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生儿必须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要怎么打?打乙肝疫苗收费吗?针对慢性HBV感染的妈妈,要如何防止母婴传播?接种甲肝疫苗收费吗?怎样接种?
2019-03-07大家能对乙型肝炎这种疾病重视起来必然是件好事,因此我们更加要留心关于乙肝疫苗的这些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帮助自己正确接种乙肝疫苗,过上健康美满的生活。
2018-11-07为什么我打了乙肝疫苗最后还是得了乙肝?乙肝疫苗难道对乙肝无效吗?我得了乙肝,跟女盆友吃饭,会传染给她吗?
2018-11-05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群,如果体内抗体水平高就可以维持的时间相对较长,而如果一个人身体素质较弱则通常维持时间较短,所以时间的长短还要看一个人的自身身体素质而定。
2018-11-02一般来说,人们会通过注射乙肝疫苗来产生抗体帮助预防乙肝疾病的发生。那没有乙肝抗体要不要紧?为何会没有乙肝抗体产生呢?
2018-10-22对健康妈妈孕育的宝宝预防乙肝只需按照流程接种乙肝疫苗三针即可,对乙肝妈妈孕育的宝宝预防乙肝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015-11-03乙肝免疫球蛋白 使用方法你知道多少: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从健康献血员中筛选出来的,其血浆含有滴度较高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经过生物浓缩工艺制成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2015-08-26乙肝免疫球蛋白安全吗 新生儿该如何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就像战士,专门杀死乙肝病毒,孩子刚出生时体内是没有的,一出生就肌注进去。
抗乙肝免疫球蛋白 对乙肝有什么用?有保护功能。
2015-08-05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常用于某些密切接触肝炎病人后人群的紧急预防。
临床发现母婴传播是乙肝新发病例的主要感染渠道。然而专家表示,只要做好母婴阻断,健康孕育是完全可以的。分娩过程是乙肝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因而孕妇和医生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更要多加留意,尽量避免做侧切、胎吸等可能造成损伤的操作,尽量减少宝宝和妈妈的血液接触的机会。
2014-09-16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但很多人对乙肝免疫接种还有疑惑,例如什么是乙肝疫苗接种“有效应答、低应答和无应答”?,接种后无应答或低应答的原因是什么……
2014-03-18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如果不能将其清除,有可能引发乙型肝炎,使体质明显下降。如何科学地接种乙肝疫苗是百姓非常关心的问题。
2014-03-04乙肝疫苗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至今已近30年,证明效果显著。不过,并非达到100%有效,就是将来也不可能。
2012-02-21乙肝疫苗有效期有多长?接种了疫苗过后是否会终身免疫呢?这是很多患者及其家属都想知道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下面“乙肝疫苗有效期”的详细介绍。
2012-01-24我国人口众多,又是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高流行区,大约有1.2亿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约有2000万人至3000万人是慢性乙肝患者。
2011-04-20为避免孩子被乙肝病毒感染,有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怀孕的最后三个月,会每个月接受一次注射免疫球蛋白。原则上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女性是可以怀孕的,不过要通过给新生儿使用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来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乙肝疫苗是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浆中分离的高效价的免疫抗体,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011-01-29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已被列入计划免疫项目,但是其接种普及率并不高,许多人对于接种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不清楚,非常有必要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
有不少的网友有这样的疑惑:按照乙肝疫苗0、1、6 个月的正规程序注射,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但是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却没有产生抗体,是什么原因呢?莫非,医院用的是假乙肝疫苗?如果有上述情况发生,请您不要过于担心及忧虑,根据大量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表明,注射乙肝疫苗是最有效预防乙肝的方法,但是接种乙肝疫苗后并不是百分之百就能产生抗体,原因复杂多样,乙肝疫苗对少数人无效。
2010-11-13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有效的阻止乙肝病毒的传播和侵入,尤其是乙肝感染高危人群!哪些是高危人群呢?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患者、血液制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同性恋者、吸毒者等,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2010-11-09“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乙肝疫苗在控制乙肝病毒传播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因如此,各地医疗机构十多来年对乙肝疫苗接种工作进行了大力的推广,这也让我国全民的乙肝病毒携带率从9.75%下降到7.18%。也就是说,这项工作使我国减少了两三千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专家说。
在全世界范围内,有5%是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慢性携带者,中国是肝病大国,因此对健康人群和高危人群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是十分重要的。
乙肝疫苗,正日益成为抗击乙肝的“首选武器”。在昨天举行的上海科普大讲坛·第二十八期院士专家讲坛上,法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比·蒂奥莱教授列举了乙肝疫苗研究和应用取得的进展。自1992年中国开始使用血源性乙肝疫苗,到目前广泛使用DNA重组疫苗,中国成年人中的乙肝病毒携带率已经从10%下降到7%,而儿童的病毒携带比例仅为2%。
乙肝疫苗在控制乙肝病毒传播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因如此,各地医疗机构十多来年对乙肝疫苗接种工作进行了大力的推广,这也让我国全民的乙肝病毒携带率从9.75%下降到7.18%。也就是说,这项工作使我国减少了两三千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专家说。
一般反应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不会造成生理功能障碍,例如局部反应:红晕、浸润、轻度肿胀和疼痛,有些疫苗局部可出现硬结、化脓、结痂、疤痕,偶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全身反应:发热、头痛、乏力、不适,个别人伴有恶心、呕吐、腹泻,有些疫苗可以出现一过性皮疹等。
正规注射乙肝疫苗后,大多数人可以产生表面抗体,可以在注射最后一针后一至两个月复查,如果没有产生抗体,可以再次注射,必要时遵遗嘱加倍剂量注射。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HBV本身对肝脏无明显损伤,主要通过人体的免疫应答造成肝细胞损伤,HBV感染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如果机体免疫反应正常,可以清除感染的病毒而痊愈;免疫反应不足以清除病毒,病毒可持续存在,成为慢性乙肝。
小芹结婚6年多才怀上孩子。婆婆高兴得不得了,天天翻阅有关孕育的书籍,以便更好地为媳妇的孕期保驾护航。这天,婆婆在一本孕妇保健指南上看到,孕妇在妊娠期间如果感染了风疹病毒,极易造成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耳聋、先天性白内障等疾病。这可吓坏了婆婆,小芹怀孕还不到两个月,万一感染上风疹病毒,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还是防患于未然,让小芹趁早去打疫苗吧!
2010-02-25对乙肝疫苗无应答者或低应答者的处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处理前,需排除是否存在低水平的HBV感染。现已发现,部分无应答者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证明体内存在HBV-DNA。
接种肝炎疫苗不会引起其他肝炎发生,也不会被传染上其他疾病。乙肝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经临床观察是安全可靠的。值得提出的是,使用不合格产品如注射破损、变质疫苗,或注射过程不按无菌要求操作,共用注射器或针头,可染上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还有一部分人原来是隐性传染者,病毒呈低水平复制状态,“两对半”检查正常,这种人注射疫苗后不会有表面抗体形成。
第一类新生婴儿是接受乙肝疫苗免疫最重要的人群。自2003年起,我国政府已免费为新生儿提供乙肝疫苗,并规定所有新生儿必须接受乙肝疫苗免疫,这是儿童的权利,也是父母的义务。
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而像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从事食品服务行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等群体特别需要进行免疫。
2010-02-14卡介苗是一种减毒的活性牛型结核杆菌疫苗。接种卡介苗可使人体产生对抗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力,防止结核菌感染时在人体内发生血行播散,减少结核病的发病以及结核性脑膜炎等重症结核的发生。由于婴幼儿不能从母体获得对结核菌的免疫力,因此应该尽早给宝宝接种卡介苗。新生儿在出生后6小时内就可以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和乙肝疫苗,早产儿、难产、先天畸形、发热、腹泻及严重湿疹者暂不接种卡介苗。如果婴儿父母患乙型肝炎,婴儿出生后一天内应肌注射乙肝疫苗,或加用其他措施。乙肝疫苗以后在一个月和六个月时再各肌注复种一次,以达
2010-02-12乙肝疫苗若要起到保护作用,必须足量注射,最好一次注射20微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高志良主任医师指出,打过乙肝疫苗,体检显示“弱阳性”,通常提示体内抗体呈低水平,虽然对机体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为稳妥起见,还应加打一次疫苗。
2010-01-29目前人们日益关注自己身体健康,预防接种方面尤其突出,特别是预防乙型肝炎,注射乙肝疫苗已列入国家计划免疫项目,但在注射人群中,有少数出现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等。就此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开封市第六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王新国。
2010-01-29昨日,记者咨询了岛内数家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都被告知只有10微克的乙肝疫苗。几位医生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由于是统一采购,厦门目前使用的都是10微克的乙肝疫苗。也有医生表示,疫苗不是普通的针剂,不敢自作主张把两支疫苗合起来注射。在一家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内,记者询问了几位正在等候注射乙肝疫苗的市民,是否知道乙肝疫苗可以加量注射,结果没有一个人知道。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的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分别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
治疗乙肝应该打疫苗吗?自1986年起,我国已大批量生产乙肝疫苗,近几年来,已有数千万人次接种疫苗。经接种后有90%以上的人可获得对乙肝的抵抗力;感染了乙肝病毒的母亲,给其新生儿接种疫苗,有80%以上婴儿可避免传染,如果加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则母婴传播的阻断率可提高到90%以上;我国生产的乙肝疫苗安全有效,已达国际上同类产品水平
2009-11-21虽然宝宝的肝脏对感染、药物及毒物等致病因子极为敏感;但另一方面,肝脏血流充足,新陈代谢旺盛,细胞再生能力强,一般感染病毒后患病的时间较短,恢复较快。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服药治疗,悉心护理,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孩子的病情会很快缓解,很少会发展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2009-11-20大量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证明,注射乙肝疫苗的确是预防乙肝的好方法。但是乙肝疫苗的保护率为90%~95%,对少数人可能无效。影响乙肝疫苗效果的因素很多,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的保护作用。
如果杨女士还是不放心,可在宝宝接种乙肝第一针后的第4个月到医院检查其抗体产生的情况,如接种成功,此时应为抗体产生最大量期间,这种情况就不需要再注射免疫球蛋白;如接种不成功,可为宝宝注射一支免疫球蛋白接受被动免疫,之后继续完善宝宝乙肝疫苗的接种方案,促使其体内产生抗体,具备主动免疫能力。
乙肝疫苗能有效的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几乎家喻户晓。但是,由于其质量,储存条件,被接种者免疫状态等差异,有5%~10%的人在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肌体可无免疫应答或仅有低滴度的应答反应。这些人很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另据资料报道,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一个月,只有30%的人表面抗体呈阳性。在此期间,多数接种者仍有可能因感染乙肝病毒而发病。此外,乙肝可通过注射传播。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若针头等被污染过,同样可发生乙型肝炎。
记者就儿童接种疫苗的禁忌症一事,专门采访了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张峰大夫。张大夫告诉记者,疫苗分为活苗和死苗两种,儿童接种疫苗必须注意下列情况。
2009-08-06注射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要尽早接种第一次乙肝疫苗,以避免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而宝宝1个月时得注射第二针,最后的第三针则在6个月时。可问题就出在,有些宝宝在满月的时候,黄疸还没退。
有些防疫针孕妇确实是不能使用的,因为绝大多数防疫针是疫苗制剂,而有些疫苗对胎儿是有害的,有的甚至还可导致胎儿畸形。
2009-07-17研究者还发现,城市人群疫苗免疫效果优于农村,这主要与农村婴儿出生时未及时接种和接种技术不够规范有关。因此,统一我国农村地区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和规范免疫技术是提高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关键。
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
2009-06-235月出版的《肝病学》杂志上的一篇报道说,一种针对乙肝病毒的疫苗在小鼠模型中可以预防肝细胞肝癌。这种疫苗是病毒样载体(VLP)负载多表位肽制成的。
2009-06-22统计资料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乙肝表面抗体(抗一HBs)转阳率在95%以上,有效保护期在5年以上,抗体滴度越高,免疫力越强,免疫保护持续时间也越长。但也有极少数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HBs滴度很低,达不到保护阈值,这样就不能有效地阻止乙肝病毒的感染和复制。
研究表明,排除检测试剂因素,一半以上无或弱免疫应答者本身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一般体检仅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若呈阴性便注射疫苗。
2009-06-15张朝曦说,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注射疫苗除了每针要足量之外,还要严格按照程序(0、1、6月)共注射三针并定期复查,看有没有必要再打加强针,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和体液,如输血、手术、注射、共用牙具、剃须刀等均有可能接触到污染病毒的血渍,因此目前的指南均建议对于高危人群应当接种乙肝疫苗以有效阻止乙肝病毒的侵袭。同时,由于国家对于献血者的筛查更加严格,通过输血及血制品引起的乙肝感染也已经很少了。
决定免疫应答的因素除疫苗的纯度、免疫方案和注射部位外(均应按以上程序进行免疫),在宿主方面的许多因素也影响免疫应答,包括性别、年龄、体重、免疫功能、遗传素质等。
由于乙肝疫苗属血源性的,在制备过程中纯化与灭活程序十分严密,故不会产生像破伤风等动物血清疫苗可能造成的过敏反应,也不会感染上乙肝、艾滋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
2009-05-25乙型肝炎是全球第九号杀手,一般认为,接种疫苗后每隔数年必须注射一次加强剂才能维持体内的抗体水平。但香港大学近日完成的历时18年的乙肝疫苗研究结果表明,曾接种疫苗而有反应的人士可终身免疫,无需再注射加强剂。
至今没有能够针对乙肝治疗的特效药物。虽然现在肝炎药品市场药品繁多,但是患者使用后有明显效果的很少,大多都是抗病毒的药物,无法从根本上阻断乙肝病毒的复制程序,最多只能起到一个抑制的作用,所以治疗肝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具体病情和个人体制差异正确用药,规范治疗。
在发展中国家,乙肝的发病率非常高。乙肝妈妈很容易将乙肝传染给宝宝。医生们发现,慢性乙肝患者的几率与感染时的年龄密切相关,1岁以内感染乙肝病毒后约有90%发展成慢性乙肝患者,而青壮年、成年人感染后成为慢性乙肝患者的比例只有5%左右。因此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乙肝病毒携带率、减少乙肝危害的最好方法。
2009-05-03我国人口众多,又是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高流行区,大约有1.2亿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约有2000万人至3000万人是慢性乙肝患者。每年大约有30万人死于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肝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是让对乙肝病毒(HBV)没有免疫力的人产生免疫力,从而起到预防HBV感染的作用。但大凡既往已经感染过HBV的人,其中绝大多数体内已产生了乙肝保护性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或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具有天然的主动免疫力。
对于乙肝的危害,许多人都有所了解。由于其具有传染性,乙肝的“阴影”无处不在,求职、婚恋、生育……但是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说,尚无“根治”乙肝的良药,因此乙肝的预防显得尤其重要。
2009-03-19家长们常常担心婴儿接种的疫苗太多,有些人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在宝宝出生后即打乙肝疫苗。那么,婴儿该打乙肝疫苗吗?
接种疫苗对于预防乙肝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些情况接种疫苗是不可取的,具体在什么情况下不可接种疫苗呢?
2009-01-20乙肝疫苗是否需要加强免疫?接种乙肝疫苗后要不要加强免疫,其免疫保护期有多长?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上海市黄浦区是最早对新生儿实施普种乙肝疫苗的地区之一。
2009-01-14研究发现,人体肝细胞用乙肝病毒感染后3日,就能在细胞核内检出乙肝核心抗原。而单剂量乙肝疫苗注射需4日后循环抗体才迅速生长。因此单用乙肝疫苗时,在人工自动免疫建立之前,如已经入侵的乙肝病毒就可能在肝细胞内建立了繁殖的基地。
2009-01-07所有没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都应接种乙肝疫苗,尤其是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或乙肝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如乙肝患者的家人,更应及时接种。
所有用于儿童瘙痒的疫苗都是安全和有效的,疫苗都是经过国家孕妇药品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后,通过国家统一供货渠道到达免疫偏瘫接种门诊,由专业人员注射或接种于人体。
2009-01-06对于这种“疫苗无效”的市民,建议到大医院重新检测,确认未产生抗体后继续接种,不妨加大乙肝疫苗的剂量,如改用抗原成分为20微克的疫苗。
2008-12-09资料显示,乙型肝炎DNA疫苗曾引起广泛关注,有研究人员曾先后于小鼠、转基因鼠及北京鸭进行试验,证明DNA疫苗有较强的细胞免疫反应及抗体应答;然而,在随后的I期临床试验中对于DNA疫苗的报道较少。
临床上,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未感染乙肝病毒,那么新生儿出生后不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只需按计划接种乙肝疫苗。一般情况下,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
2008-11-06免疫耐受是造成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呈持续病毒感染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治疗上最难解决的问题。现有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药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疗效不佳,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抗病毒药可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但不能清除乙肝病毒;对机体的免疫耐受状态的逆转没有肯定的作用。
2008-11-03最新研究的DNA疫苗是将HBsAg的DNA负载于质粒上,其可在接种患者体内重新合成抗原,消除注射和反转的风险,并反复刺激免疫活性细胞,产生与减活疫苗同样效果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的医疗支出在300亿元至500亿元之间。目前,我国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近1.3亿人,现症患者超过3000万人,还有1亿以上无症状HbsAg(表面抗元阳性)携带者,乙肝发病率保持着居高和增长的势头,仅有19%的患者在接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高达73%的患者采用的是保肝降酶药物治疗。
2008-10-27在法定报告传染病中,乙肝的发病率多年来一直位居前列。近年来广大成年人对接种乙肝疫苗的需求虽日益增多,但由于自费的原因(每人次需百元左右),前来自愿接受乙肝疫苗接种者的增加幅度并不大。
注射疫苗后能否预防乙肝,取决于疫苗能否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以及抗体产生的多少(用滴度表示)。一般认为,血清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时才能预防乙肝。
2008-10-24乙肝疫苗是目前为止最为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方法,那么注射疫苗应该注意什么?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有多长呢?
2008-10-24对于容易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来说,仅仅做到这些可能还不够。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患者、血液制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同性恋者、吸毒者等,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要预防乙型肝炎及乙肝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必须从一开始就筑起生命“防护墙”,拒绝乙肝病毒侵入。
2008-10-14目前,注射乙肝疫苗已正式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乙肝疫苗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把保护伞。
2008-09-28中华肝病学会提出肝病治疗的三大原则:保护肝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毒治疗。
2008-09-24乙肝疫苗投入使用以来,有效的预防了乙型肝炎,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研究,新生儿出生后的按程序注射三次乙肝疫苗,可使90%以上的接种者在3-5年内不会发生乙肝病毒(HBV)的感染。
2008-09-23对于容易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来说,仅仅做到这些可能还不够。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肿瘤患者、血液制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同性恋者、吸毒者等,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据介绍,课题预定于2010年底完成。届时,将完成可同时防治乙肝和丙肝的疫苗的安全性及药效评价,开始申报临床研究批件;完成打一针可防四种传染病的疫苗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和临床研究,申报生产文号;完成规模生产新型狂犬病疫苗的生产文号。
2008-09-18接种疫苗切忌半途而废,标准接种是打三针,打完后必须做检查确认抗体水平。
2008-09-13无论如何,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究还要继续,方向也没有问题。但对患者来说,认真接受现有治疗恐怕更加明智。
乙肝可通过母婴、血液、不洁性交等传播,而共同进餐、握手、拥抱等不会感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国每年的乙肝防治支出达300亿—500亿元。现在,预防疫苗我们做得非常成功。
2008-09-12埃菲社报道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宣布,新的纳米疫苗含有大豆油、酒精和水等成分,无需冷藏,不需用针注射,擦在鼻子上就可进入体内,动物试验已经证实无毒副作用。
2008-09-11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手段,许多孩子从出生后,就按部就班地打了乙肝疫苗,许多成年人也主动注射乙肝疫苗。但是关于乙肝疫苗使用的一些知识,你可能不知道吧。
2008-09-08一般来说,既往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通过抽血化验乙肝病毒多项指标,二对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等检测全为阴性者)都可以注射乙肝疫苗加以预防。
2008-09-05由于乙肝可演变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而乙肝疫苗又可以间接地预防肝癌。所以,在新生儿期及儿童期打满三针乙肝疫苗后,就可以预防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2008-09-04计划免疫专家刁连东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冷链建设,其实是制约中国政府此前一直未能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畴的主要原因。
2008-09-04乙肝疫苗和抗生素不同,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逐渐增大,但乙肝疫苗的剂量增大并不会导致人体抗病毒能力下降。所以,对于增加乙肝疫苗注射量的人群来说,还不需要过于为此担心。
潘塘假乙肝疫苗案件不是孤立的,在2000年以来,发生在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处的假疫苗案件已经多起。其中2003年的“狂犬疫苗大案”,曾惊动国务院总理。
2008-09-02接种肝炎疫苗不会引起其他肝炎发生,也不会被传染上其他疾病。乙肝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中许多工序都能杀死血液中包括爱滋病病毒在内的病原微生物,经过临床观察是安全可靠的。
2008-08-26虽然宝宝的肝脏对感染、药物及毒物等致病因子极为敏感;但另一方面,肝脏血流充足,新陈代谢旺盛,细胞再生能力强,一般感染病毒后患病的时间较短,恢复较快。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服药治疗,悉心护理,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孩子的病情会很快缓解,很少会发展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应当是所有未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新生儿和幼儿是主要的免疫对象,其中主要包括经检验未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
据研究,人体对乙肝疫苗产生抗体滴度的高低可分为四组:1.无反应组,约占注射人数的5%。
2008-08-21西红柿怎么具备乙肝疫苗功能?刘德虎介绍说,是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科研人员首先从乙肝病毒的包膜蛋白中提取出抗原基因,让它转移到另一种细菌———脓杆菌的细胞核内。
2008-08-14据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孟蕾通报,甘肃省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较严重的地区,发病率逐年上升,居全省各类传染病的第二、第三位。从1997年以来,比全国平均发病率高出3倍以上,位居全国之首。
人们接种的乙肝疫苗还是提取乙肝患者血液制成的,这种疫苗起到了预防乙型肝炎作用,但血来源困难,还有可能的风险,血中若有丙肝或艾滋病等杂质未被发现灭活,就反而会传染给人了。
2008-08-12大量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证明,注射乙肝疫苗的确是预防乙肝的好方法。但是乙肝疫苗的保护率为90%~95%,对少数人可能无效。
2008-08-11乙肝疫苗是惟一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2008-08-07乙肝病毒是一种高度变异的病毒,它发生变异后,可变成新结构、新属性的病毒变异株,原来体内的抗体对新变异株没有免疫力,就失去了预防作用。
乙肝的潜伏期平均为6周,但也可能长达6个月。小孩感染后常常无症状。但与成人相比,大多数儿童可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2008-08-05最近一次全国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表明,我国全程合格接种率仅为28.4%,73.6%为非全程接种。非全程接种的儿童可能无乙肝抗体或抗体滴度较低,对此类儿童应检测乙肝抗体,如抗体未产生或已消失,则应及时复种。
2008-08-04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个由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复杂过程,各种免疫细胞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调节、相互制约。
2008-08-01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的可靠方法,但也不是绝对的和一劳永逸的。接种后一定要检验接种效果和抗-HBs滴度,并根据抗-HBs滴度情况适时复测,当滴度小于保护值时,要及时补种,使体内经常保持有效的抗-HBs滴度,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真正达到预防乙肝的目的。
基础乙肝疫苗免疫注射3次,每次一针;以后假如再打加强针则一针就可。重点应用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
2008-07-17通常国产血源乙肝疫苗初次接种3针后,约40%以上的人经过3~4年,其抗-HBs水平已降至10国际单位/升以下,故一般应在3~4年后进行复种。
对于轻度过敏反应,不用药物处理,仅多饮水、注意休息即可,但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就应到医院就诊,可以使用一些抗过敏反应药物,如扑尔敏、赛庚啶等,甚至可以使用激素类药物。
2008-07-16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见到不少接种了乙肝疫苗而不管用的情况,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一些原因。
老年人不必注射乙肝疫苗(一般指60岁以上),因为我国老年人大多已经感染过乙肝病毒。
什么样的人适合接种乙肝疫苗呢?你属于务必接种疫苗的10类人之一吗?
2008-06-29我国正在使用的甲肝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者接种后保护率均在87%以上。观察资料显示,前者保护期已达15年;后者实际观察保护期为5年,5年后抗体平均几何滴度为326miu/ml,根据数理公式推测其保护期可达20年。
对于已经感染的病人,传统的疫苗一般不起任何作用。治疗性基因疫苗的设计,则是将治疗疾病的目的基因克隆以后,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分子设计,重新构建一个不同于但又类似于疾病病原的基因重组体,注入疾病患者的体内,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呼吁要推广新生儿以外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目前有1.2亿人携带慢性乙肝病毒。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对乙肝疫苗无应答的“聋哑人” 一般来说,注射乙肝疫苗后,乙肝疫苗就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呼唤”出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使机体对乙肝产生抵抗力。
2008-06-13乙肝疫苗是从无症状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的血浆中提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经纯化、灭活及加佐剂吸附后制成。
2008-06-07乙肝的潜伏期平均为6周,但也可能长达6个月。小孩感染后常常无症状。但与成人相比,大多数儿童可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2008-05-31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对抗乙肝病毒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一种具有高滴度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球蛋白,对乙肝病毒感染有快速预防作用。
2008-05-28为保证疫苗的持久保护性,应加大新生儿基础免疫的乙肝疫苗剂量。
对乙肝疫苗无应答者或低应答者的处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处理前,需排除是否存在低水平的HBV感染。现已发现,部分无应答者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证明体内存在HBV-DNA。
有些肝脏疾病由于自身免疫性所致,典型的如自身免疫陛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更多的肝脏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只是有程度不等的自身免疫现象。
2008-05-25日常生活中不要与他人共用日常生活用品如牙刷、剃刀、指甲剪。夫妻任何一方有乙肝,性生活中最好使用安全套。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根本措施。
2008-05-21根据省卫生厅和教育厅通知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对8个月-15岁儿童开展腮腺炎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由于腮腺炎疫苗是二类疫苗,属于自费、自愿接种疫苗。家长可以根据自愿选择是否接种。市民也可就近咨询当地的接种门诊。
2008-05-15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的可靠方法,但也不是绝对的和一劳永逸的。 接种后一定要检验接种效果和抗-HBs 滴度,并根据抗-HBs 滴度情况适时复测。当 滴度小于保护阈值时,要及时补种,使体内经常保持有效的抗-HBs 滴度,这样才 能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真正达到预防乙肝的目的。
2008-05-08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见到不少接种了乙肝疫苗而不管用的情况,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一些原因。
预防用疫苗是应用天然的或以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或其具免疫活性成分的生物材料制备,用于预防人类疾病。
2008-05-05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是指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为什么这一针最重要呢?
2008-05-05甲肝、乙肝都是计划内、非季节性疫苗,延期接种不会对孩子健康造成影响。但家长应让孩子多洗手,少去公共场合、避免被病毒感染。
2008-05-01打了乙肝疫苗不产生抗体者,可以加打一个疗程;如果还不产生抗体,应注意排除是否为隐匿性或低水平乙肝病毒感染者,以及是否存在乙肝病毒变异情况。以后的复查工作须在水平较高的正规医院进行。
2008-04-2990%以上的接种者可产生保护性抗体,但仍有5%~10%的接种者不能产生抗体或产生的抗体滴度水平低,达不到保护作用,其原因大致有5种。
2008-04-27人类对HBsAg的免疫反应与年龄、体重也有很大的关系。疫苗接种后是否产生抗体,与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关系密切,所以患有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肾透析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都会降低机体对疫苗接种的抗体应答。
2008-04-25目前生产的基因重组疫苗,每支5ug,相当于血液疫苗10~20ug .
2008-04-24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病毒,该类疾病又起病隐匿,难以察觉,一旦罹患,难以根治,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目前我国有乙肝病毒携带者1.2亿人,发病人数约3000万,青少年以及成人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亟待提高。
2008-04-11在乙肝疫苗注射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都是存在的,如果我们能够检测到免疫系统的这些变化,我们就可以认为疫苗注射有效。遗憾的是这些免疫反应非常之复杂,检测难度很大,尤其是关于细胞免疫的情况,检测起来费时、费力、费钱,而且未必能准确地反映细胞免疫的全貌。
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害怕受到歧视之外,孕妇感染乙肝病毒不进行治疗还与她们存在“产后打几针就行,或大三阳遗传小三阳不遗传”等错误认识有关。
2008-04-04早期肝癌没有明显症状,甚至患病后较长时间毫无感觉。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逐步产生肝区疼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日渐消瘦等症状,此时已经到中晚期。
2008-04-02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的可靠方法,但也不是绝对的和一劳永逸的。
2008-03-31乙肝漏打了不妨去医院检测一下宝宝血液中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抗体呈阳性且滴度高,可以不再接种;如果抗体滴度不高可以补接种1次;如果抗体呈阴性,则需要重新接种3次。
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剂。它是将乙肝疫苗给健康献血者接种,使献血员体内产生高浓度的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然后进行提取而获得的。
2008-03-26从总体来说,如果是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并于接种后产生了高滴度的乙肝抗体,则在10年内可不复种。
2008-03-26虫草是一类虫生真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者为中华虫草,寄生于蚕蛹者为蛹虫草,又称北虫草,应用最广。北虫草的许多有效成分含量高于中华虫草。研究发现,虫草对肝脏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
2008-03-24乙肝接种方法正确,剂量准确,对于防治乙肝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是个乙肝大国,具体那些人一点务必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呢?
从发展趋势来看,乙肝病毒治疗性疫苗将成为本世纪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特别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它与现有抗乙肝病毒药物的联合应用,将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2008-03-20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
2008-03-10肝炎首先要确定患者是否真正感染了病毒,肝炎病毒在体内浓度高低及复制情况,对肝脏的损伤程度,以便科学、合理地为患者提供或抗病毒或保肝或抗肝纤维化的最佳治疗方案。
2008-03-03解放军302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刘士敬对此解释说,这种情况即所谓的“疫苗无效”现象。约有5%左右的人在注射疫苗后不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2008-02-28大量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证明,注射乙肝疫苗的确是预防乙肝的好方法。但是乙肝疫苗的保护率为90%~95%,对少数人可能无效。
2008-02-18疫苗剂量及其注射时机是影响免疫效果的关键因素。专家提出,对高危母亲所生婴儿最好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接种时间越早越好。
2008-02-15患有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以及对福马林或硫柳汞过敏者,乙肝疫苗则属于禁忌之列。
90%以上的接种者可产生保护性抗体,但仍有5%~10%的接种者不能产生抗体或产生的抗体滴度水平低,达不到保护作用,其原因大致有5种。
2008-01-28需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1类疫苗是由政府主导的免费接种疫苗,2类疫苗则根据孩子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择性接种,不应该规定在某个时间里“流水席式”地完成接种。
2008-01-18接种乙肝疫苗对于预防乙肝是最关键的一项,那么如何确定疫苗接种时间呢?
2008-01-14乙肝疫苗不宜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因为麻疹疫苗可干扰和延迟乙肝的抗体形成。有过敏史、发热或者严重急慢性疾病的人,是禁止注射乙肝疫苗的。而且,正常人对乙肝疫苗的反应很轻微,但是不排除少数人发生局部疼痛、恶心、头痛和短期低热等。
2008-01-09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
2008-01-03乙肝疫苗适用于所有可能感染乙肝的人,重点注射对象一部分是新生儿,学龄前儿童,尤其是母亲在妊娠期间为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
2008-01-02注射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发病,对其它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没有预防作用。接种者还可能感染甲、丙、戊、庚肝等病毒。
2007-12-31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辅助治疗,可使部分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恢复正常,临床适应证与转移因子相似。
2007-12-27不少人注射乙肝疫苗后,在体格检查时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于是有人问:“乙肝疫苗不是预防乙肝的吗?为什么已经注射了疫苗还得乙肝?”有的人因此怀疑检查结果有误或是疫苗有假,要状告医院。那么接种乙肝疫苗后到底还会不会得乙肝呢?
乙肝疫苗可以成功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并且现有的肝硬化、肝癌多从乙肝发展而来,预防乙肝实际就是防肝硬化、防肝癌。
2007-12-21接种疫苗对于预防乙肝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些情况接种疫苗是不可取的,具体在什么情况下不可接种疫苗呢?
2007-12-19生活中,难免有些人对乙肝疫苗无应答或者低应答,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呢?有什么措施可以采取呢?
2007-12-14对于已经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经过一段时间,抗体浓度可能会降低,失去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此时需要再次接种疫苗。
2007-12-13注射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足量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发病,对其它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没有预防作用。接种者还可能感染甲、丙、戊、庚肝等病毒。
2007-12-12生活中乙肝病毒无处不在,少了“防弹衣”,面对乙肝病毒的“枪林弹雨”不就要坐以待毙了吗?注射疫苗后不产生抗体的原因比较复杂,具体有什么原因呢?
2007-12-07有关统计也显示出,肝癌等重型肝病正在成为危害人体生命的头号杀手之一!因此,人们要加强及早检查、及时治疗的意识,在检查治疗过程要做到三“选”而后行!
2007-12-05据我国的医学调查,按照规定程序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15年,51%接种者体内仍含有对乙肝病毒的抗体,接种疫苗人群仍然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
2007-11-29人们难免接触乙肝患者或乙肝患者用过的东西,乙肝患者的血液和体液中都含有乙肝病毒,有可能导致乙肝病毒感染,引起乙肝发病,如果意外感染了应该怎么办?
2007-11-28肝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甲肝常在一些城乡暴发流行。乙肝的人群带毒率在10%以上,得了肝炎后,不仅损害健康,影响工作和学习,经济上也会增加负担,因此必须重视肝炎的预防,目前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注射肝炎疫苗。
2007-11-24接种乙肝疫苗后要不要复种?何时复种?其免疫保护期有多长?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但从个体来说,每个接种者的情况可能不同,因此,对具体情况应作具体分析。
2007-11-23注射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许多人认为,注射乙肝疫苗后就应该不会受传染了,其实不然,许多因素可影响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不能掉以轻心。
2007-11-19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手段,许多孩子从出生后,就按部就班地打了乙肝疫苗,许多成年人也主动注射乙肝疫苗。但是关于乙肝疫苗使用的一些知识,你可能不知道吧。
2007-11-13大多数老年人是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的。也许有的老人会问,我并没有患过乙肝,怎么会产生免疫力呢?本篇为你解答。
2007-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