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属中医学积、胁痛、黄疸、臌胀等范畴。是由感受疫毒,情志郁结,劳欲过度,饮食不节等伤及肝经、损及肝络、迁延日久、渐积而成。是由"毒、痰、热、瘀"综合而复杂的病机所致,多种病机交织缠绵贯穿于该病的全过程,只是在不同阶段和具体证型中有所侧重而已。临床证候虚实相兼,错综复杂,以肝功损害,肝纤维化为主要病理改变;本虚标实,瘀热痰毒阻滞肝络为其病机特点。
慢性肝病的症状有哪些?
1、容易疲劳,排毒不畅。
2、面色偏黄,眼白混浊等慢性肝病症状。
3、身体乏力,无精打采。
4、发烧、体虚、恶心、呕吐、肌肉痛、头昏、头痛、腹痛、而且通常有黄疽,慢性肝病症状类似感冒,部分慢性肝病症状患者有肝脏轻度肿大、厌油,腹胀持续且明显,常有齿龈出血及鼻出血。皮肤有毛细血管扩张,手、足掌可见朱砂一样的密集红斑,以大小色际明显,称为肝掌。有的人常有低热、月经失调、性功能紊乱或减退,部分慢性肝病症状患者兼有关节炎、肾炎、糖尿病。慢性肝病患者尤其是有明显诱因如劳累、药物影响、酒精作用等,又有食欲减退、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大便溏渍,腹胀、肝脾肿大等症状时应尽快查明原因,防止肝硬化转变。
慢性肝病也会发生贫血
贫血为慢性肝病常见表现症状之一,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尤其多见,肝病的贫血程度大多是中等的,偶尔是严重的。
有些肝病患者虽然没有贫血,但会出现红血球型态改变。其发生之原因,最常见的有肝病本身、失血、叶酸缺乏、脾脏功能亢进,其次为溶血性贫血及血浆容量增多,而造成血液稀释,使贫血更加严重。这些因素可单独存在也可能同时存在。
为何肝病会导致贫血?
肝病引起的贫血其机转目前不清楚。贫血与肝功能的损害有关,但两者严重程度并不呈现平行关系。肝硬化时,由于门静脉高压可发生食道静脉曲张而引起贫血,肝功能严重导致凝血缺陷者,可引起出血而致贫血。叶酸缺乏可发生于长期嗜酒及营养不良肝病者,而致贫血。肝硬化导致脾脏功能亢进可引起贫血,白血球及血小板减少。肝病病患的红血球型态常见靶形细胞,其原因是红血球之细胞膜含有多量的胆固醇,使细胞膜变成僵硬,易在脾脏内被破坏而形成溶血性贫血。
如何预防由慢性肝病引发的贫血?
有效的治疗主要是改善肝功能。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乙醇中毒者,戒酒后贫血可有一定程度减轻。如有失血史或有缺铁者可用铁剂治疗。对有巨幼细胞贫血者可用叶酸治疗。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邝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