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心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职场心理

职业身份塑造

举报/反馈
2010-05-07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传统智慧认为,成功转变职业生涯的关键在于必须知道自己下一步想干什么,然后据此来指导我们的行动。然而,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博士埃米尼亚.伊瓦拉的研究发现,采取传统方法,试图改变职业生涯的人,往往在尝试几个月之后失败告终。但是,如果采取”职业身份塑造“(Working identity)的方法,则最终都找到了通往全新职业生涯的道路。

  你希望换一种职业吗?像罗伯特·海因莱因(Robert Anson Heinlein)一样,从工程师到科幻作家?抑或像大前研一一样,从核工程师到管理咨询顾问?经济危机的来临也许进一步刺激了你的这份想法。既然这份仅仅满足温饱的饭碗芨芨可危,何尝不抛开一切,从头再来?组织行为学家埃米尼亚.伊瓦拉向人们揭示了转变职业生涯的新方法。

  一、埃米尼亚.伊瓦拉及其研究

  埃米尼亚.伊瓦拉1989年获得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博士学位。现任法国Insead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2003年,哈佛商学院出版了她关于职业生涯转变研究的专著:《Working Identity: Unconventional Strategies for Reinventing Your Career》。

  在研究中,埃米尼亚.伊瓦拉跟踪研究了39人,这批人的年龄介于32岁到51岁之间,平均年龄41岁,65%的参与者为男性,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与管理人员。在两到三年的时间中,对他们平均进行了三次开放式访谈。作为对核心研究的补充,同时采访了有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对职业生涯转变的界定则来自三方面:工作环境(如从大公司跳槽到自行创业)、工作内容(离开受过长期训练的专业,如医疗、法律或科研)、心理感受(调查对象曾经体验过站在十字路口的感受)。

  埃米尼亚.伊瓦拉发现,人们之所以转变职业生涯失败,并不是因为害怕改变、缺乏准备。大多数人都具备改变的动机,但是,在具体如何选择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新工作的方法上,传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出问题了,我们需要从“先计划后实施”到“先实施后计划”。

  传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路看上去颇有道理:1)首先,尽可能清晰且明确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2)接下来,根据思考结果来确定哪些工作或者领域能把自己的热情、技能和经验结合起来。此外,你还要从哪些最了解你的人和相关专业人士那里获得建议;3)最后,只要按部就班根据以上思考实施相关行动计划即可。

  这种“先计划、后实施”的思路流传甚广,听上去令人感到安全踏实,合情合理。然而,研究发现,它会导致最悲惨的结果:你会一无所获,你最初渴望的职业,永远无法实现。

  二、传统方法的问题

  传统方法的问题在那里?伊瓦拉从传统方法的三个步骤一一进行了剖析:

  1、传统方法第一步:了解自己

  大多数人被教导,在改变职业生涯之前,先要了解自己。你需要对自己的性格、需要、能力、核心价值和优先考虑的事项进行了解与详细分析。然而,这种做法植根于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人们有可能发掘“真实的自我”(true self)。这些理论认为,一个人在成年初期,就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个性结构。通过自我反省和心理测验,一个人就能更好地发现“真实的自我”,最终就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种对“真实的自我”的定义,实际上与“先计划后实施”的做法完全吻合,即一旦你找到了真实的自我,剩下的事情就是行动了。

  实际上,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Hazel Markus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可能的自我们”(Possible Selves)。你是由许多个自我组成,这些自我部分不仅仅像传统观念认为的一样,由你的过去决定,它很大程度上也会取决于你目前的环境以及你对未来的希望和恐惧。“真实的自我”植根于过去;而“可能的自我”则立足于现在与未来。一部分“可能的自我”通过你当前所做的事情和我们现在所在的公司确定;另一些“可能的自我”却仍然是模糊不清,只存在于你的个人梦想之中。

  通过“可能的自我”的观念来反思传统职业规划的错误,你会发现:

  1)你并不可能通过在头脑中的“反省”来发现“可能的自我”。人们是通过实践而不是通过“反省”来了解到自己“可能的自我”。

  2)你需要甜头,过多的“反省”导致行为瘫痪。传统观念认为,痛苦(一种我们担心成为的“自我”)是变化的唯一动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痛苦会导致行为瘫痪。因为只有我们有了可以感觉、触摸和品尝到的诱人选项后,才会改变。

  3)对“真实的自我”的执着导致多样性的丧失。如果一上来,就急于弄清真实的自我,往往还会导致行为瘫痪(paralysis),在等待自己豁然开朗的过程中,机会已经从你的面前溜走。

  2、传统方法第二步:找信得过的人参谋

  传统观念认为:你应当向那些最了解你的人和那些了解市场的人请教。但是,当我们想要重塑自己的时候,最了解你的人反而最可能阻碍你,而不是帮助我们。家人或是朋友本意是很想给我们支持,但他们往往会加强或是拼命保住我们想摆脱的旧身份。

  自我评价、亲朋好友的忠告以及职业咨询专家的意见都帮不了真正的忙。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曾经有过相同经历并了解自己方向的指引者。打破框框并获得心理支持的最佳途径是:跳出我们平时生活的圈子、去接触新的朋友,新的交际网络和专业群体。

  3、传统方法第三步:追求一步到位

  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完成自我重塑是可以一步到位的——如果有了改变的愿望,只需做个决定就行了。传统方法告诉我们,别用微小的,表面上的调整来愚弄自己。实际上,急切的重大的改变会欲速不达。一步一步的采取一些小的措施反而会使我们在重新界定自己的职业身份时,做到更加全面和更有依据。

  大多数职业生涯的转变都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这个轨迹很少成为一条直线——我们进两步退一步,最终驻足的地方会让自己大吃一惊。

  三、如何重塑“职业身份”?

  既然传统方法“先计划后实施”有问题,那么,新方法是什么?我们称这种新方法为“检验和认识”。“塑造职业身份”应该是一种实践,是一个对你“可能的自我”进行测试、检验和了解的过程。

  当各种“可能的自我”漫无目的地变来变去时,使职业生涯转变产生的唯一途径就是把我们各种可能的身份变成现实,然后再不断地对这些身份进行锻造,直到我们积累的实际经验足够丰富,能够指导我们采取更有决定意义的行动为止。按照这种思路,成功转变职业生涯的关键做法有:创造试验机会、改变关系网、解释我们正在经历的转变。

  1、创造试验机会

  “职业身份”(working Identity)是由你所做的事情、你所从事的专业活动确定的。要想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干的是什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放手一试。很多人在想转变自己的的职业生涯时找不到落脚点,不肯跨出第一步。大数人不愿意冒然闯入未知世界,但是我们必须对自己梦想的事情进行检验,否则它永远只能是梦想。

  方法:在做出改变道路的重大决定之前,先小幅地尝试一些新的活动和职业角色。

  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以兼职的形式,试试身手,在周末拿些项目来做。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尝试新的职业角色,而无需影响自己的正常工作,也无需很快投入新的职业角色。

  还有一个方法是利用临时性的任务、外包、咨询和第二职业,来获得在新领域的相关经验或者培养自己的相关技能。比如参加一些新领域的培训课程,并拿到相关证书。这样不仅使你在新的领域得到新的知识,同时可以迫使你从日常工作中摆脱出来,有机会接触新人并且参加新的活动。

  2、改变关系网

  “职业身份”也是由你所在的公司、你的工作关系以及你所属的专业群体确定的。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期,绝大多数人,不仅想改变的是工作内容,更想改变的是工作关系。

  方法:建议和扩大可能打开通往新世界大门的人及关系,寻找效仿榜样(role model)和新的参考群体来指导和衡量你的进展。

  寻找新工作常常需要用到我们日常圈子以外的网络。通常以向外延伸来获得一些新的想法和门路。你需要一个指引我们的人或是新的专业社群,这些人或是组织给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并在职业生涯转变最后跨越的时候可以提供保护和缓冲。在这些人群中,效仿榜样(role model)是你最需要注意的。从他们身上,你可以了解到未来可能的自我。同样,你需要尽可能让效仿榜样(role model)成为自己新的导师。

  要想告别过去,你必须敢于预涉足未知的关系网络,这不仅仅是为了能够寻找新的门路,更重要的是真正认识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最有可能帮助我们认识真正自我的人往往是那些我们不熟悉的人。

  3、为转变做出解释

  “职业身份”还由形成你生活中的事件,以及串联”你过去是什么人“和”你将成为什么人“有关的故事确定。

  方法:发现或创造促成转变的催化剂或触发事件,把它们当做你改写生活故事的由头。

  你需要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转变做出解释,创造出你寻求变化的诱因,也就是为一些事件做出解释,然后将这些事件穿成一个故事:一个有关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故事。每个变换过职业生涯的人都有一个在某个时刻“顿悟”的故事,这些例子很容易使人相信,职业生涯的改变都是从这样的关键时刻开始的,实际上,这样的顿悟都是转变的结果,而不是转变的原因。研究发现,这样的关键时刻往往出现在转变过程的后期,只有在当事人经过多次尝试和磨难之后才会降临。好故事需要多次重复,将自己的职业发展与转变故事告诉大家,那么你就能说明自己的意图,从而争取到别人的支持

  结尾语

  是的,人们之所以转变职业生涯失败,绝大多数情况并不是你缺乏改变的动机,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逃避什么:因循守旧,范围狭窄的职业生涯,朝不保夕或者枯燥乏味的工作、冷酷无情的公司政治、没有时间安排业余生活,非常难处理的工作与家庭平衡。“先计划后实施”的传统方法更多是在教会我们如何固守以往的位置。现在,重新启程,你需要先做后想!

(实习编辑:卢晓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