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育儿
妇科
男科
保健
饮食
性爱
心理
减肥
整形
诊疗
心血管
肿瘤科
图片
服务
39问医生
就医助手
疾病百科
药品通
首页 > 阅读频道 > 健康书籍 > 保健书籍 > 远离讨厌的冻疮

远离讨厌的冻疮

2012-12-13 来源:39健康网

A-A+

  第二章:冻疮欺妇孺天冷注意防

  人为什么会长冻疮?

  首先,生冻疮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儿童、少年容易发生冻疮,青壮年次之,老年人不容易发生冻疮。这是因为儿童和少年受到寒冷刺激后,皮下小血管收缩反应比中年人,特别是比老年人强得多。在寒冷的刺激下,儿童、少年的皮下毛细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血液瘀滞,局部组织营养不良,容易发生损伤;而老年人的皮下毛细血管对寒冷的刺激则不敏感,所以不易生冻疮。

  其次,性别对冻疮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青年和壮年妇女比同年龄的男子容易生冻疮。这是因为妇女对寒冷的适应性差,皮肤对寒冷的抵抗力低。

  再者,体质强弱以及血液循环状况好坏,与冻疮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患心脏疾病、血管疾病和末梢血液循环机能差的人,局部皮肤对寒冷的适应性、耐受性和抵抗力差,经不起寒冷的刺激,也容易发生冻疮。第四,潮湿是引起冻疮的另一原因。在潮湿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明显加重了寒冷的伤害,更容易影响局部毛细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促使冻疮形成。所以人在潮湿中比在干燥环境下生活更容易发生冻疮。

  此外,长期站立、缺乏活动、衣服窄小、营养不良以及疲劳过度等,也容易诱发冻疮。

  预防要多方面注意

  人们了解了这些知识,就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预防冻疮的措施。以下是一些方便有效的预防冻疮办法:一是锻炼身体。这是预防冻疮的最佳办法,通过身体锻炼而提高肌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二是做好御寒准备。冬季在户外工作时,一定要吃饱、穿暖,并戴手套、戴帽子、穿棉鞋;要保持内衣干燥,不要穿潮湿、过小的鞋袜;对易受冻的耳、脸、手、脚等部位,要经常擦些油脂保护皮肤;不要在无防冻准备时外出,不要裸手接触金属。三是以冷、温水擦洗。平时可用毛巾醮冷水摩擦易冻部位,到发红为止;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洗易冻处,勤用热水洗脚,保证脚部血液畅流;不要长时间静止不动,勤活动手脚和揉搓面部,可增加这些部位的耐寒力。四是以独头蒜磨擦每年易发冻疮的部位。在冬季来临前取独头蒜一个,捣烂后放在太阳下面晒热,在易发冻疮的部位反复轻轻磨擦至局部出现一个小泡,然后用消毒针把水泡挑破,可使局部气血畅通,减少冻疮复发。

  简便治疗方法多

  对于皮肤未破的红斑冻疮,可用以下验方治疗:

  一、茄秧、辣椒秧、艾叶等任取一种,加水10—15倍煮沸过滤,待水温不烫手时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二、用霜打的辣椒杆100克、茄子杆200克、辣椒3个以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加重冻伤。在冻疮处涂蛋黄油,效果更佳。

  三、擦十滴水。先用温水洗净患处,擦干,再滴上十滴水数滴,轻轻按摩,三五天即见效。

  四、涂蜂蜜膏。油脂有保温作用,蜂蜜有营养皮肤作用。取3份熟猪油、7份蜂蜜,外加少许樟脑,混拌均匀成膏。不必加热,每天涂抹患处1—2次,对早期冻疮疗效显著。

  五、贴代灸膏。用市售的代灸膏,或麝香止痛膏、香桂活血膏、关节止痛膏等具有活血祛瘀功能的贴膏贴于患处,再按摩几分钟到发热为止,两天重复一次,利用其活血及保暖作用,轻者往往一次即可见效。

  六、抹蛋黄油。将鲜鸡蛋数个煮熟,取蛋黄入锅压碎,用小火熬出油,再加冰片0.5—1克,涂抹患处,每天一次,数次可见效。

  冻疮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外涂,并用无菌沙布包扎,但最好是先去医院请医生诊治。另外,冻伤后不要火烤、雪擦、冷水泡和捶打患处。

  冬季冻疮可防可治

  为什么同样环境,有些人长冻疮,有些人却安然无恙呢?

  首先这与个人体质有关,有些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等,即易长冻疮。所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防寒能力很重要。另外,冬季可多吃羊肉、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物,也可食用酒、辣椒等发汗,以促进血液循环。

  患了冻疮,应加强保暖。若冻疮仅为硬结,未破溃时,可用辣椒酊、热酒精擦洗。若已破溃,则可用红霉素软膏、猪油蜂蜜软膏涂擦且包扎,促进其早日愈合。另外,中药如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等活血、通络之品也可选用。

  以下有几个治疗冻疮的验方,您可以不妨试试。

  一、兔毛30克,烧灰备用。外用红萝卜煮水洗患处。兔毛灰用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

  二、白芨10克、柑皮20克,磨为细末,以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次;

  三、蜜糖除水净蜜10克,熬猪油2克,拌成软膏,外敷患处,每日1次;

  四、黄柏20克,研为细末撒敷患处,每日1次,第2次用时,以淡盐水洗净再敷,连用7日;

  五、柿子皮煅灰备用,用熟菜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

  冻疮防治越早越好

  一提起冻疮,大家都熟悉,冻疮往往是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开始,局部皮肤发红或发紫有肿块,触之冰凉、发痒或刺痛,随后可出现水泡,最后破皮、糜烂或结痂。冻疮好像不能去“根”,往往会复发,年复一年。专家指出,对付冻疮关键在于预防,而且是越早越好。

  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尽管许多人明知道自己容易发生冻疮,但还是不注意预防。每当寒冷季节到来,冻疮发作以后,才想起保暖防寒或上医院治疗,而那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众所周知,冻疮是人体的暴露部位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生的。不过在人们的想象中,发生冻疮的高峰,应该出现在冬季的严寒期内,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专家指出,手、脚受到冻伤,特别是脚的冻伤病人则多发生在秋末冬初天气还不太冷的时段。故此时被称为全年中第一冻伤高峰期。

  如果属于抗寒能力较差或寒冷过敏型体质者,在气温骤降的情况下,血液要比一般人以更快的速度集中于内脏器官,以保证机体正常工作,但手、脚、耳等边缘部位的血液却因急剧减少,供血不足,致使手、脚、耳等部位的皮肤和表层肌肉温度下降,这样就极容易导致冻疮的发生。因此,有人提出预防冻疮的最佳时机是秋末冬初。

  预防冻疮的具体方法是从秋末冬初开始就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冻疮的部位,如手和脚。开始每天浸泡半小时,以后浸泡一小时,其次是注意局部保暖,如天气寒冷时外出要早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套、围巾等。鞋子也应穿得暖暖的,但不宜过紧。另外,到了秋末冬初的季节,可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等温补食品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如果是中医诊断为阳虚内寒的人,可及早内服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之类的中成药物以做预防。



↑点击去参与测试 拜拜粗腰肥大腿↑

今日推荐

预约挂号

大家都在看

热搜推荐

诊疗

APP快速预约挂号
进入诊疗频道

问医生

我要问医生

找药品

药品通

常见病用药

进入药品频道
下载APP,每天都能看健康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