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育儿
妇科
男科
保健
饮食
性爱
心理
减肥
整形
诊疗
心血管
肿瘤科
图片
服务
39问医生
就医助手
疾病百科
药品通
首页 > 阅读频道 > 健康书籍 > 心理书籍 > 菊与刀

菊与刀

2013-11-14 来源:39健康网

A-A+

  第一章 任务:研究日本(1)

  美国曾经与日本发生全面战争,也跟其他劲敌国家交过手,但在所有这些敌人中,日本人的脾性最古怪,也最难琢磨。他们不但是强大的对手,而且行为和思维习惯竟然全都与我们截然不同。因而必须引起重视,认真对待,这在其他战争中从没出现过。我们跟此前1905年的沙俄几乎面临同样的问题[?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到1905年结束,双方投入兵力都超过百万,伤亡惨重,最后在美国的调停下,俄国承认日本独占朝鲜的权益,把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的特权转让给日本,并把中国库页岛南部让给日本。(编译者注)],作战对手都是同一个民族,他们的传统不属于西方文化,但又经过充分的武装训练,甚至全民皆兵。在西方国家,人们对那些出于人道的战争惯例已经达成共识,但对日本人来说,这些东西显然毫无意义。如此看来,太平洋战争不仅是进行一系列的岛屿登陆作战,或者是克服困难卓绝的后勤补给,熟悉“敌性”也是一个重要课题,要想与日本人打仗,就必须先了解他们的行为习惯。

  这项任务十分艰巨,困难也很明显。日本的国门刚刚打开75年,之前一直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人们描述日本的时候,使用的一些词句往往很荒谬,令人感到困惑,比如“但是……却又……”之类,在描述世界其他民族时,从来没有像这样的。一位严谨的研究专家谈到其他民族时,不会刚说过他们彬彬有礼,就再加上一句:“但是,他们又很蛮横倔强。”通常也不会说“他们无比顽固”,转而又说“但是,他们很能适应暴力革命”;或者说这个民族性格温顺,又说他们不肯轻易屈服上级的管教;说他们忠诚厚道,又说“但是心存叛逆,怨恨满腔”;说他们本性勇敢,又说他们十分怯懦;说他们爱自己的面子,但做事总考虑别人的想法;又说他们真诚善良,渴慕西方文化,但他们又是顽固的保守主义分子。人们不会先写一本书,来描述这个民族如何酷爱审美,如何给予演员和艺术家崇高的赞誉,如何醉心于栽培菊花,而后再另写一本书作为补充,描述该民族如何崇尚刀剑武力,如何向往武士道的无尚荣耀。

  然而,当谈论日本时,上述所有的矛盾都会出现,并形成纵横交错的经纬线。而且,这些矛盾都是千真万确的,刀与菊,充满不和谐的矛盾,却是一幅画面的两个组成部分。日本人的生性极其好斗但又非常温顺;他们黩武却又酷爱美丽;自负桀骜却又文雅守礼;顽固不化却又狡黠善变;性情温顺却又不甘受人摆布;忠贞不贰却又容易叛变;勇敢却又怯懦;保守却又渴望新潮。他们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如果别人不晓得他们有什么劣迹,或者干过什么坏事,他们就很容易被罪恶征服,不断地犯罪。在日本的军队里,虽然士兵已经被彻底驯服,但仍然具有很强的反抗性,攻击上司的事件时有发生。

  美国迫切需要了解日本,这一点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们不能漠视这些矛盾,还有那些同样令人心烦意乱的,让人纠结的问题,也都无法置之不理。危机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日本人下一步打算干什么?将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如果不进攻日本本土,日本人会投降吗?我们是不是应该轰炸日本皇宫?对于日军俘虏,我们能有什么样的期待?为了拯救美国人的性命,同时削弱日本人那种负隅顽抗的决心,对日本军队及日本民众宣传时,我们该说些什么?这些问题在熟悉日本国情的专家中,存在严重的分歧。一旦实现和平,为了维持正常秩序,需要对日本实施永久性的军事管制吗?我军是否准备进入日本深山老林的每一个要塞,与那些顽抗到底的激进分子展开激战?在世界和平到来之前,日本会不会发生一场革命?类似法国革命或俄国革命?谁将领导这场革命?或者日本民族只能灭亡?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作出的种种判断,导致的结果将全然不同。

  1944年6月,我接受委托从事日本研究。我作为一个文化人类学家,受命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研究手段,以便弄清日本民族的底细,研究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民族。那年初夏,我们刚刚开始了对日本的大规模反攻。许多美国人认为,对日战争将要持续三年,或许是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很多日本人则认为,这次战争将会持续百年。日本人说,美军虽然取得了某些局部胜利,但那是在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离日本本岛至少还有数千英里呢。日本的报纸杂志根本不承认日本海军的失利,所以日本人还以为自己是胜利者。

  然而,到了六月,局势开始发生变化。盟军在欧洲开辟了第二战场,两年半以来,盟军最高司令部一直给予欧洲战场军事优先权,这些措施已经明显见效,对德战争的结局完全能够预见。在太平洋战场上,我们的军队已经登陆塞班岛,这场大规模的战役预示着日军终将彻底失败。此后,我们的士兵经常与日军短兵相接。另外,通过新几内亚、瓜达尔卡纳尔、缅甸、阿图、塔拉瓦、比亚克等战役,我们深知自己深陷于残酷的战争中,而我们所面对的敌人又是何等可怕。

  于是,在1944年6月,我们有许多疑问急需解答,这都与我们的敌人——日本有关,一切已经迫在眉睫。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军事上的,外交上的,关乎最高决策的,关于在前线对日军散发传单的,诸如此类种种问题,我们都必须适时提出真知灼见。日本发动的是一场全面战争,我们迫切需要知道的,不仅是东京决策者的目标和动机,或是日本漫长的历史,也不仅是经济和军事上的统计数字。我们必须了解,日本政府从国民那里能够获取哪些期待?我们也必须了解,日本人的思维特征和情感习俗,甚至了解因这些特征和习俗所形成的生活模式。我们还必须搞清楚,有哪些制约因素支持这些行动和观念。我们得暂时把美国人的行动前提抛在一边,并且尽可能地不要轻率武断地下结论,也许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做的事,日本人也会那样做。

  我的任务极其艰难。美国和日本正在交战。在战争中,把一切错失都归咎于敌方,频频谴责对方,这非常容易,但要想弄明白敌人自己如何看待人生,如何通过他们的眼睛看待世界,这就困难多了。然而,这个任务必须完成。问题是,我要研究的是日本人将要如何行动,而不是我们处于他们的境况要如何行动。我必须努力整合日本人在战争中的所有行为,利用这些有用的资料试图了解他们,要把这些当做有利条件,而不是当做不利条件。我必须观察他们的打仗方式,并且暂时不将其看作军事问题,而是文化问题。无论在战争中还是在平时,日本人的行为都独具特色。他们处理各种战争事务时,表现出哪些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他们的长官鼓舞士气,消除惶恐和疑惑,在战场上调兵遣将,所有的这些方式展现出他们自以为能够利用的力量,那究竟是什么?我得跟踪研究战争中的每个细节,以便观察日本人如何逐步展露出他们自己。

  然而,美日两国正在交战,这一事实不可避免地对我的研究产生了不利影响。这意味着我必须放弃文化人类学家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我无法去日本,到日本人的家庭中,亲眼观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倾向,然后辨别区分哪些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哪些是不太重要的。我无法亲自观察他们做决定时的复杂状况,也无法观察他们如何培养下一代,他们的孩子如何成长。约翰·安布雷撰写的《须惠村》[?约翰·安布雷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1935年以日本须惠村为典型,研究日本社会特征,完成专著《须惠村:一个日本的农村》。全书内容包括村落历史背景、村落组织结构、家族形成状况、阶级体制、个人生活状态、宗教信仰等。(编译者注)],是人类学家在日本实地考察后,写出的唯一有关日本村落的著作,这些研究成果非常有价值。但是,我们在1944年遭遇的关于日本的许多问题,在《须惠村》里都尚未提及。

  尽管有这么多的困难,但作为一名文化人类学家,我却始终相信,还有某些研究手段和条件能够加以利用。至少,我可以依赖文化人类学家最基本的研究手段——与研究对象面对面接触。在美国,有许多日本人,他们在日本出生长大,我可以根据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情向他们提问,弄清楚他们如何理解或判断那些事情,用他们的描述填补我们在知识上的许多空白。我相信,作为人类学家,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任何文化,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具有根本上意义的。通常,一些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从事日本研究时,主要利用图书文献,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或者对资料进行统计,并收集日本的书面或口头宣传品,从字里行间中寻求其演变轨迹。我确信,他们所寻求的许多答案,都隐藏在日本文化的种种规则和价值之中,因此,通过真正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日本人,探究日本文化中的那些规则,会取得更加满意的答案。

  这并不意味着我不阅读书籍文献,或者不请教曾经生活在日本的西方人。与日本有关的文献浩如烟海,在日本居住过的西方人也数不胜数,这些对我都帮助极大。有些人类学家到亚马孙河发源地或新几内亚高原,研究那些没有文字的部落,他们全然没有我现在的优势。由于没有文字,那些部落从未用文笔来展露自我,西方人的相关论述也是浮光掠影,少之又少。没人知道他们的历史,学者们进行实地考察,没有任何前辈学者的帮助,他们去探索那些部落的经济生活状况、社会阶层构成,以及宗教生活中所崇拜的事物,等等。我研究日本的时候,却有许多优秀学者的丰硕成果可以继承。在嗜古者的文献资料中,描述了日本人生活的细枝末节,很多欧美人士也详细记载了他们在日本的生动经历,日本人自己也撰写了许多传奇性的自传。跟许多其他东方民族不同,日本人热衷于描写自我,这种展露自己的冲动十分强烈,他们既写生活琐事,也在写全球的扩张计划,他们的坦率着实令人惊异。当然,他们并没有将所有的计划和盘托出,没有谁会那样做。日本人描述日本的时候,会忽略许多真正重要的事情,因为那些东西是他们最熟悉的,如同呼吸的空气一般,早已习而不察了。美国人记述美国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尽管如此,日本人仍然喜欢自我表露。

  我阅读这些文献时,仿效了达尔文创立物种起源时所用的阅读方法,特别留意那些令人困惑的事情。对于日本国会演说中那些罗列的观念,我需要了解些什么?日本人会强烈声讨一些无可厚非的议案,而对某些骇人听闻的恶性事件却毫不介意,隐藏在这种态度背后的究竟是什么?我一边读,一边不断地问,“这样的情形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为了弄懂这些,我究竟需要了解什么?

  我还看了不少在日本拍摄录制的电影——有宣传片、历史片,还有描写当代东京生活的都市片,以及农村影片,然后,我再跟一些看过相同影片的日本人一起讨论。基本上在任何情况下,他们的眼光和观看角度都与我不同,他们以普通日本人的心理经验看待影片中的男女主角以及反面角色,我常对一些情节迷惑不解,而他们却明明白白。另外,他们对情节和动机的理解也与我不同,他们从整部电影的结构方式上进行理解。我和那些在日本长大的日本人观看同一部电影,如同阅读他们的小说一样,彼此对影片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他们当中,有些人会为日本的习俗进行辩解,而另一些人则厌恶日本的一切,哪一类人使我更有收获?这的确很难说清。在日本,人们有什么样的生活规范?对于这一点,他们所描绘的景象基本一致,不管他们接受这种规范,还是深恶痛绝地排斥。

  如果人类学家仅是搜集研究对象的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解释分析,那么曾经在日本生活过的西方人都已经做过这些事。假如一个人类学家仅能做这点事,那就别指望对日本研究作出新的贡献,还不如以往那些外国居住者对日本的描述更有价值。然而,文化人类学家受过特殊的训练,也具有某些特殊的才能,只需花费一些精力,就能在拥有众多学者和观察员的领域里,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即便费一些周折,也是值得的。

1 / 14 上一页


↑点击去参与测试 拜拜粗腰肥大腿↑

今日推荐

预约挂号

大家都在看

热搜推荐

诊疗

APP快速预约挂号
进入诊疗频道

问医生

我要问医生

找药品

药品通

常见病用药

进入药品频道
下载APP,每天都能看健康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