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谨防儿童心理障碍——焦虑症

  焦虑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患儿主要表现在对外界细微的变化过于敏感,烦躁不安,担心害怕,感情脆弱。这类儿童还时常伴有睡眠障碍,做恶梦、讲梦话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及多汗、头昏乏力等身心症状。

  儿童心理焦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素质性焦虑

  这类儿童的神经系统往往发育不健全或受到损伤,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反应过于敏感。有的则是父母本身具有焦虑的表现,给孩子“模仿性”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焦虑表现出焦虑的反应,造成恶性循环。

  境遇性焦虑

  境遇突发性事件,如父母突然死亡、离异、意外事故、灾害等,儿童心理承受不住,整天担心灾害再次降临头上,惶惶然不可终日。但这类儿童的症状随着时间的迁延往往会自然消失。

  分离性焦虑

  当与亲属特别是与母亲分离时,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独生子女的父母出差,孩子既担心父母,也害怕独自一个人留在家里,一个人睡觉,心烦意乱,无心学习。

  期待性焦虑

  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怕达不到家长预期的要求、受责怪而焦虑不安。另一方面,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课程的设计、作业的布置超越了儿童的承受能力,儿童担心完成不了老师安排的任务而受惩罚,从而表现出紧张、焦虑、不安。

  环境性焦虑

  有些常闹纠纷的家庭,长辈们把孩子作为倾诉自己心中不满的知心人,向孩子诉苦。在这种矛盾重重的环境中,孩子易于产生焦虑情绪。

  患焦虑症的儿童对学习缺乏信心,严重者可影响其智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交往行为常表现出退缩,依赖心强,做事优柔寡断,常不受同伴的欢迎。长期这样,患儿可能形成抑郁阴沉、自卑感强等人格特征。因此,对焦虑症儿童应予矫正。

  首先,应为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睦的家庭气氛。在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中,患儿可减少焦虑的出现,性情获得较好的发展。

  其次,应改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父母和教师应端正教育态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出发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提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这样,患儿就可以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避免因期望过高而出现焦虑的表现。

  儿童焦虑症的护理与治疗

  (一)心理治疗焦虑症是一种心理障碍,治疗方法以心理治疗和抗焦虑的药物为主。在心理治疗中,采取松弛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辅导治疗等都是非常有效的,一般来说,对于年龄接近或大于10岁的儿童用认知治疗更有效,而对幼儿最好采取行为治疗。

  (二)家庭辅导治疗

  1、家长和老师要正确对待孩子,注意循循善诱。对于孩子的学习要求,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智能水平而定,不能马虎,也不能苛求,不溺爱,也不放纵,使正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儿童,从小得到健康的发展。

  2、要注意孩子的学习负担不要太重,要讲究教育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外作业不宜过多,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充分的娱乐时间。

  3、要帮助孩子树立克服困难、搞好学习的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这对于防止焦虑症的出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轻症儿童,主要是教育方法及心理支持的问题。先要弄清楚孩子发生焦虑反应的原因,取得他的信任与合作。凡属客观原因,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尽量给予解决;属于主观原因,要帮助儿童正确认识这些原因与发病的关系,逐渐引导儿童从主观上努力克服焦虑。当症状逐渐消失后,要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消除过去那种紧张的心理,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其开朗的性格,防止症状复发。

  (三)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出现焦虑症状的儿童,严重的病例还要配合药物治疗,如服用抗焦虑药物、佳静安定等。但这类药物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随便服用。

(实习编辑:雷雨萱)

2010-03-18 15:12:00浏览9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