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因病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病因病理

走出糖尿病与遗传的6个误区,才能让下一代不发生糖尿病

举报/反馈
2018-05-28 01:01:01糖友网

  我在临床上见到越来越多的家庭存在一家两代、三代甚至四代患糖尿病的现象,而且子代发病的年龄更年轻,甚至病情更严重的情况,这通常被归为糖尿病的遗传。

  关于糖尿病的遗传,坊间众说纷纭,今天给大家澄清6个误区,为大家避免患糖尿病提供正确的方向。误区一:糖尿病一定会遗传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具体明确,但已经被公认的是:糖尿病除与后天的生活方式有关外,也与先天的遗传因素有关。大量的事实证明,糖尿病的确存在家庭遗传的情况。

  这里的遗传是指:糖尿病患者的后代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后代更容易罹患糖尿病,如果父母双方均患糖尿病,子代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更大。

  但并不等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后代一定就会患糖尿病。如果子代能够从小注意保护胰岛功能,避免暴饮暴食、高热量饮食等,也可以延缓或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临床有一家姊妹九个均患糖尿病的家族,也有子代中均不患糖尿病的家族。这说明,遗传并不是导致糖尿病的唯一因素,后天的生活方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误区二:老辈没有糖尿病,后辈不会遗传

  每当医务人员建议糖尿病患者要防止下一代肥胖,预防糖尿病时,很多患者会说,我家老一辈没有糖尿病,或者我家没有糖尿病家族史,我这纯粹是自己吃出来的,也能遗传吗?

  是的,不管之前是否有家人患有糖尿病,只要这一代患有糖尿病,对于下一代就是有家族史了。谁家的老祖宗诞生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不是带着糖尿病来的,都是从哪一辈开始的。

  所以,家里老一辈没有糖尿病的,对于下一代,也有遗传倾向。 误区三:生孩子后得的糖尿病,不会遗传

  不少人以为,只有在生育之前就患有糖尿病者,才有可能传给孩子。自己是生了孩子以后得的糖尿病,就不会遗传给孩子。

  其实,不管是生孩子之前,还是四五十岁患病,甚至七八十岁患病,都有遗传的可能。

  糖尿病的遗传与上一辈发病在生育前后无关,与遗传基因有关。尽管我们对基因的研究尚不透彻,但医学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视糖尿病相关的基因方面的研究,并逐渐深入。误区四:糖尿病传男不传女

  常有患者会说,幸亏我生的是女儿,我的糖尿病不会传给她,听说糖尿病传男不传女。人们总是存着侥幸的心理,感觉不好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临床无数的病例显示,糖尿病遗传与性别无关,主要与后天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少有家族史的糖尿病后代,男女姊妹数个均患糖尿病,只是发病年龄不同。误区五:糖尿病不会隔代遗传

  有的青少年,父母双方均没有糖尿病,他却在年少的时候发现糖尿病,追问病史,多会发现,不是爷爷、奶奶,就是姥姥、姥爷某一方患有糖尿病。

  也有的青少年糖尿病的患者,其父母在孩子发现糖尿病的几年后也发现了糖尿病。

  可见,糖尿病也会隔代遗传。误区六:糖尿病会传染

  遗传与传染不是一个概念,糖尿病不传染。传染是家族中某一位成员,因感染某种细菌或病毒,患有某一种传染病,家人通过接触其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而获得疾病。

  尽管也有一个家族中数人患病的现象,这主要与家庭共同的生活习惯有关,如喜食油炸、甜食等高热量食物有关,与传染无关。总结

  糖尿病的确存在遗传倾向,但是,家族史只是为下一代发生糖尿病提供了发病的基础,如果后天生活方式健康,你就可以避免发生糖尿病。

  如果有家族史,且后天不注意饮食和运动,导致肥胖等疾病,就给糖尿病的发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那么,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就大。

  请每一位读者记住这句话:对于是否发生糖尿病,遗传因素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唯一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帮你远离糖尿病的侵袭。

  作者简介

  胡新林,青大附院内分泌代谢疾病科副主任护师,糖尿病教育专家,临床工作三十余年,获得国家级糖尿病教育者证书,主编《糖尿病居家调养全典》《医疗专家+护理专家教您战胜糖尿病》《痛风居家调养全典》等著作。

吴光秀副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