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育儿
妇科
男科
保健
饮食
性爱
心理
减肥
整形
诊疗
心血管
肿瘤科
图片
服务
39问医生
就医助手
疾病百科
药品通
首页 > 心律失常课堂 > 心律失常大讲堂 > 心律失常病因

“A型性格”易患冠心病

2011-06-30 来源:

A-A+

  ■ 病案解读

  46岁的某公司总裁孙先生,最近总觉得不舒服,他一直以为是节前应酬多累了,想着节日期间好好放松一下,谁知刚到大年初三,他就被持续的肩背疼痛折磨得直冒虚汗,赶紧叫120送到了医院,诊断结果是: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又称冠心病的急性发作,通俗的讲就是急性冠心病。”周玉杰教授介绍说,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日常生活习惯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ACS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1年中国城镇将新增100万急性冠心病患者,人数之多不容小觑。”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教授呼吁公众应对ACS给予高度重视。

  冠心病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坏死的心脏病,不同的人心绞痛发作时往往表现不完全一样。多数人形容有胸部压迫感、闷胀感、憋闷感,有些病人感觉疼痛或不适感向双侧肩部、背部、颈部、咽喉部放散,这时候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还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心肌缺血会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低血压、消化不良、胃灼热感或恶心、呕吐。但无论是哪种症状,必须通过严格的检查排除冠心病才行,否则延误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 专家解读

  患病人群庞大

  “ACS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在内的一大类冠心病的总称。”周玉杰教授说,目前,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吸烟、肥胖、少动、压力过大等这些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群比例逐年增高。这些危险因素容易导致血管硬化和内膜受损,血液中的脂质、血小板等容易在受损处堆积,这也是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开始,从而导致了ACS患者的增加。

  周玉杰教授在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与赛诺菲-安万特集团共同主办“健康从心做起”基层医师全国巡讲项目启动会上指出,虽然ACS患者人群庞大,但是患者对于疾病风险认知上存在很大的盲区。

  “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显示:中国有63%的ACS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周玉杰教授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4小时内患者死亡率高,大多数死亡发生在发病后1小时内,其中半数以上病人在住院前死亡。”

  心电图亦非标准

  临床调查表明,不同的人心绞痛发作时往往表现不完全一样。“当心前区经常感到闷痛而心电图结果又提示正常时,很多人就会放心地以为自己没有冠心病,而事实上,即使是一张正常的心电图,也不能排除心脏病的存在。”周玉杰教授说,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有一大部分心电图正常而症状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心脏血管病变往往较为严重,多为血管的主干病变或多支血管的弥漫病变。

  “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并不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方法,冠心病在非发病时期,其心电图检出率仅是30%—50%,而50%以上的病人心电图表现正常。”周玉杰教授指出,心脏及冠状动脉循环有较大的代偿能力,在休息和平静时有时不易被检出异常,往往需要通过增加心脏负荷的运动试验,才能发现心电图的真正改变。因此尽管心电图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但并非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A型性格”易患

  专家理论把个性好强、固执急躁、好冲动、竞争性过强、人际关系紧张、常有时间紧迫感,对这种特征称之为“A型行为类型”,亦称“A型性格”。

  “A型性格”的人血中肾上腺素含量较高,因此容易发生冠心病。这种人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独断专行,解决问题也果断迅速;另一种类型比较内向,即使内心不满,也不表现出来。“后者较前者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更高,比前者更易患冠心病,病变发展也较快。”周玉杰教授如是说。

  “要减少冠心病的发生,除饮食和运动调整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性格的调理,即使已患上此类疾病,也要加强性格的转化和调理。否则,偏常性格的持续发展,易致心身疾病的发生。”周玉杰教授认为,具有“A型性格特征”的人,要注意劳逸结合,可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调整人际关系,消除或降低过度紧张和焦虑水平。有不良情绪时不要过度克制压抑,可以通过亲戚、朋友等交谈或写信等方式倾吐宣泄。

  四大危险因素

  直接危险-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直接危险因素。而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就是血脂代谢异常,为此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改善血脂代谢十分关键。

  间接危险-高血压: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间接危险因素。一般来说血压升高时,血管壁容易遭受损伤,使血脂侵入心脏动脉管壁,从而造成冠心病的越发严重。

  普遍危险-吸烟:全球公认吸烟是加重冠心病的重要因素。据统计,男性吸烟引发冠心病死亡率较非吸烟者增加1.6倍。

  潜在危险-糖尿病:以前,人们通常认为糖尿病和冠心病不是一回事,是两个疾病,但是从最近几年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关系非常密切,有资料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已有46%合并了冠心病,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来说,糖尿病与冠心病同时治疗已迫在眉睫。

  治疗过程需坚持

  “冠心病需要进行整体评估,综合治疗。”周玉杰教授介绍,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贯穿冠心病整个治疗过程,是所有冠心病病人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一旦知道有冠心病,需要长期坚持服用药物。“药物治疗也是其他治疗不可缺少的基石。”

  《急性冠脉综合征非血运重建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明确指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作为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石,能改善患者预后,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应坚持服用氯吡格雷75mg至少12个月。

  周玉杰教授特别强调:“抗血小板治疗需贯穿冠心病治疗始终,有助于后续治疗的开展。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不可自行停药,要根据医嘱坚持长期服药,可以显著降低死亡风险,给患者持续的强效保护。并且应持续评估患者的缺血症状和出血危险,从而才能卓有成效的控制和改善冠心病。”

  中医治疗优势明显

  中医认为,冠心病是元气亏耗,治病必求于本,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治疗上应抓住元气亏耗不足,瘀血、痰饮致病的病理机制,注重益气活血、化痰、涤饮,标本同治。通过益气化瘀,可促进新生血管生长,改善心肌缺血,降脂降粘,消除斑块,而起抗血栓形成、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避免心脑血管恶性事件发生。

  冠心病可引起心脏功能下降,丹参、赤芍等可改善心肌收缩力而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心功能下降时,可通过利尿减轻心脏负荷,黄芪、葶苈子、泽兰等药物,既可利尿,又能改善心脏功能。同时,保持情志舒畅,起居有常,还要因人而异的坚持运动。

  ■ 数字解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1990年公布的11个国家资料来看,30—69岁冠心病死亡率以北爱尔兰最高,芬兰次之,日本最低。在美国尽管冠心病的死亡率较30年前下降了40%,但仍居美国死因之首。1988年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公布的美国1987年死亡人数及死因顺位的资料表明,心脏病占总死因的35%,其中冠心病死亡占24.1%,居前10位死因之首。

  据1984年报告,中国冠心病死亡粗率:城市为36.9/10万,农村为15.6/10万。

  在由WHO组织的48个监测中心中,中国35—64岁的冠心病标化死亡率仅高于日本,排列倒数第二。

  我国1993年,对60岁及以上老人3440例进行了1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该人群基线高血压组新发冠心病16.9%,脑卒中15.4%,发病率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发病率分别为13.2%、10.1%);且冠心病的发病率随基线收缩压或舒张压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在相同血压水平女性老年人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男性; 低龄老人较高龄老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高。

  ■ 温馨提示

  “每年三四月份是心血管病患者的‘危险’期。”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教授认为,从冬天到春天,万物复苏,一切生物都在觉醒,都在重新激活。常见的一句话叫“热胀冷缩”。现在肯定要减衣服,北方要停暖气,冷热交替注意保暖很重要。如果减的太块、过度,就容易造成肌体含量,血管收缩,心血管疾病就容易发作。“这个时候饮食上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摄入的能量过高过低,都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周玉杰教授强调,还有就是户外运动突然增加,由静到动的不平衡,很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责任编辑:张炯光 实习编辑:王彦光)



↑点击去参与测试 拜拜粗腰肥大腿↑

今日推荐

预约挂号

大家都在看

热搜推荐

诊疗

APP快速预约挂号
进入诊疗频道

问医生

我要问医生

找药品

药品通

常见病用药

进入药品频道
下载APP,每天都能看健康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