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学术前沿

澳研究人员称人之初性本乐

举报/反馈
2015-03-04 01:56:08生命时报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和美国的科学家通过对全球的大规模语言调查发现:人们都倾向于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乐观是人们根深蒂固的本性。

  研究者从世界十大语言(汉语、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印度尼西亚语、朝鲜语和俄语)中各选取了1万个常用单词,这些词汇分别出现在报纸、书籍、电影、互联网和各种社交媒体上。研究者要求以这些语言为母语的人对这些词汇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在1~9点的量表上做出评价,并利用数学分析方法进行了统计。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的研究成果显示:不论文化背景如何,人们都更有可能使用积极的词语,而不是消极的词语。无论哪种语言,人们都倾向于使用积极的词汇进行交流。

  另外,尽管这十种语言都偏向于积极色彩,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幸福感最强,而汉语、朝鲜语和俄语的悲观色彩最浓重。这项研究支持了人们在潜意识中会更倾向于乐观的“盲目乐观假设”,也就是人们通常会从生活中期待更多美好的事物。心理学家将这种倾向称之为“希望战胜了经验”,举例来说,人们希望自己活得更长,却低估了死于癌症或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