都在上升,但它们之间的关联仍未明确。
2021-08-05在血糖变异性较高的患者中,HbA1c可能不是其全因死亡率的可靠指标。这些患者可能需要新的血糖控制指标来实现更好的糖尿病管理。
2021-08-03其实,不少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时,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出现各式各样的小问题。不仅不利于控制糖尿病病情,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今天我们聊一聊使用胰岛素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7-30糖尿病患者在吃水果时,注意以下原则,也可以享受吃水果的益处与乐趣。
2021-07-14脓毒症和炎症衰老已被确认为参与了糖尿病牙周炎。本研究旨在阐明巨噬细胞焦亡作用是否通过影响成纤维细胞的衰老而在牙周炎症衰老中发挥作用
2021-07-1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主要临床特征为高血糖、高血酮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头痛、食欲减退等,而且呼吸会有烂苹果的味道,随着疾病的进展,可出现脉搏快、严重失水症状,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休克、昏迷,并会因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
2021-07-08在糖尿病发生之前,四肢其实已经给出了信号!身体出现以下表现,万万不可忽视。
2021-07-02有研究报道,2型糖尿病 (T2D) 和低骨骼肌质量 (SMM) 与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 的风险增加有关。
2021-07-01在这项包含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患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中,实时连续血糖监测有助于改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急诊就诊和低血糖住院风险
2021-06-17与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 相关的肥胖症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有所增加。近日,糖尿病领域权威杂志Diabetes Ca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探讨该人群体脂肪分布与NAFL之间的关联。
2021-06-16T1DM患者DKA的再入院率较高,并且大多数患者以DKA为再入院的主要诊断。CCI为3以上、高血压、女性和AMA是再入院的重要预测因素。
2021-06-16在青少年时期诊断的甲状腺疾病是男性和女性早发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2021-06-16静息心率是心血管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2021-06-04牙周病与糖尿病发病率相关,尤其是在非肥胖参与者中。
2021-05-21均衡饮食很重要!
2021-05-14糖尿病(DM)和糖尿病前期都是社会最主要的公共卫生挑战,分别影响着全球4.63亿和3.74亿成年人。
2021-05-14T2DM诊断时的年龄对生存和心血管风险有重要的预后作用。
2021-05-14糖尿病发病年龄越早,随后痴呆发生风险越高。
2021-05-12直接抗病毒治疗对合并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2型糖尿病的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
2021-05-11英国一项分析结果显示,卡路里限制饮食,之后逐渐重新引入食物,不仅会导致2型糖尿病的缓解,而且会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心脏年龄正常化。
2021-05-0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衍生物氧化脂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相关性,一起来看看哪些氧化脂可以增加、哪些氧化脂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吧~
2021-05-05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有益于2型糖尿病(T2DM)的糖代谢,可有效降低抑郁症。杏仁是一种常见的坚果,能有效改善机体的高血糖和抑郁症状。
2021-04-28经常吃在外就餐增加全因死亡风险。想长寿么?多在家吃饭吧!
2021-04-25研究表明孤独与2型糖尿病的晚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帮助人们建立和体验积极的关系可能是预防2型糖尿病策略的有用工具。
2021-04-22血糖、血脂和炎症生物标志物的循环浓度是健康寿命和寿命的预测指标。血糖控制是一种特定的调节机制,也是维持健康的潜在干预目标。
2021-04-22与散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相比,家族性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特征为疾病表现更早,自身免疫合并症更高,发病时代谢失代偿较少,这可能与受家庭影响疾病意识更高相关,他们病程相似。
2021-04-21在日常生活当中,有4种行为极易诱发糖尿病的出现。
2021-04-13在中国人群中,较高的血浆DAGs和TAGs水平与T2D风险增加相关,这可能部分由肝脏脂肪堆积所解释。
2021-04-09与没有T2D的性腺机能减退男性相比,伴有2型糖尿病的性腺机能减退男性接受睾丸激素治疗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2021-04-08由于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知识了解不多,很多人对其有不少的误区。今天为大家讲讲常见的几个妊娠糖尿病的误区。
2021-04-02在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代谢性血脂异常与更高的心血管疾病结局风险相关。该研究的结果强调了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中考虑代谢性血脂异常的必要性。
2021-04-01在过去30年,付诸在糖尿病检测上的关注日渐增加,潜在的缩短了发病和确诊的间隔时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否随之降低?
2021-03-31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提出的结果可能会改变我们对2型糖尿病发生的基本看法。
2021-03-26吃糖吃多了一定会得糖尿病?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2021-03-26糖尿病(DM)和糖尿病前期都是社会最主要的公共卫生挑战,分别影响着全球4.63亿和3.74亿成年人。
2021-03-25高BMI对收入和生存环境贫困有着直接影响,而T2DM对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果的影响却没有发现。
2021-03-25夫妻两人一定要共同监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才能够降低患上糖尿病的风险,不做糖尿病的“甜蜜夫妻”!
2021-03-23通过对观察性研究和遗传学数据进行荟萃分析,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T2DM对PD风险有影响,并有新的证据支持其在PD进展中的作用。
2021-03-22过量摄入果糖会增加新生脂肪生成、血甘油三酯和肝脏胰岛素抵抗。果糖对健康男性脂质代谢的特定影响是否独立于过度摄入而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
2021-03-22很少证据表明T2D或外周血糖的遗传工具与中年认知和大脑结构的指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021-03-19妊娠早期hCG升高与GDM风险降低有关。母体FT4可能是该相关联的重要介导因素。
2021-03-16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如艾塞那肽(Exenatide),可作为维持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单一疗法和附加疗法。PB-119,是一种聚乙二醇化的艾塞那肽注射液。
2021-03-12Ⅰ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意识受损不得不防
2021-03-08一旦病情发展到糖尿病的中晚期,有了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阶段,再想彻底扭转糖尿病的发展趋势,就基本不可能了。因此我们要警惕以下糖尿病早期症状
2021-03-04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通过调节胰岛素敏感性来影响组织中的胰岛素信号传导,在葡萄糖稳态中发挥作用,在氧化应激条件下间接保护胰腺B细胞功能。
2021-02-28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在怀孕期间发作的对葡萄糖不耐受的情况,其严重程度可轻可重。
2021-02-27记住,“健康的胖子”不存在,减肥和运动双管齐下才是胖子的最终出路!
2021-02-24中国糖尿病患者有1亿多,每10个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人,每2个成年人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发病率如此之高,多与当代年轻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今糖尿病已经越来越年轻化,我们和它的距离,比想象中更近,中间只差了一个糖尿病前期。
2021-02-24“这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视力下降得非常厉害,再拖下去有可能失明。”赵芳跟吴先生解释道。对此,吴先生一脸惊讶,懊悔不已。
2021-02-02青少年口吃与男性罹患早发型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2021-01-27研究者Andrey Morgun指出,2型糖尿病实际上是一种全球流行病,预计在未来10年里确诊的人数将会不断上升;所谓的西方饮食(即高饱和脂肪酸和富含精炼糖的饮食模式)就是其中一张主要因素,但如今研究人员发现,肠道菌群或许在调节饮食所产生的机体效应上也扮演着关键角色。
2021-01-13糖尿病是一个全球健康问题,被认为是四大非传染疾病之一。据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4.63亿,女性和男性的糖尿病患病率相似(9.0% vs 9.6%)。
2021-01-11除了通过健康饮食和增加活动来实现适度的体重减轻之外,睾丸激素对预防或逆转新诊断的T2DM有一些额外的好处。
2021-01-11糖尿病(DM)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流行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是四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根据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官网公布的最新全球DM地图(第九版)显示,目前,全球有4.63亿DM患者。每11个成年人(20-79岁)中就有1人罹患DM。预计到2030年,全球DM患者会达到5.784亿。
2021-01-07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达4.63亿,中国糖尿病患者近1.22亿,高居全球首位,是国内主要的疾病负担之一。 2020年11月25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是迄今为止最新的中国版糖尿病防治指南......
2020-12-23糖尿病会不会遗传。接下来,我们一起聊一下吧。
2020-11-11很多人知道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及妊娠糖尿病,其中广为人知的糖尿病是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虽然看起来只有数字有区别,但其实两者区别很大。
2020-09-23糖尿病前期被认为是一种标志或分水岭。糖尿病前期的出现标志着将来发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等疾病的风险增高。已有证据显示,有效干预糖尿病前期可明显降低其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
2020-07-30有证据表明,2型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之间存在双向关联。血浆β-淀粉样蛋白(Aβ)是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潜在生物标记。
2020-07-22在糖尿病患者中,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以及AMI或卒中死亡的风险。流感疫苗接种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2020-07-14糖尿病是典型的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与很多环境因素有关。最近,有研究利用mata分析系统地回顾了关于噪声与糖尿病之间关系。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噪声中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2020-07-10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MBL和MBL表达基因型均与CVE风险呈U型相关。该研究的结果表明,血清MBL是该人群CVD的危险因素。
2020-07-07与标准血糖监测相比,连续血糖监测对青少年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020-06-19该研究的结果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糖尿病与较高的COVID-19严重性和致命性风险相关。因此,SARS-CoV-2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应考虑加强监护和降糖治疗。
2020-06-15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特征。听到糖尿病,很多人下意识的就将它和糖联系在一起,认为是吃太甜的食物过多造成的。虽然它含有个“糖”字,但糖尿病往往并不是糖引起的。
2020-06-12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中等至高剂量(> 1000IU/d)而不是低剂量维生素D补充可显著降低T2DM的发病风险。
2020-06-12Uzi(简自豪)退役了,很多人的青春结束了。
2020-06-03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在我国糖尿患者人数达到1.14亿,预计到2045年将会达到1.5亿左右。面对如此高的发病率,我们都需要警惕糖尿病的侵袭。那么得糖尿病前兆有哪些?我们又能如何稳定血糖?
2020-05-26糖尿病是一种全球的流行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继心虚管病、肿瘤之后。
2020-05-2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肠道菌群在肥胖症和相关代谢疾病的发展中发挥着作用。但是目前几乎没有研究证明,组织特异性胰岛素敏感性是否与特定微生物模式有关。
2020-05-20对于糖尿病,我们都不陌生,甚至有些人身边就有糖尿病患者。常听人说“糖尿病就是吃糖吃出来的”,这句话过于绝对,显然并不靠谱。那么,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发生,又该怎么护理呢?
2020-05-12临床上有大约80%的糖尿病人属于2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一般是由于长期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而引起的。而一旦得了糖尿病,这意味着你很有可能要跟它“相伴一生”!不想成为“糖友”,不良习惯快改掉!
2020-05-09孕期血糖和未来胎儿健康相关,这个你了解多少?
2020-05-06妊娠糖尿病(GDM)是一种孕期疾病,在短期和长期内都会对女性及其后代产生严重的临床后果。绝大多数情况下,妊娠期糖尿病在分娩过后会自然治愈,但是等到步入中老年后,这类孕妇患2型糖尿病的机率会变大。先前的研究表明,妊娠期体重仅增加1-2个BMI单位,就会增加未来妊娠中GDM发生的风险。但是,减少BMI单位也可能不是解决体重管理的最实际方法。
2020-04-30胖了糖尿病风险涨至6倍,青春期严重肥胖让女性风险暴增至44.7 倍,不想得病就多多运动设法降低42%的糖尿病风险吧!
2020-04-30没有遗传风险因素就能高枕无忧?不要天真了……
2020-04-20如果女性在怀孕以后发现自己的血糖升高可不是一件好事,医学上把它叫做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高无形当中增加了胎儿畸形的概率,除此以外还会出现很多的危害,那么孕妇血糖高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2020-04-17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目前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征兆并不是特别明显,如果不留意,很有可能就会忽略掉。那么糖尿病的前兆又有哪些呢?
2020-04-16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糖尿病人若长期存在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等慢性损害。病情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症状。
2020-04-04如今糖尿病已经不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了,不少糖尿病患者都开始质疑自己平时也非常注重养生,为什么会得糖尿病?引起糖尿病的原因是有很多个的,总结起来主要有4个,分别是感染、肥胖、体力活动较少和饮食结构。
2020-04-02得了脂肪肝怎么办?赶紧减肥呀!想要轻松减肥怎么办?吃口细菌试试!
2020-03-30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初诊时大约有10%的患者伴有神经病变,而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该比例可增加到40%-50%,虽然有动物和人体生理学研究探索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潜在机制,但是真实世界中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各异,检测的复杂性阻碍了人们对1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流行病学的了解,以及1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的探索。
2020-03-25每天半夜被饿醒?别以为是胃口好、消化能力强的表现,如果你还同时伴有手抖、心慌等症状出现,当心是糖尿病发生的前兆,最好尽早进行血糖筛查!
2020-03-25每个人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生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睡眠相关健康问题也被大家广泛关注,其中关注最多的便是失眠,而今天我想讲一下打鼾的问题,虽然打鼾很常见,但是有的时候打鼾源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需要引起重视。
2020-03-23这些情况不能视而不见!
2020-03-09当下不少女性把结婚的年龄往后推了不少,结婚的年龄已经超过30岁了,此时生育的年龄只会更大,高龄孕妇出现的问题也会更多,比如很多女性在怀孕之后得了妊娠期糖尿病,那么妊娠合并糖尿病对胎儿有哪些影响呢?
2020-03-06很多人都知道人的血糖如果总是升高的状态就代表这个人有高血糖的问题,而经常发生低血糖也是很严重的健康问题,可是有些人并不是经常高血糖而是偶尔发生血糖升高,这种情况就令人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是不是正常的,那么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血糖偶尔搞几次正常吗?
2020-03-02糖尿病是指血糖高,血糖高和糖尿病虽然有很大的联系,但如果只是单纯的血糖高,还是有逆转的机会的。那么血糖高有什么症状?
2020-02-28Diabetologia告诉你,家里糖尿病患者越多、得病越早,你就越危险!
2020-02-27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医生常常会提醒患者家属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压抑的心理并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而近期还有研究表示,服用抗抑郁药的时长以及剂量,与糖尿病发病风险呈正相关。
2020-02-26手机玩多能致癌?或增加部分人甲状腺癌风险!糖尿病的新希望,让β细胞长回来不用再吃药?铁多铁少都不行,吃得正好糖尿病风险才最低!
2020-02-24 糖尿病的新希望,让β细胞长回来不用再吃药?老年人一天穿6-8个小时“铁布衫”,一边减肥,一边预防骨质疏松!
2020-02-24 老年人穿上这件“铁布衫”,不光减肥,还能预防骨质疏松!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疾病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并且两种疾病存在负面相互作用。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指南认为,1型糖尿病(T1DM)患者进行甲状腺疾病的定期筛查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于T2DM患者却很少提及。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定期的甲状腺功能检查对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同样重要。
2020-02-24 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为何对2型糖尿病患者如此重要?孕产妇是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为2019-nCoV的易感人群,更易出现并发症,甚至进展为重症。反过来,新冠病毒肺炎对妊娠有一定影响,早孕期和中孕期感染发热对胎儿有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孕产妇需要做好相应防护,预防新冠肺炎,保护母体和胎儿的健康。
2020-02-20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妊娠糖尿病患者该如何应对?遗传因素是个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决定子,比如1型糖尿病,在人类细胞中,大约6英尺长的DNA会通过三维折叠的方式被压缩到细胞和的微米空间中,专门的蛋白质会解码遗传信息,从而以序列特异性的方式从基因组中读取指令,但当序列变异导致指令的错误解释,导致DNA在细胞核内发生致病性错误折叠时会发生什么呢?不同的折叠模式会让我们易于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吗?
2020-02-17 T细胞中DNA的错误折叠或会增加个体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将介孔二氧化硅颗粒(MSPs)设计成可吸收的分子陷阱,引入肠道,可对食物效率和代谢风险因素产生影响。发表在《Nanomedicine》杂志上的对小鼠的研究结果显示,这种药物有可能降低人体对能量的吸收,并可能导致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新方法。
2020-02-14 二氧化硅颗粒或可用于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生活中不少女性在怀孕之后被检查出了妊娠期糖尿病,这些女性心里就纳闷了自己以前血糖数值一点都不高,为什么怀上孩子之后血糖就高了,就非常想知道妊娠期糖尿病是怎么引起的?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
2020-02-14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应激性高血糖是重症病人普遍存在的临床现象。
2020-02-14 新冠肺炎可能引发高血糖,最后还可能变成糖尿病?当下生活中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习惯都不是很好,特别是管不住自己的嘴,经常海吃海喝发现自己的血糖升高了,大家很想知道血糖高是什么原因造成?专业人士指出造成高血糖的原因是很多的,下面就给大家一一解释其中的原因。
2020-02-06每到岁末年初,Nature Review系列的杂志都会邀请一群大牛联手撰文,为盘点领域过去一年的重要进展并对新一年提出展望。作为Nature Review Endocrinology的传统艺能,我们已经连续两年向大家介绍了这一系列的文章。
2020-02-02 《Nature》盘点:内分泌年度5大重要进展!侵袭性真菌病(IFD)可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本项涉及我国南方人群的回顾性研究,调查了2型糖尿病(T2DM)IFD的临床特征并发现了与IDF发病显著相关的三项因素。
2020-01-24 侵袭性真菌病增加T2DM死亡风险,三项危险因素务必关注身材好的人,2型糖尿病风险更低?身高腿长与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体重与其呈正相关!
2020-01-20孕期高血糖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不利,因此我们要尽早发现孕期血糖异常并给予有效干预,降低相应的危害。那么,孕期的糖尿病筛查遵循怎样的策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中将孕妇分为高危人群和非高危人群,采取不同的筛查策略。
2020-01-17 肥胖女性妊娠,筛查妊娠糖尿病的时间点到底要不要提前?胖不仅会带来糖尿病,也可能让孩子变笨……
2020-01-08 1.1万人研究证明:胖得晚一点,糖尿病也来的慢一点!而想尽早发现血糖异常,我们确实可以通过查看尿液情况来判断,若小便出现以下3种情况,建议及早去医院查查血糖,有问题早点治疗。
2020-01-05既往研究表明,每日睡眠时间过短与体重增加有关,也有研究报告二者或存在“U型”关系(也就是说睡眠时间过长也与肥胖风险增加相关),但此类研究大多为横断面研究,证据级别较低。而现有的前瞻性研究对于二者关系的结论并不一致,且涉及中国人群的研究较少。因此,仍然不能确定睡眠时间过短是否会增加肥胖风险,以及“U型”关系是否真的存在。除此之外,目前也缺乏大型的前瞻性研究来评估睡眠时间与腹型肥胖之间的关系。
2020-01-03 中国研究助力减肥,少睡和多睡是否都会增加肥胖?我国每年有2%新发糖尿病,预计未来会继续增加。
2020-01-03在过去4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上升,2013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0.9%,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9年最新数据,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64亿,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从糖尿病防控的角度,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20-01-02胰岛素抵抗的出现可能远远早于糖尿病诊断!
2019-12-252019年12月,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SOGC)发布了妊娠糖尿病指南,用以替代2016年7月的第334号文件,指南主要回顾了妊娠糖尿病诊断以及产科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妊娠糖尿病的管理提出指导建议,以下是新增要点和关键信息点。
2019-12-182019年1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文,要求电子烟企业不得网售电子烟,敦促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一时间有关香烟与健康的话题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戒烟限酒是疾病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烟民总是很难割舍那指尖的环绕,出于戒烟考虑有些糖尿病患者可能会选择电子烟来替代传统香烟,但这真的靠谱吗?今天我们聊一聊,吸烟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的影响,以及大家对于电子烟可能存在的几个误区。
2019-12-13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表明,与未患病的儿童相比,患有1型糖尿病的儿童的脑功能存在细微但重要的差异。
2019-12-13女性怀孕是特殊的生理时期,这个时候女性的各种身体状况都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在这个时候要高度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孕期糖尿病是高危的一种表现因此孕期要采取各种控制血糖的手段,然而孕期控制血糖体重下降的情况下要及时检查已确定身体状况和胎儿的状况。
2019-12-03相信每一个人都知道血糖是否正常是衡量我们身体是否健康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血糖波动异常对我们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身体比较特殊的孕妇来说,孕期血糖过高将会对自己和腹中胎儿造成一系列风险损害。
2019-11-272019年21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学术会议(CDS2019)于厦门隆重举行,作为国内外糖尿病学术领域的收官之作,本次大会汇集了内分泌领域的众多大咖。在本次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副院长,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宁光教授以“糖尿病防治现状和策略性思考”为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小编整理如下。
2019-11-23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大多数情况下,妊娠期高血糖是由于慢性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胰岛素功能异常,进而发展为糖耐量异常导致的。GDM带来的不良后果包括增加母亲心血管疾病、增加2型糖尿病(T2DM)风险、增加巨大儿发生率、增加婴儿出生并发症的患病率以及增加孩子成长过程中肥胖、T2DM和心血管风险。
2019-11-20我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虽然这些年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被广为流传,但大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并不全面,甚至存在一些错误的认知,今天就来盘点有关糖尿病的五大谣言!
2019-11-17保护你的家人:从测试糖尿病风险开始!
2019-11-17糖尿病有遗传倾向,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除此之外,糖尿病还会“传染”,它会传染给糖尿病患者的配偶,这是真的吗?因为配偶虽然在遗传上并没有关联,但他们在一起吃饭,一起居住,往往拥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尤其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这些在糖尿病的发生中起着推动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配偶的糖尿病风险尚不清楚,研究者就此进行了前瞻性队列分析和Meta分析,让我们用数据来说话。
2019-11-12前些天有媒体报道,在印度某城市举办的一场室外体育比赛中,由于雾霾太过严重,两队球员不得在比赛中佩戴口罩。但即便如此,依然有两名球员在比赛中出现了呕吐的情况。早些年,雾霾问题也曾对我国人们的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2013年,雾霾更是更了年度热词。不过在国家的强力治理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空气质量愈发优良,今非昔比。虽然情况已有好转,但我们仍然要提防雾霾的卷土重来,同时也要了解其对身体可能造成的重大影响,今天我们聊一聊雾霾与糖尿病的那些事。
2019-11-12我们都知道,血糖是衡量我们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无论血糖过高或过低,都代表着健康受到了一定影响,特别是生活中的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是对糖尿病有帮助的。那么,引起高血糖的原因有哪些呢?
2019-11-08不少年轻人都因为平时的饮食不注意患上了糖尿病,我们知道目前临床上糖尿病是分为几个种类的,那么糖尿病分类有哪几种呢?正常情况下糖尿病分类有四种,分别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
2019-10-312019年已经过去3/4,现在为你盘点最近最热门的10大饮食报道!先点收藏!
2019-10-25生活中不少女性在怀孕之前去测量血糖的时候是在正常范围内的,不过在怀孕之后发现自己的血糖数值升高了,我们把它叫做妊娠糖尿病,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对孕妇自己和胎儿伤害极大,那么孕妇血糖正常值究竟是多少呢?孕妇的空腹血糖数值不要超过5.1mmol/L,餐后1小时血糖数值不能超过10.0mmol/L,餐后2小时的血糖数值要维持在8.5mmol/L。
2019-10-21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Leonard C. Harrison及其同事们发现轮状病毒感染可能在1型糖尿病的发生中起作用。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10月10日发表在PLoS Pathoge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oes rotavirus turn on type 1 diabetes?”。
2019-10-1448岁的家庭主妇皮肤干燥瘙痒,到医院一查,竟然是糖尿病引起的,经药物降血糖,昨日症状稍有缓解。
2019-10-12各位是否知道妊娠期血糖高代表着什么,为什么孕妇们会这么害怕妊娠期血糖高,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019-10-12我们知道,血糖是衡量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数据,无论是血糖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即便不是糖尿病患者,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血糖问题。那么,血糖高有啥症状呢?
2019-10-11肥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通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习和工作压力的加重,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多吃少动”的不良生活习惯。观察周围,不难发现有一类胖人四肢纤细但大腹便便,这种肥胖在医学上被定义为“腹型肥胖”。大量研究证实,肥胖是心血管疾病(CVD)、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多种癌症、骨骼肌肉疾病及全因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腹型肥胖从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2019-10-11国庆放假七天,熬夜熬足七天!当你挂着黑眼圈搜索“熬夜的危害”时,nature杂志已经给出答案:肥胖。而小编再悄悄多说一句,肥胖跟糖尿病关系密切!别熬夜了!
2019-10-09胖子真的是太难了,十月请对胖子好一点…
2019-10-09人类对于身高的追求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对于高个子人群的形容词也大多富含褒义,例如形容男人的“高大威猛、身形伟岸、昂藏七尺”,形容女人的辞藻更是兼具美丽,如“亭亭玉立、优雅修长”。高挑的身材除了能给予人们视觉上的美好感受外,有些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个子越高的人似乎糖尿病风险会越低。
2019-10-09人作为一个统一有机体,当身体某个器官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在局部或全身引发这样或那样的不适,亦即“有诸内,必形诸外”,这些异常的症状或体征,往往就是我们诊断疾病的重要线索。
2019-10-07随着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率的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不过与患病率不同,糖尿病发病率的变化更能体现糖尿病预防的效果。一项于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上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世界范围内糖尿病的发病率可能正在降低
2019-09-29在近期举办的第55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上,一项来自瑞典有关职业与糖尿病风险的研究报告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该研究表明在瑞典人群中,生产工人、司机和清洁工群体2型糖尿病罹患风险是大学老师和理疗师的约3倍。
2019-09-25年轻人这是咋了?不仅达标率低,酮症和低血糖风险还更高了?!
2019-09-21近年来,肥胖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急剧上升,我国也不例外。2014年,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比例分别达到41.2%和12.9%,相比于2000年分别增长了3.8%和4.3%。几乎同一时期,我国甲状腺癌的患病率由2003年的2.40例/10万人增长至2012年的13.75例/10万人,增长了4.73倍。肥胖和甲状腺癌是否存在某种关系?这个问题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2019-09-20出现餐后饥饿的原因有很多,但都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一是能量摄入不足,二是身体代谢异常。
2019-09-19只要胖了糖尿病风险就是6倍?肥肉可比基因要厉害多了!糖尿病也搞“性别歧视”?让男性心绞痛,让女性骨质疏松!
2019-09-19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任何变化的时候,在身体方面都会有一些症状表现,并且在初期的时候就会有一些轻微的症状表现,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表现也会加重,血糖高的情况也是不一样的,那么血糖高初期有什么症状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2019-09-18女性朋友在怀孕期间的时候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只要有稍微的变化每位孕妇都会格外的紧张,因为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自身一人,很担心胎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而血糖上升的情况却是比较常见的,那么孕妇血糖高的原因是什么呢?
2019-09-17糖尿病是一组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随着糖尿病的发生,患者将可能需要终身服药控制血糖,尤其是如果糖尿病并发症出现,可能会导致更大的风险损害发生。而糖尿病并不是单纯靠症状就能确诊的,必须要依靠进一步的检查来确诊。
2019-09-16在一天中的特定时间不吃饭是否会降低个体患肥胖或糖尿病的风险?外面的路灯会让你变胖吗?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FASEB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奥塔哥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糖尿病、肥胖与机体昼夜节律钟(生物钟)之间的关联。
2019-09-11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逐渐增加,但是老年群体的健康状态可能存在很大差异。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的数据显示,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9%,并且老龄化速度还在加快。最近有研究表明,相比于一般人群,老年糖尿病群体“衰弱”的速度似乎快的有些可怕。
2019-09-06你知道吗?糖尿病也分型。今天我们聊聊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
2019-09-06糖尿病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甜蜜”的负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很多人还是对糖尿病有着不少的误区。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2019-09-05警惕药源性高血糖!
2019-08-31妊娠合并糖尿病包含糖尿病合并妊娠(PGDM)和妊娠期糖尿病(GDM)两种情况,前者包含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而如今妊娠年龄增大、肥胖流行、饮食习惯改变、较少的运动量等都造成GDM患病率非常高。
2019-08-25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比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等,诸如饮食和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影响个体患糖尿病的风险,但目前研究人员很少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如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降低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为此研究人员就开始对这一空白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2019-08-22糖尿病患者要限制简单糖类的摄入,这是公认的事实,不过为了吃甜食可以选择糖醇和非营养甜味剂,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也提到,2型糖尿病患者适当摄入糖醇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是安全的。非营养性甜味剂不含能量,是否可以随意摄入呢?今天我想来说说非营养性甜味剂。
2019-08-22每个人在生活中必须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糖尿病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腰围过大人群应警惕糖尿病的发生,体检空腹血糖发现数值超过5.6毫摩尔/升,男性腰围大于90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的体型都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
2019-08-21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科,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白内障等疾病,不管哪一种疾病,都会让患者身体出现极大的不适症状。
2019-08-20糖尿病分很多种,其中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被大家熟知,对于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我们也需要有所了解,比如单基因糖尿病,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在儿童中占1%-6%,但是大多数在早期被误诊,从而得不到正确治疗,可引起并发症及死亡率上升,而我国儿童糖尿病总患病数已经达到4.7万人,因此儿童单基因糖尿病值得我们关注。
2019-08-17近些年来人们的物质水平与几十年前相比已经有了质的提升,使得患上糖尿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不少女性是因为长期的缺钙患的糖尿病,那么为什么女性缺钙容易患糖尿病呢?其中的原因有两个,分别是缺钙导致内分泌紊乱、缺钙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2019-08-13爱宅的人不仅很容易患上糖尿病,还会有心理方面的疾病。由于长期缺乏与人沟通,经常会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跟不上社会的脚步,所以也会形成不爱与人沟通的习惯,并且在工作中或者学习上都不会是主动的那个人,因为性格不够活泼以及心里比较孤寂。
2019-08-12美国内分泌学会:体检时测量腰围、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HbA1c五项指标可以更早发现心脏病和糖尿病。
2019-08-11糖尿病的危害在于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因此早期发现血糖异常并进行干预处理是很有必要的。最早UKPDS研究发现,36%的患者在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时已伴有微血管病变,加强T2DM控制不仅能够降低新诊断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还与大血管并发症减少显著相关。
2019-08-10很多女性在怀孕之后因为饮食上一下子摄入太多的高脂肪、高糖食物,导致自己的血糖数值偏高,被确诊为得了妊娠糖尿病,对孕妇自己和胎儿都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其实孕前多运动有效预防妊娠糖尿病。
2019-08-09临床上大家接触的患者有可能存在多种疾病,服用多种药物,这种情况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更为常见,尤其是老年患者。
2019-08-09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常见的肝脏疾病,其中肥胖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经典的NAFLD表型为超重/肥胖伴随代谢综合征,其与糖尿病风险的相关性不容小觑。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NAFLD患者中约有8%-19%处于正常体重范围,被称之为“瘦人NAFLD(lean NAFLD)”。
2019-08-08在许多慢性疾病当中糖尿病算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个了,生活中不少人都饱受糖尿病的折磨,一些人在治疗糖尿病的时候陷入了一些误区,那么糖尿病治疗的几大误区有哪些?常见的误区有4个,希望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上能够避开这些误区,尽快控制血糖。
2019-08-07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上班族工作节奏是相当快的,有很多上班族有长期不吃早饭的恶习,这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是相当大的,那么长期不吃早饭和糖尿病有何关系呢?当长期不吃早饭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那么每天都要产生更多的胰岛素来处理血液里面的糖分,最终导致胰岛功能受损,血糖就会升高,患上了糖尿病。
2019-08-06由于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早点发现是极为重要的,建议大家去了解一下男性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常见的症状有性功能障碍、膀胱胀痛、排尿异常、运动能力下降和间歇性跛行。
2019-08-05很多糖尿病患者会上网寻找疾病相关信息,部分糖尿病信息都是错误的,而这五个糖尿病误区你应该知道。
2019-08-02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转好,不少人都养成了暴饮暴食的习惯,时间久了发现自己血糖数值偏高,如果不及时把血糖降下来的话就患上了糖尿病,建议大家对血糖偏高有什么症状有深入的了解,这样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血糖高。
2019-07-31血糖是人体血液里面葡萄糖含量的简称,血糖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需要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行,很多人非常想知道血糖高会怎么样?常见的危害有4个,分别是损伤肾脏、损伤神经、损伤视网膜和损伤心脑血管。
2019-07-29线粒体糖尿病(mitochondrial diatetes mellitus),正式名称是母系遗传的糖尿病伴耳聋(maternally inherited diabetes and deafness, MIDD),它是一种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的特殊类型糖尿病,具有母系遗传和异质性的特点,是已知单基因突变糖尿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2019-07-23人体血糖升高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有很多人认为血糖高就一定是患上糖尿病了。其实人们的这一想法是错误的,血糖高并不代表人就患上了糖尿病。糖尿病只是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之一,而引起血糖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以下这4种因素及应对方法!
2019-07-19不管是大家有没有患上糖尿病都需要多关注一下自己的血糖,其实血糖升高的时候是有一定先兆的,那么血糖偏高的症状都有哪些呢?常见的症状有5个,分别是头晕情况愈发明显、脚部出现溃疡、口渴加剧和体重下降。
2019-07-18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Diabetes Ca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锻炼和饮食或并不能降低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在女性孕期严格限制卡路里的摄入或会对母亲和胎儿产生非常有害的影响。
2019-07-18血糖高说明有糖尿病,这时就会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大多数的人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有时候明明吃了饭,但感觉非常饿,还想再吃东西,严重的还会出现体重减轻,心慌,口渴,易饥饿等症状。
2019-07-16怀孕期间分娩极其困难,也极其危险。现代人的结婚年龄越来越晚,生育年龄自然会被推来推去。很多高龄孕妇一旦怀孕就经常患有高血糖症,一旦高血糖症发生,就会出现许多不适症状。那么,孕期血糖高有什么症状?
2019-07-11如果你有高血糖,但没有高到被诊断为糖尿病(所谓的糖尿病前期),那么你的医生可能会建议减肥,少吃脂肪,多吃纤维。这听起来有点一刀切的意味,而你可能会受到这样一个事实的鼓舞:其他饮食在预防2型糖尿病方面,即使没有更好的效果,也可能同样有效。
2019-07-102019年初,美国媒体公布了时任总统特朗普的体检报告,报告内容比较简短,泛泛地描述了特朗普良好的健康状况。
2019-07-09青少年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随着肥胖的增加而逐年增加,而由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着实令人担忧。在美国,几乎一半肾衰竭患者存在糖尿病肾病(DKD),而多于80%的DKD是由于T2DM引起的。
2019-07-01孕妇的空腹血糖正常值不超过5.1mmol/L,在不超过这个范围的情况下就属于正常的,所以孕妇平常检查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个数值来判断自己的血糖是否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内。
2019-06-25孕期血糖高,孩子更容易自闭!
2019-06-19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是一种新型的癌症免疫疗法,其能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然而在某些患者机体中,ICIs却会促进免疫系统攻击健康细胞,从而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当胰腺β细胞被攻击后就会诱发1型糖尿病。
2019-06-18女性都很喜欢吃巧克力,蛋糕,糖果等甜食,而甜食中含有大量的糖类元素,是会使血糖值升高的。所以在怀孕的时候,要适当控制自己吃甜食,不要食用过多的甜食,如果怀孕时有时想吃零食,可以吃一些无糖的小零食和水果。为了宝宝的健康成长,孕妇要注意戒糖。
2019-06-17想要避免妊娠期糖尿病,饮食、运动、睡眠都要面面俱到!
2019-06-14对于血糖起伏不定、血糖较高,又或者是确诊患有糖尿病的群体来说,为了很好地监测血糖,医生会建议他们进行早晨空腹血糖监测。为此很多朋友都会严格照做,但是这个时候也有的人可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疑问,例如测血糖前是否能喝水等。
2019-06-13除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之外,妊娠糖尿病(GDM)是在特殊人群(孕妇)的高血糖症,然而GDM不仅影响母体健康,对后代健康也有深远的影响,这一领域也是目前大家关注的话题。
2019-06-13本次ADA2019大会上,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来自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的姚菊蕾医生,为大家分享“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脐血来源的外泌体(LRG1及ECM1)对于胎盘血管异常增生的诱导作用”的相关研究报告。并且姚菊蕾医生就此项研究对临床的意义进行解读。
2019-06-11糖尿病前期是指由正常糖代谢向糖尿病转化的过渡阶段,此阶段患者血糖值比血糖正常者高,但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及时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
2019-06-05妊娠期间高血糖有两种,第一种是妊娠前已确诊患有糖尿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若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但在妊娠期才出现的糖代谢异常,则为“妊娠期糖尿病(GDM)”。孕期高血糖中有80%以上为GDM,而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不足20%。
2019-06-04糖尿病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种慢性疾病,当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因为平时管不住自己的嘴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希望大家能够对糖尿病的病因有深入的了解,然后在平时避开这几个因素就能远离糖尿病了。
2019-05-31最近发表在《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早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孕妇就缺乏维生素D,就会增加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风险。
2019-05-30女性在怀孕之后如果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话是需要多关注自己的血糖,必须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需要注意一些要点,这些要点主要有3个,分别是烹饪方式作出改变、遵从营养师建议、适当运动。
2019-05-28欧洲的一项针对1800万人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罹患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更高。研究人员表示,除了NAFLD/NASH外,糖尿病是罹患肝硬化或HCC的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他们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接受肝功能监测,以防止危及生命的疾病进展。
2019-05-28有些女性在怀孕之后忽然发现自己的血糖升高了,这显然是不太正常的,最后被医生告知是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产后恢复过程中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注意点有三个,分别是健康饮食、加强锻炼和经常监测血糖。
2019-05-27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是一类特殊的自身免疫糖尿病,因为LADA的早期临床表现貌似2型糖尿病,而以胰岛β细胞出现缓慢的自身免疫损害为特征,胰岛功能衰退速度比2型糖尿病快,出现一些1型糖尿病的特征,因此被形象地称之为“1.5型糖尿病”。
2019-05-26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袁宁表示,血糖参考值那么多,但实际上,日常采集指尖血监测血糖,不必每一个都测,主要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两个小时血糖即可。
2019-05-262型糖尿病与多种癌症风险增加有关,但是这些都是国外的研究数据。中国这么多的2型糖尿病患者,他们罹患癌症的风险如何呢?
2019-05-21胰岛素是机体内降血糖的激素,外源补充胰岛素的降糖效果应该不错,只要坚持合理使用,不管是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还是开始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说控制血糖的效果是很不错的。一般情况下患者的血糖都会比较稳定,即使在使用过程中有些许波动,也不难调整,但为何这两例应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波动这么大,一会高,一会低,就像是血糖在“过山车”呢?事实上这两位患者的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脆性糖尿病”,他们的血糖经不起啥风吹草动,很脆弱,稍有些生活上或治疗上、身体上的变化,血糖都会出现大的波动。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脆性糖尿病”及应对措施,希望对基层医生了解和掌握该病的诊治要点有所帮助。
2019-05-15不少人听别人说糖尿病是会遗传的,心里不免多了一些担忧,那么糖尿病会遗传吗?糖尿病是与遗传基因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并不是代表着糖尿病患者一定会把这样的疾病遗传给下一代,只是糖尿病患者的下一代要比普通人患上糖尿病的几率要大很多。
2019-05-13很多人认为,肥胖的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比瘦人患病的几率要大,但实际上,生活中有很多瘦人也会患糖尿病,如果你是下列5种瘦人中的一种,当心会中了糖尿病的招哦。
2019-05-10研究发现,夫妻合作干预导致伴侣糖尿病困扰和关系满意度的显著改善。
2019-05-09近期研究发现,空腹血糖与小儿糖尿病的发病率有关。
2019-05-09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生活简直处处暗藏“杀机”。明明舍弃美食选择了地中海饮食,每天准时吃药,也坚持做了运动,为什么血糖还总波动呢?
2019-05-08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Diabetes Ca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孕前每天补充叶酸或会降低女性妊娠糖尿病或孕前相关糖尿病的风险。
2019-05-07杨絮还有十天就“走”啦,可空气污染却常伴身边。近日,有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PM2.5中,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2019-05-06近日,糖尿病领域权威杂志Diabetes Ca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调查瑞典1型糖尿病患者人群体重和体重增加/减轻的重要性。
2019-05-06近20年来糖尿病在世界大肆流行,患病人数由2000年的1.5亿迅速增长至2017年的4.25亿,这个数字预计到2045年将达到6.29亿。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约为四百万,死亡原因主要是并发于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这为患者和社会医疗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2019-05-05孩子正常情况下食量并不会特别的大,而且也不会一直感觉到饥饿,如果孩子总是说肚子饿,而且吃东西的时候总是想吃甜食,那么孩子非常有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应该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看看孩子的血糖状况是否正常。
2019-04-29血糖高的人如果不懂得应该如何做自我护理和保养,是非常容易出现低血糖的,很多血糖高的患者觉得自己的血糖低了就好了,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血糖高不好血糖突然低也是有害健康的,更严重的是血糖低会引发眩晕,甚至有些人会在街上突然休克,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2019-04-28在过去的20年中,糖尿病发病率大幅增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饮酒作为一种可改变的行为,被认为与糖尿病患病风险有关。但饮酒模式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相关性如何?这种相关性是否受性别因素或BMI值的影响?为了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展开了研究。
2019-04-27糖尿病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流行性疾病,近年来在亚洲各个国家迅速蔓延。据统计,目前亚洲糖尿病的患病总人数超过2.3亿(约占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的55%),预计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3.55亿。
2019-04-26羡慕陈意涵满满少女感吗?惊叹她怀孕还照运动不误吗?其实不管是孕期还是产后,不想得妊娠糖尿病,不想发展为2型糖尿病,就运动起来吧!
2019-04-25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为女性常见的以雄激素高水平及持续无排卵或排卵障碍为特征的疾病,目前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法治愈,疾病的影响往往贯穿女性青春期、性成熟期和更年期。同时增加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妊娠合并征和子宫内膜癌的患病风险。PCOS在育龄期女性中占5%-10%,同时患有PCOS的女性妊娠时相应并发症的风险会增加。
2019-04-18很多人得了糖尿病后,经常会感觉肚子饿,而一旦肚子感觉不到饿时,却误以为是血糖稳定了,便不再吃药治疗。实际上,糖友不觉饿,有时候并非是因为血糖控制好了,若不积极处理,或会导致人体逐渐消瘦,危及健康!
2019-04-17糖尿病是如今最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数据表明,2017年有4.51亿20-79岁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占世界人口的8.8%),到2045年,这个数字预计将增加到6.29亿。
2019-04-16目前的糖尿病分型是基于病因划分的。之所以要重视糖尿病的分型问题,是因为只有准确分型,才能保证临床治疗的精准。由于我们临床上接触的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是1型或2型,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非一即二”的思维定式,对糖尿病的分型流于简单和草率,致使一些“特殊类型的糖尿病”被误诊或漏诊。
2019-04-02当地时间2019年3月25日,ENDO2019大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陆颖理教授代表团队进行了口头报告发言(OR21-1),医脉通前方记者带来现场第一手资料。
2019-03-28从2014年以来,相比其它年份和其它国家,澳大利亚有更多女性被诊断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并不是因为她们不健康,而是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门槛发生了改变。妊娠期糖尿病是一些孕妇在孕期机体血糖升高被诊断的一种疾病,通常医生能采取几种方式对其进行诊断。
2019-03-27美国时间3月23日ENDO2019大会将正式召开,本次大会涵盖了内分泌学多个领域,今天我们来关注一下糖尿病学相关内容,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根据相关指标将糖尿病重新分型,分为五大类型,在3月24日下午的报告中就涉及到该内容,探讨其是否对个性化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有帮助。
2019-03-26作为Science期刊的一名特约记者,Charles Piller在这个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Dubious diagnosis”的新闻类型文章,质疑将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也译作前驱糖尿病)作为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的医学合理性。
2019-03-22睡眠充足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最近的研究已经发现睡眠时间和糖尿病发病之间的联系,该研究表明睡眠和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或者说睡眠时间也许是其他导致糖尿病的因素的结果。目前还没有随机控制的研究评估睡眠对糖尿病的影响,同时这样的研究也很难进行。
2019-03-04褪黑素(MLT)是松果腺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这种激素对生物的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褪黑素的产生和分泌持续时间与夜晚的长度相关,其产生与光/暗循环密切相关。除了我们熟知的生物昼夜节律调节之外,褪黑素还有其他很多生理功能,比如对免疫系统、肿瘤、衰老等均有调节作用。
2019-02-28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会(AACE)针对2型糖尿病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提出: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异常为导向的慢性病(简称:DBCD病),针对这种疾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来减少2型糖尿病潜在的心脏代谢风险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019-02-24糖尿病属于代谢类疾病,这种疾病本身并不是很可怕,可怕的是它引起的一些并发症,严重到会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如果被检测出体内含糖量过高,患糖尿病时要及时治疗才可,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要对糖尿病引起重视,关于糖尿病的诊断的相关问题做如下说明。
2019-02-14精准分型,助力精准治疗!
2019-02-032型糖尿病的发病可能是渐进发展并且症状在早期可能是轻微的。因此,很多人往往意识不到疾病的存在。本文将对2型糖尿病早期症状及早期诊断的重要性进行概述。本文还对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进行了讨论。
2019-02-02生活中很多人平时的饮食不注意,摄入了太多含糖高的食物,最后发现自己年纪轻轻得了糖尿病,很多人因为对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这个问题不是非常了解,发现糖尿病的时候有点晚了,延误了治疗。
2019-02-01慢性并发症则更为折磨人。如果患者血糖长期不达标,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全身神经血管受损,从而导致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神经病变、心血管病变等。
2019-01-31根据Diabetes Technology & Therapeutics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数据,尽管胰岛素泵和连续血糖监测等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多,但在美国只有大约五分之一的1型糖尿病患者实现了理想血糖控制。
2019-01-30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容不得半点儿马虎。有些医学名词,从字面上看好像差别不大,但其实不然,甚至有云泥之别。如果不求甚解、望文生义,很容易导致诊断错误和治疗失当。为此,笔者选取了内分泌科经常容易混淆的几组医学名词加以辨析,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的重视。
2019-01-29数十年的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T1D)患者的遗传概率大约50%(医脉通注:相比来说2型糖尿病的遗传概率更大,一般高于60%)。与T1D相关的第一个基因座是HLA基因,其对于T1D易感位点影响最大,随后是胰岛素VNTR与T1D的连锁反应。连锁分析研究已经让位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GWAS研究已经确定了超过50个与T1D患病风险相关的基因座,这些基因位点对T1D具有适度的相对风险(比值比≤2.0),并且与HLA基因一起占T1D遗传性的约80%。但是问题仍然存在:GWAS是否能够了解T1D的患病原因,从而确定治疗目标或预测疾病进程?
2019-01-29根据BMJ Nutrition, Prevention & Health上公布的一项日本研究,晚餐和睡觉时间之间保持2小时的间隔不会影响成年人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2019-01-27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高血糖,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往往会累积心脏、血管、肾脏等部位的功能,危害人体健康。糖尿病患者通常会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疲乏、无力等症状,在治疗上以口服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饮食治疗等方式为主。
2019-01-25妊娠期的准妈妈们,相对比较容易发生各种疾病,自然是需要好好护理的,但是,也不能过头。妊娠糖尿病是每位准妈妈都不愿意看到的,为了让自己和胎儿更加健康,希望每一位准妈妈都能够注意,切不可因为盲目疏忽,而诱发大风险。
2019-01-24新的证据表明阿卡波糖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减少次级胆汁酸从而助力遏制肠癌和肝癌的发生发展。
2019-01-24现有流行病学证据显示,糖尿病增加某些癌症发生及死亡的风险。糖尿病与癌症之间的关联可能存在直接和间接的机制。
2019-01-23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长,尤以新发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居多,而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常常存在误区,如不及时纠正,极易造成对健康的危害。本文中,我们讨论了八个关于2型糖尿病的常见误区。
2019-01-15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均衡饮食和锻炼或许并不能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2019-01-11你必须了解的血糖波动,相关知识看这里。
2019-01-03库欣病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在20%到45%之间,不过具体患病率可能被低估,因为当患者的空腹血糖正常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可能不被执行。
2018-12-29一周资讯第93期,本周15篇最新论文新鲜奉上!
2018-12-225项动态血糖监测相关研究带给你不一样的思路~
2018-12-15青春期BMI变化是男性成人2型糖尿病风险一个重要的,而儿童BMI是一个中等的独立决定因素。
2018-12-09胰岛β细胞再生新策略:干细胞定向分化及胰岛α、β转化。
2018-12-07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在绿茶摄入和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上常常会有一些不一致的研究结果;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范德堡大学的科学家们就通过研究调查了两者之间的关联。
2018-12-06值夜班增加各种疾病风险,但是健康的生活习惯或许能救你一命……
2018-12-05睡眠质量,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多项研究表明,睡眠质量差,或者睡眠时间过长,都会导致糖尿病的风险增加。防治糖尿病,控制睡眠也很关键。
2018-12-03空气污染不仅影响了我们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还会使我们2型糖尿病风险升高。
2018-11-28据统计,妊娠糖尿病,入侵了约6%的孕妇的生活。而不幸的是,随着我们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肥胖、过量进补等问题,致使妊娠糖尿病的群体也越来越庞大。
2018-11-26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Protocol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厄勒布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花费了10多年开发了一种新方法,该方法能研究肠道菌群代谢如何影响机体的健康;这种方法能用于代谢组学研究,即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来解析细胞代谢中数千种分子的详细信息。
2018-11-131型糖尿病,通常始于儿童时期,或者青春期,但三四十岁的成年人也可发病。与常见的2型糖尿病不同的是,1型糖尿病患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的血糖升高,必须采用胰岛素治疗。
2018-11-12常说1型糖尿病患者都偏年轻,可事实真的如此吗?《柳叶刀》的这篇文章道出了事实真相。
2018-11-11我们常说久坐不好,往往是指肥胖、血管方面的危害,却忽略了糖尿病的风险。
2018-11-07肥胖和全谷物、坚果和种子类食物的摄入量少是当前糖尿病发病最主要的风险因素。
2018-11-06男性的糖尿病并发症风险,要命的那些低于女性,但这不要命的……还真的让人生不如死呢!
2018-10-30高分杂志,权威证据!
2018-10-29随着降糖药物的不断更新换代,过去只能打胰岛素治疗的1型糖尿病,似乎迎来了新的曙光~
2018-10-26现在人们的伙食变好了,很多女性在怀孕之后进食太多含糖分高的食物,最后发现自己的血糖升高了,专家指出孕晚期血糖高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有5个,分别是巨大儿、胎儿容易感染、新生儿呼吸衰竭、先天性畸形和死胎。
2018-10-19糖尿病是一种年龄相关的疾病,因此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高,50岁以上约3倍于总人口的患病率,60-70岁为患病峰龄。那么。老年糖尿病有什么特殊性呢?又存在哪些误区呢?
2018-10-18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Diabetologia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与母乳喂养相关的一种激素—泌乳素或许在降低2型糖尿病上扮演着关键角色;研究者表示,与正常范围内泌乳素水平最低的女性相比,泌乳素水平最高的女性(尽管仍在正常范围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27%。
2018-10-1610月5日,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54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 (EASD)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EASD正式发布“2018年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共识”[1](简称新共识)。针对成人2型糖尿病(T2DM)的血糖管理,新共识提出17条基于最新循证证据的推荐,其中关于降糖药物治疗的推荐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亮点频频,可谓引领T2DM血糖管理的大变革。现撷取部分进行解读,以期为国内临床医生带来启示!
2018-10-10全球有超过4亿的糖尿病患者,你是其中之一吗?
2018-10-09孕期吃吃吃,可能吃出妊娠期糖尿病,得了妊娠期糖尿病不但对妈妈不好,还可能伤害孩子。
2018-09-25近年来,糖尿病和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有大量的研究和数据表明,糖尿病的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有着更高的患癌风险。而在肿瘤患者之中,似乎也有着比较高的糖尿病发病率。
2018-09-21面对糖尿病,唯有做好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工作,才能把糖尿病对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本文向您介绍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7个原则,看你做到了几个。
2018-09-18怀孕的妈妈常常会进行各种“大补小补”,但是“好吃好睡”常常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而妊娠糖尿病,在本身激素的调控和营养过剩的共同条件下,就更加容易产生了。所以,我们应当如何减少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呢?
2018-09-10一项基于小鼠的研究的结果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上。研究结果表明,失眠可能会影响肝脏产生葡萄糖和加工胰岛素的能力,增加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如肝脏脂肪变性(脂肪肝)和2型糖尿病。
2018-09-10牙周炎与糖尿病竟也有关联?你能想到不受重视的牙周炎竟然是人人谈之色变的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吗?
2018-09-08维生素D和2型糖尿病到底是什么关系?补钙能不能预防骨质疏松?钙在骨健康中发挥什么样的角色?一起来了解一下。
2018-09-07很多新闻媒体总是喜欢一些关于营养的故事,而它们对一些能预防或治疗疾病的食物有着特殊的兴趣,而最近这种焦点就是牛奶,发表在太阳报、每日邮报和每日镜报上的新闻声称,早上喝一杯牛奶能够帮助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那么这些新闻说的到底是什么呢?
2018-09-06我们都知道,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很大,最近有研究还发现,吸烟跟糖尿病也有关系!吸烟会大大地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且戒烟6年后,因吸烟而升高的糖尿病患病风险会消失!
2018-09-04大家对于糖尿病的了解越来越多,但是在预防治疗上面还是存在着误区,不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吗?血糖降了就可以停药?吃保健品比吃药效果好还安全?不,这些都不对。
2018-09-03所谓的血糖顾名思义是指血液当中糖的浓度,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出现血糖高的症状表现,甚至近年来糖尿病高发不断,越来越成为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杀手”,对此很多人在检查后发现自己血糖高都非常惊恐,但是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好,导致了血糖升高。
2018-08-29如今,由于生活习惯和平时的一些饮食习惯,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糖尿病,特别以中老年人群居多。
2018-08-29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朋友患有糖尿病,但是由于自己没有引起重视,所以也不会到医院进行血糖检测。其实在不检测检查过程当中,可能就已经暗示着我们出现了血糖升高的问题,不过越来越多的朋友对高血糖问题的了解不多,导致我们对糖尿病的症状选择了忽略,这种情况非常不利。
2018-08-27糖尿病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的几率越来越高,并且严重的给患者身体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最令人关注的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随之产生的并发症。,传染任何疾病,出现并发症以后都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这个问题建议大家一定要及时避免,那么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多少发病率,也自然成为了很多患者关注的问题。
2018-08-27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Lance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哥德堡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比未患糖尿病的女性而言,在10岁之前就患上糖尿病的女性平均寿命会缩短18年,在相同的情况下,男性的寿命会缩短大约14年,而在26-30岁期间被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其寿命则会平均缩短10年。
2018-08-20糖尿病的诊断可不仅是喝糖水那么简单,往往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漏诊和误诊。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导致糖尿病漏诊的5个误区和导致糖尿病误诊的3个误区。
2018-08-16餐后三小时血糖正常值是多少?这是很多糖尿病人都想要了解的,三小时血糖正常值对于病人的病情控制是很有帮助的。那么餐后三小时血糖正常值是多少呢?
2018-08-14根据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的研究结果,高水平的自由三碘甲状腺氨酸(fT3)伴随着妊娠期糖尿病症状的发生,然而自由甲状腺素(fT4)以及甲状腺刺激激素的水平则与上述疾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2018-08-14妊娠期血糖高该怎么办呢?很多孕妇在怀孕的时候会遇到妊娠期血糖高的情况,这让大家都操碎了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妊娠期血糖高这个事情,接着往下看。
2018-08-13最近一项临床试验表明半数的II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了减重干预疗法之后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患者,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Cell Metabolism》杂志上。这一结果表明减重能够提高胰腺Beta细胞的功能。由于此前研究认为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Beta细胞出现了不可逆的功能丧失,因此该研究是该领域的一项突破。
2018-08-08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医生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如果加入性别、BMI等参数的考虑,能够提高诊断治疗的效果,同时能够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2018-08-06有的糖友以为低血糖没事,吃点东西就过去了。
2018-08-02糖尿病究竟如何勾搭上了癌症?
2018-07-31随着现代生活水平提升以及孕妇的年龄越来越大,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不但危害孕妇健康,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还会导致胎儿先天性发育不良。
2018-07-27早期肠道微生物在塑造宿主免疫系统发育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生命早期使用一个抗生素疗程(1PAT)会加速雄性NOD老鼠患上1型糖尿病(T1D)。
2018-07-27不做以下10种人,你就会距离糖尿病并发症远一些。
2018-07-26一天,楼下的大妈们在闲聊:“朋友老李一家6口人,有4口人都是糖尿病”,“老赵患糖尿病多年,现在他丈夫也得糖尿病了”,刚好被我听到。
2018-07-236年的高血糖足以让人体发生太多变化,她用生命的代价告诉你:她走过的治疗弯路,你不要再走了。治疗糖尿病别凭感觉,得听医生的。
2018-07-20每一位糖友都不想让自己的亲人患上糖尿病,
2018-07-19进食后,胰腺会自动释放适量的胰岛素,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移到细胞内,这降低了血糖水平,但是如果胰岛素过多的话,就会引起血糖的降低,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胰岛素使用的量。
2018-07-17很多人发现自己尿糖有加号之后心里非常的担心,以为自己得了糖尿病,那么尿糖有加号就是糖尿病吗?临床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是看血糖的数值和糖耐试验的结果,所以大家发现自己的尿糖出现加号之后不要过于担心。
2018-07-17当今这个社会血糖高的人是越来越多了,糖尿病以及成为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种疾病,那么正常人的血糖22点严重吗?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数值只有3.9~6.0mmol/L,您的血糖数值已经达到22点,已经非常严重了。
2018-07-17空腹血糖≥5.1mmol/L,或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或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一个点的血糖超标,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2018-07-14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比没有家族史的患者发病率高出3~40倍。在正常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但对于双亲均患糖尿病的人来讲,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超过50%。
2018-07-13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时,大多数的人都做到了及时去正规的医院做相关的检查与治疗,当然医生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开具不同的检查单据,也会根据不同的检查结果给予专业的治疗意见,有些人做尿糖的检查时显示四个加号,那么尿糖4个加号是什么意思呢?
2018-07-13患有糖尿病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了,不过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也有了很多的方法,在治疗期间的时候有部分人遇到了空腹时血糖偏高的现象,并且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给患者的血糖控制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那么空腹血糖偏高怎么办呢?
2018-07-13血糖正常值的标准是什么?不同时间的血糖正常值有区别。
2018-07-13最近总有些朋友找我咨询,我平时没有任何自觉不适,这次体检的空腹血糖7.0mmol/L,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2018-07-12研究表明,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而糖尿病肾病正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需要多管齐下。
2018-07-11以往认为,患糖尿病10年后,才会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等并发症,但临床工作中发现,随着糖尿病发病的年轻化,糖尿病并发症出现得也越来越早。
2018-07-1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由于人体内的胰岛素严重不足而引起的酮体生成过多,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2018-07-03高血糖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几率很高,并且一度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影响。此外很多患者由于不了解疾病的症状和危害,因此在生活中常常由于习惯问题,将自己的情况置之度外,这是极为不利的。因为高血糖的症状及危害非常大,这种情况下还是建议大家引起重视。
2018-07-03不少人在做完糖耐试验之后发现出现了糖耐一小时后血糖偏低这样的问题,大家都想知道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医生表示糖耐一小时后血糖偏低的原因主要有胰岛功能异常、肥胖、不爱运动、血脂含量高、高胰岛素血症等等。
2018-07-03如今临床上妊娠糖尿病孕妇比以前多了不少,这些孕妇的吃完饭2小时血糖数值都是高于孕期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目前孕期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不能超过8.5mmol/L,所以大家要注意把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5mmol/L内。
2018-06-28孕妇在怀孕的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高血糖现象,深圳很多女性朋友出现妊娠糖尿病,往往会感到自己非常苦恼。其实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是非常高的,首先建议大家普遍感到焦虑和紧张,除此之外孕妇血糖高以后,在主食上一定要做出适当更改。
2018-06-28糖尿病并发症遍及全身,心、脑、肾、眼、下肢等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均可受累,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将会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尿毒症、失明、足坏疽等严重后果。
2018-06-27糖尿病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血糖正常期到血糖偏高期,再到血糖轻度异常期即糖尿病前期,这一过程可能长达几十年,给我们预留了足够的时间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2018-06-27诊断是否患上了糖尿病需要做的最多的一个检查就是血糖,大家最为关心的就是查血糖要多久出结果?其实去医院检查一下血糖等待结果的时间并不是非常长,正常的三甲医院当天就可以出结果了,一些小医院最晚两三天。
2018-06-27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最关注的问题就是血糖出现上下波动,但是有很多朋友表示糖尿病也并没有给身体造成伤害,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对此选择忽略。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实血糖值对于身体帮助是非常大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建议大家一定要学会了解血糖值的正常范围。
2018-06-27血糖高的问题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几率却非常高,并且一度给很多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生理性伤害。在这种情况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希望能够快速使血糖平稳,避免高血糖给身体造成的持续性伤害。尤其是很多年轻的朋友,都不希望自己长时间打针吃药,但是这种情况也需要辩证看待。
2018-06-27总计50167例先天性畸形患儿参与研究,其中非遗传畸形41242例,遗传性畸形8925例,根据产妇年龄、胎数和产妇糖尿病状况调整比值比。
2018-06-27在我们生活当中,相信女性朋友们怀孕过程中需要面临的问题很多,因此大部分女性朋友对于血糖问题的关注也变得非常高。孕期高血糖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也十分频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建议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学会监测空腹血糖值,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2018-06-26怀孕期间高血糖在我们生活当中,发生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的,由于在怀孕过程当中我们总是需要适当滋补,孕妇自己也忽略了运动的重要性,久而久之标会直接导致高血糖问题的发生。最令人现担心的问题在于,长时间的高血糖是否会给胎儿造成影响,建议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2018-06-26如果在早期发育过程中暴露于升高的葡萄糖浓度,牛胚胎显示出了代谢组学的变化,与暴露于糖尿病状况的预期一致。
2018-06-25最近发生的2型糖尿病可能是胰腺癌的早期表现,尤其是在被诊断为糖尿病的3年内。
2018-06-22妊娠糖尿病39周是否能够催产,一直都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关注的重点,值得庆幸的是,糖尿病并不会影响到女性的正常生育,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但是是否能够接受催产,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实际判断和建议来进行选择,切忌自己胡乱焦虑和恐惧,这种情况对于宝宝的发育和健康都是非常不利的。
2018-06-22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自己患上了慢性疾病,尿糖升高只是其中的一个,那么尿糖高是怎么回事?专家解释说尿糖升高的原因主要有肾糖阈下降、内分泌影响、一过性尿糖和尿糖假阳性。
2018-06-22女性在怀孕之后必须去做产前检查的,其中唐氏筛查21三体就是一个必查项目,它能够判断胎儿的健康状况,大家对于唐氏筛查21三体正常值都不是太清楚,它的正常值是小于1/250,大于或等于1/250的话就说明是高风险了。
2018-06-22研究发现,妊娠早期及妊娠中期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妊娠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
2018-06-20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伙食也变得好了起来,不少女性在发现自己怀孕之后血糖升高了,那么孕妇血糖高对胎儿有什么影响?孕妇高血糖生出畸形儿的几率会增加4倍,并且胎儿患上的一些疾病是不可逆的,危害极大。
2018-06-18研究发现,在出生的前两年,父母经历了严重生活事件的儿童以后罹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2018-06-15来自韩国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Yul Hwangbo博士及其同事利用一项代表韩国人群的国家研究的数据探索了肿瘤的发展与随后的糖尿病风险增加是否有关。这项研究对494189名无糖尿病以及肿瘤病史的20-70岁的参与者进行了为期平均7年的跟踪调查。
2018-06-15每个人的血糖必须在正常范围内身体才是健康的,不过生活中不少人因为平时不注意控制饮食,最后发现自己血糖升高了,那么正常血糖值标准范围是多少?医生表示正常情况下人们空腹正常血糖值是3.9~6.1毫摩尔/升。
2018-06-15每个人的血糖必须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行,这样才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的伤害,那么大家晓得血糖多少算高?测量完2次空腹血糖之后发现数值都是大于7.8毫摩尔基本上就是糖尿病了,如果超过11.1毫摩尔/升基本上不需要做其他检查就可以断定是糖尿病了。
2018-06-15女性在怀孕之后血糖升高就代表着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患病之后对胎儿和孕妇自己都不太好,那么孕妇餐后血糖正常值范围是多少呢?孕妇餐后1小时的血糖数值不能超过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数值不能超过8.5mmol/L。
2018-06-15有一些女性在怀孕之后突然发现自己血糖升高了,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身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改变,等到分娩之后还是会恢复正常的,大家就想知道产后血糖高多久能恢复?是需要有一段时间的,不要着急。
2018-06-15马上就要高考了,不少父母为给考生加强营养,考前猛补。家住汉口的考生王娟就被补出血糖爆表。
2018-06-08当下妊娠糖尿病孕妇是越来越多了,这些人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很多时候医生都建议大家提前分娩,也就是催生,那么妊娠糖尿病该不该催生?孕妇在患上妊娠糖尿病之后医生正常都是建议大家催生的,为了孕妇和胎儿的安全考虑。
2018-06-08糖尿病现在已经成为这个社会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了,很多人都被这样的疾病折磨着,那么您晓得糖尿病的晚期症状有哪些吗?目前已经知道的晚期糖尿病的症状有蛋白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贫血和视网膜病变。
2018-06-08癌症与癌症幸存者糖尿病风险的增加相关且不受传统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2018-06-07有不少女性在怀孕之后被检查出了妊娠糖尿病,这些人都很想知道妊娠糖尿病能顺产吗?专家表示正常情况下妊娠糖尿病孕妇是采取剖宫产的方式分娩的,这都是为了安全性考虑,但是实在想要顺产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将血糖控制稳定了。
2018-06-07我们身边有很多一型糖尿病患者,但是最近几年来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因此儿童出现一型糖尿病的几率变得更高,这也让很多家长感到非常担忧,害怕宝宝因此而出现严重的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十分关注一型儿童糖尿病患者食谱,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2018-06-06不少女性在怀孕之后检查出了患上了妊娠糖尿病,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正常医生都会建议在36周的时候分娩,很多女性都不明白为什么妊娠糖尿病36周早产?专家表示这些都是为了安全性考虑,因为妊娠糖尿病孕妇生出畸形儿的概率相当大。
2018-06-06现在很多女性在怀孕之后发现自己患上了妊娠糖尿病,有时候需要在40周的时候分娩的,那么妊娠糖尿病40周生产需要注意什么?需要注意的主要就是控制血糖,因为血糖控制的非常好,还能顺产,并且对孕妇和胎儿都有好处。
2018-06-06不少准妈妈在怀孕之后都发现自己患上了妊娠糖尿病,此时孕妇心里就非常担心了,很想知道妊娠糖尿病住院多久?不一定所有的妊娠糖尿病患者都需要住院,如果血糖数值控制的不好的话,需要在39周的时候住院。
2018-06-04当下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是越来越多了,如果得了这样的疾病不把血糖控制好了的话是会对孕妇自己和胎儿产生严重影响的,那么有谁知道妊娠糖尿病有什么影响? 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巨大儿、畸形儿和孕妇变成糖尿病。
2018-06-04很多妊娠糖尿病孕妇都出现了酮体升高的情况,她们很想知道妊娠糖尿病怎么降酮体吗?目前降低酮体需要注意三点,分别是严格控制热量的摄入、注意餐次分配和摄取正确糖类,只要大家把这三样事情做好了酮体就会降下来了。
2018-06-04我们身边有很多妊娠糖尿病患者,在怀孕过程中发现自己出现糖尿病,这也足以让很多女性朋友十分崩溃。只是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很多女性朋友在询问妊娠糖尿病,生完孩子是否全面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建议大家不要焦虑调整好心态。
2018-06-01患有糖尿病的话特别容易引起口腔溃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2018-05-30我在临床上见到越来越多的家庭存在一家两代、三代甚至四代患糖尿病的现象,而且子代发病的年龄更年轻,甚至病情更严重的情况,这通常被归为糖尿病的遗传。
2018-05-28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想用药,希望通过饮食和运动来控制糖尿病,这就是俗称的“裸奔”。裸奔虽好,但不是人人适宜,看您适合裸奔吗?不是新诊断的糖友都适合裸奔
2018-05-25糖尿病的诊断,评估胰岛功能均离不开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2018-05-25糖尿病治疗需要个体化,老年人、青少年、妊娠期这三个时期的糖尿病各有其特点,治疗方案各不同。 老年糖尿病
2018-05-25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人群在不断扩大,因此糖尿病的问题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对于血糖值的控制方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免因为血糖长期过高最终引发糖尿病的问题。
2018-05-25中国目前的糖尿病患者基数是相当大的,很多患者都是平时大吃大喝造成的,摄入了太多含糖量高的食物,最后导致血糖升高了,那么正常人的血糖是多少?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6-6.1mmol/L,吃完饭以后两小时血糖数值需要小于7.8mmol/L,这就是正常人的血糖数值。
2018-05-25糖尿病患者几乎都知道四肢麻木、疼痛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常见信号,您可能不知道,这或许是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的早期信号,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2018-05-24这篇原发在The Royal Society 科学版的神文,得出结论认为,腿长和身高比接近0.500的男性,最有吸引力。
2018-05-23得了糖尿病可以吃糖吗?很多人以为得了糖尿病不能吃含糖食物,其实并非如此,只需选血糖生成指数即可。
2018-05-21有人说糖尿病不是病,不疼不痒的,该咋吃咋吃,今天本文就告诉你,糖尿病到底有多可怕。
2018-05-21有些孩子一出生以后就出现了血糖数值偏低的现象,这在临床上叫做新生儿低血糖,如果新生儿长时间血糖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数值就容易出现十分严重的中枢神经病变,影响到孩子的脑部发育,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新生儿低血糖患儿要早点接受治疗。
2018-05-21如果一个人被怀疑得了糖尿病的话,医生除了会让患者去测量空腹血糖餐后一小时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以外还还会让他们做一个检测项目那就是糖化血红蛋白,可是查糖化血红蛋白需要空腹吗?专家表示这个检查项目对饮食和药物的影响是非常小的,不过如果吃了营养品或者一些药物的话还是会产生影响的。
2018-05-21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糖尿病专业的专科医生,我深切地体会到广大糖尿病病友求医心切的心情,理解他们看病难的处境。但是,在解决看病难问题上,医生也有苦楚。
2018-05-18很多人发现自己血糖忽高忽低的时候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其实血糖长期这样的话对身体的危害是相当大的,造成血糖忽高忽低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服用药物没有规律、饮食规律被打破、运动不当和生活不规律这些,希望每个人都要注意这些因素。
2018-05-18很多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仍局限在“三多一少”,即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糖尿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延误治疗时机。
2018-05-17生活中怀孕之后发现血糖升高的不在少数,这在临床上叫做妊娠期糖尿病,这些患者最想知道的就是孕妇血糖高怎么控制?其实想要控制血糖也非常地简单,远离含糖量高的水果、多吃粗粮、少食多餐、注射胰岛素和多运动。
2018-05-16中国血糖高的老年人数量是相当庞大的,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了,很早以前就要多了解一些血糖的基本常识,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那么老年人血糖正常范围是多少呢?年龄在70岁以上没有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要控制在6--7mmol/L之间,餐后一小时要在8--9mmol/L之间。
2018-05-16糖尿病患者并发贫血并不少见,当出现头晕等贫血症状时,要考虑是否与糖尿病相关。只有控制好原发病,才能更好地防治贫血。
2018-05-15检验一个人血糖是否存在异常最好的方法就是测量空腹血糖、餐后一小时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等到结果出来以后就知道血糖高不高了。餐后一小时血糖的正常数值是小于11mmol/L,一旦发现血糖比较高的话,那就要控制一下饮食了。
2018-05-14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血糖测定来进行判断,因此血糖值是否正常对于糖尿病的界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血糖值,以免血糖值过高给身体正常不必要的损害。
2018-05-14临床当中不少准妈妈到了怀孕的中晚期,就会出现血糖偏高的情况出现,为此她们很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健康以及腹中胎儿的健康发育,对此医生会建议她们做好严密的血糖监测,一旦血糖持续偏高就需要及时给予应对治疗。
2018-05-12中国不少地区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喜欢男性多于女性,而糖尿病却不,它一点也不“重男轻女”,相反女性还很容易被糖尿病缠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又要如何预防?
2018-05-11 三类女性易惹来糖尿病,你在其中吗?母亲节到了,真有点小紧张。不是因要花钱而困扰,而是根本不知道给妈妈送!什!么!礼!物!尤其是家有糖尿病老妈,能送什么?不能送什么?你心里要有数。
2018-05-11 老妈血糖高,医生说买礼物的时候要一定要注意…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糖尿病妈妈,她们在怀孕过程中对宝宝的健康十分关注,并且积极寻找控糖方式。不过无论如何控糖,相信大家都知道,维持血糖平稳一定要通过饮食和运动双管齐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不能忽略孕妇血糖高的正常处理方式,避免导致严重后果。
2018-05-11我们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多,有一部分朋友却盲目的追求血糖降低,殊不知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加危险。为了避免这些潜在的危险出现,建议大家一定要对空腹血糖的临界值有详细了解,并且在生活中积极进行防治。
2018-05-10在常规的体检当中有一项叫做血红蛋白浓度检查,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血红蛋白含量,无论是血红蛋白浓度偏高还是偏低,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损害。
2018-05-09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7大常见的症状不可忽视!
2018-05-04在血糖的检测中,分为餐前和餐后两个指标,餐前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是小于6.1的,而餐后的血糖也要低于7.8。如果这两个指标都在正常的范围以内,那么就不是糖尿病了。
2018-04-28对于孕妇来说,正常血糖值却不是这个范围。孕妇的正常血糖值是空腹不超过5.1毫摩尔/升
2018-04-27在健康人的检查中,一般是检查不出来尿糖的,检查报告上会显示阴性,但是不会显示数值,一般血糖高的人是需要关注尿糖的,因为这类人会出现尿糖的情况。
2018-04-26如果孕妇的血糖数值已经高于5.1,则说明孕妇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这样的情况是需要进行治疗的,首先找当地的大夫,让其帮助寻找造成血糖增高的原因。
2018-04-26要注意三餐的营养均衡摄入,不能有挑食偏食的习惯,尤其对于孕妇来说,胎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所以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耽误了胎儿的发育。
2018-04-26妊娠期糖尿病饮食如何安排?6个细节助你控制好血糖!
2018-04-25餐后2小时血糖值多少才正常?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的不仅是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也同样重要。
2018-04-23国人胰岛β细胞功能差主要跟遗传有关。曾有研究对比了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黄种人是最差的。这种‘先天不足’无法改变,要想预防糖尿病,国人在生活方式上须尤其注意,应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缓解压力、多运动锻炼身体。
2018-04-06胰岛素只有注射到皮下层(即皮肤层之下、肌肉层之上的区域,此处一般是脂肪层)才能确保有效吸收,如果针头太长,容易误入肌肉层,会加快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导致血糖水平不稳定,增加低血糖风险,还会增加疼痛感。
2018-03-31心理学上将人的性格分为3类,与情绪受压抑、抑郁、害怕竞争、逆来顺受、爱生闷气的C型性格相比,A型性格的人脾气火爆、有闯劲,但遇事容易急躁、焦虑,喜欢竞争,好斗性强。
2018-03-29抽烟 = 癌症 + 高血压 + 糖尿病 +……主动戒烟保平安!
2018-03-24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可引起贫血。糖友存在EPO生成减少、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溶血等情况,均可导致贫血。例如,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小管产生EPO减少,可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部分糖友铁摄入不足、铁吸收较差,或因溃疡性消化道出血等原因,血液丢失增多,导致缺铁性贫血。
2018-03-23近日,瑞典隆德大学糖尿病中心和芬兰分子医学研究所共同完成了一项研究。他们对近1.5万名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分类,认为糖尿病人可以精确分为5类。这项研究未来可能成为糖尿病治疗的分类依据,引领糖尿病人个性化治疗的新时代。
2018-03-23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对2013年3月~2016年9月恒河拉姆爵士医院接诊的1055个病例具体数据展开了梳理。研究人员着重对比了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腰围、大腿围等数据后发现,糖尿病患者大腿围明显比非糖尿病患者小,而腰围却比后者大。
2018-03-19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网站近日总结了胰岛素抵抗的6个隐蔽迹象。
2018-03-14研究人员发现,经常食用动物肉类的成年人中,红肉和鸡肉用明火或高温蒸煮易增2型糖尿病风险。
2018-03-14研究发现,通过使用6项标准测量指标可以把糖尿病患者分成5个类型:3种相对严重,2种相对较轻,1种和目前的1型糖尿病相一致,另外4种为2型糖尿病的亚型。
2018-03-07最近,一篇题为《剑桥大学教授:经常吃早餐很危险——有一类人特别要注意》的文章在网上疯传。剑桥教授基利称,自从得了糖尿病,他每次吃完早餐血糖就会飙升;不吃早餐一段时间后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成功逆转了糖尿病。基利由此得出结论,“经常吃早餐很危险”。仔细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有几个观点想跟大家分享。
2018-03-05糖化血红蛋白,不仅仅是反映血糖水平那么简单,它还可以告诉你更多!
2018-02-27“多子多福”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自打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医院里的产科人满为患,其中不乏年纪偏大的女性,为两个娃的目标挑战自我。
2018-02-27糖尿病重在预防,特别是有高危因素的人。根据美国“每日健康”网站的总结,除了超重或肥胖者以及家族中有糖友的,以下几类人群也应警惕。
2018-02-27除遗传、免疫等内在因素外,病毒感染、环境、饮食等外在因素也会增加儿童罹患1型糖尿病风险。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孩子断奶早,母乳吃得少,会导致1型糖尿病风险增加。
2018-02-18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环境因素对于2型糖尿病的发生起着决定性作用。像薛先生这样的“工作狂”,由于工作压力大、吃饭不及时、久坐不活动、生活不规律等原因,加之多背负着还贷、育儿等重任,心理压力也很大,多种因素累积,糖尿病就早早找上门来了。
2018-02-16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正常人高,这与糖尿病延缓伤口愈合有关。伤口愈合减慢导致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加。
2018-02-12测血糖看似很简单,但其实在测血糖的过程中隐藏着很多“坑”,让糖友不知不觉就踩坑里去了。接下来小编就来盘点测血糖中你踩过的那些“坑”。
2018-01-25尽管1型糖尿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根据日前BMJ上刊登的一项中国研究成果,中国近2/3的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为成年人。
2018-01-18研究表明,分娩次数与糖尿病发展风险之间存在着正向和分等级的关系。
2018-01-08一项研究文章关于2010年至2013年期间中国所有年龄组的1型糖尿病发病率指出,在中国大多数的新发1型糖尿病病例为成人。
2018-01-08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父母或母亲)的妇女有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种风险与遗传评分无关。
2018-01-08枫糖尿病其实是一种遗传性支链氨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跟糖尿病还真没啥关系!
2018-01-06数据表明,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血脂异常的比例高,但是这部分患者的治疗率、达标率低。
2018-01-02近日,在《临床研究杂志》上公布的一个新发现称,人体骨骼中分泌的一种激素——骨钙素,会影响体内糖分和脂肪的代谢。加拿大蒙特利尔临床研究所和蒙特利尔大学医学院在过去10年,一直致力于研究这种叫“骨钙素”的激素,并试图解释其是如何工作的。
2017-12-28很多人认为,尿糖阳性就是糖尿病,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尿糖水平取决于肾糖阈水平。正常人的肾糖阈值是8.9~10毫摩尔/升,当妊娠或一些疾病发生时,肾糖阈值会下降,即阻挡糖分进入尿液的门槛降低了,血糖在8.9毫摩尔/升以下时也可能出现尿糖阳性。
201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