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社交恐惧症在现代社会中其实潜藏已久甚至很多宅男宅女们都有这种潜藏的心理问题,但许多人都并不知道,有些人则是宁愿欺骗自己这是内向表现不敢求助于心理医生,导致心理健康出现更多的问题。
案例实录
小张是一名患有社交恐怖症的大学生,他的主要表现是不敢与同学老师交往,以及内心中常常涌动的愤怒情绪。他来到我的咨询室,想要解决社交方面的困惑。
一周过后,他又来到林医生的咨询室。这一次,他不再那么猥琐局促,而是大方了一些,说话也流畅了许多。他告诉林医生,他的家庭是单亲,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他从小被母亲抚养长大。母亲是个弱女子,深感自己保护不了这个没爸的孩子,于是经常警告他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跟小朋友玩,这种教育逐渐形成了他对外界戒备警惕的心理倾向,他逐渐对那些家庭完整的小朋友有一种愤恨,觉得别人有被依赖被保护的权利,唯独自己孤身一人,没有人荫蔽他弱小的心灵。长大一些后,他开始主动地与别人保持距离,总觉得别人比自己优越,并且为此而愤怒。我告诉他,这些愤怒的原因是嫉妒心理,嫉妒别人能有一个强大的爸爸。正是由于嫉妒,他变得既羡慕别的孩子又顾影自怜的感到自卑,长期以来发展出社交和情绪方面的障碍。
他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首先处理他人格和性格上的问题,然后再处理次级问题也就是社交焦虑。当他能够平等的看待自己和他人,能够放弃对别人的敌意时,他的社交症状也就迎刃而解了。
心理分析
小张的问题表面看是社交恐怖,其实已经有了人格上的偏离。这表现为他的投射机制,经常把自己内心的不满投射到外界,认为是外界充满敌意;还表现为他欠缺愤怒处理机制,大量愤怒不是压抑就是投射,不能很好的整合入自身的人格。对于小张这样的情况,需要经历长期深入的心理治疗,心理医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陪伴小张走过人生中风雨飘摇的时刻。这个案例也提醒我们,对于家庭残缺的家长来说,千万不要给孩子内化“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信念,而是更需要鼓励孩子和社会进行正常的接触,用社会的资源去弥补孩子自身家庭的不足。
社交恐怖症:是神经症的一种,表现为社交中的紧张局促,常伴有回避行为。本文中小张不是单纯的社交恐怖症,而且还具有很多人格和性格的问题。
(实习编辑:李丽欣)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杭州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牡丹江南山医院 精神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永州市冷水滩区又一巷21号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民营
河北省沧州市解放桥东天心阁二、三楼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跃进路124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台州市黄岩区城关镇横街51号
二级甲等 专科医院 公立
广州市天河区禺东西路22号
二级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碧云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