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
2022-11-14甲状腺功能异常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普遍存在,并且治疗甲减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022-08-02当糖尿病合并甲亢时,注意防止血糖过低。
2022-08-02李阿姨体检超声意外查出了甲状腺结节,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很成功。但手术后病理化验又发现多个淋巴结转移。
2022-06-06高质量的护理,对患者的术后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2022-06-06MTC是一种容易漏诊误诊,预后较差的特殊类型的甲状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约为50%。
2022-06-06术后有不少患者出现颈部紧绷、麻木、颈椎活动受限,甚至出现上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2022-06-06靶向药可分为多靶点药物和单靶点药物两类
2022-06-02今年36岁的李女士,来自韶关地区,丈夫陪同她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
2022-05-27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快速上升。
2022-05-23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个人情况,现场讨论,合理选择药物或碘131治疗,或者考虑手术。
2022-05-23甲状腺结节的发病高达20%
2022-05-23碘过量和碘缺乏都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2022-05-135月15日是我国第29个“防治碘缺乏病日”
2022-05-13可疑癌不一定就是癌,需要细针穿刺证实。而且甲状腺癌有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的特点不同,治疗方案也不一样。
2022-02-24性别困惑为X连锁隐性遗传,对于一个女性致病基因携带者来说,如果后代是XY染色体,则有50%可能患此类综合征。
2022-02-15“胖友”的黑棘皮病往往很可能就是胰岛素抵抗的标志,如果任由发展,“胖友”将来大概率会出现糖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甚至罹患糖尿病。
2021-11-05生活中,经常看到年纪轻轻就出现痛风的人,这个曾经被认为是中老年的疾病,为何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哪一步做错了呢?
2020-04-29生活中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极端现象,明明每天正常饮食,可体重却还是呼呼上涨,才几个月时间体重能暴肥十几斤,甚至“喝口水都是体重”;还有的人也没刻意减肥,却在短短的时间内瘦了一大圈——曾经的“将军肚”不见了,胳膊、腿都细了,有的甚至瘦得“脱了相”。
2019-06-28高尿酸血症已成为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外的第四高,这“四高”都是我们不加节制地吃出来的结果。因此,要想远离这些疾病,我们一定要管住嘴,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2019-04-15一到春节,免不了要参加各种聚会,大鱼大肉、红酒白酒,在开怀畅饮、大快朵颐的时候,痛风患者也迎来了发病高发期,浙江省中山医院内分泌风湿肾病科的瞿中洁医师就深有体会。
2019-02-03传说中,肝有肝毒,肾有肾毒,肺有肺毒……皮肤瘙痒、便秘肥胖、口臭胃病、气色差狂爆痘,身体的任何不适都与体内积蓄太多毒素扯上关系,为了分分钟不被“中毒”身亡,各路“专家”们纷纷出招,排毒方法铺天盖地,排毒理论完美无缺,甚至还出现了人体排毒时间表,这些真的有科学依据吗?这么多年的“排毒”到底排了些什么呢?
2018-11-2065岁的老李前几天在一次体检中,无意中查出了有尿酸高的情况,可自己平时丝毫没有一点感觉,这让老李很纠结,这偶然一次的尿酸高是不是意味着自己得了高尿酸血症?没有症状的尿酸高要不要治?治了得花钱,不治会不会得痛风呢?
2018-11-05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肥胖和健康一定是对矛盾体,毕竟当体内储存的脂肪越来越多后,最直接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身体的代谢开始出现变化。
2018-08-27听到辐射、射线,很多人恨不得立刻后退远离,怎么还能用来治疗甲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欧阳伟教授表示,其实少量辐射并不会危及健康,相反在检查诊断和治疗中还能发挥重要作用,如碘131对于部分甲状腺疾病,就是重要的“核武器”。
2018-07-23备孕补叶酸、怀孕补铁钙……“不让宝宝输在起跑线上”是父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中国,这种观念也逐渐由学龄前教育转为孕期,甚至孕前的健康问题。
2018-07-19现在的内分泌科门诊,除了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我们还可以听到一个新鲜的疾病名称“肥胖症”,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谷根指出,以前大家都认为肥胖只是一种生理现象、亚健康,但随着医学进展,医学家发现肥胖和内分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卫生组织已把肥胖认定为一种病。
2014-06-19现在肥胖的人越来越多,这其中不少人常常在洗澡或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脖子皮肤颜色比其它部位颜色深,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12-11-20说到内分泌疾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糖尿病,但作为内分泌系统的第二大疾病——甲状腺疾病,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忽视。
2012-05-24 人们赞美眼睛是心灵的天窗,颂扬心脏为生命的动脉,却很少讴歌内分泌系统。其实,隐居深处、不露声色的内分泌系统,是功劳卓著的“无名英雄”。
如果甲状腺肿瘤不治疗的话,有可能演变成下面几种情况:①缓慢长大或囊性变,压迫邻近脏器,如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②转化为甲状腺毒性结节(甲亢)。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由于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并且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病理性重现、恶梦惊醒、持续性警觉性增高和回避, 以及对创伤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和对未来失去信心等,是近年来在中国精神病学界逐渐引起重视的一种反应性精神障碍。本文着重从神经内分泌的角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作以综述。
2009-12-01声音嘶哑以为是声带出现了问题,想不到竟然是患上了恶性肿瘤。昨天,记者从省人民医院了解到,甲状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未分化癌,往往早期症状只是声音嘶哑,一定要引起注意。而且,专家提醒,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甲状腺病变。
人流导致的闭经:有些未婚先孕的女孩子或是刚结婚的初孕妇女,常因不能结婚或因需要学习、进修等原因而去施行人流术。术后有人发现自己月经渐渐减少,甚至闭经,有时伴有周期性的下腹痛。
作为一种常见于青壮年期女性中的颅内肿瘤,人脑又是一个封闭器官,医学对该肿瘤成因迄今仍不明确,也谈不上有效预防。
2009-09-11作为人体内各种重要激素的“源头”,脑垂体一旦发生病变,其临床表现也就会五花八门。在临床上,垂体瘤经常被误作不孕症、月经不调、亚健康、眼病等等,错过早发现早治疗的最佳时机。
“孩子,有这么多人帮助,你一定能治好病回到篮球场上的!”昨天上午,年仅15周岁却已身高2.08米的湖南女孩刘丽,因患巨人症来到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刘丽曾是乌鲁木齐体校的篮球队员,被一些媒体和其队友称为“郑海霞第二”,今年初因患巨人症离开篮球场。小巨人刘丽的妈妈坚信,女儿一定会站起来,重返篮球场。
日前,鼓楼医院收治了两例反侏儒症患者,腿长,身子短。让专家瞠目的是,在两人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庞大的反侏儒症家族。由于基因缺陷,他们的孩子很可能要遗传他们这一奇特的体型。
根采用美国COOK导丝系统,通过局部介入技术将输卵管疏通,并置入预防粘连的药物,对患者进行子宫输卵管再通术。一周后患者来院复查,免疫系统:抗精子抗体(—),抗卵巢抗体(—),内分泌各项指标已恢复正常水平,但监测排卵时仅见少量的小卵泡,且B超监测下宫内注射提示右侧输卵管通畅,左侧伞端不畅。于是继续针对内分泌及免疫问题进行治疗,再次监测卵泡时可见17×18cm3优势卵泡。鉴于患者生育基础有所好转,建议在治疗的同时择期同房,准备受孕。
典型甲亢患者,不需要甲亢检查,凭临床症状和体征即可明确诊断。对于不典型或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则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方可作出明确诊断。
2009-09-09内分泌科频道热文排行
2009-09-07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成分为糖蛋白。主要作用为促进卵泡成熟。人卵泡刺激素促进卵泡颗粒层细胞增生分化,促进整个卵巢长大。
2009-07-16“甲低”是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简称,亦叫“甲减”。“甲低”是指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理效应不足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2009-07-16胸腺(thymus)为机体的重要淋巴器官。其功能与免疫紧密相关,分泌胸腺激素及激素类物质,具内分泌机能的器官。位于胸腔前纵隔。
2009-07-16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系腺垂体分泌激素不足所引起的征群。本病可分为部分性与完全性二类,前者受累激素仅1~2种;后者则为全部垂体前叶激素合成与分泌不足。
2009-07-16胰岛B细胞是胰岛细胞的一种,属内分泌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起调节血糖含量的作用。
2009-07-16痤疮(cuo chuang),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中医古代称面疮,酒刺。 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据学者们统计,在青春期男性有95%,女性有85%患过不同程度的痤疮。
2009-07-13皮脂腺(sebaceous gland)大多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间,为泡状腺,由一个或几个囊状的腺泡与一个共同的短导管构成。
2009-07-13胰岛素由A、B两个肽链组成。人胰岛素(Insulin Human)A链有11种21个氨基酸,B链有15种30个氨基酸,共26种51个氨基酸组成。
2009-07-13激素在血中的浓度极低,这样微小的数量能够产生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其先决条件是激素能被靶细胞的相关受体识别与结合,再产生一系列过程。
2009-07-13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位于甲状软骨下紧贴在气管第三,四软骨环前面,由两侧叶和峡部组成,平均重量成大约20-25g,女性略大略重。
2009-07-13最近我们了解到有一位被肥胖困扰了13年的女士准备在华侨医院普外科做胃旁路减肥手术,笔者带着对减肥手术的好奇心情,来到华侨医院找到了这位郝女士。
200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