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维生素K(K1和K2)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然而,将维生素K摄入量与ASCVD事件联系起来的研究较有限。
2021-08-20上述增加的风险远不及他汀类药物降低的主要CVD风险,即他汀治疗利大于弊。
2021-08-06导致血栓形成的三大类因素--血液、血管和血流之间的相互作用。
2021-06-15Omega-3是一类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Omega-3人体内无法合成,必须从饮食。
2021-04-29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助其决策可能会降低他们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热情。
2021-03-26体位性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会损害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目前可用的治疗药物有限,Ivabradine是否可有效治疗POTS?
2021-03-12研究认为,对于75岁以上且基线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参与者,开始接受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
2020-07-10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急性心衰症状是重要的治疗目标。强心、利尿、扩血管是改善心力衰竭症状的“三板斧”。如何用好这三大利器呢?我们一一来分析。
2020-03-26近期发表的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和P2Y12抑制剂(口服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造成影响。
2020-02-27 口服P2Y12抑制剂遇上阿片类药物:抗血小板作用打折扣,该如何破?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疫情自2019年底在武汉市及湖北省爆发,目前波及全国甚至海外,引起了全国医学界及民众的严重关注和各国政府、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中国病毒学家率先证实SARS-CoV-2与SARS病毒均属冠状病毒,二者具有较大的同源性。
2020-02-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ACE抑制剂、ARB治疗,临床医师需要了解什么?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高发疾病,指南强调应对房颤进行整体管理,包括心室率和节律控制、抗凝治疗、射频消融和生活方式干预等。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艳敏教授对《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8)》中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部分进行了解读。
2020-01-13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杨艳敏教授解读最新中国房颤指南对于需要进行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新近发布的国内外指南均建议优先选择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NOAC,又称新型口服抗凝药)。临床中,应该如何使用这类药物呢?
2020-01-09 房颤患者如何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搞懂7个问题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弹指间2019年即将溜走。过去的一年中,在心脏病药物防治领域取得了哪些新进展?一起随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的Christopher Cannon博士和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Erin Michos博士来回顾一下吧!
2019-12-2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一直是临床探索的焦点与热点。今年9月,TWILIGHT研究结果最新公布,结果显示高危PCI患者经3个月DAPT后继以单药治疗较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可在降低出血风险的同时且不增加缺血风险。
2019-12-12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irculati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鱼油或能帮助有效治疗心力衰竭;相关研究结果来自于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临床试验,他们分析了鱼油和维生素D对人群患心脏病和癌症风险的影响效应。
2019-12-11尽管目前有多种涉及不同途径及病理生理机制的抗高血压药物,但高血压的控制率仍较差。因此,开发针对新靶点、具有不同作用方式的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对于改善血压控制、进一步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残余负担至关重要。目前,主要有哪些新型抗高血压药物呢?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有哪些?一起来看一下吧!
2019-11-26在发布降压药专栏之后,小九在后台收到不少高血压老病号的私信,其中有不少询问地平类降压药的,以及沙坦类与地平类的差异等等。之所以有这么多读者关心,主要因为地平类是最常用的降压药,今天小九查阅了相关资料,为大家好好说一说。
2019-11-21心脏性猝死(SCD)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及健康。心脏性猝死预防的常用药物有哪些?高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预防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患者复苏后应如何处理?在第三十届长城心脏病学会议(GW-ICC)上,医脉通就相关问题对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内科主任张萍教授进行了专访。
2019-10-22百年老药阿司匹林,虽然为心血管疾病预防立下赫赫战功,但我们还需谨慎使用。
2019-10-22单药抗血小板治疗,ASCVD患者的可获益选择!
2019-10-15北京时间8月31日下午,备受瞩目的《2019ESC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诊断和管理指南》正式发布。在抗栓治疗方面,新指南有哪些亮点和新推荐?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2019-09-0457%可不是闹着玩,究竟是何方神圣......
2019-08-27尽管在过去三十年间,心力衰竭的诊治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5年死亡率甚至高于某些恶性肿瘤,而且心衰是65岁以上人群住院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对心衰药物治疗的探索未曾停歇。
2019-08-24几乎所有医院都应用中药治疗急性心衰,然而观察数据显示一些医院对心衰患者使用中药的可能性是其他医院的3倍。
2019-08-13人口老龄化,以及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心血管疾病日益攀升。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每五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是心血管病。
2019-06-24守护血管健康,TA们是认真的
2019-05-16提到钙通道阻滞剂(CCB),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因为它是我们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之一。除了用于降压治疗外,CCB还可以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心绞痛等,是心内科的多功能“神药”。然而,很多人对CCB治疗心绞痛的作用并不熟悉,本文将对CCB的药理和作用机制进行详细分析。
2019-05-12“与其说是争议,不如称之为探讨,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我们正在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
2019-03-16收藏慢慢学!
2019-01-21谈谈胺碘酮的这些不如意的事,希望大家每次使用前能在脑海里回忆一遍。
2018-11-30辛伐他汀在体内依赖细胞色素P450酶中的CYP3A4代谢,氨氯地平能够抑制CYP3A4而减慢辛伐他汀的代谢,导致辛伐他汀血药浓度升高,增加了肌病发生风险。
2018-10-11由于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药物之间相互作用,或用药不合理导致的患者血压升高,称为药源性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部分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降至正常的血压反弹或血压 进一步升高也在此列。
2018-09-18由此可见,PAH患者的特征包含ACE2活性降低。ACE2在一项试验性研究中确定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其与改善的肺血流动力学和降低的氧化剂和炎症介质标记物有关。靶向这一途径对PAH患者可能是有益的。
2018-06-25提起动脉硬化这种病估计大家都会有可能比较陌生,因为提起动脉硬化发病的年纪可能会比较偏大一点,但是可别人物只要老年人才会出现动脉硬化的情况,其实中年人也是有可能得动脉硬化的,特别是哪些平时不注意什么身体健康的人,平时饮食没有规律喜欢吃高脂肪的食物是最容易得导致动脉硬化
2018-06-08高血压的常见用药误区有哪些?6大误区记得要避免!
2018-06-05近年来高血压的人群在不断扩大,甚至在十个中老年人当中就有一个会患有高血压的病症,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造成巨大的损害,这个时候患者需要遵照医嘱服用特定的降压药来维持血压,而降压药的类型也有很多,不同的患者降压药也大有差异。
2018-05-08硝酸甘油通过增加心肌供血,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肌耗氧量而有效地缓解心肌缺血症状,是冠心病治疗的常用药。不过,很多患者服药方式不正确,有可能会影响药效。
2018-04-28他汀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公认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一线药物,但很多人好奇,他汀是怎样保护心血管的?
2018-04-28地高辛是目前治疗心衰的经典用药,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够减慢心率,抑制心脏传导系统。作为一种中速的强心苷类药物,地高辛起效相对较快,在体内排泄也比较快,蓄积作用小,一般来说比较安全,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长期口服。只是,再安全的药,若服用不当,患者也会出现中毒现象,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2018-02-05在一些私立小诊所,激素几乎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神药”。但是激素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你了解吗?
2018-01-04近年来,网上曾多次流传阿司匹林可以用于心脏病急救的消息,事实上这并不准确。不同类别的心脏病,采取的急救措施也不一样,一旦突发胸痛,尽快拨打120。
2017-10-12心脏病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尽管最近西药的进步已经能够有效地治疗与预防心脏病,但还是有大量的需求存在。此外,虽然传统中药越来越被认为是心脏病防治的重要补充成分,但目前来看这方面的临床试验还很缺乏。
2017-06-19中医药是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土壤当中的医学科学。中医的实验科学在古代已经非常发达,中医临床拥有大量的数据。
2016-05-03脑梗塞是什么?脑梗塞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疾病,中医有方法可以治疗。
2015-08-10高血压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心肌梗塞是其中之一。心梗患者切忌随意使用降压药,以免对心脏造成负荷,造成大的血压波动。
2015-03-13冠心病治疗中,支架植入术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植入支架并不等于靶血管或者靶病变不会再次发生狭窄或阻塞,更不等于冠心病就痊愈了。因此,冠心病患者在植入支架后仍需长期药物治疗。
2015-03-04服用降压药,一定要在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应擅自调整剂量或更换用药;要坚持按医嘱用药,一次也不能忘记,即使血压已降至正常,症状完全消失,也应每天坚持用药。
2014-10-10靠输液来预防心血管疾病,这个一点科学根据都没有。相反,如果输液太多还有可能导致微血管血栓、出血、心衰等不良后果。所以,要想真正预防疾病,应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注意饮食健康,才是更有效的手段。
2014-07-28中风急救就是和时间赛跑的过程,必须在尽量早的时间内让患者尽在治疗。专家提醒,中风急救一定要抓住发病后180分钟的“急救黄金时间”,分秒必争做到早识别,早求救,早溶栓。
2014-07-18在炎热的夏天,心脑血管意外事件频发,为避免或者减少伤害,家中常备一些心脑血管急救药物和知晓药物的使用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2014-05-30一旦患上心血管疾病,即将面临长期甚至终身服药的问题。然而,目前我国用药剂量更多的按照欧美标准执行,实际上对于亚洲人而言并不合适。大剂量除了会造成副作用大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2014-05-06不少患者认为中成药大多副作用较小,长期服用不会对机体产生任何伤害。专家认为,凡是治疗心血管病的中成药都不能长期服。
2014-04-11于缓解心绞痛的硝酸甘油和中药速效救心丸,我们称为“救心药”。但是如果服用不当,“救心药”就难以发挥急救作用。
2014-03-30服用降脂药有些事情是需要注意的,譬如药物是否适合自己、服药过程中需要调整饮食习惯,另外还会伤害其他器官等等问题,是患者必须知道的。
2014-03-13我国的《高血压指南》指出,高危、极高危高血压患者、中度或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可以将两种以上药物的联合应用作为起始治疗。
2014-03-04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最好别用伪麻黄碱。这两种疾病的患者感冒后最好选用不含盐酸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如泰诺、白加黑、新康泰克等。
2013-05-19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患者日益增多,每天都有很多患者前来咨询这类问题。其实,这类药物的服用时间有一个大致的规律。
2013-05-13患了心脏病,就少不了和各种药打交道,它们有的降血脂,有的抗凝血,有的能减慢心率或者降低血压,从不同的层面保护心脏。但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由于不同的作用机理,服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近日全美最大的心脏病诊疗中心——克利夫兰诊所的史蒂夫尼森和马克·吉利诺夫教授在《预防》杂志撰文,提醒使用这几种药物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012-08-23近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费城分校研究人员的报告指出,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来减轻疼痛的药物会抑制舒缓血管,增大心脏病风险。
2012-08-20近日,权威学术杂志《内科学档案》刊登了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院的一项调查发现,尽管医生再三叮嘱,仍有一半的心脏病患者出院之后发生用药错误。
2012-08-20房颤血栓栓塞的多项一级预防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华法林可使脑卒中的相对危险降低68%,但华法林存在起效慢、治疗窗口窄,需经常化验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因此华法林临床应用率不高,INR达标率更加有限。能替代华法林的新型抗凝药物是近年来房颤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新型口服抗凝药固定剂量使用,无须监测抗凝活性,与药物、食物相互作用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包括IIa因子抑制剂(达比加群)、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等新型抗凝药在房颤卒中预防领域已完成或正在进行III期临床研究。本文介绍新型口服抗凝药在房颤卒中预防中的相关进展。
2012-08-08丽江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的陈宗宁、李仕琼、杨松生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阿司匹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的影响及别嘌醇的作用。研究指出,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引起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尿酸增高。
2012-07-09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病情适当的选择降压药,最好是在医生的建议下坚持服用,切不可自行更换药物或者停止服用。
2012-04-22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有很多,包括有降血脂、抗凝血、能减慢心率或者降低血压等等。用药要了解作用机理,这样才能避免意外发生。
2012-03-09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原则是什么?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而言,高血压用药的原则是什么?对于合并冠心病的老年人高血压可选用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因其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心室壁张力。
2012-02-20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药物,虽然利尿剂也有潜在的不良反应,但仍然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高血压治疗药物。所以,患者切不可以大量饮水来代替利尿剂控制血压。此外,利尿剂还有预防脑卒中的作用。
2012-02-04患者在降压治疗过程中,需要减少降压药物的用量,可采取隔日服用一片降压药物的办法。而将每日服用一片的剂量,改为半片是不妥的。
2012-02-04降压有三大误区,宁可相信广告,不肯相信医生;不能停药,副作用大;自动减量或停服。除了药物治疗能控制血压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有助血压稳定。
2012-01-31女性高血压患者在孕期的时,要详细询问医生是否需要服用降压药,并且要积极配合,还要注意经常测量血压,尽量做好血压异常记录,每个月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提供给医生参考数据,以便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2012-01-31女性高血压患者在孕期的时,要详细询问医生是否需要服用降压药,并且要积极配合,还要注意经常测量血压,尽量做好血压异常记录,每个月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提供给医生参考数据,以便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2012-01-13心脏病患者在服用心脏病药物,再使用中药的时候就必须谨慎了。因为有些草药使用不当会干扰心脏病药物的药效,甚至会导致危险。
2011-12-01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B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五大类,以及这五类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
2011-11-21β受体阻滞剂主要是通过抑制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损害,改善左室和血管的重构及功能。
2011-11-09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饮食习惯、并发症治疗、用药安全和家中常备急救药这四点都是很重要的。
2011-10-31当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时,发现无麻刺烧灼感或头胀感即药品已经失效,立即找新药服用,情况严重得上医院救急。
2011-09-22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却无高血压的患者,使用降压药可以降低卒中、心衰、复合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
2011-09-11不少人在服用心血管疾病药物时,常因对药物属性不明,或不遵医嘱,导致药效不佳,甚至加重病情。下面是六种药的服用常识,以供参考。
2011-09-06患者服药治疗都希望能够获得最佳的效果,但是要注意服用的方法,有时候服用的方法不当,不光是没有发挥药物的作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2011-09-02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另外,吸烟还影响药物疗效。服用以下解热镇痛药、抗心绞痛药、平喘药这几种药物时,最好戒烟,因为这些药物的化学成分会和香烟所含物质反应,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2011-08-19NSAID作为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不含有甾体结构的抗炎药,有解热、镇痛、消炎的作用。然而它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长期服用会引发心血管事件,尽量换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至少减少原用NSAID的剂量或应用
2011-08-12调脂干预可降低冠心病(CHD)的发生风险,并成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治疗。有研究发现传统的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并没有比他汀类药物有明显的降低心血管风险的优势,而且现研究表明LDL-C降得越低越好、越快越好。
2011-05-05药源性性功能障碍可分为:(1)性欲异常;(2)对性刺激反应的障碍,包括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和女性阴道润滑液分泌障碍;(3)性释放障碍,包括女性性高潮障碍和男性射精障碍。
速效救心丸是很多心血管病人的常备药,由活血化瘀和开窍醒脑之中药组成。但服用速效救心丸也有一些讲究,不能盲目服用。
2011-03-04我国已成为心血管疾病“大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者近300万人,而拥有各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后备军”人群数量也已过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积极预防,合理用药很重要。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为稳定性劳累性和心肌梗死之间的状态,它包括了除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外的所有类型的心绞痛,还包括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心绞痛,冠状动脉旁路术后心绞痛等新近提出的心绞痛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我们通过对UAP患者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加西药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2010-07-29近年来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也证实了 受体阻滞剂可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死率,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可改善心脏功能和临床预防。卡维地洛(carvedild)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多种附加功能的第三代 受体阻滞剂,同时也具有 1 受体阻滞剂的特性,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利尿剂、ACEI及洋地黄)的基础上联用卡维地洛密切观察以客观评价。
2010-07-29近年来,冠心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上广泛应用扩张冠状动脉药物一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mononitrate)。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疗效确切,但其副作用头痛不能忽视。临床上时有因头痛难忍,不得不停用,影响其疗效。目前,有关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所致头痛的报道较少。我科从2006年1月~2008年1月用全天麻胶囊治疗冠心病患者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所致的头痛,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哪下。
2010-07-29急性心肌梗死时,由心肌细胞缺血引起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坏死、心功能障碍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左旋卡尼汀是一种新的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它使心肌能量代谢优化,从而减少心肌细胞坏死、改善心脏的舒缩功能。本文通过对左旋卡尼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评价其减少细胞坏死、改善心功能及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的疗效。
2010-07-291.1 一般资料 108例门诊患者均属心电图确诊为心律失常病人,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心房颤动62例,心房扑动24例,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3例。男性51例,女性57例。年龄在45~54岁的7例,55~64岁的54例,65~74岁的30例,65~84岁的16例,85以上的1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1年。冠心病者45例,风心病21例,肺心病39例,心肌炎3例。
2010-07-02专家告诉他用药要分类。一、哪些药是必用的。二、哪些是临时的,像安眠药。三、可用可不用的。四、没必要用的。给他的原则:少、精、对症、固定时间吃药。经过筛选,这位老干部每天只用9种药,过两三周后来电话说好多了。
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危害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治疗的关键即为尽快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其方法选择多为溶栓治疗及急诊介入治疗,而其治疗基础均是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随即进行溶栓或PCI 治疗及其后续抗凝治疗。而其治疗所面临一大危险并发症即是面临各种各样出血性问题,包括预后极差的脑出血、胃肠道出血及其他危险程度较轻的出血如牙龈出血等。现将笔者2004-07/ 2009-07 收治相关患者总结如下。
2010-06-21冠心病患者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作为预防性用药,能够降低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等)的几率,这一观点早已得到医学界的公认。近年来,医学专家又指出,他汀类药物也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的预防性用药。该病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与阿司匹林异曲同工的效应。
2010-06-18慢性心衰可以说是大部分心脏疾病的终点,不管是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还是心肌病,最终往往都会发展为慢性心衰。临床上慢性心衰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夜睡不能平卧、下肢浮肿、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服用降压药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很多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降压药时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单一使用一种降压药时,不但疗效欠佳,而且副作用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生常建议此类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进行治疗。
2010-05-29保肝药物是指对肝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的药物,引起肝细胞损伤的病因有很多,因此,在保肝治疗中,首先应去除病因,然后再进行保肝药物治疗,方能奏效。另外,肝脏是解毒器官,尽量少用药。如慢性病毒性肝炎关键是抗病毒治疗,药物性肝病则应立即停用有关或可疑的药物并促进体内该药物的清除。
2010-05-26强心药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排出量的作用,是治疗各种慢性心力衰竭及某些心脏手术后的常用药物。
正在使用的治疗:阿司匹林50毫克,每日一次,心痛定10毫克,每日三次, 复方降压片两片,每天两次, 氨酰心安6.25毫克,每日一次。还服用XX降脂丸,XX冠心丸,XX溶栓胶囊等,并间断性“打活血通淤液体”,有时服几付汤药。同时,佩戴XX护心卡,XX贴膜,等等。
2010-04-13虽然现在抗血栓药和心血管病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由于使用可能带来出血,让很多病人心有余悸,造成了本来需要用药的患者对其不敢问津。其实,如果按照说明正规使用,发生危险的几率很小。
近年来,随着商家广告宣传的深入,深海鱼油被视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保健品,不少中老年人更是每日必服。 然而,心血管病专家指出,鱼油并不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生,更可能对身体有害。
“百年老药便宜又防大病”,这是近期不少媒体在宣传、推介、肯定药品阿司匹林时所用的大幅标题,道出了阿司匹林的“三最”:阿司匹林是使用时间最长的、最便宜的、也是最好的药。
有些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对眼睛有一定的影响,严重时会对眼睛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现将临床常见的一些副作用归纳如下,希望对长期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有所帮助。
睡眠医学已证实:凌晨04:00-06:00是身体的“危险时刻”。脑梗塞、偏头痛、心绞痛、心源性哮喘、心力衰竭、心率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危重急症,易在此时发生或加重,使患者和家属措手不及。如果在到医院前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既能减轻疾病的痛苦,又可收到良好的疗效。下面介绍这些疾病的发作原因,和一种有效的服药方法——一舌下含化药物。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 45岁,阵发性、劳力性胸痛半年,每次快走时出现,疼痛位于胸骨后、手掌大小,有时胸痛时伴有咽部紧缩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3~4分钟可缓解。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180/120毫米汞柱, 否认糖尿病等病史。吸烟20年,每日20支。
2009-11-16 心血管用药要分清主次!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低盐饮食,食盐过多会降低降压药、利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的疗效。调味时少用蚝油、酱油、南乳等含盐量高的调味料,而改用姜、葱等天然食品调味。
脑血管疾病,看这六个字里面,核心就是“血”和“管”,所有心脑血管疾病问题,几乎都是血和管出了问题,如果能够做到血好了、管通了,心脑血管疾病也就控制住了。
2009-07-28 治疗心脏病 血、管两手抓!国大心脏中心总监陈淮沁说,本地每年有1900个心脏病发作的案例。虽然心脏病通常是一种突发性的严重疾病,但还有约一半的病人会延误入院,而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延误治疗。
南安普顿的研究人员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告说,没有证据说明服用壮阳药会使致命的心脏病发作或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发作的几率增大。
为减轻对心脏的伤害,服用经肝脏代谢的第二代抗组胺药,比如氯雷他定(开瑞坦)、特非那定(敏迪)、依巴斯汀(开思亭)、咪唑斯汀(皿治林)时还要避免与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药物一起使用,否则可引起第二代抗组胺药血药浓度升高,加重心律失常。
2009-06-29 心功能差慎用抗过敏药研究人员先检测了被试验者的凝血能力,然后让他们在14天内日服一次或两次标准剂量阿司匹林或安慰剂。研究人员发现,服药使试验对象的凝血能力下降,但在停药一段时间之后,不管其之前服用阿司匹林的药量,这些人的凝血能力都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据此科学家认为,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在接受手术前5天停药比较合适。
2009-05-31 心脏病人术前5天应停阿司匹林尽管程女士的成长之路还在继续,但她已远离“心脏病”的威胁,其他的症状也越来越少。(
2009-03-08 心脏病背后是内心的恐惧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增长迅速,严重威胁人民大众的健康和生命。每15秒就有一位中国人被心脑血管病夺去生命,每22秒就有一位中国人因此失去工作能力。
2009-02-14 阿司匹林——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专家告诉他用药要分类。一、哪些药是必用的。二、哪些是临时的,像安眠药。三、可用可不用的。四、没必要用的。给他的原则:少、精、对症、固定时间吃药。经过筛选,这位老干部每天只用9种药,过两三周后来电话说好多了。
2008-12-31 心血管病用药三重忧虑联合用药不宜多 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单独用药的9倍。“是药三分毒”,用药应少而精,每天最好不超过5种,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
在英国,心脏病是头号杀手。通常,这些病人被送入医院后将接受一种名为“血管重建术”的手术。
2008-09-09 用干细胞解救你的心脏研究表明:步长脑心通中的川芎嗪,可透过血脑屏障,解除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痉挛、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增加血流速度,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微循环,改善供血不足,对治疗各种供血不足症状有特效。
无论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患者首先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卧床休息,禁止奔走呼救或步行去医院。
2008-08-07 冠心病急救“备忘”多多患了血脂异常症,如何根据病情特点进行选择药物?应该注意什么?这些问题是血脂异常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给大家一些建议。
2008-07-09 血脂异常正确选药建议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血管平滑肌对硝酸甘油产生了耐受性,使其不能有效扩张血管和解除痉挛,而冠脉持续狭窄或痉挛又可加重心绞痛。
2008-04-11 硝酸甘油会引发心绞痛目前面对日益增多的血脂调节药物,临床医师在如何选择应用这些药物方面,往往感到困惑。现将目前常用的药物结合本人在临床工作的体会作一简要浅述。
2008-03-27研究人员从13529例因疑及CAD而行血管成形术的住院病人中选取了7220例至少有一条主要冠脉血管阻塞大于70%的病人。在这些病人中,45%为18到64岁,46%为65到79岁,9%为80到97岁。
2008-03-05 他汀类药物特别适合老年冠心病患者服用.一种从狼蛛毒液中分离出被称作GsMtx-4的肽可使因接受电击而心跳紊乱的兔子的心律恢复正常。
2008-01-15 狼蛛毒液可治心脏病据路透社报道,美国研究人员14日表示,鱼油似乎对于那些通过手术移植了去纤颤器的心脏病患者弊大于利。
2008-01-15 鱼油对部分心脏病患者弊大于利一般主张,只要病人的收缩压>12.0kPa(90mmHg)就可考虑静脉应用硝酸甘油。若收缩压〈12.0kPa(90mmHg),则应在观察下,给一个剂量的硝酸甘油于舌下含化,进行试验性治疗。
2007-11-27这种房颤很难彻底纠正,药物治疗主要是控制心跳次数。
2007-11-12 怎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