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生二孩后别冷落“老大”

  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许多独生子女家庭的格局将有所改变。对于已经习惯了“独占”父母之爱的独生子女而言,面对弟弟、妹妹的“夺爱”,心里难免不快,甚至生出怨恨。那么,作为父母,该如何安抚“头胎”孩子,让他们愉快接受自己成为哥哥、姐姐的事实呢?

  案例1:

  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小月的父母立马着手再要个宝宝,并且很快就怀上了。7 岁的小月还是偶然中得知这个“令人生气”的消息的。爸爸、妈妈似乎对那个还没有出生的小宝宝格外喜欢。看着妈妈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小月开始变得有些乖戾。妈妈给肚子里宝宝织的毛衣,才织了一半,就被小月给偷偷拆了。妈妈知道是她,问她为什么要拆?小月也不抵赖,还理直气壮地说:就是要拆,我不高兴!

  案例2:

  尽管琳琳才两岁,但自从弟弟出生后,她就被妈妈送到了幼儿园的托管班。每次上幼儿园时,琳琳都哭闹着,不肯去;回到家,也经常发脾气。但是,妈妈没有太多工夫理会她,因为要照顾刚出生的小弟弟。尽管爸爸、妈妈还是像以前一样给琳琳买好吃的、好玩的,但看到这些,琳琳不像以前那样高兴了,有时还把玩具扔到一边。

  孩子为何会变乖戾

  在“二孩”出生前,“头胎”孩子享受着父母全部的爱和关注。父母准备再要孩子,或者有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往往会在一定时间内把主要精力放在“二孩”身上,“头胎”孩子就可能感到自己被冷落,从而产生被边缘化的不安全感,甚至会怀疑父母是否还爱自己。孩子会思量着父母的一举一动,在日常生活的蛛丝马迹中,努力寻找着爱或者不爱的证据。还会把这种失衡怪罪于弟弟或者妹妹,从而讨厌弟弟或妹妹,甚至怨恨。

  父母如何化解难题

  面对另一个孩子的“夺爱”,“头胎”孩子表现出不高兴,甚至想办法对抗,其实很正常。对于父母而言,不必太过于紧张和焦虑,但也要学会一些应对之道,来化解“头胎”孩子的不良情绪反应。

  首先,父母要学会识别孩子以“躯体”或“行为”所表达的情绪。孩子有失落、妒忌等情绪反应原本是正常的,而当孩子无法表达、甚至压制他们这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时,就会产生一些伪装的症状和不端行为。有些孩子用咳嗽、皮疹哮喘等躯体表现来表达妒忌的情绪;也有的孩子用尿床或者打碗碟、摔玩具、咬指甲、揪头发等破坏性的行为来表达愤怒的情绪。小月用反复拆妈妈织的毛衣并与妈妈对抗来发泄,琳琳用哭闹、发脾气、咬弟弟,来表达妒忌或愤怒的情绪。和这些方式相比,用言语表达出妒忌和愤怒情绪对孩子会相对更好。

  其次,父母要关注并接纳“头胎”孩子对弟弟、妹妹所产生的妒忌情绪。尽管同胞间往往产生亲近的情感,也较容易形成联盟共同对外(包括父母),可是,他们彼此也很容易妒忌、计较,出现手足相争。这是很自然的现象,父母不必大惊小怪。父母要避免将子女互相比较,尝试理解和接纳子女的感受,让每个子女都能感受到父母对他们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注意给“头胎”孩子足够的关爱,多与孩子交流,帮助孩子释放情绪。但是,对于“头胎”孩子所表达的妒忌或愤怒的情绪,父母不能置之不理,或听之任之,而要进行适当的疏导和引导,帮“头胎”孩子做好迎接弟弟、妹妹的心理准备。在“二胎”来临前,要给“头胎”孩子做好情感、思想与物质上的铺垫,使他感受到即便有了弟弟或妹妹,不仅父母仍然爱他,而且还多了一个爱他的人,使其对弟弟或妹妹的出生产生期待。

  此外,父母要善于利用养育两个孩子的资源。许多独生子女存在蛮横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孤僻冷漠等问题。“二孩”的出生,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双子女家庭为“头胎”提供了关怀和照顾弟弟、妹妹的机会,使其更具责任感;“二孩”也可以从哥哥、姐姐身上学会尊重、服从和关怀。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间深厚的感情,而且对其成长具有比成人教育更大的价值。何况,孩子间有了玩伴,就不会长时间缠着家长。这样,父母也可以从亲力亲为的教育中解放自己。

2014-09-18 01:43:07浏览2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