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上学就头痛?教你4招搞定孩子“拒学症”

  台湾卫生福利部台中医院精神科林秀缦医师表示,近期遇到数位家长陪同孩子到医院看诊,问诊自述,早上一到上课时间,孩子便开始反应头晕、肚子痛等问题,不想上学,让家长困扰不已,问诊后发现,该孩子可能患有拒学症。

  长假结束 拒学症学童多

  事实上拒学症以前曾经称为惧学症,但后来发现很多学童并非恐惧学校本身,后来才统称这些拒绝上学,上学中途返家或不知去向的学童为“拒学症”。尤其临床统计发现,每次长假结束,拒学症的孩子都比起平常多,呼吁家长不得轻忽。

  基本上,孩子拒绝到学校上课,对学校有恐惧与抗拒,表现出来的反应大致分为3种:

  1.生理反应:头晕、头痛、肌肉紧张、呕吐、冒冷汗、肠胃不适等。

  2.心理症状:一提到上学,便表现出相当的焦虑与恐惧。

  3.抗拒行为:对于上学有严重的反抗,会有哭诉或闹脾气等行为。

  林秀缦医师强调,国内约有将近1%至5%的孩子会有拒学症状况,且在各年龄均可发生,特别是在刚进入幼稚园、小学和国中时期青春期的青少年,拒学的状况较常见。而典型拒学症便是孩子对于上课有恐惧感,及过度的焦虑而无法上学,和逃学与翘课合并其他违反常规事件不同。

  “拒学症”常见7种临床症状

  1.孩子先天气质较为内向、退缩。

  2.对自己缺乏自信或欠缺安全感。

  3.孩子本身患有精神疾病,如焦虑症、忧郁症与泛自闭症等。

  4.孩子因应压力技巧尚未成熟,挫折忍受度低。

  5.人际互动技巧不足,与同侪关系不佳。

  6.孩子或家长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孩子无法达成;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

  7.在学校曾受到挫折或欺负等。

  要注意的是,拒学症的孩子部分有社交焦虑问题,对于融入人群会感到压力,有些与先天气质有关,其对于他人的眼光或被人关注感到敏感,对方可能开玩笑便很在意;有些则是之前在人际互动上有过挫折,害怕再次受到伤害。

  面对拒学症,建议家长可让孩子适度放松,但也要协助孩子调整生活作息,让孩子做好上课的身心准备。

  4个TIPS让孩子欢喜上学

  1.陪孩子一起准备上课要用的物品和课业,或在放假期间陪孩子到学校附近走走,增加孩子的熟悉度,减少孩子对于学校的排斥感。

  2.若孩子本身个性比较敏感,可鼓励孩子与个性或气质相近的同学建立关系,减少孩子因交友所产生的冲突和挫折感。

  3.对于孩子不想上学,家长不要给予指责,先了解原因,并多给予陪伴。

  4.与孩子谈谈上学会担心的事情,予以合适的建议,可以在家里先演练。

  【医师提醒】:若孩子每次在上课前便开始反应不舒服、不想上课,多次沟通和鼓励都没用,建议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到医院,经由医师谘询,除了可对孩子进行诊断和治疗,也可教导父母如何陪伴孩子一起面对压力和挫折,及早处理,可以帮助孩子及早重回校园。

2015-03-04 01:49:41浏览19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