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塑造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性格塑造

心理学家支招克服害羞心理

举报/反馈
2007-09-13 00:42:0039健康网社区

   如果有人请你参加聚会,你有些害羞,不敢去,你可以这样自我鼓励:40%的人都有害羞心理,害羞不能成为一生的负担。心理学家认为,害羞的人可以尝试着融入一个新的社交环境,逐渐克服害羞心理。

  伯纳德-卡尔杜奇( Bernardo Carducci)是印地安那大学东南分校害羞研究中心的教授,专门研究害羞心理的他,在青少年时期居然非常害羞,他说:“那时候我有很多朋友,但从未有过约会的经历。其实,害羞完全可以克服。这是因为害羞心理的形成需要一种自我感觉,而这种感觉要在出生后18个月才会出现,表现为过度忸怩、低估自己、不自信等,就好像随时都有一面镜子在他们面前。”

  基因似乎也是害羞的原因之一。在新生儿中,有15%天生具有一种“抑制性性格”,也就是说,对于新事物,或者新体验,他们在作出反应时会有一种压力感。比如,气球的爆炸声就可能让他们感到害怕。

  美国韦尔兹利大学麻省分校的心理学家乔纳森-奇克(Jonathan Cheek)说:“如果一对双胞胎兄弟中的一个有害羞心理,另一个可能也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是否害羞由遗传因素决定,或者说害羞不可克服。只是有些人可能比其他更容易感到害羞而已。”

  卡尔杜奇说:“害羞的人有时也想走出去,和更多的人交朋友,但他们往往不知道怎么做。在一个新的社交环境,他们交朋友时并不顺利,因为害羞的人太忸怩了。如果感到不舒服,他们很快就会‘逃跑’。”

  最终,害羞的人倾向于在一个有限的社交范围内活动,他们喜欢在这样的一个小圈子内交往,反复做一些同样的事,而不是去扩展新的社交领域。卡尔杜奇指出,害羞与自尊无关,一些人在某些方面可能很自信,甚至可以在数百人面前演讲,但一旦与陌生人面对面谈话,他们就会感到焦急不安。

  克服害羞心理的方法有几种。首先是放松训练。可以想象自己处于不同的社交环境中,同时以较慢的速率讲话,深呼吸保持镇静。另外,还可以逐渐扩大的自己的社交范围。卡尔杜奇说:“当你进入一个新的社交环境,没有人知道你是否害羞。在这种时候,你可以放开自我,去与别人交往。”

  卡尔杜奇和奇克看来,阶段式的克服害羞心理非常重要。比如,如果一个害羞的人想与一个女同事约会,他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与这位女同事搭上话,聊一些工作上的事。”

  在与女同事搭话之前,他应该先找一个朋友,练习一下谈话。当他遇见女同事的时候,谈起话来可能就要自然一些。慢慢地,与同事的谈话就会越来越畅快。

  奇克说:“人们应该明白,要有勇气面对所有失败。有些时候,你的谈话对象没有理睬你其实不是因为他不想和你说话。”

(责任编辑:甘甜)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