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幼儿不健康心理行为

  对于幼儿普遍存在的不健康心理为,许多家长听之任之,以为孩子长大了自然会纠正过来,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为了孩子的健康幸福,大人必须重视孩子不健康心理行为并及时矫正。

  幼儿不健康心理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咬吮手指

  这是一种典型的焦虑不安和精神紧张表征。这种行为通常反映的是儿童内心缺乏安全感。

  2、偏食、挑食

  这是幼儿普遍存在的不良食习惯,其结果会使幼儿营养失衡或产生厌食现象,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3、说谎行为

  绝大多数幼儿都会说谎,但是动机和类型也不尽相同,有想象与现实混淆;有为达目的有意识说谎等。

  4、攻击行为

  主要成因有:通过传播媒介习得;来自家庭长辈教养方式的影响;教师教育方式欠妥等。

  5、退缩行为

  表现为胆小、孤独,对他人不感兴趣,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情绪不定,喜怒无常,会无缘无故地哭笑。

  6、破坏行为

  幼儿的“破坏行为”可分为“无意破坏”和“有意破坏”两类。

  “无意破坏”行为主要是由生理原因造成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减少。

  “有意破坏”行为如果属于好奇心与探究心理、盲目模仿心理等几种因素造成的,家长也不必惊慌,这些破坏行为是幼儿思想活跃的表现。如果“有意破坏”行为属于报复、发泄、嫉妒、逆反、任性及满足个人要求等,家长、教师就必须高度重视。

(实习编辑:刘茵莹)

2011-02-16 00:00:00浏览9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