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重度贫血可明显增加妊娠期和产褥期孕产妇的死亡率,预防和治疗妊娠期及产褥期贫血应仍是全球公共卫生和研究的重点。
2018-03-23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危害人体健康。关于贫血的危害已有多个研究证实,下文将分享关于贫血的最新研究。
2016-09-01如何改善贫血需要用药吗?女性如果经常贫血的话,应该注意先确定患病原因,例如如果女性处于妊娠、哺乳期间会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此外,如果是儿童贫血的话,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造成的。患者还需要预防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如肿瘤、寄生虫等!
2015-07-25导致贫血的病因很多,几乎身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疾病均可能引起贫血。老年人某些肿瘤发生时贫血确实可能是首发症状,要警惕是否发生恶性肿瘤。
2014-04-10子宫肌瘤比较常见,是一种良性肿瘤疾病。很多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但一个较小的黏膜下肌瘤,常会引起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月经过多。对于子宫肌瘤贫血,除了解决根源问题子宫肌瘤外,还需要进行适当的养血。
2014-04-07贫血这种“清贫病”仿佛已经是一件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了。事实上,贫血并未真正远离,老年人贫血的高发与心脑血管疾病不分上下。贫血背后有时还隐藏着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等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2014-04-01从流行病学和人体试验来看,目前并未发现喝茶会带来钙、铜、铁、锰、锌缺乏的问题,即便在矿物质摄入不足的人当中,结果也一样。从代谢研究来看,也未发现饮茶会显著影响粪便、尿液中的矿物质排出量。
2014-03-3121~35天是女性常见的正常月经周期。但也有少数人短至20天或长达45天一个周期,只要月经有规律,也没有身体不适,都是正常的。但月经周期太短容易造成女性贫血。这种慢性失血造成的贫血往往合并缺铁性贫血。
2014-03-24肤色暗淡,眼圈发黑,还有满脸的痘痘,这有可能是贫血引起的症状。那么贫血怎么办?贫血的女人不能吃什么?
2014-03-13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致使用于合成血红蛋白的铁缺乏而引起的。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服用红枣、红豆、花生红衣一起熬煮的三味汤,每日饮用,可以健脾、造血。
2014-03-12五红汤——红豆、红枣、红皮花生、红糖和枸杞煎汤当水喝。中医认为,此汤中的红枣有健脾补血、利水的作用。
2011-09-26患有贫血的准妈妈除要去医院就诊,服用必要的治疗药物外,平时还应有针对性地吃一些补气血、补虚损的食物或药膳,从而起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作用。
2011-09-26让人们最牵挂的还是老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今天我们以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老年贫血为大家进行介绍,希望借此让大家对老年人的健康多一些关心。
2011-09-16老年贫血症可加重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老年贫血症患者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并且做好日常生活的护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2011-09-14贫血主要指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量低于同龄或同性别正常人的正常值。贫血是由许多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系列共同表现,而不是一种疾病的名称。
2011-09-12有的人发现面部或其他部位的皮肤发黄,就认为贫血了。还有的人,发现自己血压偏低,就认为是贫血造成的。还有的人,单从字面上理解,以为贫血就是血的容量减少。
2011-09-09贫血,在女性中最为常见,那么要如何防治贫血?常见贫血类型一般分为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生理性贫血.
2011-09-07贫血是一种症状,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一般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比积低于正常值,其中以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最重要。
2011-09-05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
2011-09-02想要变美牛奶是饮食当中的必须品,但是喝牛奶其实是有很多禁忌和秘诀的,方法不对的话,不但没有效果反而造成疾病,以下12个小秘诀,喝牛奶的时候多注意吧。
2011-08-31身体的一些微小变化可能暗示着某种疾病的到来,比如掌纹发白或患贫血、呼吸短促可能是哮喘等。经常做健康自检,有助于你规避这些疾病。
2011-08-29疲乏无力,头晕健忘,心慌气短,月经失调等症状,或皮肤萎缩、干燥,毛发干燥 易脱落,或有指(趾)甲脆薄而扁平、凹陷、易分裂等现象,这些都属于中医气血亏虚的表现。
2011-08-26营养不良性贫血,顾名思义就是指因缺乏造血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而引起的贫血。幼儿阶段是这种症状的高发时期,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
2011-08-24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疾病,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除使用含铁剂的药物外,药膳食疗不失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2011-08-17女性如何食补?根据女性的身体结构和体质要求,所需的食疗方案也不相同。本文重点介绍了气虚、贫血、瘦弱、怕冷四种女性如何进补,及她们的食疗方案,不妨看看吧。
2011-08-15贫血在女性人群中比较常见,那么女性贫血怎么补比较好?首先了解下女性贫血的原因,往往由于月经、哺乳、营养失衡等,因而则不要补充人体缺少的物质,从而改善贫血症状。
2011-08-12贫血,在女性中最为常见,那么要如何防治贫血?常见贫血类型一般分为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生理性贫血
2011-08-10由于女性特殊的身体结构,导致女性贫血较为严重,如何调理女性贫血,中医建议通过药膳食疗调理女性贫血病症效果较好。
2011-08-08缺铁性贫血在中医学中属于虚劳”、“虚损”、“萎黄”、“黄肿”和“黄胖”等范畴,那么中医如何判断缺铁性贫血?
2011-08-05血营养全身组织和器官,同样也对肌肤、毛发起营养作用。血的运行,必然需要在气的推动下,上注于肺,行于经脉之中,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发为血之余”,血气旺盛,则毛发也旺盛,血气虚亏,则毛发枯萎、稀少或脱落。
缺铁性贫血对孕妇及胎儿均有一定的危害性。孕妇贫血可诱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而且子痫的发生率也会增高;贫血可使孕妇抗病能力降低而发生感染,严重贫血可因心肌供氧不足而导致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生活中有许多贫血的女性,没有找到自己贫血的真正原因,而是随便购买一些补血保健品、或炖一些滋补汤水服用;有的甚至都没查清楚自己的不适症状是否由贫血引起,而是想当然一厢情愿的服用补血药品食品走进补血的误区,钱花了、病却没好,有时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血红蛋白病是由于遗传缺陷(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或合成障碍,一种或一种以上结构异常的血红蛋白,部分或完全替代了正常的血红蛋白而引起的一组疾病。
2010-09-22只要是女性就比较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液。所以平均大约有20%的女性、50%的孕妇都会有贫血的情形。
2010-09-19贫血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通常大多数贫血是营养不良性(如缺铁性)贫血。然而,补充铁剂后仍无法纠正的贫血,即所谓的“不明原因的难治性贫血”中,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2010-09-14日前,某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组织了“育龄妇女铁缺乏症流行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530名育龄妇女中贫血总患病率为23.77%,孕妇贫血发病率明显高于未怀孕者,患病率随着孕周的增加而明显上升。在患贫血的孕妇中,缺铁性贫血占97.15%。由此可见,防治孕妇缺铁性贫血工作十分严峻。
2010-09-12贫血为慢性肝病常见表现症状之一,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尤其多见,肝病的贫血程度大多是中等的,偶尔是严重的。有些肝病患者虽然没有贫血,但会出现红血球型态改变。其发生之原因,最常见的有肝病本身、失血、叶酸缺乏、脾脏功能亢进,其次为溶血性贫血及血浆容量增多,而造成血液稀释,使贫血更加严重。这些因素可单独存在也可能同时存在。
研究表明,宝宝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一半,而成人大脑的耗氧量只占全身耗氧量的五分之一。宝宝贫血使摄氧能力下降,脑组织缺氧,宝宝的记忆力和注意力等都会受到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加,食物摄入总量减少,铁的摄入量亦有减少的趋势。我国老年人每日铁的膳食推荐量为12毫克。由于老年人的活动量减少,咀嚼消化功能衰退,每日进食的数量和品种大大受到限制同样也影响了铁的摄入量。
2010-08-29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数及/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以及全血容量减少,并由此而引发的综合症状的总称。贫血其实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病,以下三种情况是很容易发生贫血的,大家定要细心留意,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造成人体贫血的原因很多,临床上常见的以铁元素丢失过多而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居多。但是,有几种特殊原因引起的贫血,需引起人们的注意。
2010-08-24贫血的种类繁多,许多疾病都可表现为贫血症状、如溃疡病出血后、严重的钩虫病白血病等,这些都是病理性贫血。还有一种生理性贫血,也就是说这种贫血是人类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要表现在婴儿出生后1-8周以内,所以又称为"婴儿生理性贫血"。
2010-08-24贫血是指血液中红血球数量太少,血红素不足。贫血分成几种不同的情形,其中一种是缺铁性贫血,所谓的缺铁性贫血就是红血球中铁质含量太少,这也是所有贫血情形中最常见的一种。
2010-08-22由肾脏病导致的贫血称为“肾性贫血”。肾性贫血是由于肾脏受损,其产生的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同时肾衰竭时体内毒素蓄积也影响骨髓生成红细胞生成素,肾衰时凝血功能也出现障碍,常常表现鼻衄,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女子月经过多等失血,加重贫血,这些诸多因素所致。由此可见,肾性贫血不同于其他原因导致的贫血。
有很多准妈妈认为,只要不贫血就不用吃补铁食物或者补充剂。其实,铁元素在确保向胎儿正常供氧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还能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和生长以及防止准妈妈早产。特别是孕中期的准妈妈,不管是否贫血,都要注意补铁。
如今有很多女性都要工作,所以工作压力就不只是男性,也是女性的切身问题了。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一下工作压力――月经不调――贫血三者之间的关系了。
女性一生中多有耗血或失血。平时若不善于养血,则易引起贫血,出现心慌、头晕、面色苍白、失眠等血虚病。对此除请医生治疗外,还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自我调理。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形成多由长期慢性肠胃疾患或长期失血、妊娠失养、加之饮食失调、护理不当等所致。本文介绍了缺铁性贫血的中医辨证食疗方,供患者参考。
在青少年时期,仅机体生长发育这一项,便需要增加近一成的铁质。因此,他们更容易出现缺铁现象。以往人们认为偏食和女性月经可引起青少年缺铁,但是专家近来把长期持续的剧烈运动也列为一项导致贫血的负面因素。
中医学中没有贫血的名称,但从患者临床所呈现的证候,如面色苍白、身倦无力、心悸、气短、眩晕、精神不振、脉见细象等,则相似于“血虚”、“阴虚”诸疾。一般可将贫血划入“血虚”或“虚劳亡血”的范畴,而“虚劳”是脏腑亏损、元气虚弱所致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症状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的缓急相关。
2010-08-06贫血指人体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贫血病人脸色苍白或蜡黄色,口唇色淡,精神差,劳动能力降低,病人常感头昏、乏力、心慌、胸闷。
据了解,莴苣叶子中的营养成分要比莴苣本身营养成分还高,莴苣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而无机盐、维生素则含量较丰富,尤其是含有较多的烟酸。烟酸是胰岛素的激活剂,糖尿病人经常吃些莴苣,可改善糖的代谢功能。莴苣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锌、铁,特别是莴苣中的铁元素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经常食用新鲜莴苣,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莴苣中的钾离子含量丰富,是钠盐含量的27倍,有利于调节体内盐的平衡。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具有促进利尿、降低血压、预防心律紊乱的作用。
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负责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癌细胞在有氧的情况下,对化疗药和放射线的治疗才敏感。贫血的癌症患者,肿瘤组织缺氧,肿瘤就会增生许多血管。随着肿瘤新生血管的增多,癌细胞就会加速生长繁殖,而且增加了扩散转移的机会。因此,贫血会促进肿瘤发展,降低化疗、放疗的治疗作用。
根据统计,亚洲女性罹患贫血的比例相当高,平均每四到五个女性中,就有一个是贫血患者;若以年龄分布来看,二十至二十四岁之间,罹患的比例约二成,二十五岁至二十九岁之间有三成。以下是笔者为你推荐的几款补血食疗,不妨可以试一试。
人体血液总量占体重的6%~7.5%。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贫血是由于某种原因,致使血液中的血细胞,特别是红细胞及其所含的血红蛋白生成减少或丢失过多,或复合性的原因,引起血细胞降低到正常值的低限以下,造成病人头昏眼花,头晕目眩,耳鸣,心慌,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症状群。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总数减少或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量减少的一种综合性病理状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急性大出血时,患者不但贫血,血压也会急剧降低。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造血不良性贫血以及感染性贫血等。
多吃葡萄干可预防贫血?一般民间都以为葡萄干富含铁质,是预防贫血的圣品,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以同样100克的食物来作比较,猪肝就含了11毫克的铁,而葡萄干才含0.5毫克,而且葡萄干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又较差,所以吃了一大包的葡萄干,吸收量还是有限。
女性比较容易患上缺铁性贫血,这是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液。所以平均大约有20%的女性、50%的孕妇都会有贫血的情形。现在市面上的果蔬中,其中五种对改变女性贫血症状效果好。
儿童的智能发育被影响可表现为注意力分散、精神不集中,对其周围的环境事物均不感兴趣,表情淡漠,不爱玩、不爱活动等,这些都说明贫血可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但可通过治疗贫血而改变。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产生了抗自身红细胞的抗体,而使自身红细胞破坏产生的溶血。是溶血性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当人的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和红细胞的抗原性发生变化或外来感染如支原体与红细胞有相同的抗原性时,则会产生自身抗体。
2010-07-25维生素C不仅是一种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物质,而且具有强还原性。补铁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以保护药物中的二价铁不被氧化为三价铁,增加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具有非常好的增效作用。因此,补充铁剂的同时服用一些维生素C,其补铁效果更理想。
血清钾浓度在3.5~5.5mmol/L,平均4.2mmol/L。通常以血清钾<3.5mmol/L时称低血钾。但是,血清钾降低,并不一定表示体内缺钾,只能表示细胞外液中钾的浓度,而全身缺钾时,血清钾不一定降低。故临床上应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分析判断。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延续,往往全身症状大多消失,只有在局部引流不畅时,才有全身症状表现,一般症状限于局部,往往顽固难治,甚至数年或十数年仍不能痊愈。目前,对大多数病案,通过妥善的计划治疗,短期内可以治愈。
小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本病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估计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者G-6-PD缺陷,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发病率差异很大。高发地区为地中海沿岸国家、东印度、菲律宾、巴西和古巴等。在我国,此病主要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以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省(自治区)的发病率较高,北方地区较为少见。本病为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杂合子具有不同的表现度,男性杂合子和女性纯合子均发病;女性杂合子亦可发病,取决于其缺乏G-6-PD的红细胞数
2010-06-21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标准,本文介绍了国内和国外的诊断标准,仅供参考。
2010-06-19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cellsplasia)简称纯红再障。是骨髓红细胞系列选择性再生障碍所致一组少见的综合征。国内文献报告已超过100例。发病机制多数与自身免疫有关。
2010-06-14贫血是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在发展中国家,其高危人群主要为妇女、儿童及婴幼儿,其中6个月至2岁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75%~82.5%,育龄妇女的患病率为43.32%,怀孕3个月以上的妊娠期妇女患病率为66.28%,10岁~17岁青少年的患病率为13.12%。
缺铁时,首先含铁血黄素和铁蛋白在骨髓和其他贮存处消失。许多其他重要的铁蛋白活性减低,如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琥珀酸脱氢酶、乌头酸酶、黄嘌呤氧化酶、肌红蛋白等,因此在缺铁时,许多组织细胞代谢和机能发生紊乱。胃粘膜分泌盐酸常减少。43%缺铁患者空腹组织胺试验显示胃酸缺乏。
缺铁性贫血治疗的关键是要首先了解造成缺铁的原因,病因性治疗尤其重要。口服铁制剂有硫酸亚铁、富血铁片等。铁制剂对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可产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饭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刺激症状。
由于胎儿发育还需吸收铁 ,所以孕妇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尤其是在多胎妊娠和患有胃肠道慢性疾病影响平时铁吸收时,贫血会更早出现,而且更严重。
贫血(anaemia)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但由于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的测定技术比较复杂,所以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国内的正常标准比国外的标准略低。沿海和平原地区,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12岁以下儿童比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正常值约低15%左右,男孩和女孩无明显差别。海拔高的地区一般要高些。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20世纪初才被人们发现的一种遗传病。1910年,一个黑人青年到医院看病,他的症状是发烧和肌肉疼痛,经过检查发现,他患的是当时人们尚未认识的一种特殊的贫血症,他的红细胞不是正常的圆饼状,而是弯曲的镰刀状。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病称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主要发生在黑色人种中,在非洲黑人中的发病率最高,在意大利、希腊等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印度等地,发病人数也不少,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也发现有这类病例。
遗传性血色病是一种铁代谢异常的遗传性疾病,有六种不同的基因型,其中主要的一种与HFE基因相关,另外五种是罕见类型,这种病的特点是过量的铁吸收致不同的组织器官破坏。
2010-05-06营养性贫血是指因缺乏生血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素民D等,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致造血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多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阶段,妈咪千万不要嫌麻烦,一定要经常给宝宝不断变换花样,添加各种色、香、味、形都好的食物,多样化的食物可以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也可引起宝宝对食物的兴趣。
2010-05-04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比较多见,以7—24个月为高发年龄组,对健康有不良影响,必须积极防治。根据我国目前情况,提出以下防治方案。
2010-04-27多吃素多喝茶一直是人们倡导的健康生活理念,但据报道,台湾不少医院最近却接二连三接诊被吃素喝茶“放倒”的病人。指甲凹凸不平、嘴角发炎,这是一名27岁的年轻女子求诊时候的状况。她每天喝大量绿茶减肥,结果严重贫血。此外,一些长些吃素的人也出现了类似的状况。这都是缺铁性贫血的表征,那么,茶水和素食又是怎样让体内的铁流失的呢?
2010-04-26我国目前仍有超过一亿人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对上班族这个族群来说,主要涉及的是女性,且多是和营养有关的缺铁性贫血。如今的白领女性讲究时尚,但生活中一些“时尚”可能是铁元素的“死对头”,不知不觉中就带走了你体内的铁,让你面临贫血的威胁。
2010-04-22近年来,由于营养过剩、饮食不均衡导致的“富贵病”屡见不鲜,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患者日趋增多。与此同时,常与“营养不良”联系在一起的贫血症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有抽样调查发现,我国约有五分之一的城乡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导致贫血的原因繁多,老年人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应当警惕慢性疾病和恶性肿瘤。
2010-04-1610个女人,6个贫血。精致,举止优雅,谈吐得体,是众人跟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可是,当铅华洗去,镜中的你苍白憔悴,一脸疲惫,你还会觉得自己是个美女吗?如果这不是因为你一两个晚上的熬夜所致,那很有可能是因为你患上了自己还不知道的贫血症。
2010-04-09补充铁质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要法则,可是还有一些误区大家不了解,有些会认为贫血好转得停服铁剂,其实这是错误的。
2010-04-02因为各种原因缺铁而导致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贫血是—种症状,而不是独立的疾病。在治疗时必须明确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或原发病,并作进一步的检查。必须注意,不查明病因,贫血不仅不能根治,而且有时会贻误某些严重疾病的诊治,原发病对患者的危害有时比贫血更为严重,例如缺铁性贫血可能是胃肠道恶性肿瘤所引起,忽视或延误这种原发病的诊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010-03-29我们的父辈们,基本都是一辈子吃苦过来的人,因此,省吃俭用是他们的一贯作风,即使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条件变好了,他们依然保持着一辈子的这种节俭作风,吃饭的时候吃素也比较多,但是据专家研究,老人吃素太多会患上缺铁性贫血。
2010-02-12你知道吗,贫血的男性易阳痿。如何避免贫血引起的阳痿呢? 阳痿是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之一,阳痿的病因非常复杂,这就需要先找准病因,然后才可对症治疗。
2010-01-20牛奶经过高温煮沸后,所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抗贫血因子会有很大损失,而且,维生素B12只有在胃内粘蛋白质作用下,才能被顺利吸收,可由于婴儿胃内缺少粘蛋白,故单纯用牛奶喂养,势必造成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导致细胞的核酸障碍,从而发生婴幼儿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010-01-08镰形细胞病,又名镰形红细胞贫血,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它导致病人的红细胞变平或扭曲,从而使红细胞的形状改变成镰刀样。这样,红细胞就会被破坏,而不能将氧气携带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另外,这种红细胞易于粘附在一起而形成凝血块,造成心脏病或中风。缺氧及凝血块的形成还可造成腿、臂、胸、背等处的剧痛。
2010-01-01研究表明,婴儿在成长和发展的脑部氧耗占一半的全身氧耗,以及成人脑氧耗占只有一个五分之一的全身氧耗。婴儿贫血的能力,减少氧的摄动,脑组织缺氧,宝宝的记忆和注意力等都会受到影响。
2009-12-08 贫血对宝宝健康的影响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现有缺铁性贫血患者达3人,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和儿童,还有近10亿人患有轻度铁缺乏症。而据专家称,在食盐中加入铁的摄入可以防贫血。
2009-12-04 专家推荐简单防贫血法:铁+碘严重贫血对胎儿、母亲影响均大贫血的准妈妈较易生下高生病率及高死亡率的胎儿,世界各地的报告也显示怀孕中若孕妇有贫血,易发生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婴儿。如果贫血获得改善,其生产结果会大为改观。
2009-11-30近年来,因为贫血来就诊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出现贫血?纠正饮食习惯能防止贫血吗?
2009-11-25 老年贫血 饮食调补小儿先天储铁不足。正常足月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铁足够其生后3~4个月的造血需要。但早产、双胎、胎儿失血以及母体患有缺铁性贫血等,均可使小儿储铁不足。
2009-11-20 小儿贫血原因有哪些老年人多有多年饮茶习惯,长期饮浓茶可使食物中铁沉淀影响胃肠吸收造成缺铁性贫血。另外老年人多有溃疡病、痔、肝硬化、萎缩性胃炎等慢性出血也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故老年人宜饮谈茶,有消化道疾患者应早期治疗,此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手段。
2009-11-20 老年人贫血如何预防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临床上一般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患者同年龄组、同性别和同地区的正常标准。饮食治疗是治疗贫血的有效手段之一。以下食物有利于改善贫血症状和补充造血功能的营养成分,应注意选用。
2009-11-13 推荐:改善贫血的食疗药膳方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主要系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等获得性DNA合成障碍引起。
2009-11-11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发病率高达20%至38%。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女性易发生贫血现象。青春期的女孩生长发育旺盛,机体对铁的需求量大,加上月经来潮,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妊娠哺乳期女性要供给胎婴儿营养物质,铁的需要量大为提高,如不额外补充,贫血几乎无可避免。
2009-11-02 世卫组织称:多吃蔬果补铁防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小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多发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可出现面色发白或发黄,烦躁不安,精神差,不爱活动,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口唇、眼结膜、指甲床和手掌苍白等症状。
2009-10-16 小儿缺铁性贫血食疗法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值降低,谓之贫血。其中血红蛋白降低是主要原因。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血红蛋白值,分别不低于0。125毫克/毫升、0。115毫克/毫升。
由于恶性肿瘤自身常常产生有毒物质,直接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导致代谢、内分泌、免疫等多方面的异常,随着瘤体的增大,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消耗日渐增多,与正常的组织、细胞“争夺”营养,脂肪、蛋白质、葡萄糖消耗大于存储,因而人体也往往同时发生肿瘤性消瘦。
此外,肿瘤增长逐渐外浸周围脏器,或经血道、淋巴转移到其他部位,造成
贫血,作为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血液病,多与营养不良,铁质、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缺乏有关。而现如今它反而成了一种“富贵病”。
2009-10-13 餐桌上的防“贫血”明星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原则第一是必须尽可能查明引起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并纠正原发疾病。第二,补充治疗用的铁剂。
2009-09-30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的营养也得到了保障,可令人不解的是,尽管一日三餐鱼肉不断,还是有不少宝宝出现了贫血症状,这又是为什么呢?
2009-09-24贫血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找到引起贫血的内在原因,去除病因,才是消除贫血的关键,不然光吃补血药是治标不治本。
2009-09-17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手段。服用铁剂时,首先应注意选择制剂。其次是补铁的剂量和时间应充足。
2009-09-16 口服铁剂 赶走缺铁性贫血伦敦全科医生埃莉·坎农告诫说,抑郁和焦虑并非总是心理问题,通常可能是另一种疾病的症状,如贫血、甲状腺或更年期等。在服用抗抑郁药物之前,最好问问医生是否有必要进行血检,排除以上情况。
2009-09-12 贫血可导致抑郁现今提倡多喝茶,茶可提神还可排毒,而果汁一般含糖量较高,专家反而不建议多喝,但是对于贫血病人来说,还是要多喝果汁少喝茶,这是为什么呢?
2009-09-12 贫血病人:请对喝茶说No医生在门诊中发现,大多数存在起立时眩晕、睡醒后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症状的9~16岁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以经常参加剧烈运动者尤为突出。
2009-08-25红细胞计数(简写rbc)是最常用的检查贫血的主要指标,红细胞减少主要表现为贫血,如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失血性贫血以及溶血性贫血等。
2009-08-21 贫血应该重视哪些指标每天铁质只要吸收0.5mg-1mg,就可满足健康男人及停经妇女的需要,但行经期妇女、孕妇、青少年及婴儿的需要量则要多,可适度的增加摄取量或种类,以补充所需铁质。
2009-08-14月经过多也是青春期少女发生贫血的原因之一,月经每月一次,如果量不超过100毫升,一般不会造成贫血。如果有些少女月经量比较多,失血更重,这样就会造成贫血。
2009-08-10G-6-PD缺乏症新生儿对血红蛋白变性和溶血敏感性增加。感染因素是最主要的诱因,各种药物诱发的溶血占一定比例。患儿黄疸程度较重,甚至可出现核黄疸。
2009-08-09 G-6-PD常识 面面观大枣羊骨粥 羊颈骨1~2根(捣破),大枣20枚(去核),糯米50~100g。共煮稀粥,食盐调味,分次食用。尤其适合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食用。
2009-08-03 适宜于贫血患者的药粥患有缺铁性贫血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补铁,可出现体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细胞免疫水平下降等症状,易诱发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009-08-01 做补血菜少不了的材料长期吃不到或不吃新鲜蔬菜、水果的人会出现皮肤紫色斑点或斑块,牙龈渗血,甚至牙龈肿胀、牙齿脱落、牙根暴露于外,严重者还可出现鼻血、黑便、尿血及贫血等。
贫血严重地影响着少女的身心健康。患了贫血以后,皮肤苍白,毛发干枯,脱落,稍一活动就感到心慌,气急,头晕,眼花,耳鸣,记忆力减退,甚至常发生昏厥,严重的贫血还可引起心脏扩大甚至充血性心力衰竭。
2008-10-29 贫血伤害少女幼小的身心铁会导致贫血已是众所周知了,然而对贫血以外的一些表现却并不十分了解。 患儿起病大多缓慢,常常在婴儿6个月以后开始发病。最初小婴儿仅是面色显得苍白;而大一点的孩子在活动时易感累,身体没劲。
2008-10-29 婴幼儿贫血护理5要点当你怀疑你或你的家人有贫血时,首先应该去医院就诊,检查血象,看血红蛋白值是否真的低于正常,然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查找病因。
2008-10-29 隐藏在贫血背后的“定时炸弹”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A能改善机体对铁的吸收、运转和分布,促进造血功能。当维生素A缺乏时,运铁蛋白合成受限,储存铁释放入血障碍,引起骨髓缺铁,使造血能力下降。
2008-10-28 维A缺乏加重贫血药物进入机体后,由于免疫等因素从而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临床上出现贫血、黄疸、酱油色尿等溶血表现。药物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溶血性贫血相对较少见,仅占10%,但急性溶血有生命危险。
2008-10-28 用药不慎,易诱发溶血全国轻、中、重度贫血的构成情况为:未孕未哺乳妇女分别为56.1%、41.8%、2.1%,哺乳妇女分别为38.3%、56.4%、5.3%,孕妇分别为56.4%、41.7%、1.9%。未孕、未哺乳妇女及孕妇有中、重度贫血的占1/3强,而哺乳妇女约占2/3。中、重度贫血是必须予以治疗的。
2008-10-28 贫血: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研究人员认为,8月龄时缺铁对发育的影响远远超过18月龄缺铁的影响。因此,为了使筛查达到应有的效果,应该在8个月前进行。
在我国,贫血为妇女儿童的常见病,与肺炎、腹泻、佝偻病一起被看作是儿童的“四大疾病”,有关研究部门和专家近日呼吁:重视儿童的贫血现象。
镰状细胞性贫血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儿童致命性疾病,直到给儿童接种疫苗和在婴儿期常规青霉素治疗,才使得镰状细胞性贫血的患儿生存期延长至成年。
2008-10-27 廉状红细胞性贫血男女有别缺铁性贫血在中医学称“痿黄”、“虚劳”,与脾,肾最为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能运化水谷精微,养心化血,脾虚失运亦可导致气血俱虚,血不能濡养头身而头晕眼花、疲乏耳鸣;血不能养心而出现心悸气短。
2008-10-10 贫血与脾肾最为密切女性追求面容靓丽,身材窈窕,应重在养血,若不善于养血,就容易出现面色萎黄、唇甲苍白、肢涩、发枯、头晕、眼花、乏力、气急等血虚症,即贫血。严重贫血者,还极易过早发生皱纹、白发、脱牙、步履蹒跚等早衰症状。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并非缺乏造血的原料——铁。宝宝发生这种贫血,是因为新鲜蔬菜和水果吃得少,缺少叶酸所导致的。孩子缺少叶酸,骨髓内的红细胞就不能发育成熟,这样就会导致释放到血液中的红细胞胞体大而幼稚。
2008-10-04 宝宝贫血也不少见这些头重脚轻的不适遭遇,不少女性都经历过。血液病专家认为,由于生理因素,许多女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慢性贫血或周期性贫血,尤其在炎热的夏季,血压偏低或贫血的人会感觉到头晕、恶心。
婴幼儿期发病应多考虑营养缺乏性贫血;儿童期发病,应多考虑慢性出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在治疗贫血病因的同时,应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注意饮食疗法,饮食的质和量应取决于小儿的年龄和病因。还应针对贫血的原因选择有效的药物治疗,如铁剂适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适用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008-10-02 贫血宝宝的健康饮食甘蔗:含糖量十分丰富,为18%~20%。值得一提的是,甘蔗的糖分是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种成分构成的,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甘蔗还含有大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每公斤达9毫克,居水果之首,故甘蔗有“补血果”的美称。
2008-10-02 女性贫血选果蔬目前,不少大城市儿科门诊中,贫血患儿的比例仍然很高。普陀区某幼儿园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在园中的139名体弱儿童中,贫血儿童占到36人,流行概率仅次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医学专家指出,现代城市儿童贫血和饮食方式、生活习惯、营养结构以及卫生习惯等有关系。
2008-09-25 贫血,不是贫穷的专利有些人把贫血与低血压相提并论,认为低血压是由贫血引起的。其实,贫血与低血压在医学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008-09-25 别把贫血与低血压相提并论!对于缺铁所致的贫血,应该怎样正确服用市面上的补血剂呢?首先,应该由正规医院的医生给予明确的诊断,并且找出缺铁的原因。例如是否系铁摄入不足(偏食、嗜浓茶、生育期妇女、孕妇、儿童对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铁相应不足),铁吸收欠佳(慢性胃炎、胃大部切除术后),铁丢失过多(各种急慢性失血,如溃疡病、妇女月经过多或肿瘤消耗等)。
2008-09-25 贫血,你补铁了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贫血。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感染为特征。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患者的自我护理也很重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组织减少、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贫血。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感染为特征。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患者的自我护理也很重要。
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比积、红细胞数及/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以及全血容量减少,并由此而引发的综合症状的总称。
2008-06-24 贫血的鉴别诊断诊断贫血的指标,临床最常用的有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象及骨髓细胞象。前三项是辨别贫血与否不可缺少的基础指标,任何一项或三项都低于正常值,即可认为是贫血。后两项是用以进一步探讨贫血的性质和判定贫血程度的佐证指标,视需要和条件,酌情选用。
2008-06-24 诊断贫血和鉴别贫血性质的指标及其临床评价临床诊断贫血,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2008-06-24 诊断贫血的着眼点治疗必须针对出血的基本原因,立即予以止血,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应使病人保持温暖和安静,必要时可给以镇静剂和止痛剂。
2008-06-24 急性失血性贫血如何治疗?严重的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肺疾患或血管畸形,如法乐氏四联征、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可使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绝对数量明显增多,但临床上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更常见,且病情严重、复杂。
2008-06-24 贫血检查所昭示的疾病失血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慢性失血常引起缺铁性贫血(详见有关部分)。由于外伤或疾病过程造成血管破裂或止血机制缺陷,在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而引起的贫血称为急性失血性贫血。
2008-06-24 什么是急性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所致贫血是指快速大量出血引起的贫血。
2008-06-24 急性失血所致贫血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胃肠道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并以慢性者居多,例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容易反复,多年不愈。而且胃肠道疾病并发出血的机会也较多。
2008-06-24 胃肠道疾病与贫血此类贫血被认为是某种慢性病的一部分。在这些慢性病中最常见的是感染,炎症性疾病(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癌肿。然而,基础的疾病并不一定是慢性的,因为这种贫血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可暂时地出现于任何感染或炎症的任何阶段。已知有3项病理生理机制:
2008-06-24 慢性疾病的贫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由于异常或非造血的细胞浸润和替代正常骨髓而引起的贫血。
2008-06-24 什么是骨髓痨性贫血?骨髓痨性贫血是由于异常或非造血的细胞浸润和替代正常骨髓而引起的贫血。此类贫血的特点为血涂片上出现正常色素,大小不均的红细胞,并见异形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亦可见未成熟的粒细胞。当骨髓被浸润性癌肿,肉芽肿性或脂质沉积病变所取代或骨髓纤维变性时可发生上述变化。
2008-06-24 骨髓痨性贫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贫血通常为中度严重,特点为正细胞性,但也可能呈稍大细胞性。
2008-06-24 骨髓痨性贫血应该做哪些检查?镰状细胞贫血症是导致反常红血球的一种遗传性疾病。
2008-06-23 什么是镰状细胞贫血症?镰状细胞病(sickle cell disease)是指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S(HbS)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溶血性疾病。
2008-06-23 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的肺功能表现镰状细胞贫血所致的肾损害称为镰状细胞贫血肾病(sicklecell nephropathy),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HbS),常引起溶血性贫血。纯合子型又称镰状细胞贫血,杂合子型称镰状细胞特征。常见于非洲及美洲的黑人,我国极少见。
2008-06-23 镰状细胞贫血肾病的诊断镰状细胞贫血所致的肾损害称为镰状细胞贫血肾病(sicklecell nephropathy),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异常血红蛋白病(HbS),常引起溶血性贫血。纯合子型又称镰状细胞贫血,杂合子型称镰状细胞特征。常见于非洲及美洲的黑人,我国极少见。
2008-06-23 镰状细胞贫血肾病的治疗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有一天人们有可能治愈镰状细胞病。全世界有约100万人患有这种遗传病,其中大多数在发展中国家。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了2006年第1期的《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2008-06-23 遗传修补治疗镰状细胞病治疗成人镰状细胞病的羟基脲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年龄小于5岁的镰状细胞病患儿。
2008-06-23 羟基脲治疗小儿镰状细胞病安全有效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美国的科学家最近通过共同研究,揭开了镰状红细胞病防止疟疾发病的机理。
2008-06-23 镰状红细胞病为什么可防止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