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育儿 > 儿童心理

儿童抑郁症怎么治?治疗方式和成年人一样吗?

举报/反馈
2019-01-31 00:00:01医学界

  近期,笔者与几位有抑郁障碍病史的友人进行了一些关于“童年阴影是成年后抑郁发病的易感因素吗?”的探讨。

  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几乎都表示自己在童年时期或青春期就出现过类似抑郁的症状,并且这些症状大多出现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

  甚至有一位朋友坦言自己初一时曾因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和自杀渴望求助于当地的精神病医院,但由于没有监护人陪同而无法就医。而其他人则根本不知道当时自己的症状是否可以被确诊。

  抑郁症这个名词从诞生伊始,就链接着自杀、死亡、绝望。我们已经不止一次提及一个事实:全球有3亿人正在经历抑郁,与之斗争。而随着流行病学调查的深入,这个数字或许还会上升。

  

  那么又有多少未成年人正受困于抑郁呢?对于儿童的抑郁症,我们是否有不同于成人的治疗方法呢?

  未成年时期的抑郁难发现,原因何在?

  “少年不识愁滋味”听上去是很诗意的一句话,但通俗来讲就是“小孩子懂什么?”。

  就笔者自己的经历而言,这更像是成年人的一种逃避和推脱——逃避观察孩子的情绪的义务,推脱照顾孩子心理健康的责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孩童时期觉得被抢走了糖果、被损坏了布娃娃是天大的事,如果这时候再有家长强迫自己大度、忍让,那这件事可能被记上很久。

  但长大后我们还会因为同样的事件而产生持续的愤怒吗?我想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不会。

  这就揭示了未成年人的抑郁情绪为何难以发现的原因:由于生活经验和阅历有限,未成年人(尤其是儿童)抑郁情绪的诱因常常是成年人并不放在心上的“小事”。

  当未成年人产生抑郁,最好的情况是他们能够正确识别自己的情绪,并进行处理,但这种识别和处理的能力是需要学习的。

  如果监护人和教育者没有观察到未成年人的抑郁情绪或者对其视而不见的话,未成年人很难正确识别情绪、认知疾病寻求帮助。

  所以未成年时期的抑郁障碍多起病隐匿,不仅患者的监护人和教育者无法察觉,就连患者本身也蒙在鼓里。

  这些未被识别的抑郁情绪或已经符合病理的抑郁症状可能会潜行漫长的岁月,直至作为成年期的抑郁症诱发因素。

  有调查显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抑郁情绪和症状使其成人期患抑郁的风险增加2-4倍[1-2]。

  儿童期抑郁的发病率很高吗?

  2005-2006年,Costello等人的研究显示儿童抑郁症的发病率大概在1%左右,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抑郁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到青春中到晚期抑郁症的患病率超过4%~5%[1-2]。

  但随着流行病学的深入调查,2014年Sibeoni等人报道的数据表明儿童抑郁症的发病率为2.5%,而且在6~12岁时发病率与性别无明显相关[3]。

  时隔10年的数据差提示我们,随着流行病学调查的深入,患有抑郁症的儿童的比例可能会继续增高。

  我们能为抑郁症儿童做什么?

  虽然未成年抑郁症,尤其是儿童抑郁症起病隐匿,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医生将目光转向儿童抑郁的诊断与治疗,未成年时期抑郁症的诊治也正走向正规化和个性化。

  笔者一直呼吁,我们不应该将精神科的儿童病患当做“缩小版”的成年人来对待,更应该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个体化治疗。

  儿童与成年人相比,肝脏和肾脏的相对体积较大、体液较多、脂防和血浆蛋白较少。这些生理学特点对于药物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导致药物的首过效应更明显、药物代谢快、生物利用度低[4]。

  所以对于儿童抑郁症(尤其是轻、中度抑郁障碍)患者,我们可以将认知行为治疗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而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重度抑郁的儿童患者,欧洲药品评价局(EMEA)推荐氟西汀用于8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截止到最新的研究,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的疗效比其他抗抑郁药物好,并且引起的不良反应与自杀倾向程度较轻,可考虑作为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常用药[5-7,11]。

  易反复发作是儿童抑郁症的一大特点。对儿童抑郁症的病程研究发现在抑郁症急性期症状缓解之后,继续维持6-12个月的巩固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复发,药物使用剂量与急性期治疗相同。

  同时,在维持治疗期间可以考虑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和心理疏导加以巩固,以帮助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减少后遗症[8-9,11]。

  在一个阶段的巩固治疗结束以后,需要对患儿进行评估来确定停药或是继续维持治疗。治疗药物的选择应该考虑既往使用过并取得疗效的药物[10]。若考虑停药,则应该逐渐减少抗抑郁药的用量,在6周以内停用。

  附表:部分抗抑郁药在儿童抑郁症中的应用情况[11]

  参考文献:

  [1] Costello EJ,Egger H,Angold A.10-year reserch update review:The epidemiolog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e disorders:I.Methods and public health burde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2005.44(10):972-986

  [2] Costello EJ,Erikanli A,Angold A.Is there an epidemic of child or adolescent depression?[J].Jounr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06.47(12):1263-1271

  [3] Sibeoni J,Moro MR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J].La Revue du praticien,2014,64(4):487--490.

  [4] 刘金同.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8,33(20):15.

  [5] Emslie GJ,Wagner KD,Kutcher S,et a1.Paroxetine treatmen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a randomized,muhicenter,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06,45(6):709—719.

  [6]  Varley CK.Psycho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EJ].JAMA,2003,290(8):1091—1093.

  [7] Usala T,Clavenna A,Zuddas A,et a1.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of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in treating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Eur Neuro psychopharmacol,2008,18(1):62—73.

  [8] Kutcher S.Practitioner review:the pharmacotherapy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J].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1997,38(7):755~767.

  [9]  Pine DS.Treati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how long is appropriate?].J Child Adolesc Psychopharmacol,2002,12(3):189——203.

  [10]  Park RJ,Goodyer IM.Clinical guidelines for depressive disorder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00,9(3):147—161.

  [11]农开磊,潘南方,刘方钰,等.儿童抑郁症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8,40(2):141-146.

  [12] Nilsson M,Joliat MJ,Miner CM,et a1.Safety of subchronic treatment with fluoxetine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J Child Adolesc Psychopharmacol,2004,14(3):412—417.

  [13]  Emslie GJ,Heiligenstein JH,Hoog SL,et a1.Fluoxetine treatment for prevention of relapse of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study[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04,43(11):1397—1405

  [14] 文娜,齐晓涟.抗抑郁药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5):393--395.

  [15] 闫俊娟,崔永华.近5年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住院患者抗抑郁药临床使用情况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26(6):388--390.

  [16] 张桂峰.西酞普兰治疗青少年抑郁症70例临床观察口].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354—356.

  [17] 郭华,杨长虹,郭平.西酞普兰治疗儿童抑郁和情绪障碍临床研究E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3):213-214.

  [18] Baumgartner JL,Emstie GJ,Crismon ML Citalopram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or anxiety[J].Ann of Pharmacother,2002,36(11):169Z一1697.

  [19] 卢建平,操小兰.儿童癫痫共患抑郁症焦虑症[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4):266—269

  [20] 王力芳,余炯枚,丁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2,39(4):260.

  [21] 朱晓茜.舍曲林联合认知训练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3.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3):233-235.

  [22] Wagner KD,Ambrosini P,Rynn M,et a1.Efficacy of sertra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two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JAMA,2003,290(8):1033--1041.

舒志强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