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流行病学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流行病学

糖尿病一级预防里程碑:中国大庆研究30年随访结果出炉

举报/反馈
2019-05-05 13:48:23医脉通


  导读:近20年来糖尿病在世界大肆流行,患病人数由2000年的1.5亿迅速增长至2017年的4.25亿,这个数字预计到2045年将达到6.29亿。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数约为四百万,死亡原因主要是并发于2型糖尿病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这为患者和社会医疗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肥胖和缺乏运动已经被确认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可变危险因素,糖耐量受损(IGT)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有关IGT人群生活方式干预能否预防或延迟糖尿病发病的随机研究,在国内外相继展开。其中包括芬兰的DPS研究(始于1993年)和美国的DPP研究(始于1999年),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始于1986年)开始最早、历时最久。

  几项研究结果均表明,对生活方式的积极干预能够明显降低IGT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几率。但对于其能否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和延长预期寿命尚不得知。最新公布的大庆研究30年随访报告给出了答案。(该研究已于4月25日在线发表在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杂志)。

  大庆研究描述

  大庆研究始于1986年,从33个临床医学中心入选的110660名参与者中经过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IGT人群入组,入组人数共计577人(1人基线数据不全),入组人群年龄在25-74岁之间。参与者被随机分为四组,其中三组为干预组(饮食、运动或饮食兼运动组,干预时间为6年),一组为对照组(给予标准护理)。饮食干预为增加蔬菜摄入量,减少酒精和糖的摄入量;运动干预为适量增加休闲时间的运动量。同时,研究人员鼓励干预组中超重或肥胖的参与者减少能量的摄入及减轻体重。研究者分别在2006年(20年随访)、2009年(23年随访)、2016年(30年随访)的时间截点进行终点事件收集及分析。

  之前的大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早期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或者饮食兼运动),参与者的糖尿病总体发病率降低51%;20年及23年的随访结果显示,通过上述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降低参与者后续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全因死亡率。

  30年随访研究结果

  在576名参与者中,干预组共计438人,对照组共计138人,受试者中有540名接受了结果评估(对照组135名,干预组405名)。

  30年随访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

  ➤干预组糖尿病发病的中位延迟时间为3.96年,糖尿病累积发病率明显降低。

  ➤心血管疾病事件总体发生率降低26%:其中卒中发病率降低25%,冠心病发病率降低27%,心力衰竭发病率降低29%。心血管疾病发作的中位延迟时间为4.64年。

  ➤复合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5%:其中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降低40%,肾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同样降低,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心血管累及死亡发生率总体降低33%:其中卒中降低24%,冠心病降低40%,心力衰竭降低40%。对于非心血管死亡,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全因死亡率降低26%。

  ➤预期寿命平均增长1.44岁。

  注:A为糖尿病累及发病率,B为心血管疾病事件,C为复合微血管疾病,D为心血管疾病死亡,E为全因死亡率

  干预组所有主要研究终点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过多变量模型的二次分析显示,发病率的降低大部分归因于糖尿病发病的延迟。早期的生活干预对降低男性和女性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是相似的,但对于降低死亡率和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在女性中更为显著。

  研究结果表明,对IGT人群进行早期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延迟2型糖尿病的发病时间,降低心血管事件、微血管并发症、心血管和全因死亡率的发生率以及延长预期寿命。这些发现为干预措施的推广,遏制2型糖尿病的全球流行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呼吁全民健康饮食和积极锻炼

  大庆研究在IGT人群中进行了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干预使得糖尿病总体发病率降低51%,之后的随访研究发现早期生活方式干预可带来长期健康获益,最近公布的大庆研究30年结果更是鼓舞人心!该研究证实了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生活方式干预非常有意义,早期干预能够延缓糖尿病的发病时间,明显降低糖尿病高危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干预组糖尿病发病延迟约4年,糖尿病累积发病率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事件总体发生率降低26%;复合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5%;心血管累及死亡发生率总体降低33%;全因死亡率降低26%,并提高了1.44年预期寿命。

  芬兰DPS和美国DPP研究中的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在于减轻参与者体重(参与者平均BMI>30kg/m^2),因此该两项研究认为,减肥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大庆研究中,参与者平均BMI仅为25.7kg/m^2,只有BMI>25kg/m^2的参与者才被鼓励减轻体重,因此由于干预措施导致的BMI变化很小,这表明在大庆研究中,干预组糖尿病发病率的降低主要与饮食结构的变化和体育运动有关,而非体重下降。

  生活方式干预成本小,获益高,从公共卫生预防的角度来说,在糖尿病前期患者中及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将有助于遏制全球糖尿病流行及相应后果(防控糖尿病的更多内容请关注医脉通内分泌科)。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