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HbA1c并不能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而低HbA1c与最高的TIR无关。
2021-10-19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 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
2021-09-03与未患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相比,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髋部骨折及相应的术后并发症、身体机能下降等。
2021-08-24基于38种已确认代谢物的评分与T2D风险呈负相关关系
2021-08-09哮喘和早发性糖尿病的患病率都在上升,但它们之间的关联仍未明确。
2021-08-05在血糖变异性较高的患者中,HbA1c可能不是其全因死亡率的可靠指标。这些患者可能需要新的血糖控制指标来实现更好的糖尿病管理。
2021-08-03有研究报道,2型糖尿病 (T2D) 和低骨骼肌质量 (SMM) 与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 的风险增加有关。
2021-07-01在青少年时期诊断的甲状腺疾病是男性和女性早发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2021-06-16直接抗病毒治疗对合并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2型糖尿病的长期血糖控制的影响
2021-05-11英国一项分析结果显示,卡路里限制饮食,之后逐渐重新引入食物,不仅会导致2型糖尿病的缓解,而且会使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心脏年龄正常化。
2021-05-0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衍生物氧化脂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相关性,一起来看看哪些氧化脂可以增加、哪些氧化脂可以降低糖尿病风险吧~
2021-05-05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有益于2型糖尿病(T2DM)的糖代谢,可有效降低抑郁症。杏仁是一种常见的坚果,能有效改善机体的高血糖和抑郁症状。
2021-04-28研究表明孤独与2型糖尿病的晚发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帮助人们建立和体验积极的关系可能是预防2型糖尿病策略的有用工具。
2021-04-22在中国人群中,较高的血浆DAGs和TAGs水平与T2D风险增加相关,这可能部分由肝脏脂肪堆积所解释。
2021-04-09与没有T2D的性腺机能减退男性相比,伴有2型糖尿病的性腺机能减退男性接受睾丸激素治疗对骨骼系统的影响。
2021-04-08在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代谢性血脂异常与更高的心血管疾病结局风险相关。该研究的结果强调了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中考虑代谢性血脂异常的必要性。
2021-04-01在过去30年,付诸在糖尿病检测上的关注日渐增加,潜在的缩短了发病和确诊的间隔时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否随之降低?
2021-03-31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提出的结果可能会改变我们对2型糖尿病发生的基本看法。
2021-03-26高BMI对收入和生存环境贫困有着直接影响,而T2DM对这两种社会经济结果的影响却没有发现。
2021-03-25通过对观察性研究和遗传学数据进行荟萃分析,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T2DM对PD风险有影响,并有新的证据支持其在PD进展中的作用。
2021-03-22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如艾塞那肽(Exenatide),可作为维持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单一疗法和附加疗法。PB-119,是一种聚乙二醇化的艾塞那肽注射液。
2021-03-12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通过调节胰岛素敏感性来影响组织中的胰岛素信号传导,在葡萄糖稳态中发挥作用,在氧化应激条件下间接保护胰腺B细胞功能。
2021-02-28青少年口吃与男性罹患早发型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2021-01-27研究者Andrey Morgun指出,2型糖尿病实际上是一种全球流行病,预计在未来10年里确诊的人数将会不断上升;所谓的西方饮食(即高饱和脂肪酸和富含精炼糖的饮食模式)就是其中一张主要因素,但如今研究人员发现,肠道菌群或许在调节饮食所产生的机体效应上也扮演着关键角色。
2021-01-13糖尿病是一个全球健康问题,被认为是四大非传染疾病之一。据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高达4.63亿,女性和男性的糖尿病患病率相似(9.0% vs 9.6%)。
2021-01-11除了通过健康饮食和增加活动来实现适度的体重减轻之外,睾丸激素对预防或逆转新诊断的T2DM有一些额外的好处。
2021-01-11Uzi(简自豪)退役了,很多人的青春结束了。
2020-06-03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高,比如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等,诸如饮食和体育锻炼等生活方式因素会影响个体患糖尿病的风险,但目前研究人员很少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如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降低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为此研究人员就开始对这一空白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2019-08-22如果你有高血糖,但没有高到被诊断为糖尿病(所谓的糖尿病前期),那么你的医生可能会建议减肥,少吃脂肪,多吃纤维。这听起来有点一刀切的意味,而你可能会受到这样一个事实的鼓舞:其他饮食在预防2型糖尿病方面,即使没有更好的效果,也可能同样有效。
2019-07-10青少年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随着肥胖的增加而逐年增加,而由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着实令人担忧。在美国,几乎一半肾衰竭患者存在糖尿病肾病(DKD),而多于80%的DKD是由于T2DM引起的。
2019-07-01研究发现,夫妻合作干预导致伴侣糖尿病困扰和关系满意度的显著改善。
2019-05-09美国临床内分泌学会(AACE)针对2型糖尿病疾病进展的不同阶段提出: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异常为导向的慢性病(简称:DBCD病),针对这种疾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来减少2型糖尿病潜在的心脏代谢风险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019-02-24青春期BMI变化是男性成人2型糖尿病风险一个重要的,而儿童BMI是一个中等的独立决定因素。
2018-12-09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Diabetologia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与母乳喂养相关的一种激素—泌乳素或许在降低2型糖尿病上扮演着关键角色;研究者表示,与正常范围内泌乳素水平最低的女性相比,泌乳素水平最高的女性(尽管仍在正常范围内)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降低27%。
2018-10-1610月5日,在德国柏林召开的第54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 (EASD)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EASD正式发布“2018年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共识”[1](简称新共识)。针对成人2型糖尿病(T2DM)的血糖管理,新共识提出17条基于最新循证证据的推荐,其中关于降糖药物治疗的推荐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亮点频频,可谓引领T2DM血糖管理的大变革。现撷取部分进行解读,以期为国内临床医生带来启示!
2018-10-10维生素D和2型糖尿病到底是什么关系?补钙能不能预防骨质疏松?钙在骨健康中发挥什么样的角色?一起来了解一下。
2018-09-07很多新闻媒体总是喜欢一些关于营养的故事,而它们对一些能预防或治疗疾病的食物有着特殊的兴趣,而最近这种焦点就是牛奶,发表在太阳报、每日邮报和每日镜报上的新闻声称,早上喝一杯牛奶能够帮助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那么这些新闻说的到底是什么呢?
2018-09-06我们都知道,吸烟对身体的危害很大,最近有研究还发现,吸烟跟糖尿病也有关系!吸烟会大大地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且戒烟6年后,因吸烟而升高的糖尿病患病风险会消失!
2018-09-04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医生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如果加入性别、BMI等参数的考虑,能够提高诊断治疗的效果,同时能够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2018-08-06糖尿病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血糖正常期到血糖偏高期,再到血糖轻度异常期即糖尿病前期,这一过程可能长达几十年,给我们预留了足够的时间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2018-06-27研究人员发现,经常食用动物肉类的成年人中,红肉和鸡肉用明火或高温蒸煮易增2型糖尿病风险。
2018-03-14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要想控制病情、保持健康需要付出更多金钱,如购买测试用品、治疗药物、检查费用、诊疗费用等。这些费用累积起来是个不小的数目。小糖整理了一些省钱方法供糖友参考。
2017-12-09根据血糖数值不同(见下图),糖尿病前期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单纯糖耐量损害(IGT)和复合型糖调节受损(IFG+IGT)。上述三种情况以IGT的发生率最高。
2017-12-042型糖尿病或许和患者较低的预期寿命直接相关,这与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并无关系;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超过300万人进行研究,相关研究也能帮助科学家们更深入地理解2型糖尿病对机体寿命的影响,同时该研究也能帮助有效改善当前的公共卫生现状。
2017-11-102型糖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哪些因素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2017-10-30研究发现,睡眠时间短的儿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睡眠、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不仅仅简单地表现在生活方式上,还存在更复杂的方式。
2017-08-23有证据表明,45岁2型糖尿病的风险急剧增加,因此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4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行糖尿病筛查。
2017-06-07很多人认为,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主要是由肥胖和生活因素所诱发,但这或许并不是“故事”的全部,遗传和表观遗传—基因表达的改变或许也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17-04-26研究表明与低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相关的等位基因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相关,这突出了LDL-C和糖尿病之间的复杂关系。
2017-04-25研究者通过系统性检索PubMed、Scopus等数据库,纳入探究健康成年人乳制品摄入和2型糖尿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摄入乳制品尤其是酸奶,可以预防2型糖尿病。但基于不同研究间的异质性,应该对分析结果慎重考虑。
2016-03-10糖尿病会影响全身众多器官,连皮肤都难以幸免。临床研究统计,正常人患糖尿病后,有50%的病人会出现不同的皮肤病变。反过来,如果糖尿病人无端端皮肤瘙痒、有奇怪的颜色,就要当心是不是血糖控制不好,引起皮肤病变了。
2016-02-03研究者从大型综合性数据库中遴选出10项来自多个国家的高品质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总共包括26万余名欧亚参与者。分析结果显示,白天打盹时间过长(60分钟或更长)会让糖尿病风险增加46%。
2015-10-19某些早期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餐前低血糖的情况,这是由于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的分泌出现了异常。对于某些处于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的总量也许减少并不明显,其主要问题在于胰岛素的分泌出现了延迟。
2015-09-11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糖尿病“盯上”。专家指出,2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正在逐年下降,不少年轻人20多岁就开始发病,对其家庭为未来生活都是很大影响。
2015-08-19在医生少、患者多的中国,病人看病也要机智一些。尤其经常要复诊的糖尿病人,为了方便医生快速了解病情、调整方案,有些注意事项要特别留意,比如搞清就诊的主、次,带上血糖日记和所有检查结果等等。
2015-08-16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达9240万人,其中,2型糖尿病占了90%以上。随着糖尿病在我国的“泛滥”,很多人害怕自己会不会得2型糖尿病。那么,到底哪些人容易得2型糖尿病呢?据了解,年龄大于40岁,有糖尿病家族史或遗传倾向,曾生过巨大儿,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人群容易被2型糖尿病“盯上”。
2015-03-03随着尿液中镍浓度的增加,空腹血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也随之升高;尿镍与2型糖尿病患病率之间的显著相关性,独立于其他多种已知的糖尿病风险因素。
2014-12-07研究发现,晚上吃牛肉等富含铁的食物会干扰肝脏生物钟。铁元素的作用犹如肝脏生物钟的齿轮,可促进肝脏超负荷工作,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防止血糖升高。
2014-11-03中国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关于患2型糖尿病的人能喝酒吗?医生表示,酒精会进一步损害胰腺组织而使血糖难以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是不能喝酒的。具体原因就是,酒精对某些降糖药物有干扰作用,服药前后饮酒会削弱药效,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2014-10-24一般情况下,当2型糖尿病发展到后期较为严重的程度后,患者也会出现类似l型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身体疲乏、倦怠、四肢无力、免疫功能降低、皮肤痞痒、视力障碍以及性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2014-10-16一种对机体发育和细胞交流非常关键的信号—Notch信号路径在肥胖和II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抑制脂肪细胞中的Notch信号路径就可以减少肥胖及相关健康问题的发病风险。
2014-08-14接受药物治疗的II型糖尿病患者或许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更长,因为药物二甲双胍可以用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机体血糖水平,二甲双胍是一种具有抗癌特性的药物,其可以给非糖尿病患者带来健康的预防作用。
2014-08-13工作压力大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那些工作压力小的人高出约45%。
2014-08-12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抑制肥胖相关炎症,可以预防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以及肥胖相关炎症引起的其他疾病发展。
2014-08-01在未患II型糖尿病的个体机体中,细胞的自噬作用会抑制毒性的IAPP的积累,而在II型糖尿病个体中,随着机体胰岛素的分泌,胰腺β细胞在维持机体血糖水平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2014-07-302型糖尿病相较于1型糖尿病更容易漏诊,这是毫无疑问的。据调查,有70%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这都是因为,2型糖尿病早期症状比较隐匿,并且发病缓慢,不容易引起患者的注意。
2014-07-08肥胖除了能够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险之外,儿童肥胖和对胰岛素存在耐药性还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因此研究人员警告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健康问题。
2014-05-05首先要改变观念,重视肥胖的危害。要记住:减轻体重5%~10%可减少内脏脂肪30%~40%,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疾病的危险性。想要减肥的病友在下定决心的同时,还要做好思想准备:减肥是个需要毅力、长期坚持的大工程,不会立竿见影或一劳永逸。
2014-04-212型糖尿病患者的“蜜月期”,比1型要长得多。发病时间短、体重偏胖、胰岛素用量较少者,诱导出“蜜月期”的可能性更大些。2型糖尿病“蜜月期”概念的提出,给糖尿病的治疗和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假若能把2型糖尿病“蜜月期”延长5~10年,对2型糖尿病治疗结局将有重大改观。
2014-04-02新研究发现中年时期罹患2型糖尿病,可能导致将来出现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增加。
2014-03-30此前有研究提出“肥胖悖论”,认为体重超标和肥胖者会减少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有益于健康。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新研究推翻了这项理论,提醒糖友发胖会使寿命缩短,减重仍是抗糖的关键。
2014-02-26总体而言,黎明现象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升高0.39%。由此可见,黎明现象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也频繁出现。
2014-01-18控制好血糖是不是就得做苦行僧,是不是只能开水煮白菜,还不能放太多调料。其实糖友,并非就要和红烧肉、狮子头绝缘,如果控制好食物的总量和种类,偶尔下次餐馆也无妨。这里教给大家一些点菜技巧。
2013-10-20月经周期异常增加糖尿病风险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解释清楚,有专家认为,月经周期过长或不规律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提示可能存在着潜在的糖代谢异常。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发现,许多周期不规律的女性都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
2013-10-08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增加,其机制可能与并发症有关。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
2013-08-012型糖尿病根据发病人性别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女性。除了具有2型糖尿病的症状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症状表现如:阴部瘙痒、泌尿系统感染等。
2013-05-17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其糖化血红蛋白应达到的水平进行分层控制。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即可;对于低血糖高危人群、预期生存期较短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可进一步放宽。
2013-05-13研究人员在老鼠身上使用S961的蛋白,阻断胰岛素信号并诱导葡萄糖不耐症,因此老鼠就相应的让胰脏产生更多的β细胞。研究人员想在胰脏β细胞内直接注射S961蛋白,却丝毫没有作用,因此他们想到了一定有一个中介的物质可让胰脏产生更多的β细胞。
2013-05-08一项针对新加坡华裔的调查剔除了进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混杂因素以后得出的数据表明,每周饮用含糖饮料超过2次的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其他人的1.4倍。 爱吃甜食的人大多数容易肥胖,据统计,体重指数超标的人容易患糖尿病,所以,适量吃甜食,维持标准体重,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选择。
2013-04-182型糖尿病是与进餐相关的疾病,餐后胰岛素分泌模式的异常,导致餐后高血糖,引发2型糖尿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亦越来越高,由此所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其冠心病的发生率为非糖尿病普通人群的2~4倍。
2012-12-03据临床观察,冬季是糖尿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故在冬季来临时,糖尿病人更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在指导下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做好自我保健,以平安渡过严冬。
2012-11-21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减肥是一种治疗手段,体重减下来,胰岛素抵抗自然会有所减轻。这就要求糖尿病患者患者的饮食控制做到位。糖尿病饮食原则是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合理搭配,以满足身体需要。
2012-11-19专家指出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全面且深入地了解糖尿病常识后,都会注意调整自身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不但可改善高血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状态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还可减少降糖药的用量。
2012-09-07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减肥是一种治疗手段,体重减下来,胰岛素抵抗自然会有所减轻。这就要求糖尿病患者患者的饮食控制做到位。糖尿病饮食原则是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合理搭配,以满足身体需要。
2012-08-30在部分糖尿病人中明确有遗传因素影响发病。据统计,假如父或母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子女发病的危险率约为10-5%,如父母均患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则子女的发病危险率更高。
2012-07-27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中,胰岛素增敏剂(如太罗TM)已被证实可持久地改善糖代谢,减轻胰岛B细胞负担,对胰岛8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起保护作用。
2012-07-25最新研究发现,那些在青少年时期或20岁左右时胸部小的女孩,老年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比胸部更丰满的女孩低。不过很多医生发出警告说,这可能还是与肥胖有关。
2012-04-06专家强调,我们可以发现胖儿童易患上糖尿病疾病的原因主要是体内对镁元素的缺乏所导致的,粗粮面包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预防儿童患上糖尿病。
2012-03-31研究结果表明,常加班的女性,3年内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出20%。而每天这样工作达20年的人,患上此病的风险要高出60%。
2012-03-26专家提醒说,一般来说,出生时体重较大(超过8斤)的婴儿,长大后患糖尿病的几率高一些。家长要多加注意,如果发现孩子出现食量增大、排尿增多,但体重下降的情况,一定要到医院及时检查。
2012-03-22专家建议糖友每晚用温热水洗脚一次,每次10~15分钟,泡脚时先用手或手肘部试水温,以免患者因发生烫伤,泡脚后要特别将趾间缝隙处轻揉擦干。
2012-03-15糖友每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防止心脏病和中风危险。但是,阿司匹林并非人人适合,糖友服用阿司匹林前,一定要征求医生建议。
2012-03-13因为二型糖尿病患者属于国家规定的暂缓献血的范围;此外,由于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伤口比正常人难愈合,所以不主张献血。
2012-03-04与成人2型糖尿病一样,对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也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其是对高危人群,例如身体过于肥胖等。
2012-02-29对于2型糖尿病病友来说,如果因为肥胖而导致内脏脂肪堆积,危害是十分明显的。所以,一定要通过运动和调节饮食来控制体重。
2012-01-12合理的饮食治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有些2型糖尿病人认为蔬菜可以任意选用。这是一个糖尿病患者饮食的误解。
2011-12-07听力减退已成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新成员”,病程越长、年龄越大的患者,症状往往越严重。近日,美国糖尿病协会就总结了最常见的六种信号,提醒糖友一旦发现要尽快就诊。
2011-12-03中国人由于饮食结构存在特殊性,尤其是碳水食物较多,因此餐后血糖升高的情况比较普遍。对于餐后血糖控制欠佳的病人,专家建议,可以尝试加强饭后运动的方式来辅助降低血糖。
2011-12-0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中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对于患者来说,应该及时注意并预防糖尿病足发生。那么,哪些患者需要特别警惕糖尿病足呢?
2011-11-23数据表明,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肝酶升高的发生率近30%
2011-10-272型糖尿病病人单纯降低血糖和改变生活方式是不够的,还应通过药物对他们的异常血脂进行干预治疗。
2011-10-16调查资料显示,目前9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属于2型。一般而言,2型糖尿病发病和病情进展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一经诊断就终身存在并且缓慢进展。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口服降糖药能够被证明可以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衰退的进程及血糖的恶化。
原本用于减肥治疗的胃转流手术可以治疗2型糖尿病。
2011-10-10年轻人患早发性2型糖尿病比其他形式的糖尿病还要严重得多。
2011-08-03二型的就是缺乏胰岛素比一型的少一点,这种人成年人、胖的人最多见。而小孩、瘦的人一型最多见,如果这个人特别瘦,血糖特别高,尿液里面有酮体,那么就是他的代谢紊乱太严重,自己的脂肪分解很多,酮体就是意味着他的胰岛功能太差的标志。
2011-04-26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肥胖与2型糖尿病共存正在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流行病学和公共健康问题。
2011-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