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不到5岁,非常爱哭、爱发脾气。妈妈脾气也不好,孩子一犯错,就会对着大吼大叫。母子去逛超市,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小男孩对周围的事物非常好奇,一路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妈妈烦了对孩子吼道:别再烦我了,不许再问我了,自己记住!
2021-09-18今天是第十四个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是世界上人数增长最快的严重性病症,但大众缺乏早期筛查识别技能和早期干预意识,导致自闭症成为目前儿童残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孩子不爱说话,是不是自闭症?”“我最近感觉很自闭,是不是得了自闭症?”……各种关于“自闭症”的说法,有哪些是正确的?
2021-04-02很多人认为孩子离不开“安抚物”,是因为自身缺乏安全感。而最早提出“过渡性客体”概念的儿童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则认为:“安抚物”的出现,是孩子开始构建自身安全感的里程碑,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很大进步。
2021-03-09别让“霸凌”,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抹不去的阴霾。
2019-03-12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我却说,他们心里有深渊……
2019-01-31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心头肉,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希望,不论孩子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家长的心,尤其是孩子在儿童时代需要依靠大人的呵护与引导,才能保证孩子无忧无虑地快乐成长,健康长大,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一些异常症状表现,这无疑会让家长的心跌入谷底,据目前数据显示患有自闭症的儿童越来越多,自闭症的表现有哪些。
2018-12-25这两天,知名自媒体情感作家咪蒙离婚的新闻引起广泛热议,说到离婚,最容易受伤的莫过于孩子,离异家庭该怎样让孩子不受伤?
2018-09-04一件小事情在妈妈与爸爸的心中究竟有多大的分量,但是换入了宝宝的心中之后却变得无限大了。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了解自家宝宝不愿意做的每一件小事情。一件小事情对宝宝的生长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018-05-29三四岁的小孩,七八岁的儿童都可以患上抑郁症。
2017-12-01日前,网上和朋友圈被幼儿遭到老师虐待的消息刷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高鸿云表示,遇到此类不幸,作为当事人家长,首先要努力让自己镇定平静下来——从稳定的情绪才能避免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将受虐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2017-11-10马上就要开学啦,传来不妙的消息,香港香港8天内4名学生寻死,原因竟是学习压力太大,如何让学生开开心心迎接新学期?
2017-02-14这么小的宝宝就会说谎,长大了怎么办啊?现在很多妈妈就纠结这个问题。其实面对宝宝的说谎先不要责怪宝宝,要先想想宝宝说谎的原因是什么?
2016-10-09不吃饭、说谎、动不动就发脾气……你会不会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束手无策、怒火中烧?其实,这些都可能是孩子心理压抑的信号。
2016-05-23大多数自闭症患者无论是否具有“天分”,都有超常特质。家里有“天才”宝宝本是好事,但一定要辨清宝宝的“特异功能”是不是为“自闭”所“赐”。
2016-03-25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对待未来的态度。
2016-02-01宝宝也会有压抑情绪的时候,作为家长一定要了解宝宝压抑情绪时的表现,及时为宝宝减压。
2016-01-30许多条件允许的家庭都希望准备着生二胎,希望新来的宝宝给家庭带来更多欢乐,也让独生的宝宝不那么孤单。但生二胎不仅是夫妻双方的事,还要考虑到对大宝的影响。
2015-12-10受霸凌的孩子,多半会因家长与老师的轻视造成长久伤害,认为自己才是有问题的人,精神上受到的影响也因此较受虐者更深远。
2015-12-08请问问看孩子对异性朋友有多大的热中程度。此时期的孩子开始把自己关注的焦点由同性朋友转移到异性身上,不过不是所有孩子都想跟异性朋友交往的。举凡孩子对异性的喜好、憧憬、厌恶、过去的经验、周围人们的评价以及父母的认知,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结交异性朋友的行为。
2015-12-01安定的依附关系形成后,孩子遇到必须与妈妈分开的状况时相对地能够忍耐。这是因为孩子相信妈妈会再度回到自己身边照顾自己、疼爱自己。然而,依附关系不安定的孩子并非如此。特别是会感到「分离焦虑」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无法忍受妈妈的离开,总是想跟妈妈在一起,就像“口香糖”一样。
2015-11-28相信每个孩子的青春期总会有一些叛逆的小情节,那么面对这些问题父母该如何应对呢?
2015-11-27二胎全面放开的消息一出,很多家庭开始计划生二胎,但大宝的反应却让很多家长纠结。想生二胎,该怎样让大宝愉快的接受弟弟妹妹的到来?
2015-11-24有的宝宝在见到不认识的人时会显得很害羞,会变得比平常安静,即我们所说的“认生”。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认生是胆小,是不好的,因此想尽办法纠正。专家表示,认生不等于胆小,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过程,家长不必过于担忧或对孩子强加指责。
2015-09-18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牛奶、鸡蛋、水果、五谷杂粮等营养食物,更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取心理营养。如果心灵养分吸收得不够,孩子一生都可能在磕磕绊绊中寻觅关爱。
2015-08-284~6岁的幼儿时期又称学龄前期。这时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具体性、不随意性(无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有意性)也在逐步发展。
2015-08-26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是一个能自主的孩子,他(她)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2015-07-05婴幼儿也有复杂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年轻的爸爸妈妈需要读懂宝宝的情感发育规律,了解宝宝的心理发育特点,这是保证宝宝心理健康发育的基石。
2015-06-04《三字经》里“玉不琢,不成器”的教育理念深受大多数中国家长的认同。面对孩子,父母总喜欢扮演威严的角色,与孩子沟通时喜欢用比较重的语气。事实上,跟小孩说话,试试下面这5种语气,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2015-05-31每位父母都在尽最大的能力去照顾孩子、避免孩子受到伤害,祝福孩子能够获得美满的生活。但很多时候,所谓的“美满、需要”都是来自父母的定义而非孩子的理解,父母给予的往往是自己的需要,而非孩子的需要。学会如何示爱,如何兼顾爱的教养是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学习的。
2015-05-25安全感是孩子在成长中建立对他人、对世界的信任感,是儿童生存的基本需求。而在现实中,有许多的孩子存在缺乏安全感的情况,那么,宝爸爸妈应该怎么做呢?
2015-05-24宝宝不听话吵闹不已,爸妈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就是恐吓他“再吵我就叫拐子佬来带你走”可怜的宝宝害怕不已只能乖乖听话了。
2015-05-02有的孩子在家中是个小霸王,调皮的无法无天,家人有什么不满足他的地方就会大哭大闹,但是一到了外边就特别老实,甚至有些胆小,变成了病猫。这是怎么回事儿?这样的孩子怎么教育呢?
2015-03-27他们从那么乖的一个“小天使”,变成了一个“小魔头”,不听大人使唤了,搅马桶是他们的强项,冰箱上有他们的手印,时不时要噘起小嘴说:“不!”……
2015-03-25“妈妈,我今天头痛,没办法去学校上课”,开学不到1周,但是儿童精神科门诊却发现,学童染患拒学症情况有明显增多趋势,医师提醒,若家中孩子,对于上学产生恐惧或是焦虑,并有头晕、肠胃不适等异常症状,可经由医师谘询找出病因,与孩子一起面对压力和挫折,避免影响身心发展。
2015-03-04宝宝总喜欢说“不”,凡事总是要加上一个“不”字,凡是家长说的宝宝总要反抗。对于宝宝的反抗,不听话的行为,父母们很头疼,打不得骂不得,说道理宝宝又听不懂,真是烦恼啊!
2015-02-11音乐的节奏、韵律、音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许多生理和心理问题。研究指出:音乐可以缓解抑郁并提升自信,解决儿童和青少年行为偏激和情感抑郁等问题。
2015-02-07如果你的孩子说她要这个,要哪个,她说如果没有这个她会死的。你应该如何回应儿童的嫉妒心理呢?
2015-01-18家长要成为孩子的一面镜子,当孩子不听话或调皮捣蛋时,单靠“言语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有可能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创伤,老师和家长应意识到它的严重性。
2015-01-14对于孩子说谎,家长们总说反应激烈,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撒谎是很不好的行为,家长们更是担心孩子从小撒谎,长大后更会如此。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撒谎后会严加盘问,并严厉制止,但专家表示,“说谎”是孩子心理发育中的常见现象,家长应正确应对。
2015-01-13玩耍和玩具为儿童打开知识的大门,儿童通过玩耍来探索世界。家长要充分地给孩子玩耍的自由,让他们在玩耍中成长。
2014-12-26据调查,目前我国有46%的孩子在家庭和学校表现出脆弱倾向,到底是什么让孩子们变得如此脆弱?家长的不当做法形成了孩子胆怯的个性。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生怕委屈了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小心翼翼。孩子能做的事不让做,孩子能参加的活动不让参加,长此以往,孩子好奇、好玩、敢于冒险的天性慢慢被泯灭,养成了胆小的习惯和懦弱的个性。
2014-12-17面对孩子的哭泣,有的家长会手足无措,有的家长会千依百顺,有的家长会大声喝止……专家表示,孩子哭泣时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家长如何应对孩子的哭泣?
2014-12-16有的孩子冲动易怒爱打人,有的孩子胆小怯懦不爱上学,有的孩子很大了还爱吸手指头……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到底是天生性格,还是后天教育不当导致?家长应该如何干预纠正不良行为?
2014-12-06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因为一些“小事”而哭闹不止时,我们常常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任性?心理学家表示,任性是孩子的一种心理需求,家长应该多一些理解。
2014-11-22孤独症是一种儿童性精神发育障碍类病症,不仅表现在身体外在方面,更主要的是表现在孩子的心理方面,所以药物治疗仅仅能改善精神症状,而充分的康复训练才能对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产生效果。
2014-11-17日常生活中,你可能还是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很热衷交谈,当别人阐述自己观点时,他们喜欢打断别人,谈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人往往会遭人厌烦,不愿与其交流。但你越是不想和他们说,他们越喜欢加入到你们的谈话中来。那么像这种行为,其背后的机制是什么?
2014-11-11我们中的很多人童年时都曾经咬人、打人、咬人、撒谎等等,而当我们成为父母之后,面对孩子大哭、打人、撒谎等等时,我们却常常忘记了自己当年的心情,也从未去思考曾经的思维和用意。
2014-10-22孩子们也会有节后综合症,比如晚上兴奋睡不着,白天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焦躁不安,迟迟不能进入学习状等,为了让孩子摆脱节后综合症,家长务必及时调整孩子的作息,并帮助孩子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014-10-03父母应注意给“头胎”孩子足够的关爱,多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释放情绪。但是,对于“头胎”孩子所表达的妒忌或愤怒的情绪,父母不能置之不理,或听之任之,而要进行适当的疏导和引导,帮“头胎”孩子做好迎接弟弟、妹妹的心理准备。
2014-09-18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经常被欺负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自我伤害等行为,其患抑郁症的概率是普通孩子的两倍。
2014-09-15北德克萨斯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运动可帮助孩子预防抑郁,其中女孩子比男孩子效果更好。
2014-08-20有些孩子面对挑战会很勇敢,有些孩子则显得过于拘谨、退缩、胆小怕事。这也许是你忽略孩子心理教育的结果,有一些话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这些话你是否对孩子说过呢?
2014-08-18不少妈妈都发现,自己的宝宝老爱缠着自己,离开视线范围就大哭。其实,这是“分离焦虑”的一种表现,若处理不当,会导致宝宝难与他人相处,缺乏信任感,在成长中更可能遭遇不良的人际关系。
2014-07-24暑假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是孩子们娱乐身心、展示天性的大好时光。父母应当是孩子暑期活动的向导和亲密伙伴,在工作之余,要尽量多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一起开展游泳、郊游、野营、爬山、欣赏音乐、制作小工艺品等有益的活动。
2014-07-13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因为一些小事发生矛盾、争执,甚至动起手来是常有的事。很多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此时该怎么办呢?
2014-06-30孩子一天天长大,烦恼也随之而来。不少孩子天性好动,这儿摸摸、那儿碰碰,一不小心就可能犯点错。
2014-06-27女性太强势,男性没地位,有些夫妻经过磨合可能已经适应了这种关系模式,但“虎妈羊爸”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却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2014-06-26现在的孩子真的都自私、不懂得分享吗?近日,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发现,幼儿也有“助人的冲动”,如果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机会,他们更乐于分享。
2014-06-25当宝宝把妈妈弄得精疲力尽时,即使忍耐度再好的妈妈都或多或少会对宝宝出言不逊。妈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责骂,在宝宝心中可能会留下深深的伤痕,所以妈妈出口前一定要三思。
2014-06-22很多家长都会考虑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学会接受和应对失败,但是专家提醒,挫折教育也应该有度。
2014-06-20玩伴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童年缺少玩伴,日后容易孤单、忧郁、焦虑,遇事易退缩,甚至影响成年后的人际关系。
2014-06-19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最直接的生活与成长伙伴,父母的情绪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育。
2014-06-16家长都喜欢安静乖巧的孩子,于是,许多家长从小就教育孩子“不哭不闹才是乖宝宝”。但日本教育专业网站“育儿指导”撰文指出,有时候,孩子爱哭也是件好事,家长不要粗鲁压制他们的情感。
2014-06-12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动作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和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2014-06-10华威大学研究小组对该数据进一步研究发现,家庭暴力、责骂、智商和精神健康问题是导致儿童产生紧张心理的重要因素,此外,校园暴力和儿童睡眠问题也息息相关。
2014-06-08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人脑能对神经纤维进行“修剪”,以优化神经连接,而女孩开始这一过程要早于男孩。
2014-05-28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小时候老受欺负的人慢性炎症发病率更高,而且还会持续到成年。新研究还发现,CRP水平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儿时是否受欺负直接影响孩子的“社会地位”,及成年后的人际关系。
2014-05-22父母的抚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一个人的性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父母务必认真对待小孩子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出现了以下信号。
2014-04-08在心理学上,两岁宝宝出现的自我伤害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自我攻击”。这其实是孩子的一种长期不被理解、不被信任和尊重的心理压抑,和心理上自我防御机制的消极的保护性反应,也是负性情绪的发泄。
2014-03-31相关研究显示,婴儿3个月时就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理,16个月开始出现嫉妒表情,18个月开始出现明显而具体的外在表现。从引起幼儿嫉妒的原因来看,幼儿最初的嫉妒主要与母亲有关。
2014-03-28被诊断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青少年经常会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严重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最近发表在《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这些青少年大脑中负责处理社会信息和冲动控制的区域存在缺陷。
2014-03-18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童年不快乐的人,步入中年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而这种长期影响在女性的身上尤为明显。
2014-02-21有多少父母知道,你的孩子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总是抓住什么都往嘴里塞?这种恋物习惯需要改掉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2014-02-17澳大利亚一项研究发现,父亲年纪偏大,孩子更易患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男人45岁之后才要孩子,这种危险会增加1/3。
2014-02-12任何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如果孩子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情绪紧张,束手无策。
2014-02-11据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可能影响日后职业之路。研究人员发现,年幼时表现出过度悲伤、焦虑和畏惧情绪的儿童日后更有可能在工作中“不堪重负”。当研究对象步入不惑之年,巨大工作压力可使他们比其他人更加沮丧和焦虑。
2014-01-09从色彩心理学角度看,粉色会软化人的性格,让人感到自己时刻处于被保护的地位,变得怯懦而娇气,最直接的害处就是容易引发“公主病”。其次,穿上粉色,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长此以往可能让孩子变得傲慢而孤立,导致人际障碍。
2014-01-04重庆女孩摔婴案发生后,众人感到愤怒和不解,为什么本该是单纯可爱的小姑娘,却做出如此恐怖的暴力行径。是否有天生犯罪狂?在小女孩的教育和人格上,缺乏的是什么?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分析。
2014-01-02近日,一电梯监拍视频曝出了发生在重庆的惨剧:一名10岁女童趁对方家长不注意,竟残忍摔打陌生1岁男童。面对女童残忍的行为公众哗然,甚至还有不少人抛出了世上就有“天生罪犯”的论调。
2013-12-09儿童在我们心中,都是纯洁、美好的代名词,但近日在重庆发生的一个新闻,却让我们对小孩子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庆10岁女童电梯里反复暴打同楼1岁男孩,并抱回家从25楼抛出,幸被大树所阻,男孩全身多处骨折。最令人恐惧的是事发后她竟然若无其事撒谎说是被其他人抱走了,还假装帮忙找人。到底是什么促使她做了这些事?
2013-12-05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父亲在家庭中承担了经济功能,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后来也出现了一个名词叫“隐性单亲”。
2013-12-02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10日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往往要承受父辈们成功的压力,因此他们患上精神疾病的风险更大。
2013-11-21照镜子能培养宝宝能力。因为出生不久的宝宝还没有自我意识,不知道身上的器官是自己的,更不能将自己与外界分开,而照镜子是对宝宝进行初步的自我认识教育,从而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
2013-11-14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最近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纯真的小孩子也会“以貌取人”!如果您拥有一个漂亮面孔,大多数的孩子会选择信任您。
2013-11-08美国学者研究表明,儿童更愿意相信长相好看的陌生人,尤其是小女孩。研究人员正设计实验,希望证明如果当那些长相好看的人表现出不可靠的信号时,孩子们还会不会保持对他们的信任。
2013-10-31为了更好地塑造孩子的心灵,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孩子心灵的发育过程。
2013-09-08如果孩子出现一些奇怪的举动,比如反复洗手、洗澡、反复开车门,双手 常常做出敲打键盘的动作,走路时常总爱溜着墙根儿走,还不停地用手拍打路过的物体,他还喜欢用牙齿和舌头触碰一些物体,在家常常啃手机和遥控机,用舌头去舔桌子等等,那么家长要留心了。
2013-09-03语言既是人类智力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思维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宝宝从出生起的三年内,大脑发育进步神速,其中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宝宝身心发展的重中之重。可生活中总听到一些妈妈抱怨:“为何宝宝不开口说话呢?”
2013-08-28经常看到,孩子的一些糗事老被爸妈拿来打趣,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当笑话说给大家听。其实,家长老拿孩子的糗事打趣,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多不利影响。
2013-08-26日本教育专业网站“育儿指导”近日撰文指出,有时候,孩子爱哭也是件好事,家长不要粗鲁压制他们的情感。
2013-08-190—3岁是培养宝宝们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期。发现宝宝不合群并不可怕,但要意识到:是时候帮助宝宝交朋友了。也许您的宝宝对于交友的确有困难,那么父母就要给宝宝适当的指点和帮助。那么如何来打造我们的“社交宝宝”呢?这里倒是有三条锦囊妙计。
2013-07-26足不出户的“宅”生活会对孩子的身心有不好的影响。孩子在家“宅”得时间长了,有的孩子就会患上“宅童病”。“宅童病”的表现是叛逆、孤僻、难沟通,总觉得上网时间不够,有的孩子甚至还装病或宁愿挨打也不出门玩。
2013-07-22儿童、青少年患病的症状与成人有所不同,以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幻听、幻想其次。患有此病的孩子,会无缘无故地发笑,无缘无故地激动,思维方面支离破碎,突然说一些他人不能理解的话或做一些他人不能理解的动作。
2013-07-19近30%的中小学生的日记和信件,被家长偷看过。有些家长甚至理直气壮:“我们是孩子的监护人,看看他的日记和信件算什么?”父母负有监护孩子的责任,但应以尊重为前提,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不偷听孩子的电话,不强迫孩子说出不想公开的秘密,并且通过科学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独立面对秘密并从容、恰当地处置。
2013-07-17每个孩子似乎都有自己无意识的色彩偏好,孩子玩的橡皮泥、画画用的绘画水笔,总有一两种色彩早早需要补仓。孩子极端地热爱某一种颜色,孩子的个性往往越突出,这种个性常常是他优点和缺点的爆发点。找准了这个爆发点,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2013-07-11iPhone以及其他智能手机的功能很多,包括电邮、移动通话、短信、上网和游戏等,但最能吸引孩子的还是游戏。在电子游戏面前,连很多成年人都缺乏自控能力,年幼的孩子又如何抗拒得了它呢?
2013-06-24据加拿大肯高迪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会以不同的方式建立自信心。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倾向把社交技能作为评价自己能力的指标,而一般家庭的孩子则更看重自己的智商和学业。
2013-05-21宝宝的想象力在三岁左右会迅速地发展,他们开始“天马行空”,看到任何一样事物都会做联想,并且已经不再局限于具体事物的形象。父母应该了解孩子想象力的特点,然后进行针对性地培养。 下面就来一起看一下培养三岁宝宝想象力都有哪些妙招?
2013-04-26在学校里是讨老师喜欢的乖孩子或优秀学生,但在家中却是“小暴君”,对家长说打就打、说骂就骂,十分暴力。 宝宝这是怎么了?是什么使得宝宝变成两面派呢?
2013-04-26所谓“蛋壳心理”指的就是一触即破的脆弱心理,孩子不能承受心理打击,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懂如何接受和克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重视心理教育,让孩子的成长的同时增加心理抗压能力。
2013-04-24宝宝好奇心强家长要怎么做呢?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只要没有危险,就要尽可能地让宝宝多摸摸动动。因为这样可以保护宝宝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大有好处。
2013-04-23在宝宝的早教过程,父母毫无疑问是指引者,所以总是会在各个时候说“这个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虽然这是对孩子的引导,但是却完全忽略了宝宝的自主意识和观念。尤其是当宝宝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出他们内心想法的时候,也是就是心理学说所说的“摇头的心意”,作为父母的你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他们的心意呢?
2013-04-12很多3-6岁的孩子会出现恐惧的心理现象,孩子3岁恐惧的现象尤其明显。
2013-04-11转眼间,宝宝到了1、2岁的叛逆时期,你没有发现平时乖乖的宝宝开始喜欢高声尖叫,特别是在公共场合,这时会让你变得十分的尴尬,不禁要问:宝宝喜欢高声尖叫为哪般?其实,宝宝的高声尖叫是有原因的,而你不妨试着理解和倾听他们的心声。
2013-03-05好胜心会使人不断地追求进步正当第一,但是孩子太过看重胜败就会使得他们输不起哦!输不起的性格对宝宝的成长可是有着密切的关系呢,那么父母怎么做才能让宝宝“输得起”,积极面对挫折和失败呢?
2013-03-02中小学开学在即,一些家长给记者打来电话,反映孩子一到开学身体就不舒服,还有的孩子动不动就嚷嚷着要“离家出走”,甚至出现想退学的心理。那么,对于这样的现象,家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13-02-25孩子内向可能是由于缺乏安全感,缺乏自尊和自信,比如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在课堂上不敢大声发表自己的想法,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怕被小朋友拒绝等。因此,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那么父母该如何才能让内向的宝宝变得活泼大胆呢?那就为父母们支一些招吧,使宝宝们能够乐观开朗,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2013-02-17我不喜欢妈妈抱别人,不喜欢老师表扬别的小朋友,不喜欢别人的玩具比我的漂亮……妈妈告诉我,这种不喜欢的感觉叫做“嫉妒”。嫉妒的感觉并不好。妈妈,你能帮帮我吗?
2013-02-10小宝宝也会“记仇”,小宝宝受到别人斥责的时候,特别是受到比较亲近的人斥责的时候,会比较敏感,情绪低落,或表现出哭闹和行为反抗。但这谈不上是记仇,应该说是婴幼儿情绪发展尚未成熟的一种正常现象。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会随着时间而淡忘。宝宝一旦知道妈妈仍然是关心和爱自己的,就会忘记一时的不快。
2013-01-19美国儿童心理治疗专家霍夫曼指出:当家长的须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应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随年龄的增长最终形成自卑性格。霍夫曼还认为,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出以下早期征兆。
2012-12-14说到留学,我们印象中更多的是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读研究生或博士等。但如今,在这股留学潮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一些小小的身影,他们大的有十几岁,小的只有七八岁,早早地便背井离乡,脱离父母的怀抱,开始一人闯荡海外的生活。近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公布的《2011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已占中国留学总人数的22.6%。加拿大温哥华教育局的一项统计则显示,2012—2013学年,在幼儿园到中学12年级的国际留学生中,中国小留学生占到了六成左右。中国小留学生正日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留学力量。
2012-12-11有些宝宝很胆小,从来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竞赛之类的更不愿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专家表示,这种“胆小”的孩子很可能是因为家长期望过高,易致患上“习得无助行为”的心理障碍。
2012-11-24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中,90%以上的幼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的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有七种以上的害怕。
2012-11-20心理偏异若得不到及时矫治,就有可能发展为心理变态。那么儿童心理变态主要有哪些呢?
2012-10-20乖孩子往往过于的顺从父母从而出现性格胆小、怯懦等表现,这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及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做为家长要多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成长,使其能够做一个优秀的人。
2012-08-21可能做妈妈的在最初几年里最烦心的事,要数换保姆了。专家提示,保姆来来走走的时候,别忘了身边那个小家伙,毕竟那是每天与他相伴的人。
2012-06-11国庆长假过去了,每天早上,不少孩子依然会出现或这或那的“小不适”。对此,专家解释,这些“症状”一般会持续两周,在此期间,妈妈们不要过多责怪,而需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慢慢地调整好状态。
2011-10-16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保尔·埃克曼认为,孩子的面部表情可分为最基本的六种:惊奇、高兴、愤怒、悲伤、藐视、害怕。
2011-08-30在孩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孩子犯错不要责怪他们,否则会影响孩子学习和自立的积极性。
2011-07-28有些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很怕黑、怕陌生人,甚至怕水、怕动物。虽然这些对于大人的我们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宝宝来说却是恐惧的。那么,宝宝可能会害怕哪些事呢?怎样消除宝宝的恐惧心理呢?下面来看看宝宝最恐惧的6件事吧!
“正如性成熟是由生物学和基因造成,其他现象也可以这样解释,”费尔说,“平等观念与分享行为也可以由生物学和基因造成。”
2011-07-04在生活中,很多孩子会在与其他小伙伴的相处中表现出“嫉妒”的心理,如听不得自己的爸爸妈妈夸奖别的孩子,或当爸爸妈妈抱别的孩子时会感到不高兴等。
2011-07-03现在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爱怜备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好多家长围着一个“小皇帝”转,对孩子的各种要求总是设法满足,对孩子表现自己的行为尤为放任,一味鼓励而不加以引导;
2011-06-11青少年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是脆弱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及自身因素。这些因素的单独或综合作用,使青少年儿童出现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或障碍。
2011-06-08有些家长,一味地给孩子挑错,即使孩子再怎么努力,在他们的心目中,孩子都是一无是处。比如,孩子学习已经很努力了,考试成绩全班第二,他们马上会说,人家怎么能第一,你怎么不能第一。
2011-05-27“爱笑的宝宝长大后多性格开朗,有乐观稳定的情绪,这非常有利于其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使其更乐于探索,好奇心强,会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更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2011-05-26一份调查资料表明:正常儿童中,90%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左右2~4岁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则有7种以上的害怕。怕,已经成了现代孩子的一种心理疾患。
2011-05-25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一些孩子的身体和他们的年龄相比,显得过分矮小。
2011-05-23其实孩子的情绪学习常会受亲子间相处模式影响,而大人却很少用心和利用机会去陪孩子处理这些情绪,并从中来学习成长。
2011-05-23立即满足型 盼望多年,张女士终于有了女儿。
2011-05-15敏感型的宝宝越来越多了!我们发现,这样的宝宝越早发现,越早干预,宝宝就越容易“脱敏”。
2011-05-09智力发育正常。正常发育的智力指个体智力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相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2011-05-039个月的宝宝是喜欢受表扬的孩子,因为一方面他(她)已能听懂你常说的赞扬话,另一方面他(她)的言语动作和情绪都发展了。他(她)会为家人表演游戏,如果听到喝彩称赞,就会重复原来的语言和动作。
2011-05-01不少妈妈有这种感觉:小孩子在入睡之前显得特别娇气——白天带他去逛街时,他可以自己走,还特别不喜欢老老实实呆在爸爸妈妈身边,老是一个人冲在前边。
2011-04-18专家认为,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们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
2011-04-173-6岁的学前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现代心理学表明: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潜能开发、道德品德形成、积极适应社会的前提,是一个人整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011-04-14起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被叫醒的那一刻,我们的大脑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转换:环境安全检查→潜意识切换→神经系统启动→四肢苏醒。我们简称这个过程叫“切换启动过程”。
2011-04-09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过分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及智力教育,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素质培养,有关研究人员对孩子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发现幼儿的心理障碍问题不容忽视。
2011-03-10小宝宝也会“记仇”,小宝宝受到别人斥责的时候,特别是受到比较亲近的人斥责的时候,会比较敏感,情绪低落,或表现出哭闹和行为反抗。但这谈不上是记仇,应该说是婴幼儿情绪发展尚未成熟的一种正常现象。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会随着时间而淡忘。宝宝一旦知道妈妈仍然是关心和爱自己的,就会忘记一时的不快。
2011-03-10有些现象如果不注意是有机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及安全喔!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宝宝到底怕什么?
2011-03-080-3岁的宝宝除了在生理上满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规律,环境清洁卫生以外,还要满足心理上的需求。那么,这些年幼的宝宝在想些什么?他们有哪些心理上的需求呢?
2011-02-23 对于幼儿普遍存在的不健康心理行为,许多家长听之任之,以为孩子长大了自然会纠正过来,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为了孩子的健康幸福,大人必须重视孩子不健康心理行为并及时矫正。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在3-4个月时已能对妈妈做出反应,只要妈妈走近宝宝,他就会冲妈妈乐,以此表达自己快乐的情绪。
2011-02-10要帮助孩子戒掉这个行为习惯,首先应满足孩子安全、温暖的需求。安全温暖的成长氛围,可以降低咬吮手指的频率。在孩子出现咬吮手指的时候,设法吸引孩子,用玩具、图片和其他孩子喜欢的东西转移其注意力,矫正不良行为。
儿童在生长发育期,爸爸妈妈们除了要注意孩子身体的发育,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有些孩子的心智发育水平在同龄孩子面前会显得跟不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平时及时的观察和预防。启稚摇篮的专家告诉您一些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异常的五大障碍表现。
两岁的孩子来到心理门诊求助、7岁的孩子因无法适应学校生活而休学……在走访了山西省妇儿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和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心理专家后,记者惊讶地发现,近两年以来,发生心理问题的孩子渐趋低龄化,甚至两三岁的孩子也有了“心病”。
2011-01-24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场景:宝宝每次玩完玩具,满地狼藉,等大人好不容易把玩具收拾好,宝宝又把玩具摊了出来……这场景常令年轻妈妈抓狂。然而,很多貌似简单的宝宝“胡闹”现象,其实根源在家长身上。
儿童在成长时期,其心理状况发展的好与坏,对成年时的人格、品德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就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在长期的留守生活中,有些儿童逐渐有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特征。
研究证明胎儿就具有有限的心理活动,但是只有在胎儿出生成为婴儿,心理活动才得到大大的发展,因为实践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新生儿,在许多人看来只会吃奶。睡觉和哭闹,似乎谈不上有什么心理活动。但实际上,他们具有很强的心理反应的发展潜力,在后天环境刺激下能够产生心理活动。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可见学前期儿童的身心发育、尤其是智力发展对人的一生是多么的重要。
小婴儿由于心理发育特点而怕生尚属正常,如果孩子两三岁了还害羞,做什么事情都要父母陪伴,怕见陌生人,在陌生人面前局促不安,说话总低着头,声音小,爱脸红等等,那就不宜忽视了,否则孩子以后会出现人际交往困难,羞怯将有可能伴随孩子终生。
2011-01-12很多家长往往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孩子标准来要求子女,要他们建立起完美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结果却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陷入完美主义中,做事过于谨慎,以致出现不停洗手、关门、反复核对功课,不能自抑的强迫行为。
2011-01-11孩子即使自己感觉很“无聊”,他也不知道这是“无聊”,而大人呢,一方面觉得孩子就不该无聊,另一方面孩子也不会主动说“我无聊”,所以孩子的无聊常常得不到妈妈的及时关注。不过,妈妈可借以下几种典型的行为进行推测。
2011-01-10和大人们一样,宝宝也会嫉妒,而且他们的嫉妒心理往往更加强烈且奇特。当宝宝发现别人那儿有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无论是相貌、玩具、老师的表扬,甚至是父母的关注,他们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小小的嫉妒油然而生。
好奇心是每一个宝宝都有的,在父母觉得他们还什么都不懂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开始什么都想动手干干,什么都想试试了。这些,在大人看来,只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宝宝气而已,因为它往往是以强烈的淘气形式表现出来的。
你可能觉得男孩总是很调皮,总是给你惹麻烦。有时他还很固执,不听你的话。其实,有些行为恰恰因为他是男孩。男孩子不像女孩一样会撒娇,喜欢跟父母亲近。但其实男孩子内心存在同样多被关爱的渴望。读懂男孩子,你要做到以下四点。
2011-01-04专家研究发现,快乐的人们通常都有如下一些共同特点:乐观的世界观,亲密的家庭关系,善解人意,众多好友,坚信自己的人生有意义等等。
2010-12-30难道那么小的孩子也会感觉到自卑吗?那当然。如果幼儿对自己的疑虑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就会自我持有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会使得幼儿认为自己是无能的、不重要的、失败的和没有价值的。
2010-12-21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父母们都花了很多心思,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可是,虽然父母都很用心,但也许方法是不恰当的。那么,对孩子的心理、行为习惯、自尊心、自信心都有影响。下面,我们就要说一说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我们往往认为孩子们生活得很轻松,他们所担心的无非是哪天出去玩,妈妈会不会买自己喜欢喝的果汁。我们似乎从未意识到成长也可能如此艰辛,那么,你怎么知道孩子感觉痛苦呢?
2010-11-22 是我女朋友的电话吧吃饭前,电话响了,奶奶起身想去接电话,正在拍篮球的斌斌停下手里的篮球跑来对我们说:“是我女朋友的电话吧?我去接!”
让孩子享受到游泳的乐趣,像鱼一样游泳的乐趣,也许要比规范他的游泳动作、让他学会游泳甚至是具有参加游泳比赛的资格更加重要。
5~7岁 家里的小狗死了,孩子好伤心。他开始变得忧心忡忡,有时会很认真地问:“什么是死亡?”真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
相信不少家长对下面的情景并不陌生: 表现1怕家里来人,也怕串门 走亲访友的春节应酬中,朵朵的爸妈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宝宝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有说有笑,轻松自然,但是如果有陌生的客人来访,就完全变了一个样,去别人家串门,朵朵显得六神无主。至今,朵朵还没有交上一个小朋友。
都说孩子眼里的是一个梦幻般的精彩世界,可孩子的世界并非处于真空,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因为被烙上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和期待,所以也不得不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恐惧。如何洞悉孩子的身心特点,为孩子的心灵“护航”,减轻他们在成长道路上的心理压力,是所有家长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
2010-06-10我在给女儿选择幼儿园时,幼儿园的老师总是习惯性地“亮”出自己幼儿园的优势:中班学10以内的加法和拼音;大班学20以内的加减法、认字;学前班学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认字。看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很多孩子的家长和幼儿园就是这样开始的。
2010-06-10每个孩子都是破坏王,父母们总是以“准备着、时刻准备着”的精神状态去迎接随时可能发生的破坏场面,轻则是面目全非的报纸,重则可能就是再也打不开影碟机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在这里,给你几个理由先。
2010-06-06婴儿期是指儿童从出生到1岁的时期。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最初适应,此时重要的非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的形成不全,神经兴奋不能沿一定的通路迅速传导,故兴奋特别容易扩散,这也是小儿易激动的生理原因。
“补钙、补脑……千万不能让孩子缺了营养”,当许多家庭将培育后代的注意力放在生理营养上时,心理营养的缺乏日渐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目前,我国有8%到10%的儿童有心理疾病,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17岁以下的儿童现有3000万人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2010-05-29孩子不听管教是一种心理慢性症的表现,原因多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一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进行反复说教,实际是在不断给孩子以相同的刺激,这种唠叨式的说教使孩子形成了一种心理惰性。于是,父母的说教一旦出现再成为刺激,教育效果便随之下降或消失。具有心理慢性症的孩子,其父母在家庭中存在一定的通病。
2010-05-28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的转折期,这一变化往往使刚入学的儿童难以适应小学时期的学习生活。所以我们的第一重大礼就是解决困扰年轻父母的幼小衔接的问题
2010-05-26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由此可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
2010-05-26充分的抚爱包含着体贴、关心、爱护、依赖等,它能带给儿童满足与温暖,使儿童体会到生活充满幸福与光明,从而心情愉快、积极向上,并且会深切真挚地去爱别人。
2010-05-26儿童在生长发育期,爸爸妈妈们除了要注意孩子身体的发育,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
2010-05-25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学校则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站。
2010-05-25自言自语”是幼儿的游戏言语,是幼儿与假想伙伴的游戏
2010-05-25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而一个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
2010-05-24杨女士是一名单亲妈妈,女儿今年8岁。孩子3岁时她和丈夫离了婚,孩子一直由她抚养。爸爸很少来看女儿,女儿也不说想爸爸的话。
2010-05-24每一个儿童都会表达他的情绪。我们知道他们的基本情绪都是和他们的需要联系在一起的。饿了,尿湿了,冷了,这些消极的情绪具有和诸如吃饱了,换好干净尿布了,暖和了等积极的情绪同样重要的作用,也就是无论是让他觉得愉快或者不愉快,或者让他觉得舒服
2010-05-22父母打宝贝往往出于一时冲动,大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但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宝贝产生不良心态和心理偏差。
2010-05-22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中,90%以上的幼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的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有七种以上的害怕。
2010-05-20宝宝刚出生的头一个月里,由于刚开始适应新的环境,消极的情绪比较多;2个月以后,积极的情绪逐渐增加,当吃饱而又温暖的时候,可以看到比较活泼的、微笑的表情。特别对妈妈或亲近的人,常有一种特有的表情;5、6个月后,宝宝对颜色鲜艳丽或发声的玩具特别感兴趣。因此,为了培养宝宝良好的情绪状态,经常跟宝宝交往,并且给他以适当的玩具,是非常必要的。
2010-05-12自我意识是人类自身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心理过程。经过心理上的自我意识的发育,婴儿才能把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人、物相互区别开来。本文带你了解什么是自我意识,跟随自我意识的发展历程,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宝宝认识自我。
2010-05-09其实,婴幼儿“喜爱重复”的行为,不是“固执”或“一成不变”,而是他们的特性。一般来说孩子“喜爱重复”有着自己的用意。
2010-04-13也许你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么,哪些话会带来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魔力,而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中抹去的呢?
2010-04-10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的形成不全,神经兴奋不能沿一定的通路迅速传导,故兴奋特别容易扩散,这也是小儿易激动的生理原因。
婴儿出生的头两年是脑成长的关键期。如果婴儿的脑袋像个硬体,父母则负责提供软体。当你了解硬体(婴儿的脑部)时,你可以设计出更合适的软体(你的行为)以促进婴儿的福祉。
2010-04-05专家建议,在此期间别一味压制宝宝,要试着从宝宝的角度来看问题,耐心帮助他平稳渡过这一时期。这样每个“叛逆宝宝”都会变成“快乐宝宝”,而“烦恼爸妈”自然也就成了“开心爸妈”!
2010-04-04现代医学证明,新生儿有令人惊奇的行为能力,并有神秘多变的心灵世界。有专家研究证实从新生儿起通过视、听、触觉给宝宝以亲情的爱抚,有培养孩子良好情绪的作用,可促进心理健康发育。
2010-03-27国外研究发现,住高层的宝宝较稳重、动作较慢,常充当旁观者角色;住低层的孩子爱活动、动作敏捷,常是积极的参与者。对此心理学家指出,楼层高低的确会对性格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住在高层的家长,应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儿童行为障碍系指在小儿成长发育过程中,到达一定年龄,应该消失的原始反射和行为未消失,且顽固地保留下来形成了习惯,通称之为儿童行为障碍。
2010-03-20焦虑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患儿主要表现在对外界细微的变化过于敏感,烦躁不安,担心害怕,感情脆弱。这类儿童还时常伴有睡眠障碍,做恶梦、讲梦话、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及多汗、头昏、乏力等身心症状。
2010-03-18现在的孩子怎么从小就如此自私?难道自私是与生俱来的?相信许多年轻的父母都这样抱怨过。那孩子的自私和无礼从何而来?
2010-03-17瑞士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在幼年时期通常表现自私,直到七八岁才懂得与人分享。专家认为,这一突然转变是人类基因和社会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0-03-16所谓“心理孤儿”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集体氛围,怯于交往、难于融入社会生活的特征。“心理孤儿”实际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的现象。
有一位在公司做管理工作的妈妈,特别崇尚竞争意识,她认为,应让孩子早早学会竞争,学会如何赢得胜利,以适应将来职场的竞争。
2010-03-16小婴儿由于心理发育特点而怕生尚属正常,如果孩子两三岁了还害羞,做什么事情都要父母陪伴,怕见陌生人,在陌生人面前局促不安,说话总低着头,声音小,爱脸红等等,那就不宜忽视了,否则孩子以后会出现人际交往困难,羞怯将有可能伴随孩子终生。
2010-03-16婴儿来到了人间,从落地的最初一刻就开始接受人类社会的教育,慢慢地,他将从一个“生物人”逐渐变为“社会人”,他会产生作为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活动。0到3岁的宝宝除了在生理上满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规律,环境清洁卫生以外,还要满足心理上的需求。
2010-03-071岁以内的宝贝,虽然能力有限,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却很大,而产后一年内也正是妈妈运动康复的最佳时期。宝宝和妈妈可以一块儿锻炼。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具备服饰保守,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等特点。我们如何改变孩子的自卑心理?
2010-03-04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同心理卫生专家共同研究,他们对此提出了初步看法,认为一般心理健康的幼儿有如下特点: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行为活泼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乐群,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发现,对男性而言,一个人的同胞哥哥越多,他就越有可能成为同性恋。而且,与人们此前的看法不同,男性成为同性恋并非是因为有多个哥哥所带来的家庭环境影响,其同性恋倾向是当他还在娘胎里时就已经形成。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父母们都花了很多心思,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可是,虽然父母都很用心,但也许方法是不恰当的。那么,对孩子的心理、行为习惯、自尊心、自信心都有影响。下面,我们就要说一说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妈妈从包里取出手机放在桌上,在等一个朋友的来电,格格看见了,向妈妈索要手机玩,妈妈拒绝了。格格不满地大哭不止,无奈之下,妈妈只好把手机给了格格。
2009-11-16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大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可爱顺从的小宝宝逐渐变得执拗起来,不太听话了;有时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带有一种故意性。
2009-11-11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而一个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无疑,自卑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将产生负面影响,更对一个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正常成长起消极作用。
2009-10-24在家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一件东西,这时,成人出自某种原因把那件东西拿走了,有的孩子哭闹几声也就作罢了,而有的孩子却哭闹不休,大有不把东西拿回誓不罢休的劲头。
2009-10-21“我给他吃得好,买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经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点委屈,这些难道不够吗?”面对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问题,一些家长显得迷惑。
2009-10-21两岁前的宝宝,其认知发展阶段处于感知运动时期,宝宝的语言能力刚刚萌芽,正在开开学语,掌握的那几个有限的词汇不足以帮助他们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与外界交流主要是通过宝宝的感觉和动作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要求也是通过动作、不像成年人或大一些的宝宝可以通过语言。
2009-10-13让孩子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冒尖出风头”,不仅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同时还能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这对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益处也很大。
2009-10-12因为宝贝在无聊的时候容易做无聊的事情,而无聊的状态是形成不良习惯的温床。所以,妈咪要多关注宝贝的无聊情绪呦!
2009-10-01“我给他吃得好,买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经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点委屈,这些难道不够吗?”面对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问题,一些家长显得迷惑。
2009-09-29“宝宝,快告诉阿姨,三加一等于几啊?”当着亲友的面,妈妈满怀期待地问。2岁的宝宝却什么都不说,依然自顾自地玩着积木。
2009-09-28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个时期奠定基础,如果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2009-09-12两三岁的宝宝已经明显表现出要与伙伴交往的欲望,但若真的把几个孩子凑在一起,结果却往往会演变成争抢嚎哭的大闹剧。那么宝宝们在一起玩乐,是否有“道”可循呢?
2009-08-26不同年龄段宝贝的能力及心理有时总是让成人捉摸不透,所以一直以来科学家们也动足了脑筋,通过各种各样的试验来了解这些小家伙,这些有趣的试验帮助成人更好地解读了宝贝的幼小心灵。
2009-08-17人都希望在团体中被接纳,并参与团体,对于儿童而言(成人也如此)最痛苦的经验莫过于他感觉到不如别人。只要不隐含社会地位的低下,任何苦难、悲剧和不方便都是可忍受的。对任何人而言,没有归属都是莫大的苦难。
2009-08-06谁会想到“KISS”在宝宝的生活中还有另一层意思:颈椎发育异常引起的平衡障碍,即KISS综合征。它把宝宝常出现的:歪脖子、睡眠障碍、经常哭闹、爬行障碍等症状全包括在内。
2009-07-09 儿童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个性形成时期。随着科学、社会的发展及独生子女的增加,儿童保健重点已逐渐由身体疾病保健向心理卫生保健转移,各年龄阶段儿童有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及需要。
婴儿的情绪最初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愉快,反映生理需要的满足;另一种就是不愉快,是生理需要未获得满足或其他不适。哭叫正是情绪的反应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情绪会逐渐复杂起来。
2009-06-23差不多每天,我都会接到一些家长的电话,诉说自己的孩子有多么不听话、逆反,多么让人束手无策。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有幸与孩子、家长深入地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做家长的不易。
2009-06-195岁半的茜宇在幼儿园上大班,最近一段时间她回家后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多。老师也向家长反映,她在幼儿园时总是不开心,一生气就自己躲到一边不理睬任何人。
2009-06-17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婴儿不懂事。但科学家发现,其实婴儿对成年人行为的判断力超乎寻常,他们对成年人的恶劣行为也深恶痛绝。
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对宝贝来说简直就像怪兽或者恶魔,带给他一种莫名的恐惧感。那么,宝贝可能会害怕哪些事情,又该怎样消除宝贝的这种恐惧心理呢?
2009-06-12明明非常喜欢幼儿园的玩具,经常悄悄地把各种小玩具带回家,有时是一块橡皮泥,有时是几块积木,张老师对明明进行了多次教育,明明总是心悦诚服地点头
2009-06-11很多父母会不遗余力地给宝宝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很多时候却会忽略宝宝的精神世界,比如说自尊心,两三岁的宝宝也有自尊心,他们爱惜自己的“面子”比大人有时更甚。如果有人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会产生羞愧、难堪、生气等负面情绪,并且会以逆反、哭闹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反抗。所以说,很多时候不是宝宝不听话,而是他们在宣泄自己对爸爸妈妈的不满。面对宝宝脆弱的自尊心,爸爸妈妈们一定要了解有些话是不能当着宝宝面讲的,任何时候都要适当控制你的情绪,把宝宝当成一个和你平等的大人来看待,这样才能做到呵护宝宝的自尊心,使其
2009-06-10孩子常常将自己所想象的跟事实真相混为一谈,把想象的当成真相说出来;孩子也常常将真实的生活和假想的世界交织成一片,在解决现实问题时,他们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想象
2009-06-09由于三四岁的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有越来越大的主观能动性,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更大的选择性。因此常常表现出任性,不听话,你叫他这样,他非不这样,开始“闹独立”。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特点,不必奇怪。如果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不恰当,可能加剧逆反心理的现象。
2009-06-04孩子嫉妒心之面面观
2009-06-01奇奇长得斯斯文文的,而且特别胆小,当被同伴抢了玩具或挨打后,只会向爸爸妈妈求助。奇奇的妈妈很担心,怕他上幼儿园后受欺负。
2009-06-01“面子”问题,对成年人来说是关乎自尊的大事,不可等闲视之。然而,爱面子的大人们在维护自己的“面子”时,却往往会忽略宝宝的“面子”,甚至伤了宝宝的“面子”。
看看小家伙到底要什么
当妈妈想从阿姨手里把玲玲抱过来时,她却不肯,哭了。妈妈想,是不是今天骂了女儿,女儿生气不要妈妈抱了?这么小的宝宝也懂得记仇了吗?她一定是记住了:妈妈今天好凶哦。
2009-04-21有些事,说多了就会变成现实,这就是暗示的作用。对于还缺乏辨别能力的孩子来说,更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
莱赫斯特说,确定新生儿不久就会表现出“吃醋”心理有重要意义,因为以往对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婴儿“吃醋”心理与人际沟通的形成有关,是感觉某人的出现威胁到自己与亲人关系后所作出的反应。这项研究表明,新生儿到3个月大时已对周围的人产生意识。这可以证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受某些动机和目的影响的。
2009-03-09孩子跌倒了,父母会怎么办?扶,担心产生依赖、太娇气;不扶,又担心会不会摔伤了,会不会因此变得冷漠,两边都难选择。其实,扶与不扶都有合适的做法。
2009-02-25今年5岁半的丽丽最近“暴力倾向”很严重,以至于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不喜欢和她玩儿,就连天天和她在一起玩儿的小朋友也总是被她欺负。丽丽的行为让妈妈很着急,警告了丽丽好多次也无济于事。无奈之下,丽丽妈妈只好求助于教育专家帮她解决问题。
2009-02-13小宝宝出身后,都不同程度的有一个习惯,就是“吃手”,对这一现象,妈妈们意见不一。有的妈妈说:“俗话说‘小孩手上三斤蜜’!非得都吃完了才不吃手。” 有的妈妈说“那是老观点了,不科学,吃手多脏啊,会拉肚子的!”“是啊,要赶紧纠正了,你看俊俊已经4岁了,还在吃手,现在都长出龅牙了……”到底谁对呢?
2009-02-11洗澡盆是一个危险的地方,因为盆子特别滑,而所有的洗澡盆又特别坚硬,如果洗澡盆里放上水,孩子滑倒后,后脑勺着地将是很危险的。再者,虽然水放得很少,孩子摔倒后水猛地被掀起来碰到脸上或吸入鼻子都会给孩子带来真正的惊吓。所以五岁之前的孩子洗澡,成人一定要单独给孩子洗。成人最好不要跟孩子一起洗澡,更不要让孩子在成人的澡盆里自己走动玩耍,应该先给孩子洗完,处理好孩子后成人再洗。
2009-02-10在案例所描述的这种情况下,除了调整好母亲的心态,不要让自己病倒,或显得精神不振、情绪不好以外,对孩子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孩子会适应他的环境的。在这时,母亲的痛苦很能让人理解,但为了孩子,母亲心态调整得越好,孩子焦虑的时间就越短。如果不能改变孩子的境地,就坚持送孩子或者干脆辞职在家。
2009-02-10春节过后,许多孩子都收到了或多或少的压岁钱,如何帮助孩子管理好压岁钱确实是一门大学问。
2009-02-09人们在形容与孩子有关的东西时,通常用到词都是“可爱”,即便是喜欢破坏的孩子,也会被家长善意地称作“顽皮”、“淘气”,然而在英国,人们却用“可怕”来形容两岁的孩子。如今,“terrible twos”(可怕的两岁)更是已经成为英文中一个固定的说法。
2009-02-09都说“女爱红装,男爱酷装”,不过现在一些中学生的打扮,着实颠覆了这个传统观念。女孩子剪了短发穿起素色男装,男孩又喜欢起了可爱的小饰品。一些细心的父母不禁疑问,难道孩子真的渴望变成异性吗?
2009-01-03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大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可爱顺从的小宝宝逐渐变得执拗起来,不太听话了;有时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带有一种故意性。
2008-12-31宝宝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
2008-12-25童心理学家专家认为,能够同父母进行真正争辩的儿童,在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
2008-12-19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震惊世界,这场空前的灾难也使得全国人民空前地团结在一起。
2008-12-14春去秋来、季节变换本是很平常的事,但在转变的过程中,人体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就有必要对自己的身体机能进行调适。因为个体差异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儿童可能一时无法适应,严重的就会发生儿童季节性情感障碍。
2008-12-04美育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情感教育,它强调以情感人,寓教于乐,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性情的陶冶,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2008-12-02专家呼吁,当发现孩子有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性等多动或抽动症症状,应及早给孩子合理、有效治疗,以免耽误了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使孩子误入歧途。
2008-11-28别以为孩子小,别以为他们一派天真,其实小小孩的心理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情绪,而这些情绪,会通过一些小动作间接表现出来哦。
2008-11-27年少的孩童爱告状是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大人对于孩子实事求是的告状要认真对待,及时予以正确处理,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更好的成长。
2008-11-26我们也往往过多地教育他们利他,谦让;我觉得适当利己,保护那个小小自尊是必要的,并不是这样孩子就会成为利己的人。当然这个度要掌握好。
2008-11-22如果孩子虐待小动物,成人不妨把饲养的小动物送走,让孩子失去虐待的对象。更为重要的是,听不到成人每天的唠叨或训斥,感受不到负强化,孩子也会逐渐淡化此类行为。
2008-11-21人天生都有嫉妒心理,婴儿从16-18个月就开始出现嫉妒表情,2-3岁的宝宝嫉妒吃醋的心理就已经很明显、很复杂了。
2008-11-21现在有不少孩子在七八个月时没有进行过充分的爬行训练,完全依赖父母抱着或依靠学步车直接过渡到走路。而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早期是否有充足的爬行训练,会直接影响孩子心理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前庭平衡能力的发展。
2008-11-17孩子六个月大后,开始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产生害怕和焦虑,怎样减少孩子因分离时,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呢?
2008-11-14宝宝长大了,爸妈看着愈来愈活泼的小宝贝,心里满心欢喜,但是宝宝却出现乱丢东西的情形了!只要是拿在手上的,全部往外丢,丢的速度比捡的速度还快,搞得家里乱七八糟,这该如何是好?
2008-11-12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什么?这是家长必须了解的。
2008-11-11孩子看似稚嫩的问题,实际上,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爸爸妈妈的拥抱和耐心解释,能让他们从对地震单纯的害怕,慢慢走到更积极的、关心别人的阳光里。
2008-11-10孩子受委屈少讲道理 先释放情绪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该如何做?首要的是让孩子把委屈说出来。
2008-11-08“你为什么打麦克呀?”我到幼儿园小班去接我那四岁的孩子维力的时候,发现他正在和一个新到这个班级的男孩 扭在一块打架,“因为他是个新孩子”维力回答“他拿了你的东西还是先动手打了你?”我问。“没有”维力说,一边耸耸肩“他是个新孩子,我只是不喜欢而已。”
2008-11-03对年轻的父母来说,孩子2、3岁时是最让人头疼的时候,他会走会说会动,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可却时常因不听话、耍性子而讨人嫌。讲道理吧,他的小脑袋转不过弯来;动手打骂吧,面对这小不点又不忍心。
2008-10-23宝宝自出生起就开始了探索世界的过程。有的宝宝胆子大,调皮好动;而另一类则依赖性强,缺乏自信,胆小…怎样帮宝宝独立起来?让我们先从了解他们的心理开始。
2008-10-22当孩子长到六七岁时,常常会表现出一些反抗的情绪,让孩子去做某一件事时,总是加以拒绝,甚至还会和大人对着干。
2008-10-20像大多数家长一样,从决定要孩子起,我就一直在想:我要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科学家?音乐家?体育明星?到孩子出生时,我终于发现,成为什么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健康:第一是身体健康,第二是心理健康!只要这两个方面做好了,孩子就会拥有一生的幸福。
2008-10-20西方心理学家发现:随着初生宝宝第一次主动呼吸,他就已经具备了感觉愤怒的能力。到了4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可以明确地表达他的愤怒了。当他慢慢学会用更多的动作、表情与语言来表达情绪的同时,发脾气成为了宝宝宣泄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而此时对父母来说,如何帮助宝宝学会掌控自己的愤怒就显得格外十分重要。
2008-09-30孩子发起“人来疯”,委实让父母头疼,对此情况,专家表示:其中既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也有父母的原因。
2008-09-27有的小朋友要是喜欢起宠物,经常紧紧搂住它不放,搞得小动物喘不过气,虽然看着淘气,倒也可爱。不过有的家长却发现,孩子爱宠物爱得有点“过”了,不像是在爱,像欺负,甚至弄伤了小动物还觉得好玩。孩子年纪小小,怎么会有“暴力倾向”呢?
2008-09-24说谎在孩子成长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来分析,有一部分孩子说谎是因为患有品行障碍、多动症等疾病,这些孩子的家长要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孩子说谎是有意识的,或为了逃避家长与老师的批评与责罚,或为了虚荣心等,这种性质的说谎,必须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2008-09-23孩子喜欢把自己的玩伴称为“男女朋友”,是因为他们之间可能有共同点或者对方有他人所没有的气质、特点,所以对对方产生了好感,有崇拜的心理。家长和老师对于孩子出现的交往“男女朋友”的问题,不要给予过多关注,当孩子称异性为“男女朋友”时,家长可淡化他们这种语言。
2008-09-20手里拎着袜子,抱着小被子,还有的小男孩则拎着妈妈的文胸!幼儿园刚刚开学不久,现在如果你去幼儿园门口,一定能看到拿着这些奇怪东西去上学的小朋友。幼儿园老师说这叫“恋物症”。
2008-09-19“宝宝还不到3岁,竟学会了打人,有时还挠人甚至掐人,一家老少脸上都是伤。”这几天,张女士夫妇急坏了,生怕宝宝小时候打人,长大更暴力。上周,记者浏览各网站育儿论坛发现,不少学龄前尤其是2岁左右孩子的家长和张女士在犯一样的愁。
2008-09-11几年前,广州的一项针对青少年的心理调查显示,将近三成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受困扰较大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对人焦虑、自责和恐惧倾向,广州中小学生在与人交往和自我认知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
2008-09-09儿童的自我意识大约从一岁半开始发展,孩子会逐渐了解自己和其他人和事物是分开的,可以明显地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快乐时会大笑,不高兴时则哭闹。
2008-09-05有些宝宝在与父母重聚后,为了证明父母对自己的爱,可能会出现行为倒退现象或是故意违反规则现象。这是正常的情况,是宝宝希望博得你的注意力的一个方式,你一定不能对这个小家伙不理不睬!
2008-09-05一般说“七爬八坐”,即七个月会爬,八个月会坐,这是宝宝生长发育的规律,爬和坐是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的,爸妈要了解这种规律,以更好地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2008-09-03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孩子在独自游戏时,常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常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好像他正在和一些“伙伴”一起玩耍似的。
2008-09-01情绪是宝宝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生理反应3~6个月的宝宝已有比较复杂的情绪了,此时的宝宝,面庞就像一幅情绪的图画,高兴时他会眉开眼笑、手舞足蹈、咿呀作语,不高兴时,则会哭闹喊叫。并且此期的宝宝似乎已能明白家长严厉或亲切的声音,当家长离开他时,他还会产生惧怕、悲伤等情绪。
2008-08-31宝宝笑起来很可爱,可当他们发起脾气来,怎么劝也没有用,而且,这些小家伙们往往“喜怒无常”,前一分钟还在笑,后一分钟他们的脾气就爆发了,这种现象在带宝宝外出时尤为普遍。据调查,25%的年轻父母对自己爱发脾气的宝宝感到无计可施,38%的父母面对自己无端哭闹的宝宝感到烦躁。
2008-08-30编辑就男婴爱抓“小鸡鸡”的问题,采访了北京有关医院的医生,医生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回答:在医学上,没有“男婴爱抓‘小鸡鸡’”这样的结论。
2008-08-29有些宝宝天生爱笑,稍微对他挤眉弄眼,就乐不可支;有些宝宝酷得很,爸妈怎么装可爱都不动声色。如果您的宝宝生来就是酷宝宝,千万别暗自羡慕那些生了爱笑宝宝的妈妈,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都会开始学习人际沟通之道,加上幽默感逐渐养成,爸妈再辅以有效的引导方法,酷宝宝一样会笑出好人缘!
2008-08-29人的一生都存在心理现象。也就是说,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点,我们的人生过程就是心理发展的过程。不要小瞧了婴幼儿,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注意、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意志等都处在萌芽阶段,并且发展迅速。因此,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宝宝的衣食住行,更应该关注小天使的心理健康哟!
2008-08-28从躺到坐到走,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对周围环境的理解也在不断改变。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会让你更容易理解他那还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心。
2008-08-27曾几何时,那个父母怀抱里嗷嗷待哺的小宝宝会自己用小勺吃饭了,并且摇摇晃晃地迈出了第一步,宝宝长大了,父母是多么的欣喜。随着宝宝运动能力的提高,活动范围的扩大,他的好奇心也越发强烈,宝宝开始起草自己的“独立宣言”,这一阶段,他一反常态地执拗、任性、甚至强硬。在他的成长词典中,“不”成为运用频率最高的字眼,这个时期我们通常称之为“第一反抗期”。
2008-08-26出生几十天的婴儿也会患心理病,你信吗?日前,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出生仅49天的婴儿来到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抱怨自己孩子喂饱后总是哭闹不止,不知如何是好。结果医生的诊断让这对父母大吃一惊:孩子已有患心理病。
2008-08-25嫉妒是一种“负面情绪”,但却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斯坦贝格的研 究,嫉妒感可能最早出现在学步前的婴儿期。
2008-08-23你1岁的小宝贝是不是开始挥起他的小拳头来发动攻势了?如何应付那些攻击力强的小家伙呢?
2008-08-19细心的父母可能会发现,孩子在独自游戏时,常常会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还常常自言自语,时而与这个角色对话,时而又与另一个角色对话,好像他正在和一些“伙伴”一起玩耍似的。有些父母便会担心起来,怀疑孩子是否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其实,这是儿童正常的行为表现,这里的“不同角色”是幼儿假想的游戏伙伴,“自言自语”是幼儿的游戏言语。
2008-08-15为什么会有这个症状了,这个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到底又是什么了?来就让我们一起关注一下,这个病症的来龙去脉!
2008-08-04未成年孩子由于思想的不成熟性,对很多事物难以辨别,分不清是非。但作为父母还是应当多加教育、引导,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性格与习惯,将来才能适应社会发展。
2008-08-03据英国媒体报道,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市、32岁的女子普里希拉·邓斯坦声称,她发现了一种婴儿的“通用语言”。她识别出5个独特的“单词”,婴儿们为了向父母传递特殊信息而哭时,他们便会使用这些词。
2008-08-02心理忍受着,小孩子经常忽视或辨别不出身体感到饥饿或口渴的提示。他们依赖父母和照顾人在被不适感压倒之前来提供小食和饮品。至于家庭会餐,固定时间吃小食是必要的。计划好的小食不仅确保孩子能量充足,还阻止了孩子随意进食食物和加糖饮品,这些食物比其更有营养的食物来会破坏孩子的食欲。
2008-08-01色彩偏好与性格有很大关系。孩子对色彩的选择,甚至可以透露出他当时的情绪是快乐还是忧伤。
2008-07-30一个5岁的男孩说:我妈妈大声说话我害怕。被父母揍了一顿的孩子,还会紧紧抱着父母不放。这是为什么?
2008-07-29依照传统方法,人们总是把坐月子的母亲和新生儿的房间搞得静静的,生怕弄出声音吓着新生宝宝,其实这种现象是因为新生儿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出各种声响,而且也不知声音从何而来引起的。这时他们的听觉反射是简单的“惊吓反射”。所以,父母不必为新生儿听到声音惊哭起来而紧张,这是正常的神经反射。
2008-07-16当丧失的阴影长久不能消退,甚至影响着正常生活,此时,需要通过某种仪式,让哀伤释放,而后,我们可以更好地前行。
2008-07-15第一次听到田野的名字是在周三的业务学习上,作为问题儿童的典型让老师们讨论教育对策。
2008-07-14开学初的一天,我和孩子们共同讨论主题:“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当孩子们议论纷纷谈起“爸爸喜欢抱我”、“妈妈喜欢亲我”、“爸爸妈妈带我去动物园玩、买玩具、买图书……”时,婷婷却一直撅着小嘴没有说话,我多次鼓励,想让她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可她还是一声不吭。
2008-07-13从“眼不见,心不烦”,到“眼不见,心却在想”, 客体永存性的获得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儿童从局限于当时当地的身体动作中解放出来,认识到物体的位置转换和永久存在性。
2008-07-11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妈妈发现孩子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怎么劝阻都没有用,于是妈妈很担心,不知道钙如何纠正孩子的这种行为。孩子为什么爱打人呢?
2008-07-08幼儿的分离紧张症是在小孩子的发育阶段,由于离开自己的父母(尤其是母亲)或者自己的看护人所产生的一种常见的反应。这种反应在小孩子大约8个月的时间尤其明显,大约会持续到14个月大。
2008-06-20在这4个月期间,孩子看上去像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儿童。第一个坦率、可爱,而且和你相处得非常好;第二个紧张、执著,而且在不熟悉的环境和人面前容易害怕。有些人会告诉你孩子可能因为你的“溺爱”而感到恐惧或害羞,但不要相信他们的话。他行为模式的巨大变化不是你或者你的父母造成的,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学会了区别陌生与熟悉的环境。本阶段可以预期的焦虑情感是孩子与你关系健康的证据。
2008-06-20婴儿从4个月起就能认母亲,6个月开始认生,8-12个月认生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弱。多数8个月以后的婴儿,见到生人都有些拘谨或惊慌失措;有的婴儿尤为严重,见到生人就哭。父母对这样严重认生的孩子总是头疼:“没出息,怎么见不得人”。
2008-06-04有记忆才能积累经验和知识,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小婴儿有没有记忆呢?
一份调查资料表明:正常儿童中,90%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左右2-4岁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则有7种以上的害怕。怕,已经成了现代孩子的一种心理疾患。
一般来说,幼儿都有“恐惧心理”。随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从懵懂到初步认识,他们受到的外界干扰也在增多,对那些黑暗、巨大、血腥的事物会产生非常恐惧。因此,他们会怕黑、怕巨大的声响、怕鬼,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发展现象。
地震带给灾区人民的肉体伤痛会渐趋平复,但给灾民造成的精神创伤和心里阴影却无法抹去,尤其对于灾区儿童而言,地震远远未成“过去式”。据初步统计,目前地震孤儿已有4000多名。在地震中幸存的许多孩子少了曾经快乐而天真的笑容,儿童医生称,比身体更难痊愈的,是孩子们的心理。
2008-06-03目前,中国儿童的心理发展普遍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创造力低于计算能力,二是对长辈及他人的施爱行为反应迟钝、冷淡,共情能力差。这是著名心理学家沈德立教授主持的“儿童心理与行为研究”课题中引人注目的结论。
灾难随时有可能发生,你是否已经准备好应对一切?马上答题,测测你的生存指数有多高。
健康的新生儿和父母对视时有眼神的交流;4个月大的健康婴儿会表达高兴的情绪;9个月时,婴儿会与人“交换”微笑。如果在这些方面表现异常,婴儿就可能有患抑郁症的倾向。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洛德·傅斯博士说:“拥抱可以消除沮丧——能使体内免疫系统的效能上升;拥抱能为倦怠的躯体注入新能量,使你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在家庭中,每天的拥抱将能加强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且大大减少摩擦。”
2008-05-21突发的大地震,对所有心理的震撼是颠覆性的。最基本的生存感,各种社会身份,维系自我的物质,自救和互助的常识,在短短的时间里,突然被剥夺。身在安全地域的我们,除了调节自己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帮助那些更靠近灾难的人。灾难不可避免,唯有一步步的行动,能让自己和身边的人从阴影中走出来。
孩子的生活作息变得不正常,小小孩可能变得黏人,其他孩子可能变得比较不爱玩或不喜欢动。尽快恢复日常生活的规律,可以让孩子早点有安全感,例如吃饭和睡觉的时间尽量保持一定,但是可以有点弹性。可能的话,睡觉时可以开个小灯,若是有需要,可以让孩子抱着玩具睡觉,睡觉前父母可以说一些话或是做一些动作(像是摸摸头、抱抱孩子或是亲一亲孩子)来安抚孩子。如果他们不听话,尽量不要处罚孩子,因为这次地震的影响很大,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到原来规律的生活。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目前已有1。2万人死亡,约6万人失踪,无数房屋坍塌。第二张照片所示的地点是北川县北川中学,地震发生时,正值上课时间,该校的主教学楼塌陷,21个教室里师生约1000人,除个别逃生以外,大部分被掩埋在瓦砾堆中。目前,大批武警官兵以及当地群众正在加紧救援。
2008-05-19茉莉3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喜欢问她一个问题::“茉莉,你更喜欢喜欢爸爸还是妈妈?”茉莉毫不犹豫地回答::“更喜欢妈妈!”妈妈得意说对爸爸说:“怎么样?”爸爸故意装做很生气的样子皱了皱眉头。茉莉看看爸爸,看看妈妈,显得有点不知所措。再过几天,家里来了客人,问茉莉同样的问题,这次茉莉学乖拉,回答说:“都一样!” 任凭别人怎么启发,都是这个说法。
地震后,灾民当然首先需要的是物质上的援助,物质上的援助本身就可以产生极大的积极的心理效应。但他们不仅需要物质的援助,也需要直接的心理的援助。震后的心理辅导就是一种直接的心理援助。适当的心理援助应该可以帮助其减轻压力,尽快地进入灾后重建。我没有专门研究,更没有直接做过灾后的心理辅导,但我在工作坊上曾经数次处理过创伤后的个案。查一些资料,加上我掌握的知识,我理解:这个时候的心理辅导,关键还是与灾民通心。而与他们通心,首先是理解他们的情绪。
2008-05-17探索欲、吸引注意和愤怒的表达,宝贝的这种行为叫作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2008-05-05具有厌学情绪的孩子,在受到挫折时,不是分析原因,而是回避现实,想法改变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
2008-04-28儿童的想象力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孩子的想象具有夸张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他会把大的东西说得特别大。
2008-04-28孩子最初的微笑到底意味着什么?宝宝哭了,只是由于类似饥饿这类情况下的本能反应吗?婴儿,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情绪?
2008-04-22“崭新的文具到了她手里,不到半天就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家住南湖花园的朱女士提起女儿,满脸的无奈。
2008-04-21研究发现,正常儿童中,90%以上的幼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岁的儿童至少有一种害怕;43%的6-12岁儿童有七种以上的害怕。
2008-04-20婴幼儿心理发育的特点是,对有具体形象的、直观的事物易于接受理解,对有兴趣的新鲜事物易于兴奋。因此,培养教育时要合理利用自然现象、实物,多样化地给以启发和引导。
2008-04-19如果我告诉您要了解一个儿童,只需要从他喜爱的颜色,便可判断出儿童们的性格、情绪、思考与能力等,也许会有许多人会露出怀疑的神色或不同意,但请别否定我的话,不妨听听我多年所得的经验。不过,这项试验只适合年龄在三岁至八岁之间的儿童。
因为种种原因,孩子的心灵可能受到了不应有的伤害,如果这些伤害不去修复、弥补,对孩子的将来都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2008-04-17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对待未来的态度。
2008-04-16在你眼里是那些不再有用的“垃圾”,在孩子看来却可能是色彩缤纷的宝藏,它们甚至还可能具有某种情感上的意义,比如蝴蝶结可能会让孩子联想起拆礼物的快乐,而快餐店玩具会让他回忆起那次外出的愉快的就餐经历。
2008-04-15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作为父母,越能了解孩子当前的状态,就越能使自己的教育切中要点,也能使孩子感到被认同的愉悦。然而,平时,孩子们的一些做法,需要父母俯低视角细心的体会。
2008-04-14小静和小安是一对相差两岁的表姐弟,表姐虽名字为静,但是从会走路开始,除了睡觉以外就总是动个不停、东跑西跑、上窜下跳的,十分好动;小安则完全相反,行为、动作都十分胆小,依赖性也很强。
2008-04-12如果宝宝感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压力,在他们身上就会暂时性地出现不能控制自己大小便的情况。
2008-04-12情绪问题常常跟以下因素密切相关:来自社交场合和周围环境的压力、学习的紧张、荷尔蒙分泌的增多、身体发育的变化、对更大自由权的渴望、讨人喜爱的强烈愿望和对在同龄群体中树立地位的期盼等。当孩子的心理诉求和外界环境产生矛盾时,就会感到焦虑。
2008-04-11学习是孩子生活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有研究表明,学龄儿童各类不适应问题的出现,有80%与学业有关。那些表现在不良情绪上、行为举止上的问题,究其根源仍在学习的适应不良上。
2008-04-10心理学家把性格分成内向和外向,这仅仅代表性格的两种心理取向,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性格的不同有先天遗传因素,在医院的新生儿房里,有的宝宝哭个不停,有的则很安静,自顾自地睡觉,这是因为他们的神经类型不同。
2008-04-10关心孩子的健康情况。人的身体和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一方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时,另一方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对孩子身体和精神状况都不可忽视。
2008-04-10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全托”后,会变得有合作性,会改变他不良的习惯。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在“全托”幼儿园里,老师作为成年人,始终控制着孩子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评价,是绝对的权威。
2008-04-09有的年轻父母或者不了解情绪自然流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意义,或者缺乏相应的耐心,他们往往不允许孩子公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2008-04-09习得性自暴自弃是个人认为自己无法控制事件结果的一种状态,也就是说,这样的孩子经历了无法改变失败结果的体验之后,便不再去尝试以后的相似行动。
2008-04-09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但你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吗?你知道自信是如何“宠”出来的吗?
2008-04-07孩子见了人不愿打招呼,原因大致有三种:一是因为羞怯;二是不懂得见了人要打招呼是礼貌行为;三是可能受过人为的惊吓,不愿意和人打招呼。
2008-04-07孩子尿床,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除了生理上的疾病外,它还是孩子心理疾病的导火索,虽然现在也许并没有显露出来,但极可能会在孩子上幼儿园、小学,甚至大学乃至走向社会,独立自主时爆发。
2008-04-05专家解密孩子的话显然来自家人的版本。如果家庭崇尚民主,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是民主的。此例孩子的话,可以说“句句是真理”,且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他的行为本质没有错。他只是欠缺尊重父母,但前提是父母也没有尊重他。
2008-04-05孩子生气的时候的表现是大同小异的,他们对自己的脾气失去控制,也不能象平常一样地正常思考,“但是,帮助孩子平静的方法则要因人而异”。
2008-04-03心理学家把人的心理偏好分成三种: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身为家长,如果能清楚了解孩子的心理偏好,当孩子收到您精心为他挑选的礼物时,一定会有意外的惊喜。
2008-04-02看来,孩子并非我一贯认为的幼稚简单,他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有自己的想法、理解、感受和好恶等。
2008-04-02现在不少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因此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进而形成冷漠心理,对公共事务不热心,对小动物没有爱心,对亲人不关心……冷漠心理不仅是孩子日后人际交往的障碍,也妨碍其情感的健康发展,如果听之任之,会给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留下莫大的遗憾。
2008-04-01孩子往往以模仿成人的行为试验着他们内心的想法。小男孩往往试着模仿爸爸刮胡子,小女孩也会尝试仿效爸爸站着小便。
2008-04-01大人常常“斗”不过宝贝,当然不是因为实力不够,而是“投鼠忌器”。比如我家女儿的杀手锏就是眼泪,稍不如意小嘴一咧就开场了,眼泪哗哗地流,很快就成了一个“泪人儿”,不由人不悄然动容。
2008-03-31我们往往认为孩子们生活得很轻松,他们所担心的无非是哪天出去玩,妈妈会不会买自己喜欢喝的果汁。我们似乎从未意识到成长也可能如此艰辛--对于成年人而言,如果错过一顿饭,不过是过后再吃罢了,但是,对一个依赖别人给他食物的婴儿,延误吃饭时间却会是对身心的双重折磨。那么,你怎么知道孩子感觉痛苦呢?
2008-03-31我的姐姐算得上是个明智的母亲,在她的训练之下,小外甥是个十分懂得节制的宝贝,很少主动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就是大人领着去给她买东西,她也一般只选一到两样。
2008-03-30今天年轻的父母们面对宝贝的各种购买要求,大概也都像我这样,经常是在迁就和拒绝之间艰难徘徊。
2008-03-304岁的张倩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有一次,老师让他们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用彩纸叠三个纸青蛙。
2008-03-27儿童的先天素质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及学校不良的教育等,都可成为儿童恐怖症的发病原因,突然意外惊吓会促使症状出现。这一类患儿大多敏感、胆小,容易受外界影响。
2008-03-25孩子在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成长困扰,怕黑就是其中之一。妈妈只有了解孩子恐惧的来源,才能帮他们克服这个心理阴影。
2008-03-24要让儿童经受一定的困难,学会克服困难从身心(性格和体格)两方面进行磨练。从小培养儿童独立的能力,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
2008-03-246岁的凯文从幼儿园回家,伤心地说他很想参加同学鲍勃的生日Party,但被鲍勃拒绝了。看着儿子沮丧的神情,他的妈妈晚上忍不住打了个电话给鲍勃的母亲。没想到第二天放学回来,凯文显得更不高兴了。他沮丧地对妈妈说:“我真希望你没给鲍勃的妈妈打电话。”
2008-03-23孩子都爱捉迷藏。为什么?因为孩子都爱被发现。表面上看,藏猫猫的时候他怕被人发现,所以藏到最秘密的角落;可是在心理上,他是盼着被人发现,所以被人发现的时候也是他的高兴达到极点的时候。
2008-03-23健康,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心理健康更为重要。因为它更容易被忽视,同时也更容易影响一生。而据研究,许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往往是从童年期或少年期开始萌发的。
2008-03-23还有些孩子是由于模仿或偶然为之时得到一种满足,家长没有及时制止,从而逐渐形成一种顽固的不良习惯。个别的孩子则是某些神经症如强迫症、抑郁症等引起的一种刻板重复的动作。
2008-03-20现代医学证明,新生儿有令人惊奇的行为能力,并有神秘多变的心灵世界。有专家研究证实从新生儿起通过视、听、触觉给宝宝以亲情的爱抚,有培养孩子良好情绪的作用,可促进心理健康发育。
2008-03-20许多家长都认为未满周岁的婴幼儿什么都不懂,给他吃饱睡好就足够了。其实,婴幼儿在长身体的同时,情感和心理等方面同样也在飞速成长。周岁前是孩子成长的辉煌期,同时也是脆弱期,如果心理养护不当,很容易使孩子将来在性格、心理上出现问题。
2008-03-20孩子有了过错,能听从家长的教诲,或者未经批评即能自责,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是从婴幼期就开始培养的忏悔心理发展起来的。
2008-03-20一出满月,熊壮壮就被抱出家门。从此,每天至少要出去玩儿一次。一到室外,他就格外精神,总是竖着小脑袋东张西望。有时仰望天空,不知道看见了什么,自己偷着乐;有时看着大孩子游戏,跟着人家激动万分。
2008-03-18理偏异若得不到及时矫治,就有可能发展为心理变态。儿童心理变态有以下几种:
2008-03-18在生活、学习条件日益改善的情况下,心理脆弱却成为当今孩子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2008-03-18男孩嘴笨,并不全是因为先天口语的潜能弱,还由于女孩子的领先优势使男孩缺乏机会和实践。因为女孩子的灵牙俐齿,使她们和同龄的男孩比起来,永远有更多的说话和表现机会。
2008-03-14当母亲怀抱着出生不久的小宝宝,首先会想到的也许是如何让他吸取更多的维他命和蛋白质,使他有强壮的身体。然而,对小宝宝来说,要健康地成长,还必须得到精神上的维他命和蛋白质--那就是他对妈妈的安全型依恋。
2008-03-13许多妈妈凭直觉就能知道自己女儿的想法,但对儿子的行为迷惑不解。确实,男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与女孩明显不同,性别对此有一定的影响,从青春期开始,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大,男性荷尔蒙不但影响男孩的身体发育,也会影响他的精神和感情的形成。了解这种差异并采取适当的教养策略,对孩子的顺利成长十分有益。
2008-03-057岁的儿了刚刚上小学,参加期末考试之前每天都是一副高高兴兴的模样去上学。但是期末考试之后,儿子却变了一个样子。
2008-03-05有人说,大城市里的孩子最“可怜”了,因为他们感受不到四季的变化,看不见真正的山川草原和蓝天白云。他们对昼夜的理解只是天色的明暗而不是日月的交替,他们对四季的感觉只是衣服的增减而不是大自然的变化。以致许多孩子长大以后回忆起童年和少年时代,除了读书、考试和升学,极少涉及到大自然。
2008-02-20别看我们的小宝宝还不会说,甚至连爬、坐都还不会,他的小脑袋瓜可没闲着。让我们跟随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心理发展研究主任纳黛勒,一起了解孩子的思维进程。
2008-01-17每个人心中都有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孩子也不例外。
2007-12-11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可能都有这样的苦恼:自己辛辛苦苦制定了完善的教育方案,但是因为不能经常陪伴在宝宝身边而无法实施,即便实施了,也抗不过保姆长期的教化,祖辈无条件的溺爱,甚至抗不过幼儿园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话语给宝宝带来的影响。
2007-12-04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它和一般儿童疾病不一样,属于发育障碍。患儿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行为重复刻板。
2007-12-03肥胖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常问的一个问题。综合胖孩子的各种情况,寻找他们之中的共性之处,建议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吧。
2007-12-01宝宝哭是因为他看到妈妈的头发变了,他认为这是不对的,妈妈应该是长头发的,可他还不会说话,只好用不停的哭闹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力图使妈妈的头发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2007-11-15孩子患了儿童抑郁症,这对一些家长来说一定会感到困惑。一个小孩怎么也会得大人才会有的病呢?其实,抑郁症不分儿童和成人,近些年来这种心理疾病还有明显低龄化的趋向。
2007-11-10有的父母把孩子当玩物,有的无意识地随便戏弄孩子,如看宝宝长得白白胖胖很可爱,叫他小胖猪。宝宝长得瘦的叫“小猴子”。宝宝反应迟钝一点,父母一烦恼就骂他身笨蛋”、“混球”。这都是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
2007-11-08让孩子接受初生的弟弟妹妹,这个问题似乎不太符合当前的国情,但应该说,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家庭会面临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早熟,如何让早熟的孩子面对另一个孩子的诞生,父母应该做那些方面的准备呢?
200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