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为注射乙肝疫苗者“释疑”

为注射乙肝疫苗者“释疑”


  众所周知,乙型肝炎有很强的传染性,其传播途径主要经过血液、母婴和体液传播。我国是乙肝患者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最多的国家之一。特别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健康携带者。所谓健康携带者,是指这些人没有任何不适和反应,只是在化验乙肝五项时反应出自己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不论是乙肝病人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都说明了其本人正在感染或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升学、就业、婚姻和孕育等问题上面临着很多苦恼。为防患于未然,对没有感染过乙肝的人群,如何预防呢?除了应注意个人卫生,不要滥用血液制品外,还需要注射乙肝疫苗预防乙肝。

  在注射乙肝疫苗之前,要化验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也称为乙肝五项。注射乙肝疫苗的适宜人群是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者。判断注射疫苗后是否产生效果的检验指标,则是化验乙肝五项中的第二项:即乙肝表面抗体呈现阳性。注射免疫为全程用药三针,在第0、1、6个月分别注射第1、2、3针。

  下面针对注射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和读者提出的相关问题,谈谈与接种疫苗有关的知识,为读者答疑解惑。

  1.注射乙肝疫苗后为什么仍会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疫苗能有效的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几乎家喻户晓。但是,由于其质,储存条件,被接种者免疫状态等差异,有5%~10%的人在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肌体可无免疫应答或仅有低滴度的应答反应。这些人很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另据资料报道,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一个月,只有30%的人表面抗体呈阳性。在此期间,多数接种者仍有可能因感染乙肝病毒而发病。此外,乙肝可通过注射传播。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若针头等被污染过,同样可发生乙型肝炎。

  2.怎样才能知道乙肝疫苗接种后已达到预定的免疫效果?

  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1~2个月内检测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HBsAb)便可知晓。如乙肝表面抗体(HBsAb)呈阳性,表明已达到预定的免疫效果,此时,肌体具有抵抗乙肝感染的免疫力。否则,应再次加强免疫接种。

  3.乙肝疫苗是否可臀部肌肉注射?

  乙肝疫苗在上臂三角肌注射比在皮下注射或臀部肌肉注射免疫效果要好得多。国外还发现,在臀部肌注乙肝疫苗与肌体低应答率有关。因此,乙肝疫苗应严格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婴幼儿及新生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注射。

  4.每隔3~5年就必须加强接种一针乙肝疫苗吗?

  对达到预定免疫效果的人来说,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一般可维持3~5年。从理论上讲,每隔3~5年就应该再次注射乙肝疫苗来巩固其效果,而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对全程注射成功者,3~5年之后仅需加强注射一针乙肝疫苗,就可唤起原来记忆细胞,使表面抗体产生持久、稳定的免疫力。另据临床资料显示,接种全程免疫者,即使血清表面抗体阴转,感染乙肝病毒率也明显减少。因此,有学者主张没有必要追加免疫。

  5.乙肝疫苗本身对乙肝有无治疗作用?

  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促使人体产生表面抗体而起保护和预防作用,但对乙肝病人却没有治疗作用。临床将乙肝疫苗与免疫调节剂联合应用治疗乙肝,是为了借助其强化剂刺激肌体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应答而产生保护性抗体,从而达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目的。

  乙肝疫苗是灭活疫苗,至少打三针才有效,按照我国乙肝疫苗接种方案,三支分别在第0、1、6个月接种,绝不能三支合并一次注射。三支疫苗分次接种的依据是:第0和1个月两针是基础免疫,这两针也不能合并一次注射,因为基础免疫也是逐渐建立起来的,第6个月的那一针属于加强免疫,即在有了初步免疫基础上的加强,这一针可以刺激肌体迅速产生免疫抗体,如果不做加强免疫,就达不到预期预防的效果。

  另外提醒一句,注射乙肝疫苗时一定要充分摇匀,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实习编辑:李杏)

2009-08-14 05:03:00浏览6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为什么说脚气是养生病
脚气并非所谓的养生病,这一说法并不准确。脚气医学上称为足癣,是一种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其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病理性状态,而非养生的表现。足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等真菌引起,这些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长繁殖。当足部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如穿着不透气的鞋子、袜子,或足部多汗时,真菌就容易侵入皮肤,引发足癣。足癣通常表现为足部皮肤瘙痒、脱皮、出现水疱或糜烂等症状。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因为瘙痒而抓破皮肤,导致继发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在症状方面,足癣可细分为多种类型,如水疱型、间擦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水疱型足癣主要表现为足部出现小水疱,伴有瘙痒;间擦糜烂型则多见于足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剥脱后可见潮红糜烂面;鳞屑角化型则主要表现为足部皮肤干燥、粗糙、脱屑,甚至皲裂。不同类型的足癣症状各有特点,但均由真菌感染引起,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足癣的方法主要包括局部用药和口服药物。局部用药方面,可以遵医嘱选择抗真菌药膏或喷剂,如酮康唑乳膏,直接涂抹在患处,以杀灭真菌并缓解症状。口服药物则适用于病情较重或局部用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常用的有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穿不透气的鞋子和袜子,以减少真菌的生长环境。针对足癣这一疾病,建议患者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是预防足癣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的治疗和预防,可以有效控制足癣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养生茶有哪些
养生茶种类繁多,包括菊花茶、玫瑰花茶、金银花茶、陈皮茶、荷叶茶等。在选择养生茶时,应根据自身的体质和需求来决定。例如,体质偏寒的人应避免过多饮用金银花茶、菊花茶等寒性茶饮。1、菊花茶:菊花茶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之效,可用于缓解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对于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适合容易上火、用眼过度的人群。2、玫瑰花茶:玫瑰花富含挥发油、花青素等成分。其挥发油气味芬芳,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有助于减少皱纹产生,保持皮肤弹性。3、金银花茶: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有效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能帮助身体抵御病菌入侵。木犀草素苷也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4、陈皮茶:陈皮中含有挥发油、橙皮苷等成分。挥发油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增强脾胃功能,缓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橙皮苷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5、荷叶茶:荷叶含有荷叶碱、黄酮类等成分。荷叶碱能调节脂肪代谢,抑制脂肪吸收,有助于减少体内脂肪堆积,起到减肥瘦身的作用。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等作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同时,饮用养生茶也应适量,不宜过量饮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此外,养生不能仅仅依赖于养生茶,还应结合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