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趣谈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交际趣谈

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

举报/反馈
2009-04-15 06:11:0039健康网社区

  第一种情况描述的是安全依恋类型的成人,第二种是回避型的成人,第三种是焦虑—矛盾型成人。尽管样本不一定具有科学性,但是结果却具有启发性。答题者中56%属于安全型,25%属于回避型,19%属于焦虑—矛盾型。研究人员就这三个问题调查了大学生,也发现了同样的百分比。他们发现,发展心理学家统计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时也得出了很接近的百分比(Campos,Barrett,Lamb,Golksmith & Stenberg,1983)。这些数据上的相似显示,成人的依恋类型形成于童年。

  另外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的亲子关系和成人的依恋类型的关系不只是一种推测。当要他们报告他们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时,安全型成人比另两种类型的成人更倾向于描述同父母的积极关系和一个温暖、信任的家庭环境(Feeney & Noller,1990;Hazan & Shaver,1987)。与之相反,焦虑—矛盾型的人很少回忆起父母的支持,回避型的人描述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是不信任的和情感淡漠的。描述父母的婚姻不幸福的人往往是回避型的,他们不大可能形成一种安全的依恋类型。

  过去十几年里有关依恋类型的研究非常多。研究者用更精细的方式来区分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并且把依恋类型和各种各样的行为联系起来(Shaver & Clark,1994)。这些研究大多是关于依恋类型对我们的恋爱关系的影响的。

  理解这个联系的着眼点也许是看依恋类型是怎样与恋爱关系中的快乐联系的。好几个研究的结果表明,安全依恋型的成人比另两种类型的人对他们的恋爱关系更满意(Brennan & Shaver,1995;Keelan & Dion,1994;Pistole,1989;Simpson,1990)。其它方面也存在这种现象,即,有安全依恋型同伴的人也更满足于他的人际关系。不奇怪,安全依恋型成人也倾向于找一个同样依恋类型的同伴(Brennan & Shaver,1995;Collins & Read,1990;Kirkpatrick

  但是,为什幺人们同安全型成人的关系比同回避型或焦虑—矛盾型成人的关系好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考察了同这三种类型的人建立的关系的特点。他们发现安全依恋的人比另两种类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他们的人际关系中有很多爱、义务及信任(Keelan et al.,1994;Simpson,1990)。此外,这些安全型的人能忽略同伴的缺点而接纳和支持他(Hazan & Shaver,1987)。

  这种关系也不同于回避型成人的关系。回避依恋型的人具有一种心理困扰,这就是害怕亲密及怀疑他人(Hazan & Shaver,1987)。他们相信真正的爱不会长久,电影和爱情小说里描写的那种深爱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不奇怪,在一项研究里被划为回避型的大学生中有43%的人说他们从没恋爱过(Feeney,Noller & Patty,1993)。与之相反,焦虑—矛盾型的人多次恋爱,但是难以得到他们拼命追求的长久的快乐(Hazan & Shaver,1987)。这些人惟恐失去伴侣,因此而屈从于伴侣的愿望,尽力去让对方快乐(Pistole,1989)。有趣的是,像早期研究中的婴儿一样,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的成人在与他们的情人分离时也感受到很大的压力(Feeney & Kirkpatrick ,1996)。

  跟安全型的同伴交往比跟回避型或焦虑—矛盾型的人交往要更温暖更亲密(Simpson,1990)。例如,安全依恋型的人很容易发现同伴的忧虑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在一项研究中,告诉女性被试,她们马上要到一个有着危险电子设备的隔离的房间去体验焦虑(Simpson,Rhokes & Nelligan,1992)。当这些妇女与约好的同伴一起等着实验开始时,研究人员给她们录了相。在这项研究中,安全型男伴在同伴表现出焦虑时给予了较多的情感支持,但是回避型的男伴则没有。其它的研究发现,安全型成人在与周围人交往时一般都做得较好。他们比其它依恋类型能够的人更喜欢在恰当的时候与别人分享个人信息(Mikulincer & Nachshon,1991),并且总要花时间与朋友呆在一起(Feeney等,1993)。

  从这些研究结果看,我们有理由预测,安全依恋型的人也有较长久的爱情关系。然而,有研究显示,依恋类型和爱情关系是否持久之间的联系远比这个复杂。在最初的报纸调查中,安全型成人报告说,他们的爱情关系已经持续十年以上了,而回避型成人说他们的爱情关系少于六年,焦虑—矛盾型的人则说少于五年(Hazan & Shaver,1987)。然而,随后的研究不一定都支持这个模式(Kirkpatrick & Davis,1994)。这种复杂性部分地是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当人们进入一个安全、持久的人际关系时,他们的依恋类型会改变(Carnelley,Pietromonaco & Jaffe,1994)。换言之,爱和信任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人建立起有关人际关系的安全工作模式,而这是他们小时侯所拒绝的。然而,这个观察很难让我们知道,是安全依恋类型导致人际关系持久呢,还是由于他们的人际关系持久而形成了安全依恋关系。

  这三种依恋类型使我们能更多地洞察早期的亲子关系是怎样影响成人的人格的以及人格是怎样影响我们的浪漫的人际关系的。然而,还可以用别的方式来形成依恋类型的概念。巴索罗梅(Bartholomew,1990;Bartholomew & Horowitz,1991;Griffin & Bartholomew,1994)提出了一个较有前途的转换模型。这个模型由鲍尔比关于亲子依恋的描述推演而来,它考察了人的内化的自我意象以及人是怎样想象他人的。首先,自尊作为早期依恋的结果。人们的自尊感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据此可以把人分为两种。在这个维度的一端的人,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和能够被珍视的。在维度另异端的人,怀疑自己的价值,对别人是否会觉得他可爱持保留态度。其次,根据人们相信他人的可利用性和支持性的程度,也可把人加以区分。在此维度的一端的人,相信他人是可信的,会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维度另一端的人,认为别人是不可信的和拒绝的。像早期理论一样,这一转换模型的提出者也认为,这些有关自我和他人的内在模式,来自从婴儿期开始的与周围重要人物交往的经历。

  当我们把这两个维度联合起来后,就得到了一个包括四种类型的模型,对自己和他人有着积极意象的人为安全型。像早期研究中的安全型成人一样,这些人倾向于寻求亲密的人际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也让他们感到舒适。然而,有些人有肯定的自我意象,但是从内心里不相信他人。这种规避型的人不愿和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他们把维持自己的独立看得很重要,不相信别人,或者因怕受伤害而不敢在情感上依赖他人。划分在本模型另两个象限的人总觉得自己无价值、不可爱。这些人承认别人是可信赖和可利用的,所以他们是全神贯注型的。这些人缺少自尊感,他们就通过与别人接近和亲密来促进自我接纳。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在想,如果别人觉得他们可爱,那就证明自己值得爱。遗憾的是,全神贯注的人因缺乏自尊而很脆弱,当同伴不能满足他们强烈的亲密需要时,他们很容易悲观失望。最后,恐惧型的人认为自己不值得亲密和爱,也怀疑别人能否给他们亲密和爱。他们因害怕被拒绝而不敢与别人亲近。

  这个四类型模式的适应性还需进一步的验证。但是已有的研究已经表明,这种分法能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大部分行为(Shaver和Clark,1994)。这个研究也支持了新弗洛伊德理论的观点:从成人的行为中能找到他童年经历的痕迹。

  安全型依恋:与身边重要人物的关系很亲密且从不担心被抛弃的一种依恋类型。

  回避型依恋:与身边重要人物很难建立亲密和信任关系的一种依恋类型。

  焦虑—矛盾型依恋:很向与身边重要人物亲近但又害怕被抛弃而不敢投入感情的一种依恋类型。

  ——[美]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第四版).陈会昌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0,p119

2/3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