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育儿
妇科
男科
保健
饮食
性爱
心理
减肥
整形
诊疗
心血管
肿瘤科
图片
服务
39问医生
就医助手
疾病百科
药品通
首页 > 阅读频道 > 健康书籍 > 保健书籍 > 牙齿的秘密

牙齿的秘密

2011-11-10 来源:39健康网

A-A+

  第二章 牙列拥挤好?还是稀疏好?

  牙列稀疏有四种类型:

  一是牙体形态小,颌骨形态正常;

  二是先天缺牙,颌骨形态正常;

  三是牙体形态正常,颌骨过大;

  四是拔牙后不镶牙,引起近远中邻牙移位而产生间隙。

  有了以上四种原因都可以在牙间产生间隙而形成牙列稀疏。

  病因:

  病因可为不良习惯(如:舔牙、咬唇等),牙周病所致的牙齿唇倾;先天性失牙,过小牙,以及遗传因素所致。

  症状:

  1.骨量大于牙量所引起的牙齿间有缝隙者。

  2.根据稀疏的特点分为:

  一、牙量小,骨量正常;

  二、骨量大,牙量正常;

  三、牙量小,骨量大;

  四、软组织因素。

  【临床表现】

  1.骨量大于牙量。

  2.牙间存在间隙。

  检查:

  主要做A项检查,有条件者做全A、B项检查对指导施用正确的治疗很有帮助

  并发症:

  牙列稀疏易于嵌塞食物而损伤牙周组织,引起牙龈炎,牙周炎,同时易于龋变。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容貌美观,造成心理精神障碍。

  鉴别:

  根据临床即可诊断,无需鉴别。

  预防:

  患儿在2.5-6岁左右,口内一般是乳牙,在这一时期,如果患儿牙齿数目、形态、大小正常,同时颌骨发育正常,牙列中出现散在的间隙,看似牙列稀疏,然而这一般是正常的。此有利于恒牙的正常萌出,临床上一般毋需矫治。如果牙体态小,颌骨形态正常;口内先天缺牙,颌骨形态正常;牙体形态正常,颌骨过大等,其往往造成牙列稀疏,此为疾病的征象,需加以矫治。从6岁至12岁左右,此年龄段内,口内乳恒牙同时存在,这一时期牙列稀疏不常见,临床上常见到的乳牙早脱或恒牙迟萌以及由于唇系带附离异常所致的牙间间隙,此一时期只要针对病因,对症矫治,常可收到较好矫治效果。

  在乳牙全部替换掉、恒牙萌出后,由概述中所述及的四种类型所致的牙列稀疏,只要及早矫治,一定疗效较好,若错过12-16岁这一年龄后再行矫治,往往疗程较长、疗效不能肯定,此期可正颌手术治疗。牙列稀疏易于嵌塞食物而损伤牙周组织,引起牙龈炎,牙周炎,同时易于龋变。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容貌美观,造成心理精神障碍。此病及早根据引起牙列稀疏的原因,进行不同方法的矫治。

  治疗:

  1.根据病因矫治,如集中间隙修复缺隙,关闭牙间隙。

  2.舌体过大在舌体整形后再矫治关闭间隙。吞咽及舌功能异常者在纠正异常吞咽,除训练外尚需要适当引导舌趋于正常位置。

  3.需手术治疗者,可手术前术后行抗感染常规用药。

  牙列拥挤

  牙列拥挤是错合畸形中最常见者,可表现为牙齿拥挤错位排列不齐;而拥挤牙齿的龋及牙周病发生率均较正常排列牙齿为高。同是牙列拥挤十分明显地影响外观,严重者可造成口唇闭合困难,形成开唇露齿。

  病因:

  1.遗传因素牙列拥挤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从个别牙的拥挤错位或多数牙的拥挤,甚至某一个牙的扭转程度,都可以在亲代和子代上有相同的表现。这种遗传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其详细的遗传机理至今还不十分清楚。

  2.替牙期故障替牙期的故障是造成牙列拥挤的常见病因,如因乳牙早失,造成邻牙前移占据缺牙隙而造成恒牙萌出时间间隙不足而错位。另如乳牙滞留,可造成相继恒牙萌出错位。

  3.颌骨发育不足颌骨发育不足造成大量骨量不调,牙齿不能整齐排列在齿槽内,而拥挤错位。

  4.牙齿过大由于牙齿近远中宽度过大,可造成牙齿排列拥挤错位。

  5.不良习惯一些口腔不良习惯如儿童的吮指、口呼吸等,可造成牙弓狭窄或影响颌骨发育,而致牙齿排列拥挤。

  症状:

  1.骨量小牙齿近远中径宽度正常,牙弓长度不足。特别是上颌前部发育不足易造成上颌前牙拥挤。

  2.牙量大如上颌前牙区有多生牙或牙齿宽度过大形成的牙列拥挤。

  3.分度为了临床诊断的需要,一般将牙列拥挤按照其拥挤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3度。

  轻度拥挤(Ⅰ°)每个牙弓间隙差5mm以下。

  中度拥挤(Ⅱ°)每个牙弓间隙差10mm以下。

  重度拥挤(Ⅲ°)每个牙弓间隙差10mm以上。

  临床表现为牙齿拥挤错位排列不齐,主要为牙量大于骨量,而至牙弓形态异常。



↑点击去参与测试 拜拜粗腰肥大腿↑

今日推荐

预约挂号

大家都在看

热搜推荐

诊疗

APP快速预约挂号
进入诊疗频道

问医生

我要问医生

找药品

药品通

常见病用药

进入药品频道
下载APP,每天都能看健康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