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育儿
妇科
男科
保健
饮食
性爱
心理
减肥
整形
诊疗
心血管
肿瘤科
图片
服务
39问医生
就医助手
疾病百科
药品通
首页 > 阅读频道 > 健康书籍 > 养生书籍 > 夏季科学服中药

夏季科学服中药

2012-06-07 来源:39健康网

A-A+

  第一章:夏天服中药有讲究

  和成品的西药不同,到了夏季,中药材要涉及药材和药液的煎制、储存问题,否则药材和药液一旦变质发霉非但不能治病,还有可能影响药效甚至危及患者健康。夏季是否适合吃汤药、药液要如何储存,听听专家的说法吧。

  是否吃汤药季节只是参考因素

  常凌脸上起了许多痘痘,趁着暑假去看了中医,医生给她开了几服中药让她服用。还没有拿药,常凌就在心里犯起了嘀咕:天这么热,吃中药会不会上火呢?自己的胃不好,吃中药会不会伤到胃呢?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王凤杰说,认为夏季吃中药会上火的看法是失之偏颇的,中药也有寒、热、温、凉之分,有些药具有温热性,有些药具有清热性,有些药能泻下,有些药能平调阴阳……适合夏季的中药方有很多,生脉饮、桑菊饮、五味消毒饮都能清热下火、消暑生津,服用后不但不会上火反而能治疗上火病症。

  对于一些痹症患者来说,多是风寒湿热外邪侵袭关节所引起的,在夏季病情大多会有所缓解,根据冬病夏治的理论,此时除选用温阳、散寒、除湿、通络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外,有些医生还会在痹症患者的汤药内加入附片等温阳上火的药物,来补充肾阳加速津液运转,使得湿气能随着津液的运转而散发出去。

  也有些医生认为,夏季不适宜服用进补的汤药,但对于阳虚、气虚的患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补。可以说,是否可以服用汤药关键是根据病人的体质,季节只能作为参考因素,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季节适当增加用药量。

  低温短期存胀袋变味莫再服用

  痛经是兰女士的老毛病了,每次来例假时她都疼痛得无法正常工作。经人介绍她找到了一位老中医,了解了兰女士的病情后,老中医给她开了些中药,让她在下次来例假的前三天开始服用。嫌自己煎药麻烦,兰女士让医院药房代煎后把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放在了客厅里,准备按照医嘱饮用。四五天后当兰女士打开包装袋准备饮用时,却发现药液已经变质了,这让兰女士惋惜不已:几百块钱算是白花了!

  医院或者药店代煎的中药一般采用真空密封包装,保存时间是比较长的,但夏季气温比较高,最好是将药液放在冰箱里储存,保存时间不宜超过七天,不能图方便请人代煎多袋中药拿回家慢慢服用。如果药液袋鼓起或者药液变味、有气泡时,药液很可能已经变质,最好不要服用。

  自行煎药时,一服药一般一天煎两次(早上煎一次,药渣到晚上再煎一次)。王凤杰谈到,病人夏季不能再这样煎药,而是应当煎出一次后,再加水煎第二剂放至晚上服用,煎出的药汁及时放入冰箱低温保存,饮用前应先加热,自己煎煮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有些人把药材放入冰箱内,以便延长存放时间,这种做法也是不恰当的。将药材和其他食物放在一起,不仅各种细菌易侵入药材,而且冰箱内湿度大,药材也容易受潮发霉。夏季空气湿度比较高,最好将药材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湿度不宜过高。

  少吃凉辣温正确饮食确保药效

  黄女士有风湿性关节炎,进入夏季后由于天气炎热基本没有发作,她也非常高兴。按照医生的嘱咐,她又未雨绸缪地买了几服中药巩固治疗,以减轻冬季时的症状。可最近几天连着和几位朋友聚会,吃了不少烧烤,她开始出现上火的症状。

  进入炎热的夏季,很多人喜欢喝冰镇啤酒、吃烧烤和海鲜,但对于正在服用中药的人来说,这些饮食习惯就很不恰当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罗凤萍提醒说,冰镇啤酒等生冷食物性属寒凉,食用后容易损伤脾胃,服用汤药时要少吃。夏季阳气盛,再吃烧烤、辛辣、辛温食物容易阳上加阳引起上火,因此服药期间都不宜食用,以免影响药效。同时,咖啡、茶等饮料中含有鞣酸等物质,对药效也有影响,应与服用汤药的时间错开。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饮食宜忌,患者在服药前最好咨询医生,避免因饮食不当而加重疾病或降低药物疗效。

  夏季用药的三不宜

  1、不宜过度温热。温热药用来治疗寒症,夏季大量使用常会出现发热、出血、疮疡等病变。即使必须使用,也只能减少剂量,缩短疗程。

  2、不宜过度发汗。夏季人体易出汗,此时再服大量发汗药,势必大汗淋漓,导致体内水分失衡,甚至出现休克等危重症候。

  3、不宜过度滋补。滋补药不易吸收,只有消化功能完善的人才能使用,否则会出现腹胀、不思饮食等现象。而人在夏季,胃肠功能低,故不宜使用,再忌过度滋补。

  夏季补气离不开中药“四君子”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在调补阳气的中药里,有一个中医师“离不开”的名方——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最初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后世众多的补气健脾方剂,都是从该方衍化而来,因此有“天下补气第一名方”的美称。组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都是药性平和、不热不燥,在中医师看来,它们品性中正,不偏不倚,犹如君子有冲和之德、中庸之道,故得名“四君子”。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亚萍副主任医师介绍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理脾胃功能往往是振奋一身阳气的“基本环节”。别看这个方子只有四味中药,却体现了中医组方君、臣、佐、使的法则。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为臣,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显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合能使脾胃之气健旺,脾的运化功能恢复正常,滋养气血。临床发现,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等属脾胃气虚证的疾病,均可应用四君子汤治疗。

  用法上,可在中医师指导下,取人参、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用150毫升水煎至100毫升口服。若虚证明显,可加生姜3片、大枣3枚。

  中药别总趁热喝

  有人喝中药时总是趁热喝。但据中医专家说:虽然许多中药要求温服,但并非都是如此,有不少汤药是要放凉了再喝的。

  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仅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就有三种:温服、热服和凉服。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

  在南方,夏天经常服用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

  对于服中药,一般来讲,治疗热病的药可凉服,而治疗寒证宜热服。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服药的温度。患有“阳病”的患者多表现热证,出现周身发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黄、口舌生疮、舌质红、舌苔黄、脉搏快等;而“阴病”多表现为寒证,出现恶寒发热、无汗、腹冷痛、肢冷神靡、下利清谷、水肿、舌淡、苔薄白等。

  在中药方剂中,有个小窍门,一般情况下,叫做“汤”的多数热服,而叫做“饮”的多数需要凉服。因为古语中汤和饮本身就是有温度区别的。但为慎重起见,患者最好在开完药后,再问一下中医师相关的服用方法,以防出现偏差。

1 / 6 上一页


↑点击去参与测试 拜拜粗腰肥大腿↑

今日推荐

预约挂号

大家都在看

热搜推荐

诊疗

APP快速预约挂号
进入诊疗频道

问医生

我要问医生

找药品

药品通

常见病用药

进入药品频道
下载APP,每天都能看健康猛料