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当心低龄留学给孩子带来的心理疾病

  说到留学,我们印象中更多的是大学毕业后出国深造,读研究生或博士等。但如今,在这股留学潮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一些小小的身影,他们大的有十几岁,小的只有七八岁,早早地便背井离乡,脱离父母的怀抱,开始一人闯荡海外的生活。近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公布的《2011中国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高中生出境学习人数已占中国留学总人数的22.6%。加拿大温哥华教育局的一项统计则显示,2012—2013学年,在幼儿园到中学12年级的国际留学生中,中国小留学生占到了六成左右。中国小留学生正日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留学力量。

  对此,专家表示,低龄留学往往没有想象得那么好,社会文化差异、父母关爱缺失、自控能力不足等原因,让许多未成年孩子到国外后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现象,甚至导致多种心理问题。

  “留学让我成长,也有煎熬”

  “留学让我成长许多,但煎熬也很多”,留法归来的孙小姐苦涩地说。初中毕业,小孙就开始了长达8年的留学生涯。国内扎实的教育基础让小孙在学业上很轻松,常被老师赞为“聪明的东方天使”。然而,她的性格越来越内向。“出国后,我的苦恼人倾诉。家人让我多与当地人交流,可他们的圈子很难融入。爸妈给我打电话,我的声音听着很轻松,其实早已泪流满面。”一次回国休假,父母发现曾经俏皮的闺女变得沉默少言。爸爸说这是成熟的表现,但妈妈坚持带她去心理咨询。一番交流后,小孙被确诊为轻度抑郁。家人很震惊,一度想让她终止学业。好在经过几次咨询,小孙的抑郁症状得以缓解。

  在小留学生中,小孙这样的情况很普遍。一项针对中国低龄留学生的调查显示,26%的人以网络打发时间;17%的人缺乏倾诉对象;“心情畅快”的仅占7%。

  低龄留学4大困惑

  低龄留学确有好的一面,能让孩子在语言和思维上得到更快发展,还能开阔眼界、增加阅历。但青少年期是培养完美人格的关键阶段,此时缺少父母的关爱,会对心理和性格产生影响,比如,心智不成熟的小留学生常要忍受孤独和无助的折磨。还有的孩子自控能力差,过不了语言关,进不了正规大学,干脆放弃学业,整日上网或泡酒吧消磨时光。许多独生子女出国后,各方面不得不自己拿主意,面对难题时干着急。

  尤其以下四个方面,会对小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困扰。首当其冲的是,出国前孩子从电影等渠道了解的西方是时尚的、科幻的、无拘无束的,可走出去却发现,事实并非想象般美好,心理落差会打击积极性。其次,出国后,孩子失去了原有的生活圈,陷入过不惯又融不进的窘境,思乡情结愈发强烈,产生孤独、无助的消极情绪。再次,小留学生常缺乏沟通,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怀疑与不信任感,他们会怀疑出国是否正确、怀疑自己是否具有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怀疑身边人对自己是否真诚等。此外,国外的教育重在自修,需要主动寻找答案,接受应试教育的中国孩子很难适应这种主动式学习。小留学生们在克服语言、文化、教育等障碍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小留学生的心理难免变得敏感、脆弱,容易为了小事大发脾气,甚至把玩笑话曲解,进而产生怨恨和攻击行为

  留学前做好评估

  送孩子出国见世面是好事,也有利发展,但多大送出去,还需家长认真评估,看他们有无独立生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性格评估也很重要,开朗、敢于表现的孩子能更好适应西方校园,而孤僻、内向的孩子并不适合西方教育。同时,家长还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意愿。

  一旦决定送孩子出国,就要帮他们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可以从三方面入手:1.锻炼独立能力。让孩子自己处理留学相关事宜,或试着料理家人的起居。2.学会情绪调节,有意识地帮孩子塑造良好人格。3.学会理财。许多小留学生存在过度消费问题,家长要提早帮孩子做好理财规划,及时了解孩子的资金状况。如果在这些准备中,发现孩子难以做好这些,家长就需要再衡量一下了。

  将孩子送出国门后,家长要与他们保持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和思想、情绪上的变化;给孩子正确的指导,鼓励孩子敞开心扉;提供物质以外的精神支持,告诉他“家是永远的温暖港湾,若是累了就回来”。若发现孩子有情绪低落喜怒无常等状态,家长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暂时的、阶段性的问题,一定要提早想办法。必要时要将孩子接回国内,接受正规的心理治疗

2012-12-11 00:23:54浏览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