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Diabetes Care:中国人群中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可能被低估!

既往关于中国1型糖尿病(T1D)年发病率的报告是通过回顾性医院病例获得的,可能无法反映实际情况。

近日,糖尿病领域权威杂志Diabetes Ca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这项纵向研究旨在估计2007年至2017年期间中国2170万人群中的T1D发病率。

中国人群中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可能被低估!

研究人员在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中心进行了基于人群的T1D登记。按年龄组和性别计算年发病率和95%CI。研究人员使用泊松回归模型评估性别与T1D发病率和预测T1D新病例之间的关联,并使用Joinpoint回归评估了年度百分比变化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

总体而言,该人群中有6875人在2007年至2017年期间发展为T1D。T1D发病率(人/100000人)(95%CI)从2007年的2.72人(2.51、2.93)显著增加到2017年的3.60人(3.38、3.78)(P<0.001)。T1D发病高峰出现在10-14岁年龄段。虽然在0-14岁和15-29岁年龄组中没有发现显著趋势,但在≥30岁年龄组中,T1D发病率从1.87人显著增加到3.52人(P<0.05)。诊断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病率在0-4岁年龄组中最高。研究人员预测T1D的新病例在未来十年内增加1.57倍。

在这个大型中国人群中,T1D的发病率高于之前研究报道的数据。从2007年到2017年,虽然发病高峰年龄为10-14岁,但T1D发病率在成人中急剧增加,在青年中没有增加。

原始出处:

Chang Liu,et al.Incidence of Type 1 Diabetes May Be Underestimated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Evidence From 21.7 Million People Between 2007 and 2017.Diabetes care.2021.https://doi.org/10.2337/dc21-0342

2021-09-03 06:52:07浏览3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希高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哪一项能查出来肾结核
单独一项检查可能无法检查出该疾病,肾结核一般可以通过尿常规、血常规检查、CT检查、静脉肾盂造影以及膀胱镜检查等方式进行综合诊断。 1.尿常规:当存在肾结核时,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会出现蛋白尿和脓尿的情况,并且还可能会伴有红细胞和白细胞等异常指标。因此,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肾结核的可能性。 2.血常规:当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时,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引起其他细菌感染的情况发生。此时则需要配合医生进行血常规检查,能够了解体内是否存在炎症反应。 3.CT检查:该方法属于一种无创性检查方式,具有准确率高、灵敏度强等特点。在进行此项检查时,能够清晰地显示肾脏大小形态、实质密度以及肾门结构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用于评估疾病的进展程度。 4.静脉肾盂造影:该检查主要是利用放射学的方式将含碘造影剂注入到血管内,然后通过肾脏代谢出图像,以便于观察双侧肾脏的功能情况以及泌尿系统的显像情况。 5.膀胱镜检查:若患者存在排泄性尿路造影发现有异常病变,则需要进一步配合医生进行膀胱镜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及结石等问题。 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刘希高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肾结核是什么病,严重吗会传染吗
肾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会引起肾脏病变,在早期时一般不严重,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一般可能会发生传染。肾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杆菌通常会通过呼吸道传播,当身体免疫力低下时,可能会增加患者患病的概率。肾结核一般会导致肾脏出现病变,在早期时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如果早期积极治疗,一般预后不错,不算严重。如果患者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持续加重,可能会引起血尿、腰痛等现象,还有可能会引起发热、盗汗等症状。肾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属于传染性疾病。肾结核的结核菌主要通过尿液排出,接触尿液才有可能被传染,其传染性远远小于肺结核,患者不必过于担心。肾结核早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结核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异烟肼片、利福平片等,能够起到抗结核的作用,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肾积脓的情况,或者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选择肾切除术或者是肾部分切除术。此外,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出现不适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