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育儿
妇科
男科
保健
饮食
性爱
心理
减肥
整形
诊疗
心血管
肿瘤科
图片
服务
39问医生
就医助手
疾病百科
药品通
首页 > 西安杨森 > 互动专区 > 心灵使者

加强精神卫生知识教育 提高认识积极防范

2010-06-26 来源:39健康网社区

A-A+

  杨青 深圳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者

  深圳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者杨青老师认为,公众对精神病人的关注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我们在认识到精神病人犯罪的严峻性的同时,要提高自身的认识,没必要谈精神病而色变,但也要学会观察,妥善保护自己。

  1600万的数据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1600万的确是一个让人感到恐慌的数据,但这个数据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这些年精神病患者的增长一直比较稳定。对精神病人的关注,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精神状况的关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闻媒体报道更为开放的缘故。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突然数据透明了就产生恐慌心理。

  精神病犯罪问题严峻

  这个问题的严峻性不仅表现在近来精神病犯罪的多发性和造成后果的严重性而言的,还有精神病犯罪后的处置问题,以及正常人对这一类精神病人的接受问题。

  一般来说,精神病人犯罪也要分为有罪和无罪两种。如果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病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是不能追究其民事责任的。但如果病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是处于正常状态,那么一样要承担民事责任。

  对这些精神病人我们该如何安置?

  英国有这样的法律,一旦行为人对社会造成伤害,则视为犯罪,必须送到特殊的精神病服刑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直到被检查认定康复且不会造成伤害时才能放出。但相对而言,我们这方面就要做得比较差一些,缺乏一个强制性机制。

  对那些已经对其他人造成了伤害的精神病人来说,周围的人不管他是否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在与他接触的时候心中肯定都会有阴影,这一点不论是对精神病人的康复还是对社会的稳定都是不利的。比如有一个精神病人胡焕高精神失常连杀四名亲人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攻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伤害正常人的案件。虽然有医院宣称可以在一个月内让他恢复成正常人,但是受害人的家属坦言即便胡成为正常人出现在大家面前,也许会使其他人成为“疯子”!这也是精神病人犯罪后面临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虽然他们是在一种无意识的状况下实施的犯罪行为,但已经给受害人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其他人对其的接受也会存在很大的问题。

  精神病不是一个可以根治的疾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复发。

  这就要求社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来对精神病人进行有效的鉴定和控制,进行集中专业的管理。

  提高精神病家属的认识

  但是,我国目前的状况是80%的精神病人都散落民间,这也是由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精神病的治疗不是免费的,这对一个家庭来说负担会比较重,因此很多人不愿意送亲人去精神病院,甚至出现遗弃精神病人的情况发生;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送精神病人去治疗完全是一种自觉行为,中国人都很好面子,一般人家里有个精神病人,感觉和有个艾滋病人一样丢人,所以很多人宁可把亲人关在家里面。

  一方面,需要民政部门以及社会救助中心的努力,但是,以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社会救助保障机制主要还是针对正常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对流浪接头的精神病人进行救助不论是在人力还是物力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

  目前也在建立一些社区心理疾病控制中心,以社区为小单位来对病人进行监管,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控制作用。这也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

  另外,是不是可以建立这样一种制约机制,遇到需要治疗的具有很强攻击性的精神病患者,如果家属不为其积极的治疗,或者是精神病人在家里实施犯罪,也要追究一部分家属的责任,这样可能对精神病犯罪的控制要比较好实施一些。

  精神病人更需要家庭的关怀

  家属对精神病人的看护一定要做到人道和关爱。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说,精神病人不适宜长期在精神病院生活。对病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的精神病人,家人的关怀和照顾对病情的恢复和控制更为积极有效。精神病人也是有人权的独立个体,何况是自己的亲人,我们要尽我们的努力去照顾,而不应该对他们实施伤害,那是不人道的。同时,与家人共同生活,对控制精神病人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神病人很难料理自己的生活,更不用说按时吃药检查,这对病情的恢复极为不利。和谐的家庭环境不仅让病人感到安心,同时因为家人是最熟悉的,对病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能够比较有效的捕捉到信息,可以在最初防止病人在病情复发的情况下对人造成的伤害。

  有攻击性精神病的人不应该安排工作

  至于精神病人的就业问题,要分不同的情况来考虑。一般对那些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的精神病人,在他自己愿意的情况下,应该安排一些比较安静的工作,环境要相对简单,最好是直接与物打交道的工作;对那些具有明显伤害特质的精神病人,即便是病情已经稳定,也尽量不要安排工作,更不能放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比如在北京幼儿园行凶的徐和平,是不应该安排工作的,更不应该放到这类与人接触过密的环境中,因为复杂陌生的环境很容易造成精神病人病情的复发。这个事件的本身也说明了监管人的疏忽以及招聘人员的失职。因为精神病人在现阶段的确是很难完全根治的一种疾病,只能在短期内对疾病做到控制,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就会复发。所以,对精神病人安排工作时,一定要是在一个正常的、可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的。对于不适合工作的精神病人,千万不能因为暂时的病情平稳就安排与高危人群接触的工作。

  提高认识,有效保护自己

  我们过去其实也有很多精神病人在周围,但是大家并没有引起注意,如今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公共安全意识都在逐步提高,开始引起公众注意了,这是一大进步,但是如何来管理和控制就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来完成,是需要一个社会发展过程的。

  以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我国的精神卫生立法工作。我们需要保护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但不能因此而损害正常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立法也是要从对精神病人的治疗、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来进行约束和规范,以建立完善的机制。另外,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也很有必要。这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作为一个正常人要积极面对生活,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注意疏导与预防;另一方面是对精神病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需要学会保护自己,但也不要因此而有过多的恐慌。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会辨别和避开精神病人,并要注意不要有意或无意的激怒精神病人,否则后果会不堪设想。

(实习编辑:萧雅丹)



↑点击去参与测试 拜拜粗腰肥大腿↑

今日推荐

预约挂号

大家都在看

热搜推荐

诊疗

APP快速预约挂号
进入诊疗频道

问医生

我要问医生

找药品

药品通

常见病用药

进入药品频道
下载APP,每天都能看健康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