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育儿
妇科
男科
保健
饮食
性爱
心理
减肥
整形
诊疗
心血管
肿瘤科
图片
服务
39问医生
就医助手
疾病百科
药品通
首页 > 西安杨森 > 互动专区 > 心灵使者

儿童精神疾病患者逐渐增多 社会心理因素或是主因

2010-06-26 来源:

A-A+
儿童精神疾病患者逐渐增多 社会心理因素或是主因

  王继中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病区主任


  少儿患者快速增多,社会心理因素或是主因。

  “从门诊和住院情况看,未成年人精神疾病患者越来越多。”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病区主任王继中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该中心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原来和成人混在一起住院。2007年该院收治了200多名孩子,2008年的收治人数更多。由于人数增加太快,该院于去年7月成立专门的儿少病区。不过由于只有40多张病床,仍然难以满足需求。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王晓萍教授也注意到未成年人患精神疾病比例迅速上升的情况。王晓萍介绍,全国3亿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中,约3000万人不同程度的存在情绪、行为困扰等心理问题。“心理问题若处理不好,很多情况下会发展成为精神疾病。”

  据了解,少儿精神疾病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患者将会增长50%。

  专家介绍,儿童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有儿童精神分裂症、抽动秽语综合症、儿童情绪障碍、自闭症等。导致精神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个是生物性因素,主要指先天遗传等情况;另一个是社会心理因素,主要是家庭和社会给孩子心理带来的伤害。

  “因生物性因素导致的精神疾病中,有一部分是可以痊愈的,另一部分虽然不可治愈,但能够做好预防工作以避免发病。”王晓萍说,如遗传性精神疾病虽然很难治疗,但“有遗传不等同于一定会发病”,可以通过对外界环境的修正,避免孩子因受刺激而诱发精神疾病。

  至于社会心理因素,多位相关专家都表示这是近年来导致未成年人精神疾病增加的主因。王继中说,家庭缺乏温暖、学校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评价急功近利等等,都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孩子心智本来就不成熟,重压之下很容易出问题。他建议家长纠正观念,社会也应为孩子营造轻松的生活学习氛围。

  “未成年人精神疾病患者数量增多,并不完全是坏事。”王晓萍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对少儿精神疾病的认知程度在提高。“来就诊的人数多了,发现的问题自然就也多了。”

  如何防治少儿精神疾病:留心孩子言行,切勿讳疾忌医。

  如何防治少儿精神疾病?专家们一致表示:防患于未然当然最好,若孩子已发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专家介绍,有孩子被诊断为精神疾病后,一些家长感情上不能接受,还有一些家长担心社会歧视,讳疾忌医。他提醒广大父母,要有效的防治少儿精神疾病,主要是留意孩子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是否突然出现明显异常。发病早期时候,孩子性格常常会突然改变,比如一下子变得很懒散,不愿意与外界交流等。当孩子出现异常情况,家长应与孩子多交流,情况没有缓解时应带孩子到正规的心理医院进行咨询。

(实习编辑:萧雅丹)



↑点击去参与测试 拜拜粗腰肥大腿↑

今日推荐

预约挂号

大家都在看

热搜推荐

诊疗

APP快速预约挂号
进入诊疗频道

问医生

我要问医生

找药品

药品通

常见病用药

进入药品频道
下载APP,每天都能看健康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