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很常见,烫伤后用牙膏、肥皂来治疗伤口的方式在不少重庆市民看来也很常见。因为,不少人认为,牙膏可以使烫伤部位降温,可以缓解烫伤的程度。
2016-08-26逃生,是一场跟死神的赛跑。掌握科学的逃生知识,才能在生死关头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生命时报》专访紧急救援、急救领域专家,整理出一份“最全逃生自救指南”。希望你一辈子都用不到,但一定要知道。
2015-06-18雷雨天气有可能造成一些高压或低压供电线路断线,还有可能导致供电设备短路和放电。如果在这种天气出行或滞留在户外,需要注意预防触电的情况发生。
2015-06-17拥挤踩踏事故悲剧的发生,有复杂的管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也与我们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自救措施和急救能力密切相关。欧茜医生综合一些关于踩踏事故的安全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5-01-01全国首套应急医学专业本科系列教材正式出版发行,标志着我国应急医学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正式,对加强灾害医学与救援工作的研究发展,提高应急救援水平,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2012-09-20火车出轨的征兆,是紧急的刹车,剧烈的晃动,而且车厢向一边倾倒。千万不能盲目跳车,那无疑等于自杀。
2012-02-23飞机迫降时,一般采用前倾后屈的姿式,即头低下,两腿分开,两手用力抓住双脚。身材肥胖者、孕妇或老人,可以挺直上身,两手用力抓住座椅的扶手,或用两手夹住头部。
2012-01-0911月1日,贵州省黔南州福泉市发生了一起炸药爆炸事故,现已造成8人死亡,300余人受伤。在爆炸事故中,我们首先应保持镇定,拨打急救电话,再有秩序地展开救人和自救。
2011-11-029月27日14时51分,上海地铁10号线老西门站发生列车追尾,大家在关心伤者的同时,也在担心要是自己遇到这样的事,该如何逃生自救?遇到伤者该如何给予帮助?
2011-09-29日常生活中,因意外事故,天灾地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心脏病发等意外引发人身伤害时,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很可能会为120争取到抢救时间,挽回一条生命。
2011-06-16地震会造成一定的颅脑损伤,那么就详细介绍以下有关颅脑损伤的话题。首先介绍一下原发性颅脑损伤中的头皮损伤。
2011-06-15冷静下来,被雪掩埋时。让口水流出从而判断上下方,然后奋力向上挖掘--如果你还能动的话。
2011-05-11由于社会的发展,各种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日新月异,然而由此带来的事故也是越来越多,其中造成脊髓损伤的主要由汽车事故引起,因此在事故发生时如何救助伤者非常重要。
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震碎了日本人民的心,也让世界人民紧紧牵挂着。严重地震伴随着特大海啸,不仅使很多日本沿海居民家破人亡,还让福岛第一核电站负伤累累。日本为减轻核危机的影响,正积极抢救该核电站。而全球人民也在共同关注着。
2011-04-05根据日本媒体报道的数字,3月11日8.8级大地震迄今造成10901人死亡,超过17649人失踪,2776人受伤。其实中国也是地震频发的国家,从唐山到汶川、从玉树到最近的云南盈江县。我们要从地震中吸取教训来更好的预防和控制。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震后急救药品。
2011-04-05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们或惊慌失措,或盲目逃生,应对乏术致使发生很多不幸。而如果人们掌握更多的自救知识,很多伤亡则完全可以避免。本报第364期已经就水灾自救作了介绍,本期将继续介绍生活最易发生的其他五件紧急事件,教给你最简便、最实用、最有效的生存能力,让你在灾难面前也能从容不迫地自救或救人。
在我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每天就有近200名儿童因此死亡。不过,这些意外伤害却都是可以预防的。该手册就针对儿童溺水、跌落、烫伤、中毒、窒息、厨房安全和乘车安全七个方面,进行了预防指导。
近日,受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如何防辐射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普通人应该怎样防辐射?本报为您总结了一些防范核辐射的实用方法。
日本政府已计划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碘片。但盲目服用碘片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在这个地震海啸核辐射一起爆发之时,我们也要提高警惕,学好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爆竹崩伤眼睛,轻者眉毛、睫毛、头发烧焦,眼睑(眼皮)和面部皮肤、结膜、角膜的化学烧伤、热烧伤或异物伤,重者可致眼球破裂伤、眼内异物伤,甚至会合并全身其他部位的损伤,如颅脑、胸腹、四肢的损伤,个别人可能因伤势过重而死亡。那么,一旦发生眼睛被炸伤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春节将至,警方必将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并呼吁广大市民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伤害。
近年来,类似的踩踏事件在国内外屡见不鲜。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常常成为发生踩踏事件的高发地,如何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和人们如何进行自救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话题。
2011-01-07降在背风斜坡的雪不像山脚下的雪那样堆积紧实。在斜坡背后会形成缝隙缺口。它中能给人的感觉很硬实和安全,但最细微的干扰或者像一声来复枪响的动静,就能使雪片发生崩落。
不断发生的踩踏事故,再次引起人们
2010-12-01 在学校里,为什么会发生踩踏事件?怎样防止踩踏事件的发生?学生面对踩踏事故时,应该怎么做才能保证自身安全?针对此类问题,公安机关消防民警分析了踩踏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该事故的十条建议。
溺水是指在游泳、失足落水、车船事故或跳水自杀、发生水灾时,因大量水和泥沙堵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伤害。溺水可在数分钟内致人死亡。孩子发生溺水的原因都有明确的环境或个人因素,如家长照看不周,自我保护意识欠缺,不懂游泳技术,场地缺乏安全设施或现场存在潜在的隐患,身患某种疾病(如在游泳时癫痫发作,或下水后肌肉突然痉挛等),游泳前未做准备活动,溺水发生时不会自救或互救等。所有这些原因都是可以在事前防范的。
近年来,类似的踩踏事件在国内外屡见不鲜。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常常成为发生踩踏事件的高发地,如何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和人们如何进行自救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话题。
主要还是空间有限而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彩票销售点、超载的车辆、航行的船舱等都隐藏着危险。人群的情绪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变得过于激动,置身其中的人就可能受到伤害。
对于伤员则不必急于把他们从车上或车下往外拖,而应该首先检查伤员是否失去知觉,还有没有心跳和呼吸,有无大出血,有无明显的骨折。
2010-08-3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2010-07-10 近日,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到武警太原指挥学院集中采血,学院200余名官兵无偿献血86000余ml。
滑倒或从高处跌落时,如果颈部受到强烈的撞击,是很危险的。因为颈椎中有脊髓通过,如果颈部神经受损,轻者造成瘫痪,重者危及生命。
2010-06-07车祸往往是在瞬间发生的,主要由于疲劳驾驶、酒后开车、路面处理技术欠佳以及在不熟悉的路段高速驾驶等原因造成。车祸轻则擦伤、碰伤,重则常引起多器官受损的复合伤,现场急救不及时残废、死亡率很高。
2010-05-19在氨水分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常有不慎溅入眼睛的事故发生。当眼部被氨水灼伤后,如不采取急救措施,可造成角膜溃疡、穿孔,并进一步引起眼内炎症,最终导致眼球萎缩而失明。
在所有高大的山岭区域,雪崩是一种严重的灾害。
2009-12-03 惊天动地 遇到雪崩怎么办由于交通事故致伤病人受到高速运行物体撞击或辗压,往往创伤严重,常为多发性创伤,病人处于休克、昏迷、呼吸困难状态,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因此对诸类病人的早期诊断、果断处理极为重要,我们对214例车辆致伤病人早期救治提出见解。
2009-11-25 交通事故严重创伤的早期救治灾难幸存者,除了肉体上的伤害,精神上还受到了一定的打击,所以要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调适。
2009-11-21汽车失控落水时,司机应用双手护住头部和胸部,尽可能将身体在座位上,并紧闭嘴唇,咬紧牙关,同时迅速冷静地作出判断,弄清汽车下沉后的状况,比如判明车辆入水的方向(一般汽车入水大都是车头先入水)。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2009-07-25 遇泥石流如何脱险?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做好每个家庭的防灾减灾工作,就能提高全社会的减灾能力。
2009-07-25 防灾器材如何准备?自然灾害是一种人类难以抗拒的自然现象,但它又是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件;社会灾难则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既可防范但又难以杜绝。
2009-07-24 灾害急救医疗卫生管理要点高楼发生火灾或是突发事件,如何逃生自救呢?
2009-07-18生活发生意外,在所难免。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在意外发生后的补救措施,下面是意外伤害急救原则:
2009-07-18 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飞机起飞后的6分钟和着陆的7分钟内,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国际上称为"可怕的13分钟"。据航空医学家统计,在我国有65%的事故发生在这13分钟内。因此乘坐飞机应按要求,在起飞前就要系好安全带。
2009-07-15 空难的紧急救护冒顶事故是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在西欧及日本一些采掘技术较发达的国家也常见到。因此,应首先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其次要熟悉发生冒顶事故后自救的一些方法。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2009-07-15 发生井下冒顶事故自救方法?井下透水事故虽然近几年大大减少,但由于在古窑、小窑、溶洞、断层及含水层等还可造成大量积水,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点时,处理不好,就会使积水大量涌来。因此,对透水事故不能存在丝毫的麻痹观念。
2009-07-15 井下透水时之应急措施高空坠落伤是指人们日常工作或生活中,从高处坠落,受到高速的冲击力,使人体组织和器官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而引起的损伤。多见于建筑施工和电梯安装等高空作业,通常有多个系统或多个器官的损伤,严重者当场死亡。
2009-07-13 高空坠落 正确救治瓦斯,又名沼气,化学名称叫甲烷。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易燃、易爆的气体。如果空气中瓦斯的浓度在5.5%上16%时,有明火的情况下就能发生爆炸。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
2009-07-13 瓦斯爆炸 怎样处理50年前,电还是奢侈品,那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是“电灯电话”。如今,电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想想吧,不能玩电脑、不能用洗衣机、没有电灯,不出三天,再光鲜的人都会被打回原形。电能无所不在,电击引发的伤害也时有发生。不懂安全用电常识、自行安装电器、或者家用电器漏电,这些都可能引发电击事故,轻则胳膊“麻”一下,重则触电受伤甚至死亡。
2009-06-11我们都盼望孩子一生平安顺利,但美好的愿望并不能阻止灾害的发生。所以,让孩子拥有临灾智慧,从日常生活、游戏训练中拥有顺利逃生的技能,是一项迫切的家教任务。
2009-02-08今年湘鄂豫皖苏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暴雪。50年一遇的恶劣天气,加上目前正是春运高峰,大量旅客在火车站、汽车站滞留,容易冻伤、挤伤。那么,外出甚至滞留风雪中的朋友该如何自救呢?
2008-08-30 雪灾 严寒中如何自救?发生触电时,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此前不能触摸受伤者,否则会造成更多的人触电。
2008-07-30尽管大多数人知道吸烟是社会公害,对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可是烟民的队伍仍在壮大,而且有年轻化和女性化的趋势。
2008-07-16如何才能让孩子尽量避免意外伤害的摧“花”辣手?父母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护花使者”?为此,笔者采访了儿童保健专家许积德教授。
2008-07-05 灾难前 你是合格“护花”家长吗飞机起飞后的6分钟和着陆的7分钟内,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国际上称为“可怕的13分钟”。
2008-06-01 空难到来 你准备好了没有四川省卫生厅透露,截至昨晚6时,四川省已确认58例气性坏疽病体,并称58例均是原发病,均是受伤的幸存者因为开放性伤口感染所致,目前已经隔离治疗。
2008-05-20航海时遇有大风、暗礁、炮火轰击、撞船、海盗、船机失灵等原因, 使船上人员溺水、创伤、烧伤……
2008-05-07 大风吹翻船 紧急处理要知道走路、骑车少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加大,会给行人带来危险。
2008-05-07 狂风起 如何化险为夷清除口腔、鼻腔泥沙、痰液等杂物,对呼吸困难者或呼吸停止者,作人工呼吸。
2008-05-07 塌方伤 最基本的急救常识近年来,环境激素的污染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地球变暖以及厄尔尼诺现象等问题一样,它正严重地威胁着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
2008-05-06一旦发生飞机失事,幸存者寥寥无几。飞机起飞后的6分钟和着陆的7分钟内,最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国际上称为可怕的13分钟。
2008-04-29 乘机遇险 自救还得靠自己防止振动危害的最重要途径,就是设法减少机械振动,或者采用隔振、减振等装置。如果人们不可避免地要在振动的环境中工作,可以用弹性垫子或者用带子固定身体来减少振动的影响。当然最好不要到振动污染严重的地方去。
2008-04-25 警惕 环境中的无声污染法国政府在救灾过程中强调公众知情的重要性。灾害发生后,政府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2008-04-23据统计,地球上鼠类的数量大大超过人口数量,老鼠每年毁坏的粮食占全世界储存粮食的5%以上,这些粮食足可以养活3亿人。
2008-04-14毫无疑问,“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是正确的。然而种种事实告诉我们,知识还与生命紧紧相连,在许多情况下,知识能与生命画等号。
2008-04-03现代生活中各种因素已经、正在或将要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欢乐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灾难,至少是埋下了灾难的导火索。
2008-03-28专家们认为能够在沙漠中生存下来,取决于三个相互依赖的因素:周围的温度,活动量及饮水的储存量。
2008-03-27瓦斯,又名沼气,化学名称叫甲烷。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易燃、易爆的气体。如果空气中瓦斯的浓度在5.5%上16%时,有明火的情况下就能发生爆炸。
2008-03-16 瓦斯爆炸进行现场如何救护灾难之后,抚平心灵的创伤灾难之后,毁损的家园容易重建、身体的疾恙容易恢复,但是压抑在心底那看不见的伤痛却会延续很长时间……
2008-03-12如果全球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不马上采取有力行动,到本世纪末,仅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就可能有1.8亿左右的人因患由全球变暖引发的疾病而死亡。
2008-03-03灾难面前,如何展开自救?自己可以做什么?下文将告诉你。
2008-02-28据统计,全球每年因老鼠损失贮粮3300万吨,因鼠害减产5000万吨,足供3亿人吃1年。此外,老鼠还是各种鼠源性疾病的传染源。全球90%的鼠种,携带着200多种病原体,能使人致病的病原体主要有57种。
2008-02-21火灾、雷击、车祸……意想不到的灾难来临时,如何给自己留一条生命绿色通道?
2008-02-21航海时遇有大风、暗礁、炮火轰击、撞船、海盗、船机失灵等原因,使船上人员溺水、创伤、烧伤等,如为单纯或复杂的复合伤应迅速组织抢救,否则会造成更大伤亡。
2008-02-18 翻船意外 保命有法毒气泄漏时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尽量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008-02-18 毒气泄露 往哪里跑冒顶事故是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在西欧及日本一些采掘技术较发达的国家也常见到。
2008-02-18 发生井下冒顶事故 如何自救客机不采用跳伞的办法,因为那是极不安全的,而且要求对跳伞者进行严格的训练,这是一般的乘客不能做到的。
2008-02-18 空中遇险 如何逃生停电疏散时,乘客应该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顺序下车,不要拥挤,依次沉着冷静地走上地面。
2008-02-18 地铁停电 应该怎么做洪水、飓风、地震、暴风雪……这似乎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如何应对、减少灾害损失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挑战。
2008-02-15南方降大雪,是气候异常。同样的情况,在我现在居住的加拿大东部地区,处理起来有经验一些,但头痛程度一样差不了多少。
2008-01-31面对仿佛猝不及防的天灾,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有很多。其实,放眼国外,发达国家发生雪灾天气亦很常见,《环球时报》曾经报道美、德等国应对雪灾的举措,我们不妨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2008-01-28由于我国崩塌滑坡灾害发育较为普遍,大多崩塌滑坡灾害接到当地居民报灾后,进行应急调查和采取应急防治措施。
2007-12-14 崩塌滑坡灾害的应急防治措施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若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采取自救行为或逃离现场,常能获救,或避免死亡,临场该如何去做呢?
2007-12-13 意外事件中的心理自救分别以“红、黄、蓝、黑”四种颜色制作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并能采取相应急救措施的伤员病情色别带,置于病人上臂,现场急救应用收到良好效果。
2007-12-04救护人员进入灾害性现场发现伤者后,应迅速携带伤者脱离充满毒气的房间、失火的楼房、或即将倒塌的建筑物等危险现场。
由于龙卷中心气压低、风速大,所以破坏力很大,能拔树倒屋,能将人及地面物体卷吸上空中,可摧毁地面建筑物。
2007-11-26高空坠落伤除有直接或间接受伤器官表现外,尚可有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苍白和表情淡漠等症状,可导致胸、腹腔内脏组织器官发生广泛的损伤。
2007-11-21积雪的山坡上,当积雪内部的内聚力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重力拉引时,便向下滑动,引起大量雪体崩塌,人们把这种自然现象称做雪崩。也有的地方把它叫做“雪塌方”“雪流沙”或“推山雪”。雪崩,每每是从宁静的、覆盖着白雪的山坡上部开始的。
2007-11-20地震、建筑施工及农村劳动中有时会发生塌方。塌方可能对受害者造成两种严重的后果:一是土埋窒息,迅速造成死亡;二是石块土方压埋肢体,引起挤压综合症。
2007-11-06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
2007-10-17 泥石流爆发不可盲目逃生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
2007-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