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育儿
妇科
男科
保健
饮食
性爱
心理
减肥
整形
诊疗
心血管
肿瘤科
图片
服务
39问医生
就医助手
疾病百科
药品通
首页 > 心律失常课堂 > 心律失常大讲堂 > 心律失常分类

谈谈心律失常分类

2010-09-27 来源:39健康网社区

A-A+

  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包括心电图诊断)和治疗(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及人工起搏器的应用原则)。

  一.分类

  (一)冲动形成异常

  I.窦房结心律失常:1.窦性心动过速。2.窦性心动过缓。3.窦性心率不齐。4.窦性停博。

  II.异位心律

  i.被动性异位心律:1.逸博(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2.逸博心律(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

  ii.主动性异位心率:1.期前收缩(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2.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区性、室性)。3.心房扑动,心房颤动。4.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二)冲动传导异常

  I.生理性:干扰及房室分离。

  II.病理性:1.窦房传导阻滞。2.房内传导阻滞。3.房室传导阻滞。4.室内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及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III.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

  二.发病机制

  (一)冲动形成异常窦房结、结间束、冠状窦口附近、房室结的远端和希氏束-蒲肯野纤维系统等处的心肌细胞均有正常自律性。自主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或其内在病变,均可导致不适当的冲动发放。此外,来自无自律性的心肌细胞,如心房、心室肌细胞,亦可在病理情况下出现异常自律性。触发活动是指局部出现儿茶酚胺浓度增高,低血钾,高血钙及洋地黄中毒时,心房,心室与希氏束-蒲肯野纤维组织在动作电位后产生除极活动,称为后除极。若后除极的振幅增高并抵达阈值,便可以引起反复激动。触发活动与自律性不同,但亦可导致持续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二)冲动传导异常折返是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产生折返的基本条件是:1.心脏两个或多个部分的传导性与不应期各不相同,相互连接成一个闭合环。2.其中一条通道发生单向传导阻滞。3.另一条通道传导缓慢,使原先发生阻滞的通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兴奋性。4.原先阻滞的通道再次激动,从而完成一次折返激动。冲动在环内反复循环,产生持续而快速的心律失常。触发活动引起的心律失常对超速起博的反应是令心率加速。

  临床表现

  心电图检查

  治疗

  房性期前收缩

  (起源于窦房结以外心房的任何部位)

  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各异。很早发生的~P波可重叠与前面的T波上,且不能下传心室,故无QRS波发生,易误认为窦性停博。

  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有时亦可出现宽阔畸形的QRS波群,称室内差异性传导

  通常无须治疗。当有明显症状或触

  心房扑动

  (阵发性房扑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持续性房扑通常伴随已有心脏病者。)房扑往往有不稳定的倾向,可恢复窦性心律或进展为房颤,亦可持续数月/年。按摩颈A能突然减慢房扑的心室率,停止后可恢复原水平。令患者运动,施行增加交感神经张力或降低迷走神经张力的方法可改善房室传导,使房扑的心室率明显加速。房扑伴有极快的心室率,可诱发心绞痛与充血性心衰。体格检查可见快速的颈A扑动。当房室传导比率发生变动时,S1强度亦随之变化,有时能听到心房音。

  特征:

  1.心房活动呈现汇率的锯齿状扑动波,扑动波之间等电线消失,在II,III,aVF或V1最明显,常倒置。典型心房率为250-300次/分。

  2.心室率规则与否,取决于房室传导比率是否恒定。

  3.QRS波群形态正常,当出现室内差异传导或原先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增宽,形态异常针对原发病治疗。最有效终止房扑的方法是直流电复律。CCB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能有效减慢房扑之心室率。若无效可用洋地黄制剂减慢心室率,但需大剂量始能达到目的,用药后房扑先转变为房颤,停药后恢复窦性心率。若单独使用洋地黄无效,应联合应用普奈洛尔或CCB。IA(如奎尼丁)或IC(如普罗帕酮)类抗心律失常药能有效复转房扑并预防复发,但事前以洋地黄,CCB或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若患者合并有冠心病,心衰等严重心脏疾病时,选用碘胺酮为宜。如房扑继续发作,I,III类药物均。

(实习编辑:萧雅丹)



↑点击去参与测试 拜拜粗腰肥大腿↑

今日推荐

预约挂号

大家都在看

热搜推荐

诊疗

APP快速预约挂号
进入诊疗频道

问医生

我要问医生

找药品

药品通

常见病用药

进入药品频道
下载APP,每天都能看健康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