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育儿
妇科
男科
保健
饮食
性爱
心理
减肥
整形
诊疗
心血管
肿瘤科
图片
服务
39问医生
就医助手
疾病百科
药品通
首页 > 阅读频道 > 健康书籍 > 保健书籍 > 不感冒的生活

不感冒的生活

2014-01-10 来源: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A-A+

  

  第二章:感冒与肺炎的区别

  (1)“测”是指首先要测体温:小儿肺炎大多有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即使使用退热药也只能暂时退一会。小儿感冒也发热,但持续时间较短,用退热药控制体温效果明显。

  (2)“看”主要看以下四个方面:

  1)看咳嗽与呼吸的情况。小儿肺炎大多有剧烈咳嗽或喘息,且程度较重,常引起呼吸困难,其表现为呼吸不畅,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紫,提示病情严重,要马上到医院去看病,切不可拖延。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气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

  2)看精神状态。小儿肺炎时,精神状态不佳,易烦躁、哭闹不安、昏睡等。小儿感冒时,一般精神状态较好,能玩。

  3)看饮食。小儿患肺炎时,进食显著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常因憋气而哭闹不安。小儿感冒时,饮食基本正常,或吃东西、吃奶稍减少。

  4)看睡眠。小儿患肺炎后,多睡易醒,爱哭闹,夜里有呼吸加重的趋势。小儿感冒时,睡眠尚正常。

  (3)“听”是指听小儿的胸部:由于小儿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小儿胸部处肺内的水泡音。方法是:家长可以在小儿安静或睡着时用耳朵贴近小儿背部脊柱的两侧胸壁,仔细倾听。在小儿吸气末期听到“咕噜”、“咕噜”般的声音,医学上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表明小儿患上肺炎了。而小儿感冒一般不会听到此种声音。

  经过上述的“一测、二看、三听”,如果出现其中大部分的情况,即应怀疑小儿得了肺炎,应及早到医院就医。当然,家长有时不能单靠上述方法有效判断小儿究竟是患了肺炎还是感冒。只要心有疑虑,就应到医院请医生明确诊断,以便对症下药。

  10 怎样区别感冒和过敏性鼻炎

  小敏是都市一族,但最近特别爱打喷嚏,特别是早晨起床后,总感觉鼻子痒痒的,喷嚏不断,随之鼻涕就不由自主地流出来了。小敏认为自己是最近工作太累了,抵抗力下降,得了感冒,就拿起感冒药,连吃了3天,可总是吃了药后稍微好一点,但第2天起床后一切照旧,弄得自己总在办公室擤鼻涕,特不好意思。

  ★医学专家提醒:由于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与感冒极为相似,特别是打喷嚏、流鼻涕的表现,这让很多人错把过敏性鼻炎当成感冒,用感冒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会延误病情。其实两种疾病是有本质的区别的,细细分析,专家教您用“三看”来鉴别过敏性鼻炎与感冒。

  一看症状:过敏性鼻炎典型的症状为连续不断地打喷嚏,继而出现流清鼻涕,同时伴随有鼻痒,夜间还会出现鼻塞,患病时间较长者会影响嗅觉功能,许多人由于是过敏体质,一般都还有眼痒、咽痒、耳痒、皮肤瘙痒等症状。而感冒除了打喷嚏,一般会伴随有咽痛、头痛,严重者会出现发热、全身疼痛、乏力、咳嗽等症状。感冒的初期流清鼻涕,部分病人1~3天后会流脓鼻涕,没有鼻痒、眼痒等症状。

  二看鼻子:如果患了过敏性鼻炎,病人的鼻黏膜呈淡红或苍白,有水肿,鼻腔内可见清稀鼻涕,甚至可看到有鼻息肉。感冒时鼻黏膜一般是充血明显,呈红色,也可有水肿,后期可见浓稠鼻涕。

  三看诱因:过敏性鼻炎是由于一些过敏源刺激引起的,引起过敏性鼻炎的常见过敏源除了花粉外,还包括冷空气、灰尘、动物毛发、皮屑、油漆等不良气味等,常表现为接触刺激因素后打喷嚏、流鼻涕、瘙痒等症状加重。而感冒并没有明显症状加重的诱因,常是受凉、抵抗力下降或与感冒病人密切接触后引起的。

  因此,当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后,不要盲目服用感冒药,要仔细“三看”后,鉴别清楚再正确用药。

  11怎样区别感冒与麻疹的早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常在春季发病和流行。由于麻疹早期症状与感冒类似,极易被误认为感冒。典型的麻疹早期,一般是在出疹的前3~4天,患儿会出现发热,同时伴有咳嗽、流涕、打喷嚏、咽喉充血等上呼吸道症状,部分患儿还有呕吐、腹泻、腹痛。麻疹早期症状与感冒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患麻疹时病人的眼睛症状明显:麻疹与感冒有许多类似的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咽痛、咳嗽等,但患麻疹时病人的眼睛症状明显,突出的表现为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眼睛畏光流泪,这是麻疹早期症状与感冒的区别之一。

  (2)发热的程度有区别:患麻疹的病人常体温升高迅速,热度可高达40℃,发热间隙时间短,退热药效果不明显,常常退热处理后,体温仍保持在38℃~385℃,很少降至正常。而感冒病人常为中低热,退热药效果明显,体温能恢复正常。

  (3)麻疹黏膜斑有助于早期诊断:典型的麻疹病人会在起病后2~3天时在口腔黏膜第二臼齿处及下唇黏膜处可见针尖大小的白点,周围有红晕,即医学上所称的“麻疹黏膜斑”,如病人有发热、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2~3天后发现有“麻疹黏膜斑”就可确诊为麻疹了。

  1常洗手能预防70%的感冒

  医学专家提醒:远离感冒,从洗手开始。

  众所周知,病从口入。有研究者提出:感冒不是通过呼吸道传播而是通过接触传播的。因为研究者们发现引起感冒的病毒大约有200多种,但最常见的是鼻病毒,此种病毒能在90%的病人手上分离出来。另一项研究表明:感冒病毒在布手帕上仅能存活1小时,而在人的手上可以存活长达70小时。当感冒病人在不经意间用手擦鼻子、揉鼻子或打喷嚏时用手遮挡,手上就会携带大量的感冒病毒,当人们再用手接触公共场所的物品如门把手、扶梯、椅子时,就可让病毒又转移到更多的地方,由此,手就成了传播感冒病毒最大的“转运中心”。因此,洗手是预防感冒最有效的措施。

  国家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总会不断的提示大众:洗手是预防病毒与病菌感染传播的最简单,但又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洗手可将皮肤上60%~90%的微生物清除,若结合刷洗,微生物清除率可高达90%~98%。虽然洗手不能完全清除手上全部细菌,但却能将细菌数量减少到引发疾病所需量之下。

  不要忘记了:洗手是预防感冒威胁的“第一道防线”,常洗手能预防70%的感冒。

  2正确洗手“五步”走

  很多人对待洗手只是简单快速地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为已经完成“任务”。 殊不知洗手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科学”地洗手、“有效”地洗手,也必须有正确的方法。简单来说,正确洗手方法必须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湿:先在水龙头下把手充分淋湿,淋湿的部位应包括手腕、手掌、手背和手指。在洗手前应去掉手上首饰。因为首饰很可能会使局部形成一个藏污纳垢的死角,稍不注意就会使细菌“漏网”。

  (2)搓:搓是洗手中最关键的环节,因此就需要花费最多的时间,按照图示从手掌→手背→手指缝→大拇指→手指尖→手腕的顺序搓洗,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4)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5)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6)搓洗手腕,交换进行。日常应注意勤剪短指甲,洗手时应注意重点清洁指甲、指尖、指甲缝及指关节等暗藏污垢处,搓揉时间不少于半分钟。

  (3)冲:用清水将双手从上至下彻底冲洗干净。双手须保持向下倾斜的姿势,以避免水逆流重新污染清洁的部位。

  (4)捧:双手捧水后将水龙头冲洗干净。此法的主要目的是清洗被手污染的水龙头开关,当然,如忘记此步骤也可用擦手纸包着水龙头,再关闭水龙头,以免关水龙头时再次污染手。

  (5)擦:洗手后用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双手。最好不要使用毛巾,因毛巾容易潜藏病菌,易使洗净的双手沾染病菌。若是用脏毛巾、脏手巾,或是衣襟擦手会造成“二次污染”。

  (1)最好在流动水下洗手:洗手时应保证水量充足,最好是使用流动的水,这样才能保证彻底、干净地清洁双手。尤其需注意的是,不要使用盆内的存水洗手,因为盆内的存水属于非流动水,是细菌繁殖的温床,非流动水不仅不能有效的清除手上的细菌,甚至还会传播致病微生物。另外,洗手的水温以30℃~40℃为宜,合适的水温可提高去污力,并可增加洗手的舒适感。

  2)最好使用洗手液洗手:使用固体肥皂时应保持其清洁干燥,因为潮湿的肥皂可为细菌提供良好的繁殖条件。最好用线绳将肥皂悬挂起来或应用多孔的皂盒并悬隔起来,以避免肥皂积水。而家庭使用的皂液多放置于重复使用的皂液密闭容器中,最好不要在未用完的皂液中添加新的皂液,每次用完后应对容器加以彻底清洁再添加。

  在医学上,最初用于清洁手的洗涤剂是肥皂,但近年来有些专家发现,肥皂由于处于裸露潮湿之中,容易滋生细菌。而洗手液是密闭包装,更方便使用和保存,杀灭病菌、病毒也较肥皂更有效,例如“必速“抗菌洗手液,其安全高效的配方,净手杀菌随时随地“手”护健康。用洗手液时,每次按出一滴就足够了。量太多了,一则造成浪费,再则会对皮肤造成刺激,也不会额外增强洗净力。

  4掌握洗手的十个时机

  一天当中要经常洗手,但要注意掌握好什么时候洗手为宜:

  (1)饭前饭后要洗手。

  (2)吃药之前要洗手。

  (3)上完厕所后要洗手。

  (4)外出回家时要洗手。

  (5)喷嚏咳嗽后要洗手。

  (6)摸口眼鼻前要洗手。

  (7)触摸宠物后要洗手。

  (8)清洁卫生后要洗手。

  (9)接触钱币后要洗手。

  (10)喂奶换尿布前后要洗手。

  5外出时手的四种清洁方法

  出门在外时,很多人都有一些困惑,例如外出旅游、野餐、乘坐汽车等交通工具,想做手部的清洁消毒,可所在的场所又没有水清洁,或不能及时找到洗手的地方,不知该怎么办?现在为大家提供四种外出时方便的手部清洁的方法。

  (1)酒精(医学上称乙醇)棉球涂一涂:酒精是医学上常用的皮肤消毒剂,它能快速地杀灭手上的有害细菌,通常使用的最佳浓度是70%~75%。当外出时,可以随身准备一小瓶含75%酒精的棉球,棉球用酒精浸着。因酒精容易挥发,瓶子要密闭。当需要使用时就取出棉球来擦洗,随着酒精的挥发,能快速达到清洁消毒的效果。

  (2)快速手消毒剂喷一喷:快速手消毒剂是近年来在我国各家医院推行的快速手消毒方式,因其为水剂或喷剂,对皮肤无毒无害,使用方便、快捷,使用后不需要用水冲洗。其加入润肤成分对皮肤还有滋润作用,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青睐。也正是它的这些优势,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也日益接受了它,逐渐走进了平常百姓家。

  快速手消毒剂在市场上产品多,但大部分产品的消毒有效成分均为酒精和氯己定,大家选择时可以作为参考。使用时只需要在手上喷一下,或挤一滴在手上涂匀,等消毒液干燥后即可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3)消毒湿巾纸擦一擦:消毒湿巾纸也是值得推荐的手快速消毒方法。其消毒的主要成分依赖于湿巾纸中所浸的液体成分,其成分一般为蒸馏水或纯净水、消毒剂和香精。湿巾纸专用消毒液其抗菌谱广,性能稳定,能有效杀灭手部细菌。湿巾纸的包装形式多样,有一片装、两片装、10片独立装或10片装的小包装,便于携带,出门在外不便于用水清洗、清洁时用,随时用随时取,很方便。有些高档的湿巾纸还含有芦荟胶、维生素E、可可磷脂酸、甘油、苹果酸等护肤成分,使用时对手部的清洁、保湿、滋润一次完成。

  (4)必速净手消毒凝露抹一抹:必速净手消毒凝露蕴含580%~680%酒精,可杀灭皮肤表面的化脓性球菌、肠道致病杆菌、致病性酵母菌和人结核分枝杆菌;特别采用的快干免洗配方及富含芦荟保湿精华,安全温和,使用后酒精迅速挥发,可免于冲洗。产品有:必速压取瓶250mL、必速便携装25mL。外出携带一瓶经济实用,随时使用,干净卫生,为健康带来额外保护。



↑点击去参与测试 拜拜粗腰肥大腿↑

今日推荐

预约挂号

大家都在看

热搜推荐

诊疗

APP快速预约挂号
进入诊疗频道

问医生

我要问医生

找药品

药品通

常见病用药

进入药品频道
下载APP,每天都能看健康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