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热门话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职场热门话题

不降价的促销利器

举报/反馈
2010-07-10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降价的确可以促进销售,但同时也失掉了利润,并且有可能对品牌的形象造成损伤。在今天这个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中,你降价,竞争对手也跟着降价,甚至降幅更大时,价格这个有人称作“市场终极武器”的手段将失去作用,接下来你还拿什么武器出来?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在不降价的情况下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呢?   西方管理学中有一个“让渡理论”,对于我们走出困局有一定的帮助,这里总结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实际市场情况的顾客让渡操作方法,可以使企业在不流失利润的同时,让消费者也能得到满意的商品价值,达到双赢的交易结果。

  商品价值与购买成本的天平  商品价值是指顾客可以从某件商品上获得的包括物理属性与精神感受的总体利益,但是,某件商品中虽然有消费者想要的利益,可是其并不一定会去购买,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那就是购买成本。

  消费者在决定购买并把商品放上真正的天平之前,是要先在心中这个无形的天平上进行衡量的,天平的两端分别是购买成本与商品价值,当天平中购买成本一侧加重时,则很难促成交易;而天平倾向于商品价值时,交易则可以顺利达成。因此,只有商品价值与购买成本在消费者心中达到一种平衡或拥有更高的商品价值认定,消费者才可能会购买。

  这时我们就可以绘制一张消费心理天平图,天平的一侧列出消费者购买商品可以获得的各种价值,另一侧则是顾客购买商品所要付出的各种成本。我们此时只要增加天平上商品价值一侧的筹码,同时减少各项顾客的购买成本,商品就会很容易销售出去。但是,商业常识告诉我们,增加商品价值与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都会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

  那么,如何在不提高经营成本的同时,提升商品价值并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呢?   减少顾客购买成本  根据行业的不同,消费者购买成本的内容也不同,大致可分为4种:时间成本、体力成本、风险成本及选择成本。我们通过以下的方法来降低或消弭这些成本,从而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1时间成本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时间成本已经成为了消费者消费过程中很重要的价值参考因素,比如,我们常抱怨等公车、购物结帐所浪费的时间或送货迟迟不到等,却很少抱怨商品的价格。

  我们将消费者从产生购买思想到购买活动结束的每个步骤按照顺序排列出来,而后计算出每一个步骤所要消耗的时间,这时会发现整个流程中很多步骤是浪费时间的,甚至是多余的,消费者有意识或无意识排斥的,比如,复杂冗长的了解及购买手续等。

  这些多余或不重要的环节消耗了顾客大量的时间成本,如果可以优化这些环节,提高速度,就可以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增加销售。

  某超市为了不让顾客结帐时等待太久,便建立了同等规模超市两倍数量的结算台,虽然这样增加了一点经营成本,但销售额大幅提升,并且为消费者留下了最便利的超市的口碑;麦当劳以秒为计算单位的快餐提供速度使消费者感受到了高质量的服务,速度成为麦当劳成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如果在无法进一步优化消费者的时间消耗时,可以巧妙地模糊消费者对消费过程中的时间观念,变相降低消费者的时间成本,如在消费等待过程中为其提供可消磨时间或吸引眼球的服务等,就像等车时候车室所播放的电视节目;点餐等待时提供的音乐、杂志等。

  2体力成本  在当今的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的发达与交通的便捷,使我们变得很懒惰,此时,体力成本开始在消费成本中出现。比如,我们想吃某种美食,但是必须要下楼,乘30分钟的车才能到达美食的销售地点;另一种情况是,我们想吃某种美食时,只要一个电话,15分钟就有专人送货上门。

  你觉得哪种方式更能刺激我们消费?显然是后者。当我们有了购买的意愿后,往往购买的激情会被购买所需的过程所消磨,最终可能因为失去了购买的兴趣而放弃购买,这种情况在感性商品消费中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减少或去掉顾客的体力成本,可以大大提高销售的可能性。

  根据行业的不同,减少顾客体力成本的方式也有很多,比如送货上门、在网络上开设虚拟店铺、一站式购物等。

  3风险成本  中国有句俗语:买的没有卖的精,指的就是顾客购物时永远沾不到商家的便宜,相关机构也做过调查,顾客的购买风险是商家销售风险的两倍。

  因此,消费者购物时前思后想,小心翼翼,唯恐做出失误的购买决策。在消费者进行思想博弈与抉择的过程中,购买的欲望则在递减,最后可能放弃购买,这样的情况在相对昂贵的理性商品消费中更加明显。

  现在一些聪明的商家推出了超长的产品保修期或各种售后服务,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风险心里,因此可能增加的成本远低于消费者因为放心购买而产生的销售利润。

  还可以为产品找到消费者信任的背书者,比如XX机构权威认定、XX专家推荐、获得的荣誉、其他消费者的反馈信息等。总之,根据自己行业的特点,把消费者购买时的各种顾虑与风险消除,将可以有效提高销量。

  4选择成本  我们每个人在结婚时,除高兴外,都会有一点点怅然若失的不安感,这种心态在心理学解释为,因为将要失去选择的机会而产生的不安——就要结婚了,爱人是否能对自己全心全意?脾气没有某个候补对象好、收入没有某个追自己的人多等等,这不是说我们花心,而是一种因为做出决定将丧失其他选择权时的本能心理反应。

  在消费者消费的过程中也是这样的,当要选择购买某个商品时,总是会在头脑中本能的和2~4个替代性商品进行比较,此时一个微小的思维波动就能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决定,我们如果能使其思想产生一点点的倾向,交易即可达成。

  往往此时商家采取的措施是把消费者的后路断掉——否定其它替代商品,设置各种障碍,妄图使消费者只能选择自己的商品,但结果可能事与愿违,因为消费者一旦失去了选择余地将会感觉有更大的消费风险,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必须改堵为疏。

  以上提到的4种降低顾客购买成本的方法,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抵消为顾客让出的那点货币上的购买成本,如果以上4点做的到位,即使提高销售价格,商品都会有好的销路。当然,如果遇到身经百战,唯“利”是图的顾客,对于这些价值上的让渡无动于衷的话,我们还需要提高另一项要素——商品价值。

  提高商品价值  一件商品的价值不完全是由其物理属性决定的,更多的是由消费者的心里因素决定的,不管这个商品实际价值是多少,关键要看消费者心中对这个商品的价值认知是多少。

  当一件商品的物理属性价值无法提升时,我们可以增加顾客对商品的心理价值筹码,使交易天平向商品价值一方倾斜,从而提高成交率。提高商品心里价值的方法很多,不同的行业需要根据行业特点与自身情况进行探索,以下介绍6种基本可以在市场通用的方法。

  1塑造产品及品牌文化  文化是一件商品、一个品牌的灵魂,可以为商品创造出心理价值超过物理价值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奇迹。星巴克、哈雷、香奈儿等品牌都是在用品牌与文化等感性价值因素赚着超过其他品牌几倍的溢价。

  一瓶矿泉水卖到几十元,你是不是会皱起眉头?但依云矿泉水就是这个例外,主要原因就是其丰富并吸引人的品牌文化。

  某一天,一位患有肾结石的法国贵族散步到附近的一个小镇,无意间饮用了当地的泉水,觉得口感甜美滑润,于是取了一些当地的水坚持饮用,一段时间后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病奇迹般的痊愈了。

  这件奇闻迅速传开,专家们就此专门做了分析研究并且证明了依云水的疗效,此后,大量的人们涌到了依云小镇,亲自体验依云水的神奇,医生们更是将它列入药方。拿破仑三世与皇后对依云镇的矿泉水更是情有独钟,1864年正式赐名该地为依云镇,依云矿泉水也随之走向了全世界。

  怎么样?听完这个故事再喝依云矿泉水,是不是感觉味道有些不同了呢?贵一些的价格也就可以接受了呢?

  2提升商品品位  很多商品除物理属性功能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功能,尤其是奢侈品或价格昂贵的商品,比如名车、珠宝、手表等,他们已经不仅仅是代步工具、装饰品或计时工具那么简单,更具有表达,甚至张扬拥有者个性品位与身份地位的作用,对于这样的商品,强调品位就十分重要。

  商品价值的提升并非一定要靠降低价格来实现,提高商品的品位便是一个提升价值的有效办法。品位的提升方式有很多,但关键是要结合行业与商品特点进行提炼,以下3个方面可供参考:  提高商品品质:商品过硬的品质是支撑其品位的基本要素之一,相信一支即使造型华贵美观,但没吸上几口就发出异味的烟斗,也难以与高品位联系起来。

  强化外观:塑造商品品位的关键因素,不仅要造型美观,而且做工要精细考究,这一点是注重品位的消费者最在意的。

  品位:这是可以和个性联系起来的,因为,大家都不希望被扣上盲从的帽子,所以,具有个性化的商品往往能受到对品位、时尚敏感消费族群的青睐。

  3为商品注入感情  当一件商品具有了感性的因素,就可以打破价格的桎梏,让感情来为商品加分,比如,为商品起一个带有情感内涵的名字、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等。

  例如,一种用“相思草”制作的书签,成本只有几分钱,可是在一段凄婉美丽的故事衬托下却可以卖十几元,消费者愿意购买这种物理属性价值并不高的书签,背后的原因就是它具有情感与生命。

  4巧设终端  为商品融入了文化、品位与情感内涵后,接下来则要把这些进行表达并传递给消费者,第一步就是终端环境的塑造。一件商品摆放在不同场所,其价值便会不同,比如,同样一件衣服,在地摊卖50元,而摆在精品店里,则可以卖到500元。

  在两个不同的地方销售同一件衣服,为什么价格差距会高达十倍?因为,前者是以牺牲利润来体现商品的相对价值,而后者则是通过环境提高了商品的心理价值。

  恰当的终端布置可以有效提高商品价值,因此,应该根据自己的商品特点来设计终端,但切忌单纯将终端设计的非常华丽,以为这样便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其实,这样可能会造成环境与商品脱节的情况,反衬出商品的低档。只有商品与环境巧妙融合,才能起到使环境为商品加分的作用。

  5将价值说出去  根据产品特点,对销售人员进行销售技巧的培训非常重要。因为,广告、渠道等做的再好,也只能算是一场球赛中精彩的传带,临门一脚则要靠终端销售人员来完成,需要销售人员把商品的价值传达给消费者,所以,重视对销售人员的培训也是增加商品价值的重要手段。

  不要去和顾客纠缠商品是否值多少钱,一旦陷入到价格的纠缠中,结果将很难卖一个好价钱,甚至很难达成交易,此时应该引导顾客的思想,一起探讨商品的价值,这样就忽略了价格因素。

  比如,一位太太向销售人员抱怨一款面膜太贵,销售人员如果说:“太太,600元已经很便宜了,你在其他店里都不可能买到这么便宜的……”完了!这个销售人员在就商品卖商品,就价格卖价格。这时消费者的心里是矛盾的,她既希望少付出购买成本,又希望东西很有价值,但销售人员一下子否定了项链的价值,告诉你这是最便宜的,这样成交的几率自然会很低。

  如果销售人员这样说:“太太,这款面膜太适合您了,使用后可以使您至少年轻10岁,看起来那样高贵、漂亮”,这样成交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因为销售人员在说这款面膜同这位太太搭配后产生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正是这位太太最在意的,当其认可了这种价值,心理上的购买成本自然相对的就下降了。

  6巧妙打折  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难免受到打折的困扰,如果打折,就违反了价值原则,不仅少赚了许多利润,还会损伤商品与品牌的价值,不打折又难以使消费者产生一种赚到了的心里平衡。

  此时,为了不损伤商品价值与利润,我们可以采取一种“丢车保帅”的做法:保证主体商品不降价,但是附赠一些小赠品,这样一来,即保住了品牌的形象,又赚足了利润。

  以上仅是提出一个框架式的操作模型,具体的操作要结合行业及自身特点进行,总之,从现在起,记住价值,忘记价格,那么价格对你的折磨也将远去。

(实习编辑:张丽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