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贴士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求职贴士

大学生求职要先过心理关

举报/反馈
2009-08-19 00:42:0039健康网社区

  一位女大学生说:我自己都不知道喜欢干什么工作。

  近日,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牵头举办了一场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会,实行全省联动,16个地级市也同时举办,提供岗位18200多个。让人感到新鲜的是,此次招聘会主办方请来高级职业指导师现场提供咨询、心理测试,深受毕业生欢迎。职业指导师身旁围满了人,成为招聘现场一道“风景”。一位女大学生说:“我自己都不知道喜欢干什么工作,还是先

  问问职业指导专家吧!

  求职之前,先过一道心理测试,听听专家的高见,减少选择失误,的确很有必要。比如,看似简单的求职信、简历,却大有“学问”。写得好的求职信、简历,是一块很重要的敲门砖,可以在你和用人单位未谋面时,给对方一个清晰的印象,让你事半功倍。职业指导专家会告诉你,除了简洁、明了、完整以外,求职信还得根据不同单位、不同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突出个人特长。例如,你要是应聘文员,你就要突出自己的写作能力强、细心、耐心等;如果你要应聘的是翻译,还要强调你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等。这样即使不能百发百中,也不至于满盘皆输。

  许多单位虽然对学历的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它们更重视毕业生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如果求职者理想主义彩浓厚,一味强调自己的高学历,不切实际,不考虑自身的条件与社会环境,片面要求高待遇,一心向往大城市,除此之外,不屑一顾,这无形之中就构成了一个“怪圈”:企业招不到想要的人,毕业生找不到想找的岗位。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就是毕业生就业心态出了问题,对自己发展定位不准、方向不明。

  与此类似的心理误区还包括:以为“学而优则仕”,削尖脑袋往政府机关钻,往往由于竞争激烈而败下阵来;缺乏独立意识,自己找工作不着急,总希望父母或亲戚帮忙解决;没有竞争意识,保守心理严重,不敢迎接挑战,或过分谦虚,不敢亮出自己的特长;羞怯心理严重,在求职现场丢下自荐书就跑,面对招聘者结结巴巴、面红耳赤;低就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不敢自我“明码标价”,只求找个单位草草签约了事,给日后工作带来隐患。

  实际上,只要简单地与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交谈几句,做个测试,明白自身条件,求职就主动多了。职业指导专家蒋欣认为,求职者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敬业与奉献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都是企业所关心的。不同性质的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例如,“三资”企业偏重于强调团队精神、协调能力和诚信;民营企业重实干、敬业、忠诚、奉献。另外,企业对不同层次、不同职位员工的要求也有所侧重。比如,日本某公司招聘普通员工很重视工作能力,但对管理人员和高层人员还要求有工作经验、创造能力、忠诚与敬业等。

  不少主考官喜欢通过一些突发事件来考察应聘者的反应能力。例如,某单位招聘总经理助理,结果应聘者刚进去就碰上“停电”,这时应聘者该怎么办?心理咨询专家提醒:这就是考验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应聘者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要迅速弄清什么是问题的症结,把自己当作雇员,置身其中,积极处理突发事件,而不是把自己看作旁观者。或许,这一念之差就决定了你今后的命运。

  当然,现实或许并不像讲起来那么简单。大学毕业生可能会抱怨,刚刚走出校门,哪里有什么工作经验呢?企业或许有自己的看法,现在人才市场供需反差很大,企业有足够的选择余地,当然就会提高对人才的要求,选择有经验的员工可以减少企业的用人成本。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求职时先来一番心理咨询更显得必要。

(实习编辑:杨玉龙)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