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自我谅解,而不是罪恶感
“我要减肥了,吃完这顿就开始。”在生活里,你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宣言。同时,我们也对这一幕不陌生:节食的朋友会为多吃了一块肉或者一口蛋糕感到情绪低落,会觉得整个节食计划似乎都落空了。但是,他们不会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而不吃第二口。相反,他们会说:“那又如何,既然我已经破坏了节食计划,不如把它吃光吧。”饮食研究人员珍妮特·波利维(Janet Polivy)和皮特·赫尔曼(C.Peter Herman)注意到这一现象,他们最早提出了“那又如何”效应。事实上,世界范围内意志力的最大威胁之一是:“那又如何”效应。在任何意志力挑战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
如何打破“那又如何”的循环?
斯坦福大学的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的答案是:自我谅解。在课堂上听到这个答案,凯利的学生们议论纷纷,他们一致认为如果没有重视自己的失败,没有在自己没达到高标准时作自我批评,没有用自己不进步就会产生可怕的后果来威胁自己,他们就会变得懒惰。学生们相信,自己内心需要一个严厉的声音来控制自己的胃口、本能和弱点。他们害怕如果无视内心的审视和批评,他们会完全失去自控。凯利告诉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大家都会相信这一点。因为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的要求和惩罚让我们学会了自控。人类要到成年后,大脑的自控系统才会发育成熟,所以家长们的管教是必要的外部支持。但是,我们长大后,许多人还把自己当孩子,习惯对屈服于诱惑或者失败的自己说:“你到底怎么了?”会想要对自己更严厉一点。凯利特别强调,我们错了,对自己狠一点并不能提升意志力。
加拿大渥太华的卡尔顿大学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拖延症的调查,调查持续了整个学期。很多学生在第一次考试前都推迟了复习机会,但不是每个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习惯。和那些能原谅自己的学生比起来,那些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更可能在接下来的考试中继续拖延复习。他们对第一次的拖延态度越严厉,下一次考试时拖延得就越厉害!研究人员认为,增强责任感的不是罪恶感,是自我谅解。在个人挫折面前,持自我同情态度的人比持自我批评态度的人更愿意承担责任,也更愿意接受别人的反馈和建议,更可能从这种经历中学到东西。
这就是凯利要告诉学生们的,是自我谅解而不是罪恶感,才能帮我们重回正轨。她说,自我谅解帮助你从错误中恢复过来,让你消除想到失败时的羞愧和痛苦。“那又如何”效应是要摆脱失败后的低落情绪。但是,如果没有了罪恶感和自我批评,就没有需要摆脱的东西了。这样,思考为什么会失败就变得容易,你因此很难再一次走向失败。另一方面,如果你觉得遇到挫折意味着你将一事无成、只会把事情搞糟,那么反思这个挫折会让你在痛苦中更讨厌自己。所以,你最需要做的是安抚这种感觉。否则,自我批评的策略会削弱自控力。和其他形式的压力一样,会让你立刻想要寻求安慰,比如喝个烂醉或者疯狂购物。
在授课过程中,凯利发现,年轻人最多的问题是缺乏自信和自我批评。他们会用一次挫折或失败来定义自己,否认自己能取得成功。在给大学生授课时,凯利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强调“自我同情”的重要性,教他们用更开阔的眼光看待未来。
从对“内心挣扎”很感兴趣开始的研究
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一直对所谓的“内心挣扎”很感兴趣。她发现,人们总是想得到相互矛盾的两种东西,或者说,人们有很强烈的欲望,但不知该如何行动。经过多年观察人们改变想法、情绪、身体状况和习惯的种种努力,凯利发现,人们对意志力的很多理解存在问题。凯利吸收了心理学、经济学、神经学、医学领域关于自控的最新洞见,在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意志力科学”(The Science of Willpower)课程。课程告诉人们如何改变旧习惯、培养健康的新习惯、克服拖延、抓住重点、管理压力;阐述了人们为何会在诱惑前屈服,以及怎样才能抵挡诱惑;提出了理解自控局限性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意志力的最佳策略。这门课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有调查数据显示,课程结束时,97%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好的理解;84%的学生表示课上教授的方法提升了自己的自控力。
读大学时,凯利是个好学生,她拿的是全额奖学金。为了确保获得奖学金,凯利要始终保持优异的成绩。所以,她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如果我在任何一个学期平均成绩低于A,我就将失去奖学金。当时我的解压方式是锻炼、瑜伽和冥想!但我还是想把一切事情做好,不想让任何人失望。”凯利告诉记者。回想学生时期,她认为自己做过的最明智的事,就是始终坚持学习挚爱的两个专业——新闻学和心理学,而不是听从导师的意见,坚持学习其中一个专业。在学生时期,凯利已经参与了神经心理学研究工作,并在电视上和网络记者中崭露头角。她认为主修专业很重要,课余工作则为她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心理学研究会教你怎样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这也是我觉得比较庆幸的事。它完全改变了我对政治、健康、他人,甚至是自身幸福的想法。”凯利说。像其他心理学研究员一样,凯利对自身意义的研究很感兴趣。她研究了许多种控制情绪的方法,比如怎样控制愤怒和应对压力,并了解了它们是怎样影响身心健康的。“我也是出于自身考虑,才开始研究这些的!”读研究生时,凯利从波士顿来到北加利福尼亚,远离家乡、亲人和朋友,她花了很长时间去适应,才找到归属感。在前6个月里,她感到非常孤单。因此,凯利专注于研究大学生如何应对远离家人朋友这件事,并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从学术上说,凯利最艰难的事是从学生到研究员的转变,她不再是“汲取”信息和知识,而是去发现和创造信息。当凯利决定开设“意志力科学”这门课时,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自控、动力、诱惑和情绪平衡的新兴研究成果。她本来觉得这只是一门有趣的课,没想到课程一开始就受到了热烈欢迎。由于新学员剧增,不得不多次更换更大的教室。很快凯利就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门有趣的课,人们各有各的痛苦。她希望大家都能与拖延症和肥胖症做斗争。“也有一些人需要对抗的是毒瘾、抑郁、焦虑、破产、失业、离婚和对失败的恐惧。我意识到,应该帮助人们解决更大的难题,而不仅仅是帮助人们抵御甜食诱惑这样的小事。”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 精神心理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心理科
主治医师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 心理科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阳谷县安平路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大连市茂林街89号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前进区光华路37号
二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济南市历下区燕山西路7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北省定兴县
三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