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伊始,中国人民笼罩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阴影下难得安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阿比朵尔”、“达芦那韦”、瑞德西韦,以及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疗法等等新型“特效”疗法相继问世。人类历史长河里的每一场抗“疫”战,都会涌现不少抗疫王者,而这一次对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谁又是真正的王者呢?
2020-02-17编者按: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严重危害患儿的身体健康,有着较高的病死率。而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推广,现在已经能够通过早期识别基因缺陷,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
2019-10-18编者按:三个手术室在5G的连接下,实现了异地实时远程微创介入指导手术。远程医疗、快速急救,5G时代的到来,为医疗行业带来哪一些新可能?
2019-06-03编者按:未来医院已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于4月1日完成全省首次5G+4K远程手术直播,这场全程无死角、手把手指导的“示教大片”,让远在200公里外的基层医生观看后直呼过瘾。
2019-04-01编者按:2019年2月18日,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手术健康管理中心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个出现在公立三甲医院,以健康为中心、采取多学科会诊肥胖及相关疾病的管理中心。该中心联合不同科室,通过减重来“治病”,肥胖及糖尿病的相关疾病可到该中心进行一站式会诊……
2019-03-12编者按:信息时代,“云”的概念出现的频率不断增加。云计算未来或将助推医院就诊,实现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缓解看病难问题。而它的第一步,就是通过云存储保存患者在医院的X光片、核磁共振等医学检查结果影像。据悉,江苏无锡市医学影像区域服务中心已经通过云存储,实现了市级八家公立医院的医学影像数据的集中管理、归档存储和统一应用。但对于它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与医院还需三思而后行。
2015-03-27编者按:2013年12月,广州市首个政府购买的医务社工试点项目落户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为从不同方位联合为患者和家属提供更好的服务,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医务社工联合广州市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多方专业人士进行跨专业合作,并初步形成“社工+医护+社会”的跨专业合作模式,至今已为患者等有需要人士提供数百次服务……
2014-12-29编者按:我国已经成为脑卒中高发国家,据说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卒中。美国2013年新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管理指南》指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关键在于发作后3小时内给予积极的溶栓治疗。然而我国仅有16%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3小时内被送到医院,其中仅有1.3%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通过远程卒中网络指导基层医生,能够实现急性卒中患者第一时间接受溶栓治疗,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2014-12-19编者按:过去,许多人生了病后还要强撑病体,在医院排长龙等挂号、就诊、缴费和取药,也蛮拼的。原因无他,因为更信任大医院医疗资源。如今,广东省上线了全国首家三甲医院支撑的网络医院,市民在药店也可以“看”到知名医院医生,医院还将设立社区网络就诊点,目标是让得了小病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三甲医院专家……
2014-10-27编者按:7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宣布,深圳华大基因医学有限公司两款基因测序仪及两款检测试剂盒完成医疗器械注册,可用于胎儿染色体筛查。一度被叫停的基因测序技术终于获得“准生证”,据说无创基因产检(NIFTY)准确性达99%,但这项目前收费两三千的高端服务,是否能够普及?
2014-08-04编者按:3D打印的专业名称叫“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是以电脑的数据设计文件为基础,使用粉末状金属、塑料或其他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逐层沉积或黏合,构造成三维物体的技术。今年,美国O rganovo公司已经用3D打印技术培养出人体肝脏组织,用于毒理预测学和疾病建模,并计划在今年年底正式商用。全世界每天共有18个人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器官移植而导致死亡,今后或可通过3D打印技术救命,据估计应用市场将超百亿。然而,什么时候人类才能实现用3D技术打印出完整的人体?
2014-07-15编者按:众所周知,在中国看病很难。有人吐槽:去医院排队看病,轮到我时病已好。多少年来,政府、医院不断推出各种手段,每次都宣传“有望”解决看病贵、看病难,但多数最终无果。今年5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医疗机构推出支付宝挂号、缴费,也有医院正在筹划微信支付挂号和缴费,这场走支付途径的改革,能否真正降低看病的难度?
2014-07-02编者按:1997年5月8日,海军医院神外已经第一次完成第一台医用机器人主刀手术。如今,外科手术已经进入机器人时代。如何使手术更加精准,让患者术后恢复得更快更好,是外科手术追求的终极目标。手术机器人的精准性,是传统外科手术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个“进击的机器人”,能取代外科医生精巧的双手吗?
2014-04-24编者按:江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式取消所有门诊静脉用药,门诊医生在信息系统中不能开具静脉输液针剂,只有急诊科和住院部医生才有此权限。但静脉输液仍是不少医院的不二选择,数据表明我国人均每年输液8瓶、全国每年输液104亿瓶次。输液过度会影响免疫力,医院门诊不提供输液,这个国际医务惯例,已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医院主动取消门诊输液是良好的第一步,或许有一天,我国的各大医院门诊部将不再是一片“吊瓶森林”……
2014-04-14编者按:“穿戴式智能设备”即应用高科技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穿戴的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据业内人士预测,人类下一次计算革命将来穿戴式设备,而非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穿戴式电子设备已经成为电子巨头们的下一个竞技场,苹果、谷歌、微软、索尼等国际科技企业都在这个全新领域开始了深入探索,医疗行业也正在因此受益……
2014-01-10编者按:虽然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的上市为糖尿病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武器,但由于各种药物说明书批准的适应症存在一定的差异,且中国大多数医生和患者对这类新药尚不熟悉,给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带来了隐忧。日前,广东省药学会内分泌代谢用药专家委员会发布了《DPP-4抑制剂超药物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旨在更好、更合理的规范药物使用,消除可能的误解,造福糖尿病患者。
2013-11-22编者按:这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大到房子、小到戒指,无不可以定制。作为服务行业,医疗如果固守陈规,不做创新服务,不能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尤其是对需求特殊的病患小朋友,已经很难满足需求,也不难理解部分患者为何不满意医疗服务态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走出了第一步……
2013-11-20编者按:2型糖尿病在中国的患者人数过亿,而且众多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急需加强预防及治疗,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年初启动了“院内血糖管理系统”,39健康网日前实地探访南医三院,记录了院内血糖管理系统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2013-11-20编者按:中国人自古以来都说“治病”,其实并不准确,现代医疗服务真正需要做到的是“治人”。而治人并不是仅仅的治病救人,除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医疗服务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即关怀和爱护病患,一切以病患为中心。过去,部分医生因为仅注重治病,给病人留下了冷漠的印象。所幸,如今中国的三甲医院和医生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2013-11-19编者按:先来后到式的急诊顺序,看似有序,实际上违反了医学逻辑,极有可能导致错过对真正需要患者急救的机会。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二医院、北大深圳医院、深圳市中医院、深圳市三医院、港大深圳医院等6家市属综合医院,已经效仿国外启用急诊分级制度……
2013-11-13编者按: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即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已于今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正式挂牌,我国三位医学权威院士及国内外肿瘤学界20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见证了全国首家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的诞生。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积极推广中西医结合肿瘤个体化和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为患者量身打造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和“一站式”全程优质服务。
2013-11-11编者按:通过手机购物、订餐或者订票,对许多人而言已经习以为常;健康医疗类APP也为数不少。但在广州多家三甲医院出现的用手机看病就医模式,在国内尚属首次尝试。7月3日广州华侨医院启动了“就医助理APP”,全国率先实现用手机APP缴费看病,打造了一个“口袋里的移动医院”。它是否能缓解长期以来的看病难,会带来哪些就医方式的变革?
2013-07-29编者按:文迪雅是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GSK)畅销全球的糖尿病口服药,药品名称为马来酸罗格列酮片。该药2006年上市,在美国的销售额达到了220亿美元,上市当年全球服用人数超过600万。但这个明星药物也因罗格列酮潜在的风险存在巨大争议,2010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局(FDA)宣布暂停文迪雅在美的销售。然而,故事剧情在3年后有了峰回路转演变,FDA宣布解冻文迪雅……
2013-07-26编者按:《广东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以下简称为《办法》),2013年6月1日即将正式实施,其中“一万元以上禁止私了”的条文,将这一新政策推上风口浪尖,尤其是广东医调委,作为新政的重要执行者,毫无悬念地备受各界关注。
2013-05-31编者按:《广东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以下简称为《办法》),2013年6月1日即将正式实施,其中“一万元以上禁止私了”的条文,将这一新政策推上风口浪尖,尤其是广东医调委,作为新政的重要执行者,毫无悬念地备受各界关注。
2013-05-30编者按:过去所谓“院中院”,是指各级各类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境内外社会组织或个人合资合作设立的非独立法人资格的营利性“科室”、“病区”和“项目”。然而,随着医疗市场变化,医院主动将最强专科独立化,以院中院模式打造王牌专科,实现医院和患者利益共同最大化,已经成为不少三甲医院的选择。
2013-04-11编者按:医疗改革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组成的医院联盟,医疗联盟成员医院的人、财、物统一调配,经济利益一体化,属于紧密型医联体,是较为有效的医联体形式。然而,由于公立医院性质、资源和利益等关系,它的推广仍存在不少障碍。
2013-03-27编者按:2013年3月1日开始,广东省117家三甲医院38个检查项目结果实现互认,患者有望避免重复检查、重复收费。然而,新政策在医患两方面都引发疑惑:患者担心医生掌握要求重新检查的权力,可能导致过度检查继续存在;医生则害怕所认可的检查有错,自己需要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美好的新制度看似双赢,但要带来理想效果,避免沦为“双疑”,目前仍需等待法律等配套措施同步跟进。
2013-03-11编者按:亚太眼科学会永久会址和秘书处将于2015年搬迁至中国广州,落户在将于2014年底落成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珠江新城院区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楼,这是第一个将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医学学术组织,填补了我国医学界的空白,业内人士预测这将为我国眼科学术能力及实际医疗水平带来显著促进作用。
2013-03-06编者按:中国肝癌死亡率领先于全球,而广东省的肝癌致死率又领先于全国,而且,我国肝癌发病死亡率还在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尽管我国的肝癌防控意识并不落后,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远远逊色于同时起步的台湾地区。政府需要改变只重视治、忽视防的旧思维,从制度和投入方面全面加大肝癌防控力度。
2013-03-05编者按:移动改变生活,其中也包括医疗。2010年10月起,国家卫生部决定启动全国近百家医院和部分区域的电子病历试点工作,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随新医改不断深化,全国医院数字化建设也在步步推进。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在刚启用的新住院大楼中应用移动医疗,医生持iPad查房,病人亦可用Pad下载医嘱,让人眼前一亮。
2012-12-10编者按:2012,是我国深化医改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里,医改取得了哪些成绩,医疗行业发生了哪些举国瞩目的大事件,这些改变又将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
2012-11-29编者按:“无痛病房”近年来在中国逐渐开展,获得政府、医生和病人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无痛病房体现医疗机构从契约至上到人文关怀的理性回归,给医疗事业注入新活力。但无痛病房目前尚在摸索阶段,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何保持无痛病房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推广,造福更多患者,业内人士正在思考。
2012-11-26MDT即英文multi-disciplinary team的缩写,中文名为多学科协作,是指由多个相关学科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定期定时的临床讨论会,提出最佳诊疗意见的临床治疗模式。MDT模式已经在我国各地医院逐步推行,但它是否适合于所有的医院、所有专科;为每一个病人都进行MDT会诊是否浪费;它对目前医疗现状会带来好处抑或弊端?一系列问题仍有待探讨……
2012-11-1211月7日,北京首个医疗联盟成立,包括朝阳医院在内的11家三级、二级和社区医院将实现双向转诊,联盟单位总床位数将达到约3100张。今后,患者在朝阳医院治疗后可在社区或二级医院进行康复;来自联盟成员单位的患者,将优先安排接受检查。据悉,未来朝阳区将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东部4个片区,分别照此模式再建3个医疗联盟。医疗联盟具体如何操作,有哪些优势和缺陷,医院联盟式操作又有没有未来?
2012-11-08编者按:广州在位于市中心闹市区的东山口打造“医疗城”的方案已经获得通过,此项目依据美国的“医学首都”德州休斯顿为蓝图拟定,目标是将医疗资源进行集约化航母式的整合发展。然而,《广州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方案》一经公开即陷入争议的漩涡,医疗中心的建立,究竟会让广州进化成顶级医疗之城,还是会造成医院堵人、道路堵车的“堵城”?
2012-10-26编者按:我国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正持续激增,直逼欧美国家,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与之相反,我国家用血压计的普及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却相当落后,不足其百分之一二。因此,我国血压计市场具有广阔发展空间,业内人士预计至少有500亿市场潜力,因此,欧姆龙、九安和鱼跃等家用医疗器械行业巨头,都把目光锁定这一有利可图的领域。
2012-10-24编者按:9月17日国新办就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情况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在未来,公立医院的发展只能是适度的,主要的空间要给民营资本。要拓宽准入范围,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儿科等医疗服务的薄弱领域。这一观点在网络上遭到质疑,儿科这类公益性质较强的科室本应当是政府去办并办好的事情,政府做不好,却寄望于民营资本,难道让孩子轻轻松松看病真是一件如此难办的事儿?
2012-10-10编者按:在国内公立医院改革陷入种种争议之时,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核准设立的第一家台商独资综合医院上海禾新医院开业。该院斥资1.5亿元,打造24小时门诊、住院、健康检查、出诊服务、健康会所、乐活商城在内的综合健康广场,以五星级酒店规格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第一家”会给大陆医疗产业带来什么冲击?39健康网为此专访了台湾联新集团总执行长张焕祯。
2012-09-25编者按:在医院排队轮候一两个小时,却听不到医生几句话,甚至连生病原因也没弄清楚,就被打发去交钱检查或买药。这是让患者苦恼愤怒而又无可奈何的经历:“时至今日,这种服务态度已经行不通。”而在广州中山一院耳鼻喉科医院,“沟通时间表”的出炉,可能会成为改变的第一步。
2012-09-24编者按:大医院的简易门诊,曾以其快捷、简便的程序,为不少需要经常到医院开药或进行常规检查的患者节约不少宝贵时间。然而,随着取消药品加成的医改新政开始试点,简易门诊容易造成大药方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当便民举措与医改新政发生冲突,医院、病患和卫生部门应该何去何从?
201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